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 京 师 范 大 学毕 业 设 计(论 文)( 2013 届)题 目: 耻辱柱上的两朵奇葩海丝特和苔丝之比较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文科基地班 姓 名: 管文茜 学 号: 01090430 指导教师: 陈瑞红 副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制1耻辱柱上的两朵奇葩海丝特和苔丝之比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科基地(0904 班) 管文茜 学号:01090430摘要:红字和德伯家的苔丝分别塑造了海丝特和苔丝这两个“失足”女性的形象,她们的一生与“耻辱”紧密相连。本文将比较两部作品对女性“失足”事件的设置和处理,从“失足”本身的性质、女主人公的身份个性、社会公众的态度和主人公自身态度等方
2、面着手,来探索两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生轨迹,并从中领会作家不同的思想态度。关键词:海丝特 苔丝 耻辱 命运 Abstract: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shaped two characters of “unchaste“ females, Hester and Tess . Both characters have lost their chastity and have their lives closely related to “disgrace“.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3、the comparison of the setting and conducting of the event which the heroine lost their chastity in two works.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womens orbits of live, and understand the writers different thoughts and attitudes, this thesis will develop by analyzing the natur
4、e of chastity-losing, the identity and character of each heroine, the attitudes of the public and their own .Keywords: Hester, Tess, disgrace, fate红字和德伯家的苔丝是西方文学中经久不衰的两部佳作珍品。 红字出自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之手,作品以十七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取材于一六四二年到一六四九年发生在波士顿的一个爱情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出自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哈代之手,作品以维多利亚王朝时代的英国乡村为背景
5、,揭示了一桩发生在十九世纪后期“威塞克斯”地区的人间悲剧。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有着惊人相似的命运遭遇,也有着背道而驰的人生轨迹。 红字里的海丝特白兰和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德北,都拥有着美丽过人的外表和纯真善良的心灵,同时也都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失足”女性,在她们身上,同时标注着美与恶的符号。已婚的海丝特在丈夫失踪后与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相爱并生下女儿,年少的苔丝遭富家少爷亚雷德伯的奸污而产下私生子,从此她们的名字被刻上了耻辱的标记,她们的命运始终背负着沉重的罪恶与惩罚。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她们经历过相似的痛苦,也有过不同的烦恼,付出过相似的忍耐,也有过不同的选择。她们是缠绕在耻辱柱上的两朵奇葩,
