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874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画皮原著与新版电影的异同摘 要: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清代文言小说巅峰之作,其中的画皮作为代表作被翻拍成影视作品。2008 年的新版电影画皮作为成功的商业电影却完全颠覆了原著画皮 。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 画皮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矛盾冲突及人物形象的处理上均有不同,原著中存在的道士和异人在电影中被换成了降魔者和流浪武士,但二者不约而同的都存在对“画皮”场景和性活动的描写。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存在,都为各自作品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关键词: 画皮原著 新版电影 相同点 不同点 成功原因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题材广泛,语言精练,人物描写细腻、鲜明,寓意深刻。因其独特的选材

2、角度,充满浓郁的奇幻色彩,一直深受影视界的青睐。在诸多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的故事中, 画皮是最典型的一部作品。且不说 1986 年和 2006 年两版电视剧聊斋中画皮的精彩片段,单说电影, 画皮就有三个版本,迄今最受关注的,莫过于 2008 年由陈嘉上指导的最新版画皮 。该影片融合了港台和内地诸多明星,并赢得了两亿多的票房佳绩,不过,影片从主题到矛盾冲突再到人物形象,都与原著差别很大。为何二者虽然有很多的不同却一致受到众人追捧?现将原著和新版电影的异同进行比较,来一探究竟。一、 电影与原著的不同点就画皮电影与原著两者的不同点来说,电影的爱情主线同原著的说教主题大相径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大区别

3、。现就从主题、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将电影和原著进行比较。2(一)主题不同画皮电影与原著主题的不同在于:原著画皮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旨大意的定位由清朝末年“对轻率纳妾者的批判讽刺”转变为当今社会对“世人正派行事,勿被华丽外表蒙蔽的警示” ;电影画皮则围绕“爱情”展开。就原著来说, 聊斋志异资料汇编中记载了蒲松龄写作画皮时依据的资料、典籍:晚清学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六王树庐芮录聊斋志异云:“画皮本之宣室志 (卷一)吴生妾刘氏,又见鬼董 (卷一)第四条吴生,殆即一事。 ”,吴生“纳妾得虎”一事,说江南吴生游会稽时娶刘氏为妾,后发现她喜欢以小动物和生肉为食,原来美妾是一只凶恶的老虎;闲居杂缀录潞安志

4、“虎变美妇”一则,讲述一虎褪虎皮变美妇,留宿孤馆,男主人公心生爱慕纳其为妾,怎想几年后猛虎又披皮化虎,咆哮而去。可见,清代人以“纳妾得虎”作为画皮写作的原型,在他们心中,蒲松龄的画皮主要想表达对男子轻率纳妾的批判。当今时代,学者又为画皮赋予新的定义,雷群明的聊斋写作艺术鉴赏这样写道:画皮直到今日,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它告诫我们:一定要百倍警惕化装成美女的恶鬼那样一种现实生活中的两面派,不要被他们彩绘人皮所迷惑而受骗上当;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自己行得正,站的直,不能为私情和贪欲所动,否则难免杀身之祸。 该文中,已经没有了对男子轻率纳妾的批判含义,取而代之为警示世人端正行为,认清本质的

5、意义。包括李洪武的论文新版,只是原著一张皮中,也将原著主旨定义为说教警示文。之所以对原著中心的理解出现转变,段宗社在其的传播与意义转换一文中作出分析:其一,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大的变革,社会革命、新旧斗争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主流思想意识,对画皮的理解将善恶斗争的主题凸现出来;其二,当今社会不再存有一夫多妻制度,纳妾问题被随之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将现实社会的特点孕育到对文章的理解中。3综上所述,不论是清朝末年的纳妾观点,还是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原著画皮都在相应的时代给读者提点,读者从中得到共鸣和启发,这也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之一。再说电影,导演陈嘉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画皮是“用爱情包装了一

