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883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论文)目录a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摘要】 古应力重建是研究区域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方法。三清山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南缘,先后受到秦岭造山带、龙门山和大巴山等构造的控制。本文根据野外露头,重点研究三清山地区发育的三大主要断裂带(大河杨坝竹坝断裂、正源水磨上两官坝断裂、牟家坝断裂),对断层面的古应力标记、产状进行详尽的观测,并利用 Angelier 等提出的古应力分析方法及相关的配套软件对野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古应力图,恢复出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结果显示,本区发育三组不同性质的断裂。在印支-燕山期,本区主要是受到秦岭巨型推覆构造控制,在南北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发育了一组顺层滑动

2、的逆断裂;在喜马拉雅期,由于龙门山推覆构造的影响,区域上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和北东-南西的拉伸作用而发育有一系列走滑断层;最晚期的正断裂体现出来的拉张作用推测与本区推覆构造形成后期的滑脱作用有关。【关键词】 断裂带 野外测量 古应力分析 三清山【Abstract】 Paleostress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arch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Micangshan locates at southern part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tecton

3、ic fram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Qinling orogenic belt, Longmenshan and Dabashan. This paper focus on three faults zones (i.e. Dahe-Yangba-Zhuba fault, Zhengyuan-Shuimo-Shangliang-Guanba fault and Mojiaba fault) in this area. Detailed paleostress measurement was done first in field work. The measure

4、d data were then processed and plotted following the paleostress analysis method given by Angeli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groups of faults in this area. In Indosinian-Yanshan period, this area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Qinling giant nappe structure and a group of inverse faults along t

5、he strata plane were formed under the SN strike stress. In Himalayan peri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ngmenshan nappe structure, a group of strike-slip faults was formed in this area. The last group of faults, which is also the latest, was supposed to be related to the decollement process of the nap

6、pe structure in this area. 【Keywords】 Fault Zone Field Measurement Paleostress Analysis Sanqingshan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目 录1 引言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区域地质概况 .12.1 地层 .12.2 构造背景 .12.4 地质发展史 .23 古应力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23.1 断层及其分类 .23.2 断层盘上的标识 .24 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及分析 .34.1 野外工作概况和实测数据 .34.2 古应力分析 .35 三清山地区古应力

7、测量分析所揭示的区域构造意义 .46 结论和建议 .46.1 结论及认识 .46.2 工作建议 .4致谢 .4主要参考文献 .i毕业设计(论文)文字说明01 引言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盆山耦合研究已成热点。盆地与山岭在构造上的密切关系是人们研究盆山耦合的重要方面,盆地与造山带在构造上的耦合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的同一性与空间上的连续性,即挤压造山带与前陆盆地耦合,伸展造山带与裂陷盆地耦合,走滑造山带与走滑盆地耦合,而连锁断层系则为耦合机制的关键。本论文来自于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委托大学承担的科研项目江西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 。作为该项目盆地演化与区域构造和毗邻

8、造山带之间的耦合关系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拟通过对造山带的古应力重建工作,尤其是造山期后的构造后活动的分析,来揭示秦岭造山带(西部)中生代以来的应力和构造演化规律。1.2 研究现状要促使物体发生变化,必须有什么的作用 (力)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1.3 研究思路在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形的形成如蘑菇石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过程相类似大家都感受过风沙天气,特别是北方地区,这种现象更普遍.在干燥地区,由于近地面的风含沙粒较多,磨蚀力较强,使岩石形成顶部大,底部小的蘑菇状外形,称为“

9、风蚀蘑菇 “.而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当风速减少时沙粒沉积形成沙丘.沙丘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2 区域地质概况2.1 地层自从六十年代后期地层压力预测被提出以后,已经发展出许多预测方法,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Eaton( 伊顿 ) 法,其它方法多有区域上的局限性。如法国 Elf Aquitaine 公司所发表的压力预测手册即采用 Eaton 法。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往西洛河,华池组地层整体依次缓慢西倾,埋深逐渐增加,上覆含水岩组逐渐变厚,构成承压水.地下水矿化度由低到高变化.环河,华池含水岩组潜水区含水层厚度50390m,水位埋深11.4533.04m, 最深