6、悲剧的一生绽放出无尽的痛苦与永恒的魅力。2一、 “失足”事件本身的性质对于海丝特和苔丝来说, “失足”事件是她们一生中不幸的开端,她们的人生轨迹因此改写,美丽的容颜、宝贵的青春、幸福的爱情这些本该属于她们的东西一一被剥夺。海丝特和苔丝拥有相似的起点,她们都因与男性发生非婚姻状态下的关系而触犯戒律,被斥为不洁的女人,从而分别走上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耻辱之路。但是就具体情节来看,她们失身时的情境和心态是有差异的,因而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海丝特与当地的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偷情,完全是心甘情愿的。她与丈夫齐灵渥斯之间本来就没有爱情,巨大的年龄差异、缺乏交流的相处模式,早就使他们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她在面对丈
7、夫的质问时曾经毫不掩饰地说道:“你知道我一直是对人很坦白的。我从未对你有过爱,也没有假装爱过你。 1”齐灵渥斯在与她分别的两年中音讯全无,传说已经葬身海底。在这样的情况下,海丝特与英俊文雅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陷入了爱河,并且生下一个女儿。小说虽然没有详细描绘两人相识相恋的过程,但不难看出海丝特对牧师的一片真情。在牧师面前,她既是纯真的少女,这般痴迷不悔,又是成熟的妇人,那样隐忍包容。即使受尽羞辱,她也不肯说出牧师的名字,为了不影响他的声誉和前途,宁愿独自一人承担罪恶。她甚至不愿离开这片土地,因为留在这里,至少还能看见心上人的身影。小说中写道:“虽然世人并不认可,但她自认与此人已结为一体,终有一天会
8、把他们带到末日审判的法庭前,就以那法庭变为他们举行婚礼的圣坛,立誓共同承担未来永无止期的报应。 2”尽管长期接受着残酷的羞辱与惩罚,海丝特依然无法放下她的爱情。几年后,当海丝特发现牧师精神极度衰弱、健康受到摧残的状况时,她是那么心痛,认为自己有责任要倾力相助,可见她的爱情并不只是一时欢愉的冲动,更是一种深沉的奉献与牺牲。因此,通奸虽是法律上无可辩解的罪名,对于海丝特来说,却也是爱情和欲望的必然结果,既是她沉重的罪,也承载着她最甜蜜的爱。苔丝与富家少爷亚雷德伯之间则根本不存在爱情,她的失身是亚雷无耻诱骗的结果。这样一位纯洁美丽的少女,竟然被轻浮浪荡的男人玷污了,连作家也痛心地发问:“为什么往往是
9、在这种情况下,粗野鄙俗的偏把精妙细致的据为己有呢? 3”苔丝的偶然出现,对亚雷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他只是出于肉欲的追求,企图占有这个单纯的乡村姑娘。于是他使出各种手段,或是物质诱惑,或是精神恐吓,却没有任何一点真诚和尊重。苔丝显然认清了他卑劣的人品,曾多次表达过对亚雷的厌恶和鄙视,无论在失身前后,她都没有对亚雷动过一点感情。被诱奸之后,苔丝没有顺势嫁给亚雷或者当他的情人,她宁愿牺牲自己的脸面,也拒绝与这个没有爱情的男人结合。她果断地告诉亚雷:“我从来没真心爱过你,没实意爱过你,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爱你的。 4”即使到了后来,苔丝再度回到亚雷身边,沦为他的情妇,也是在她万念俱灰,又要养家糊口的情
10、况下,做出的无奈又痛苦的选择。因此,与亚雷的关系始终是苔丝心中的阴影,是她年轻的生命中最大的打击,给她带来的只有无尽的恨与痛。看上去相似的过错,实际上隐含着不同的因素。从主动权上看,海丝特是1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姚乃强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年,第 52 页。2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第 57 页。3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第 113 页。4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第 119 页。3自主选择的,苔丝则是无奈屈从的;从角色上看,海丝特是罪恶的制造者和参与者,苔丝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受害者;从后果上看,海丝特在痛苦之余得到了爱情的慰藉