6、个鬼故事” 。影片以江都都尉王生、王妻佩蓉和九霄美狐小唯的爱情纠葛作为主线。这条爱情纠葛的主线以小唯闯入王生夫妇的幸福婚姻为始,以小唯的放弃和退出、王生夫妇的婚姻复归温馨平静作终,其间的情节曲折有致,人物内心和人物之间的矛盾错综交织,但这条爱情主线始终清晰可循,使故事给人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婚姻爱情问题。时至今日,社会经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制作影片更多倾向迎合观众,获取利润。影片画皮主旨倾向的改变正是体现了当代商业电影的特点:对人物、情节作平面化处理,能消除观众的理解障碍,更容易得到普通观众的认可,获取票房。新版画皮虽然摒弃了原著

7、说理性主旨,欠缺内涵深度,但作为一部商业影片,很好的满足了观众观看影片的心理需求,保证票房推动经济,亦是成功之作。(二)矛盾冲突不同画皮电影与原著矛盾冲突的不同在于:原著画皮将矛盾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书生和恶鬼,第二部分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异人和王夫人;而影片画皮就是一场爱情冲突。从原著来看, 聊斋志异选评中将画皮的矛盾冲突根据原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除鬼” ,矛盾冲突体现在“妖(丑恶) ”与“美(人) ”之对,寓意就是当今所谓的“现象”和“本质”之对,王生因为贪恋美色被美的外表迷惑,不知美人的内在本质乃是丑陋的恶鬼,道士除鬼,画皮后的本质显露无疑, “妖”与“美”不分形成“外”

8、不符“内”的矛盾。第二部分“救生” , 冲突在王夫人和异人之间展开,涉及的是“因”与“果”之对,王夫人为了解王生种下的“因” ,忍受了异人侮辱谩骂的“果” 。两部分冲突很好的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紧凑合理,并别出心裁的说明作者心意。从电影来看,影片整体就是一场复杂的爱情冲突。电影的重心放在了爱情纠葛上面,妖爱人,人爱妖,妖爱妖,人爱人;妖为妖死,妖为人死,人为人死,人为妖死.4看似复杂的冲突,其实都是围绕一个“爱”字展开,虽然表面上容易被多角恋迷惑,但抽丝剥茧, “爱”始终贯穿影片,算是为中心的突出下足了功夫。(三)人物形象处理不同蒲松龄的画皮原著中主要有王生、王妻、狞鬼、道士、疯乞者,蒲松龄在

9、简短的篇幅内以凝练传神的语言将这些人物刻画得异常鲜活。与蒲松龄的小说原著相比,2008 版电影画皮中保留了王生、王妻这两个主要人物,原著中害人的狞鬼被换做了狐妖,删去了道士和异人乞丐形象,降魔者和侠士取而代之。落魄书生变身英勇将军在聊斋志异整部小说中,书生是蒲松龄描写的典型人物,富有才气,怀才不遇,欲成功名,又好色胆小。这普遍典型的书生形象可以说和蒲松龄本身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文学史中介绍了蒲松龄的生活背景:蒲松龄家道中落,一生勤于攻读,但直到年逾古稀才取得了个岁贡生的科名,就是这样一个科场失意,现实生活缺憾却又不断在科举道路上挣扎的现实,促使他把自己的生活写照搬进书中,也就成

10、就了典型的书生形象。原著画皮中,王生的形象相对于书中其他书生来说,又有突破,为了突显中心思想“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 ”,蒲松龄特意将王生好色懦弱刻画的颇为深刻。王生遇到美丽女郎后,待得知该女子是某户人家逃出来的“小妾”以后,便心生怜爱,将其藏匿于自己书斋当中, “乃与寝合” 。当无名道士告诉他邪气萦绕时,他却置若罔闻。发现女郎真为女鬼以后,又开始害怕,请求道士帮忙。可见,书中的王生好色却又懦弱。电影中,为迎合当今观众,影片在视觉效果上做足功夫, 画皮中的打斗场面随处可见。为了使影片中的打斗场面出现的自然,符合本意,故将王生定位成英勇无敌的军官,这样从始至终都