10、达90m.矿化度0.222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Mg Na和SO4 Cl-Na Mg型水.向西过渡为承压水区,水位埋深2088.87m,吴旗县城附近华池组含水岩组顶板埋深100120m, 底板埋深为230250m,含水层厚度110150m,单井出水量小于200m3/d,渗透系数0.350.46m/d, 矿化度1.82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l SO4-Na Mg型水.洛河含水岩组在东部潜水区,含水层厚度在100270m,钻孔涌水量一般200400m3/d,矿化度0.440.6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 Ca Mg型.承压水区含水层厚度280350m, 在深埋区(顶板埋

11、深300m)承压水头埋深67171m, 单井涌水量3001500 m3/d,矿化度1.982.6g/L, 水化学类型为 SO4 Cl-Na,Cl SO4-Na型水.毕业设计(论文)文字说明35 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分析所揭示的区域构造意义结合三清山地区构造演化特点18-19,可以将上述古应力分析进行总结,得出以下基本认识:(1) 大河杨坝竹坝断裂上的观测点记录的逆断裂层面多与地层的层理相一致,显示了一种顺层滑动,受到一个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NQL010) ,推测发生在印支- 燕山期,在南北挤压应力场作用下,使整个三清山地区进入盆山转化阶段,主要是受到秦岭巨型推覆构造控制之下,而行成东西向的推覆

12、构造。(2) 三大断裂上的观测点共同记录有的走滑断裂的存在,且大体上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分析该断裂发生在逆断裂之后,结合区域地质的发展,推测与走滑断裂形成于喜马拉雅期, 龙门山推覆构造影响下发育北东向推覆构造,叠加在印支 - 燕山期的东西走向的断裂,最终形成一大型复杂的推覆构造带,该区属于龙门山推覆构造的前缘影响带。(3) 最晚期的正断裂表现为北北东- 南南西向上的的区域拉张作用,分析拥有这组正断裂的 NQL010 和 NQL018 的特殊位置,即 NQL010 位与三清山隆起的南部, NQL018 位于汉南隆起的南部,可以猜测是和推覆隆起后的滑脱作用有关。6 结论和建议6.1 结论及

13、认识(1) 通过对露头不同类断裂共同的断裂面上断裂早晚关系的分析,得出逆断裂最早发育、走滑断裂其次,最后发育有正断裂。(2) 三大类断裂同时存在于 NQL010 点,而 NQL013 和 NQL017 只发现有走滑断裂的露头,NQL018 和 NQL021 两靠近的点位主要发现有走滑和正断裂,几乎各个点位都有走滑断裂的存在,足以说明走滑断裂在该区的主导地位。6.2 工作建议(1) 整个古应力分析过程缺少对断裂绝对年龄的分析,建议今后开展此项研究。(2) 本论文主要是分析三清山地区的古应力,缺少与临区的对比分析,使得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利用此方法开展区域上的古应力分析研究。致谢本论

14、文在导师 D 教授细心指导下开展的,整个过程中给我莫大的支持,关心和指导;在野外工作中,在 G 老师的带领下,研究生 A 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完成,并取得大量较好的断裂数据,为本文的原始数据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感谢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感谢所有海洋学院本科生,有了你们的陪伴和帮助,使我更加顺利的完成了本论文的写作;并且感谢所有构造组的师兄们,感谢你们对我一新成员的关怀!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朱志澄. 逆冲推覆构造.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2J.C. Grimmer, R. Jonckheere, E. Enkelmann, L. Rat

15、schbacher, B.R. Hacker, A.E. Blythe, G.A. Wagner, Q. Wu, S. Liu, S. Dong, Cretaceous-Cenozoic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zone: apatite fission-track and structural constraints from the Dabie Shan (eastern China),Tectonophysics, 359 (2002) 225 253.3罗志立等. 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江西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4杜思清,魏显贵,刘援朝等. 岩石矿物. 汗南-三清山区北东向构造及龙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1997,17 (S1):123-131。5吴德超,魏显贵,杜思清等. 岩石矿物. 三清山叠加型推覆构造几何结构及演化,成都:1998,9,16-20。6张旗. 岩石学报. 铁镁-超铁镁岩与威尔逊旋回,1992 ,8(2): 168-175。18马润则,肖渊甫,魏显贵等. 矿物岩石.三清山地区岩浆活动和构造演化,1997,17(S1),76-82。7徐开礼,朱志澄等.构造地质学,地质出版社,第二版,20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