11、,苔丝则一无所获。如此看来,苔丝似乎是一个更值得同情的对象,人们往往认为海丝特的罪行实际上比苔丝重得多。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海丝特在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宽恕和尊重,苔丝最终却以淫邪的杀人犯的身份被处决,罪行更重的海丝特为何能实现救赎,拥有比苔丝更好的结局呢?她们从相似的起点出发,却走向了不同的终点,这不只是简单的因缘巧合,背后必然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失身之前,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便造就了两人迥异的个性;失身之后,社会对此事的态度和她们自我的态度也是同中有异;总体来看,两个女主角的命运之下,还藏着两位作家耐人寻味的不同态度。二、身份个性埋下命运伏笔海丝特和苔丝有许多相似的品质,她们都心灵手巧、温柔
12、善良、忍辱负重,对孩子充满母爱,对爱情不乏执着。然而,在表面的共性之下,却隐藏着两颗完全不同的灵魂。失身之前,海丝特是一位热情勇敢的少妇,而苔丝是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女。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的差异造就了她们思想个性的巨大差别,这些差异也在日后推动着两人走上不同的道路。海丝特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物质生活虽然不够优越,但父母给予她的精神财富却相当宝贵。父亲严肃,母亲慈爱,给她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许多温馨的指点与告诫。海丝特有着快乐的孩提时代和学生时代,良好的教育使她获得了端庄高贵的气质、独立自由的人格,以及难能可贵的女性意识。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对她的欣赏之情,她一出场,便象征着那个时代的高雅
13、情趣,而与殖民地的简朴格格不入。小说描写道,即使是那象征着“通奸”的鲜红 A 字,在她身上也如同一件美妙的装饰品;即使在步出监狱时受众人围观,她依然维持着贵妇人般的优雅仪态。这样的出身与气质,影响着她之后的人生选择。在众人面前受尽羞辱之后,她没有自暴自弃、一蹶不振,骨子里的骄傲和自尊让她愈加清醒地去思考身为女性的个人价值。刑台示众和拘禁处罚结束后,海丝特夜以继日地辛勤劳动,用一双巧手做针线活来维持生计。除了养活自己和女儿之外,她还无私地帮助穷人,乐善好施,把全部多余的收入用于救济别人,尽管这些人时常忘恩负义地侮辱她,她还是坚持着付出自己的努力。特别是在瘟疫蔓延时,她仍能忘我工作,每逢灾难,她总
14、是马上挺身而出。年复一年,海丝特从未放弃,从未灰心,以实际行动去赢得人们的尊重,从而探求一条救赎的道路。苔丝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小商贩家庭,家里有嗜酒如命的父亲、不懂事的母亲和好几个年幼的弟妹。父亲长期好逸恶劳,母亲则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没有把多少精力放在照料家庭、教育子女上,可以说是一对非常不负责任的父母。因此,尽管苔丝有着活泼开朗的天性,那些不该属于青春少女的忧虑还是过早地笼罩在她的心头。虚无飘渺的贵族祖先并没有给苔丝一家带来什么好运,反而让她的家人们变得更加虚荣愚昧。苔丝遭到诱奸便是家人们膨胀的虚荣心带来的直接后果。母亲一再劝说她趁机去攀上这门富贵亲戚,就连幼小天真的弟弟也怂恿姐姐去嫁给富
15、人来改善生活。由此可见,苔丝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极其失败的。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苔丝缺乏很多必要的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失身之前,她根本没有一点关于两性交往的认识;失身之后,她才意4识到自己的无知,抱怨大户人家的女孩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知识,自己却无从得知。苔丝虽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不慕虚荣的高尚品格,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思想狭隘,知识匮乏,内心深处存在着怯懦和自卑。在这样的性格支配下,苔丝很难正视耻辱,她总想着以逃避来解决问题,变得越来越孤僻,反而使人们无从了解她的委屈。新婚后即被安玑抛弃的苔丝,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她的自卑被无限放大,意志也不再坚定,自暴自弃地选择了成为亚雷的情人。当然