11、贯穿着的打戏便不显突兀。陈坤扮演的王生不仅武艺超群而且重情重义,尽管王生心底里对小唯动了真情并几次与小唯一同入梦,但每次梦醒之后王生内心都充满惊恐与不安,尤其到了影片的结尾,王生对妻子的忠诚更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小唯的示爱断然拒绝,陪妻同死,完全体现出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保护和尊敬。原著中的王生,以好色懦弱的书生形象出现,一方面是作者自身书生情结的思想倾注,另一原因是为了强化文章主题,批判盲目纳妾的行为,警示世人正派做人;影片中5的王生对爱情的忠贞紧扣“唯爱”主题,为圆满结局埋下伏笔,并且,其理智的忠贞和内心蠢蠢欲动对小唯的爱恋,增加了角色的内心矛盾,作为影片的主角,是一个立体化的人物,给影片添

12、了色彩,并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凶残女鬼变身柔情狐妖画皮原著中,女鬼的性格表现单一,就是一个吃人心披人皮的鬼,凶残且狡猾。之所以将女鬼塑造成这样一个纯负面的形象,是为突出原著主题。在电影中,周迅饰演的小唯从女鬼变身成为“九霄美狐” 。从古至今,狐妖大都是姿色出众,聪颖过人。 封神演义里的苏妲己被狐妖缠身,于是凭借美貌和智慧勾引商纣王以至亡国;辛十四娘中的狐妖辛十四娘不仅美丽聪颖,而且善解人意,帮助冯生脱离险境。这些狐妖,不论本质好与坏,无一例外都是美丽诱人的。所以,电影将恶鬼变成狐妖,主要用意在于可以顺利表现小唯的诱人,从而迷惑王生,扰乱佩蓉的心绪,让这段复杂的爱情故事更立体生动。小唯继承了聊斋

13、志异原著中狐妖的聪颖伶俐,在众人面前识大体,对王生体贴入微,正是这种狐妖的特质,让王生内心产生了波动,内心对她产生爱意;但小唯同样继承了画皮中恶鬼吃人心的本质,所以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相比原著,上升成为主角,形象突出。所以说,原著中的恶鬼作为引出主题的配角,形象单一但是简洁明了的道出本质;电影中小唯是为爱而活的妖,她的爱起初自私无望,为爱用尽手段,最终又因爱而放弃。这只狐妖也因为她最终为爱做出的选择冲淡了观者对她的厌憎,博取了大家的眼泪。 无名道士变身热血女侠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产生以后,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风民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原著中,蒲松龄擅用道士这

14、一形象人物,如聂小倩中的燕赤霞,如崂山道士中的崂山道士,当然还有画皮里面的无名道士。他们都表现出了道士高强的法术。在画皮原著中,无名道士是一个友善,乐于助人,法术高强的人,虽然和王生素昧平生,但是一旦看到王生“邪气萦绕” ,便立刻提醒,并当王生前来求救时,没有因为之前王生的不屑一顾怀恨在心,而是赠与蝇拂。原著中道士存在的重要一点便是:通过其神通广大的法术,抓到了人面兽心的恶鬼,以此表明:“明明妖也而以为美。 ”6在电影当中,无名道士变身成为孙俪饰演的降魔者夏冰,性格豪爽,并萌生了对流浪武士庞勇的爱意。电影里面的降魔者,表现出纯真的性格,给人涉世未深之感,单凭一段狐妖在方圆五百里之内就会发光的狐

15、尾,就断定小唯是狐妖,未免有些牵强,也未免有损一个降魔者的威信。影片里的降魔者是个弱者,降魔的技术不高超,武功不高强,处处都要庞勇来保护,这样的一个降魔者,怎么看都需要被人关爱,并没有原著中独当一面的道士的风范。为何一定要设置这样一个人物?不难发现,影片中庞勇武功高强,小唯聪明过人,佩蓉贤淑大度,夏冰的存在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引出小唯的真实身份,添补庞勇的感情空缺,为影片的通顺连贯和完整性作出了贡献,并且夏冰豪爽的性格,加之和庞勇的对话充满幽默感,增添了影片的喜剧色彩,让观众在经历影片恐怖气氛,唯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可以放松紧张的神情,这是商业影片必须为观众考虑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原著道士