16、,苔丝第二次回到亚雷身边,也与她的家人有着很大的关系。父亲在世时无所事事、于家无补;去世后,没有财产,没有住处,生活的重担落在这个柔弱的女子身上,一家人的生活要靠苔丝的自我出卖来维持。如此看来,庸俗虚荣的家庭环境和苔丝自身的个性缺陷,同时推动着她在不幸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海丝特是勇敢的,刚毅的,她的内心在沉重的打击之后反而变得更加强大。相较之下,苔丝是纤弱的,敏感的,她的生机和活力在一次次打击中逐渐丧失。因此,海丝特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重生的道路,尽管艰辛异常,她还是成功地坚持到了最后。同样处境下的苔丝对未来一片茫然,她从没想过主动去改变什么,仅仅期待着时间能抹去所有的伤痕,结果却证明,伤痕仍然在扩
17、大,悲剧甚至会重演,直到走向那无法挽回的毁灭。三、同中有异的内外态度海丝特和苔丝在失身之后遭受到无穷无尽的精神折磨。海丝特在受辱之初,呈现出一种接近崩溃的精神状态,甚至产生了各种光怪陆离的幻觉,分不清耻辱到底是真实的还是一场噩梦。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的目光,都叫她无地自容。苔丝在失身之后,也经历了一段极度抑郁的时期,她的思绪混乱,常常一个人徘徊在树林间,好减少在世为人的窘迫。这样的痛苦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社会成员对她们的态度;二是她们内在的个人态度。总的来说,海丝特较多的是苦于社会对她的遗弃和鄙视,而苔丝则多半是困于自己的心病。外部的精神压力固然令人痛苦,内心的自我谴责更会消磨人的意
18、志。或许正因为如此,海丝特相比苔丝,要更容易摆脱精神的枷锁,更接近救赎的希望。被判处通奸罪后,海丝特不幸地蒙受了示众的羞辱,她怀抱着婴儿,佩戴着鲜红夺目的 A 字登上高高的刑台,成千上百的群众涌过来围观她的受罚。旁观者们没有轻蔑的嬉笑,也少有真挚的同情,他们对台上这个可怜的妇人,只有共同的冷淡和漠然。从此以后,孩子和红字共同构成了她罪孽的证据,让她遭到整个社会的唾弃。人们热衷于碰触她的伤口,女人们“采用冷言冷语,恶意伤人的策略 1”,牧师们“会在街上停下脚步,对她训诫一番,结果招来一群人围着这个可怜的、罪孽深重的女子蹙眉狞笑。 2”世上没有一个朋友敢登门造访,连那些天真懵懂的儿童,一看清她胸前
19、的红字,就会像怕染上瘟疫似的飞快逃走。海丝特无时无处不感受到被人注视那个记号的痛楚, “那块创伤永不会结疤;相反,随着逐日的折磨似乎变得益发敏感了。 3”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折磨下,她的心智神态多少受到了影响,但她坚强的精神和思想素质拯救了她,让1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第 56 页。2同上。3同上,第 57 页。5她没有一再沉沦于苦海之中,她开始直接面对,并且重新审视起自己的罪行。对于被自己背叛的丈夫,海丝特起初还是存在罪恶感和愧疚的,但她也认识到,正是那段不合理的婚姻摧毁了她的人生。她惊诧自己当时怎么会答应嫁给他,“在她看来,当时在她还不谙世事之时,齐灵渥斯诱惑她,使她产生幻觉,认为在他身边就是
20、幸福,他所犯的这个罪恶比之后来人们对他所犯的任何罪恶,都更卑劣。 1”她勇敢地为自己的失贞辩护,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比自己的背叛更罪恶。她并非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在坦诚面对之余找到了造成这种错误的罪恶根源,因此她可以更加问心无愧地面对自己,也可以更坚强地去面对别人。在安慰饱受精神折磨的情人时,海丝特甚至说:“我们干的事具有自身的神圣之处。 2”在她看来,出于真爱的结合并不完全是罪恶。耻辱的红字反而赋予她一种遗世独立的自由和洞察人性的能力,折磨她的同时也带给她救赎的希望。她渐渐感觉到,红字使她对别人心里隐藏的罪孽有了恻隐之心,因而她以一种神圣而独立世外的姿态去走近他人、帮助他人。苔丝失身之后,也
21、有一段与海丝特类似的经历。人们总在背后讨论她,对她指指点点,给她带来了空前强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她感觉到,人类这个集体,“从整个看来,非常可怕,但是从每一个单位看来,却又不足畏,甚至还可怜。3”在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有德行的人的一种奖励。当时流行的戏剧和小说格局常常以男主人公为正义事业历尽艰辛,最后得以同一个品行端正、容貌俊美的处女结为夫妇而告终 4。在十八、十九世纪的主流思想中,妇女被认为应该被动、顺从、温和、优雅,还有最为重要的品质纯洁 5。所以女性婚前失贞,并产下私生子,是很容易招来流言蜚语的。好在淳朴的乡民们并没有过分地为难苔丝,女人们谈起她,总带着点同情怜悯的意味,