16、的存在体现了中国特色,电影虽然舍弃了这一点,将人物改成了女性,但更好的实现了影片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不见异人见武士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异人形象,他们在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的画廊中闪耀着奇异的光芒。三国演义中的济慈,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 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 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 济公中的济公等,喝了济慈的水能治病,吃了济公身上的泥丸也能治病。他们神通广大,具备常人没有的能力,是东方神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我国古老文化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在我国文学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画皮原著中让王夫人吃痰吐心的异人一方面为了故事的完整性存在,让王夫人救活王生;另一方面便是通过其羞辱式的救人方法,给读者展现了王夫

17、人忍辱负重的烈女形象,突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的主题。电影为了表现爱情的矛盾冲突,增强影片视觉效果,同时更为了吸引影迷,影片画皮毅然决然删去了异人这一形象,取而代之的是由甄子丹饰演的四处流浪的侠士庞勇,与王生、王夫人、夏冰展开一段四角恋。虽然缺少异人,中国传统色彩减弱,但是庞勇的出现,为影片增色不少。首先,甄子丹是一代功夫之王,他的出现固然给影片的打戏增添了看头,众多影迷皆是因为甄子丹而观看画皮 ;其次,庞勇一角与王妻青7梅竹马,他的出现推动了王生、狐妖、王妻三者的感情发展,加强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并且其最后和降魔女走到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也为该剧“唯爱”的主题画下完美句号。所以说,虽然电影去

18、掉了异人这个形象,淡化了我国古老的神学色彩,但是侠士符合影片的发展,助于电影的推广,吸引观众,也是成功的。二、电影与原著的相同点新版电影画皮虽然在主题、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上都与原著存在区别,但是不约而同的,电影与原著都有对“画皮”和“性”的描写。以下,就从电影与原著的相同点上进行分析。 (一) 聚焦“画皮”“画皮”场景在原著中的作用是为了更深刻的突出主题,而在影片中则是为了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原著画皮 ,描述画皮共有两处,最初是王生看到厉鬼在画皮 “铺人皮于榻上,执彩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 ”将画皮一事写的形象生动,阅读之际,画皮过程形于脑海;第二次是在厉鬼被道

19、士捉住之后“共视人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 ”这样重点描述,将美丽外表同丑陋内在形成鲜明对比,对“书生盲目纳妾”的行为更突出了讽刺意味,对当今社会理解的主题更增强了警示作用。电影画皮 ,同样在“画皮”这个镜头上下了大功夫,几秒钟闪现的人皮就花费了一百多万,之所以不惜重金,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将书中的人皮搬到荧屏上,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周建永在从 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审美倾向一文中提到:电影以画面为主要媒介,画面是电影的生命,没有了画面也就无法称其为电影。 这样,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必然走向 审美倾向视觉化之路。 可见,一部成功的电影需要给观众视觉上的感触, “画皮”一幕在表述了爱情主题的同时,也给渴望看

20、到恐怖镜头的观众以满足。一张皮的深刻加工,使它在不同领域都获得褒奖,原著中,增强了恐怖气氛,美丑对比鲜明,强化了主题;影片中,符合商业电影的视觉化倾向,观众感官得到满足,商家赚足票房。8(二)以“性”写意原著画皮中“乃与寝合”四个字意味深远,表现出了蒲松龄的思想和“寒士特征” ;而电影画皮加重了性描写,突出了“电影本能化”的特点。原著中,虽然只有四个字“乃与寝合” ,但尽可以展现了蒲松龄的性描写意识。通读聊斋志异 ,我们会发现,其中不乏性描写的场面,尤其如红玉 莲香 鲁公女等,描写的大胆露骨一目了然。在一个“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蒲松龄却如此大胆的进行性描写,原因如下:其一, 聊斋志异中大