22、也没有人当面以这件事侮辱过她。实际上,她的遭际, “本来就不是尽人皆知,现在在马勒村里,差不多都没人记得了。 6”然而苔丝的痛苦为何不亚于备受侮辱的海丝特呢?作家认为苔丝的痛苦更多来自于她自己的观念,他这样描述苔丝的烦恼:“其实她早应该明白,这种想法,完全是建立在幻想之上的所有的人,对于苔丝,只是有时想起她来,转眼又把她忘了就是了所以她的苦恼,大半都是由于她有了世俗的谬见而来,不是由于她天生本有的感觉而起。 7”在基督教文化和传统道德的熏陶之下,她认为自己被诱奸而丧失贞洁是一种罪过。她仇恨亚雷,内心却隐隐地感到,从“肉体”的意义上讲,只有亚雷才真正能算她的丈夫。因此她对于自己, “完全变成一副
23、老实忍受的态度:她觉得要是自己犯的罪应该下地狱、叫火烧,那么下地狱、叫火烧就完了,没有什么别的可说的。 8”她的这种思想态度不断折磨着自己,幻化出代表“道德”的怪物来制裁自己、恐吓自己。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尽管她的外貌和内在都优于其他女孩,但自卑感和罪恶感让她无法摆脱低人一等的局限。她被逮捕前对安玑说的最后一句话:“现在我不会亲眼看见你看不起我了 9”,依然可以表明她对于自己的贬低。1同上,第 119-120 页。2同上,第 134 页。3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第 130 页。4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年,第 48 页。5王晓焰:18-19
24、世纪英国妇女地位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57 页。6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第 151 页。7同上,第 139 页。8同上,第 141 页。9同上,第 574 页。6社会公众对她们两人的态度大致相同,都是批判和鄙夷的,只是在程度上显示出差异,海丝特承受的社会压力,显然要更为沉重。然而在自我态度上,两人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海丝特敢于捍卫自身的合理性,直面耻辱,剖析原因,争取重获尊严;而苔丝却默认了罪孽,对自我的价值产生了否定。两人在受辱之后,做出了两种不同的选择。尽管处境更为艰难窘迫,海丝特却迎难而上,选择了留下并且主动接近他人;而处境相对较好的苔丝则一心想要离开,不愿接
25、触别人。这说明来自外界的态度并不能最终决定她们的命运走向,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她们自身的态度。海丝特自尊自爱的态度,使她获得了精神的安慰和解放,从而支撑她在长久的忍耐中对抗耻辱,并在潜移默化中扭转了耻辱。苔丝自轻自贱的态度则使她无法解脱,在忍耐中不断受挫,一再受辱,直到突然爆发出不可忍耐的愤怒,采取激进的方式反抗了命运。四、作者观念指向不同归宿这两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在发表之初都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巨大反响,引发广泛讨论,甚至都面临着强烈的非议和谴责。争论的重点在于,作品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都是“失足”女性,作者却给予她们由衷的赞美和同情。海丝特怀抱私生女的形象,在霍桑的笔下宛如圣母怀抱
26、圣婴般神圣;而两次失身的苔丝也被哈代称为“一个纯洁的女人” 1。这种所谓的“诲淫纵欲”是不容于时代的大逆不道,对社会道德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在关于耻辱与赎罪的命题上,霍桑和哈代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这充分地体现在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结局之中。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 ,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镇,这里是殖民地时期的重要港口,清教氛围浓厚。霍桑便是一个清教望族的后裔,对他而言,清教传统既是艺术的馈赠,又是心灵的负担。霍桑的宗教困境和思想矛盾在作品中多有表现。一方面,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许多清教主义思想。教义中有所谓“彻底的堕落”之说,强调人类皆有“原罪” ,人类的子子孙孙继承着亚当、夏
27、娃在伊甸园中的最初之罪,毫无办法拯救自己。在“原罪”思想的阴影下,霍桑执迷于探索所处世界与人类内心的黑暗,带着淡淡的疏离感来审视社会人生,无法融入当下时代的乐观精神和改良派的乌托邦之梦。另一方面,他又以那些声名狼藉的清教徒祖先为耻,对以清教名义残酷迫害他人的行径表达了愤慨和反思。与超验主义者的接触也使他对人的价值和尊严有了更积极的认识。因而在作品中,他对压抑人性的教规、损害尊严的刑罚表达了不满,对主人公的遭遇表达了同情。在宗教倾向和个人思想的影响下,霍桑试图指出一条人类可能获得拯救的道路,这鲜明地体现在海丝特最终获得救赎的结局中。海丝特所受的耻辱是不可避免的“原罪”导致的,她之所以能够获得救赎
28、,比小说中的两个男主人公更早地获得了心灵的安宁和平静,是因为她对罪恶的坦白和承担。霍桑认为,“内在世界一旦净化,外部世界游荡着的许多罪恶都会自行消灭。 2”海丝特所受的耻辱,在霍桑笔下神奇地化为一种新生的力量。霍桑描述道, “她的罪孽,她的耻辱,便是她扎在这块土壤里的根。她仿佛在这里获得了新生。比她的第一次诞生具有更强大的同化力量。 3”世人对海丝特的侮辱嘲讽,也将成为一种1即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2陈冠商编选:霍桑短篇小说集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 年,第 4 页。7净化的方式,日复一日的凌辱折磨, “最终会净化她的灵魂,并造就出一个比她失去的更纯洁、更神圣的灵魂 1”霍桑给出的救
29、赎的方法就是要人正视罪恶的存在,通过磨砺,把人从与生俱来的负罪感中解脱出来。海丝特作为一个耻辱的典型,践行了净化心灵、自我救赎的道路,从而被作家赋予了超脱世俗的意义。她能为人们解除忧虑、带来安慰、指点迷津,她的思考和精神,早就超过了常人的层次,有一种“神化”的倾向。海丝特最终能够真实地面对上帝和世界,甚至使耻辱的红字改变意义,成为仁爱神圣的象征。小说结尾写道,那个昔日耻辱的烙印, “却变成了一个使人为之悲伤,望之生畏,而又让人肃然起敬的标志” 2。作家还试图通过海丝特的信念,表达出他对人类光明的展望:“到了某个更光明的时期,在世界为此做好了准备的时候,在超脱罪恶并与上帝的意念和谐一致的时代,必
30、将显示一个新的真理:男女之间的全部关系将建立在一个双方幸福的更可靠的基础上。 3”可见作家在赎罪这个问题上,传达出的是一种希望,一种终将实现的期待。小说中无尽的耻辱和惩罚,对于海丝特来说,反而是通往救赎的一条捷径。托马斯哈代(1840-1928) ,生活在维多利亚王朝,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一个另许多英国人引以为豪的“黄金时代” 。哈代曾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等思想之后,逐渐产生了对宗教的怀疑,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揭露了宗教道德的虚伪性。这种大胆地反叛,集中表现在他有意识地对抗当时社会公认的伦理观念和宗教教规中。哈代通过苔丝的不幸命运,展示了对宗教的反讽和伦理道德的
31、挑战。苔丝所蒙受的耻辱,纯粹是这个社会流行的传统道德带给她的枷锁,而非她本人的过错。作者一再维护苔丝,认为她的灵魂才是真正忠贞的,那么她所受到的一切耻辱和不公,包括外人的蔑视、丈夫的抛弃、婴儿得不到安葬等等,都是这个时代伦理道德和宗教思想违背人性的证据。作品还传达出一种宿命论的观点。一句“命中注定” ,概括了苔丝初陷泥淖的不幸遭遇,而她之后所遭受的耻辱与惩罚,也是造化弄人,甚至有因果报应的成分 4。作家一再地发问,苔丝为什么会发生灾难?造物主又为何不庇佑这个弱小的生命?他常常把造物主的盲目行动同命运联系起来,认为造物主的意志会通过人的命运来表现,而造物主本身并没有任何是非标准。超自然的神秘力量
32、捉弄着苔丝,制造出种种巧合和意外,令她总是被动地陷入不幸,无法争取到幸福。这种宿命论,恰恰是对上帝的一种讽刺。苔丝最后亲手杀死亚雷,她既是出于反叛精神而杀人,也是在精神彻底被摧毁的情况下,被命运之手操纵着行动的。直到代表她死亡的黑旗高高挂起,众神之主与她的游戏才宣告落幕,这个世界所谓的“正义”得到了伸张。苔丝短暂的一生中所蒙受的耻辱和惩罚,并没有起到救赎的意义,反而让她越陷越深,成为戴罪的羔羊,无辜的祭品。作者在表达无尽的怜悯的同时,也揭露出:面对这样无辜的牺牲者,这样纯洁的“奸淫犯” ,这样无法救赎的悲剧,上帝是不会伸出援手的,社会上虚伪的道德家们也是不会了解的。海丝特用不幸的一生完成了救赎