21、多表现得是穷困书生和女性,不论人或妖的交欢场面,这体现了该文的“寒士特征” 。穷困书生因为科场不得志,文章无人欣赏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是自卑。当寒士有美女垂青之时,对他们来说是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所以往往会发生情爱之事。必要的性描写恰当又含蓄的表述了当时寒士们所处的落魄境地和受伤的心灵;其二,和蒲松龄自身有着密切联系。在韩田鹿的漫说聊斋中介绍到,蒲松龄一生位卑家贫,但因较有学识,曾做过幕僚且在毕家坐馆。在这个环境中,蒲松龄解化了思想,常去青楼,与青楼女子寻欢作乐,可以说正是这些青楼女子给蒲松龄孤独的幕僚经历和坐馆生涯增添了浪漫色彩点缀了他清贫乏味的生活。所以就蒲松龄本人来说,男欢女爱是正常

22、之事,更何况常年与妻子相隔两地,不免存在着性的压抑,无处宣泄,只得借文字来发泄出其的性幻想。而就影片来说,对性的描写比重加大。影片开始,就是小唯半露香肩挑逗沙匪的镜头,影片中间还有两场王生与小唯在梦中产生的情爱场景。为何制片特意将原文中的性描写着重表现出来,原因如下:佛洛伊德在其性欲三论中表示,本能是无意识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性本能是这个源泉的核心。人的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与性欲有关。观看商业电影,观众都是本着娱乐,寻求快感而去。所以,我国当代商业电影正是抓住了电影“审美本能化”这一特点,为了追求高票房,制片方必投观众所好,拍一些关于性的场面。而且,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我国的开放程度逐渐

23、提高,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更多的性描写场面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三、电影与原著均获成功的原因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总结电影和原著分别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就原著来说,第一,原著画皮用简洁的文字,突出了中心,不论是对纳妾问题9的讽刺还是对当今社会正派做人的警示,都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出来;第二,原著画皮结构紧凑,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第三,道士及异人形象的出现,添加了特有的中国气息,从中不难理解聊斋志异能够在世界多个国家广为流传的原因。就电影来看,最主要的一点,陈嘉上导演抓住了当今电影的发展趋势,遵循了商业电影世俗化和平面化的特点,将影片主题定位为爱情,以观众的喜好为前提;其次,在视觉效果上

24、做足功课,画皮一幕,虽然恐怖,但极其逼真,科幻效果做到极致;在武打特技上,由功夫明星甄子丹领衔,更给了人视觉冲击。由此通过电影画皮的成功,我们看出了当今商业电影的人性化,对待观众的重视认真,为以后的影视发展起了表率作用。总之,原著的成功在于作者释放了对社会多重制度的不满和内心的压抑,符合了一个时代百姓的心理趋向和学术的发展,其在文学上的造诣更是首屈一指。对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而言,段宗社在其的传播与意义转换一文中引用了法国电影评论家克里斯蒂安梅茨的观点:“一部电影的好坏,它首先是一部电影,特定的结构和样貌,虽然与文学有点渊源,但是不能用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一部电影。 ”电影画皮作为商业电影,符合

25、了当代电影的发展趋势,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成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应当用片面的眼光去将二者比较,不可厚此薄彼,要在传承学习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同时用平等的眼光接纳新时代的产物。注释: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41 页雷群明聊斋写作艺术鉴赏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6 页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63 页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63 页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63 页周建永从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审美倾向 ,电影文学,2009 年第三期,第 89 页段宗社的传播

26、与意义转换 ,国学网,2009 年 11 月参考文献:1、蒲松龄聊斋志异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年版2、双翼聊斋志异今谈 ,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年版103、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4、杨义主编、刘方喜选注聊斋志异选评 ,岳麓书社,2006 年版5、雷群明聊斋写作艺术鉴赏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年版6、韩田鹿漫说聊斋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7、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8、弗洛伊德性欲三论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 年版9、熊小黑四人圆桌专访叶伟信、陈嘉上、陈木胜、林超贤 , 世界电影之窗 ,2009 年第 5 期10、罗朝蓉从意义结构角度解读 2008 电影对古典原著的超越 , 电影评价 ,2009 年第 8 期11、李洪武新版,只是原著一张皮 , 电影文学 ,2008 年第 24 期12、段宗社的传播与意义转换 ,国学网,2009 年 11 月 9 日13、周建永从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审美倾向 , 电影文学 ,2009 年第 3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