33、,为小说增添了神圣的殉道意味;而苔丝在不幸中被迫拿起了屠刀,杀死仇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最终的毁灭。耻3纳撒尼尔霍桑:红字 ,第 53 页。1同上。2同上,第 197 页。3同上。4传说中苔丝的祖先德伯家,曾是显赫的贵族,其中有人抢了一个美貌女子装进马车,后来出了人命。德伯家的后人会听到虚幻的马车声,是一种不祥之兆。8辱的惩罚之于海丝特,是霍桑为她安排的赎罪捷径,因为无所隐匿,就无所丧失。同样的耻辱之于苔丝,是哈代为她安排的悲剧之门,正是要通过她的不幸,来揭露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虚伪。霍桑认同教义,认为恶是内在的,是源于人内心的,而哈代则强调人的不幸是被外在世界捉弄的。因此,哈代无意开出济世良
34、方,无意去安排一个符合宗教习惯的救赎结局,而是选择了残酷到底。结语霍桑的红字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为人诟病的“失足”女子作为女主角,对她们的耻辱做了极大的渲染和描绘。她们的美丽并不是罪恶的源头,然而事实上却构成了不幸的开端,令人唏嘘不已。她们的痴情与绝望,都深深地感染着读者。而她们曾经交汇,却最终陌路的命运,更引发了后人无限的深思。在海丝特和苔丝身上,耻辱与纯洁形成了永恒的统一,展现出极富张力的美感。致 谢我的毕业论文耻辱柱上的两朵奇葩海丝特和苔丝之比较终于完成了。论文写作,是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除了有我自己的努力,还有陈瑞红老师的耐心指导。在完成论文的每个环节中,陈老师都给予了我
35、认真、专业的指点。每一次往来邮件,我都能得到老师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回复,大到行文安排,小到格式细节,都令我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要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毕业之际,我要感谢一直以来帮助我、教导我的各位老师,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使我在这四年中不断取得进步、充实自己。也正因如此,我才能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积累科研经验,顺利完成论文。同时,还要感谢我所参考的书籍与论文的有关作者,以及每一位帮助我、鼓励我的朋友。参考文献:1金莉 秦亚青: 美国文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年。2张冲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3兰德尔: 斯图尔
36、特霍桑传 ,赵庆庆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4洪增流: 美国文学中上帝形象的演变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5刘文荣:19 世纪英国小说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6陈焘宇: 哈代创作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年。7Shouhua Qi William W. Morgan:回应悲剧缪斯的呼唤:托马斯哈代小说和诗歌研究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年。 8吴笛:哈代新论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年。9董务刚: 评德伯家的苔丝和红字中的道德观 ,载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 年第 5 期。10陈了: 红字中海丝特白兰的伦理蕴涵 ,载文学教育,2009 年第 11 期。911郑孝萍: 谁是真正的罪人评红字的道德观念 ,载学术交流2001 年第 2 期。12马弦: 论托马斯哈代的宗教思想 ,载外国文学评论2003 年第 4 期。13苏欲晓: 罪与救赎:霍桑红字基督教伦理解读 ,载外国文学研究,2007 年第 4 期。14郝涂根: 论托马斯哈代的基督精神观 ,载学术界2010 年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