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编 制 说 明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陈锦永 程大伟 方金豹 顾红 齐秀娟张洋 张威远2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夏黑葡萄具有抗逆性强、丰产性强、无核、极早熟和含糖高等优点,是优质高产、快速成园的品种之一,是近年来早熟品种的主打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据调查,目前全国夏黑葡萄种植面积约 2 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新疆、浙江、江苏、安徽、上海、河南、山东等地。河南省各地均有夏黑葡萄种植,面积也在迅速增长,目前约 0.1 万公顷。夏黑葡萄为三倍体无核品种,自然条件下坐果差、果
2、粒小、有的果粒有种籽,存在大小粒现象,着色不一致,生产上必须对果实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才能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果实商品性。然而,果农在栽培中普遍重产量、轻质量,加之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浓度、时间等不当,造成果穗紧密度、果粒大小、风味品质、色泽等方面参差不齐,与国际市场上流通的夏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难以按照统一质量标准进行管理,以至形成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当前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大幅增加,局部产区已经在数量和结构上出现过剩现象,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提高果品质量。3在果品转入质
3、量竞争的阶段,标准化就显得必不可少,因为在按质论价时,首先就必须有一个标准,使生产出的产品按照标准进行分级,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价格也是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规范夏黑葡萄的果实质量标准,推进夏黑葡萄的模式化和标准化生产,生产出优质夏黑葡萄,结合国内夏黑葡萄栽培技术现状,制定出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河南省地方标准,将填补我省在夏黑葡萄质量分级标准的一项空白,可促进夏黑葡萄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葡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二、编制原则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相统一。严格执行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
4、009)编写本标准。标准起草过程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必要的生产调研,结合我国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注意与国家、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三 、 制 定 本 标 准 的 工 作 简 况1. 任务来源该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优质特色果树(樱桃、葡萄、石榴、山楂)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示范”4(131PZDGC113);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S2014-11);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nycytx-30)。2.承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3.主要工作进程3.1 前期工作基础
5、2013 年,主持的郑州市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优质特色果树(樱桃、葡萄、石榴、山楂)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获得立 项,还 参加了 2009 年启动 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和 2014 年启动的河南省大宗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夏黑葡萄生产中存在的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栽培技术不规范,采收技术和采后处理和贮运技术良莠不齐,果实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低、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展技术规程制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前期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研究数据,为制定地方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 标准草案编制简况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 20
6、12 年 12 月启动标准编制任务后,编写了计划任务书,对任务进行了分工。2013 年至 2015 年,课题人员到河南省新密、新乡、马拉湾、黄河滩富景生态园等多个夏黑葡萄种植基地对夏黑葡萄的产量、果穗大小、果穗外观、着色、果粒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5酸含量、单宁、口感风味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另外,考察调研了国内一些夏黑葡萄种植基地的情况,如浙江嘉兴、宁波、台州、金华;江苏张家港、常州;广西兴安、资源;云南建水、元谋、文山;山东烟台、济南;新疆博乐、石河子等夏黑葡萄种植基地。另外,有针对性地查阅了有关夏黑葡萄栽培技术资料文献和鲜食葡萄相关标准,收集和总结了近年来河南省夏黑葡萄栽培
7、技术和果实品质相关方面的内容。之后,小组成员对前期研究工作大量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对夏黑葡萄的生产和市场状况调查,对夏黑葡萄种植户和合作社进行资料和意见搜集,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资料。2015 年 3 月至 6 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总结,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文献资料,确定了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河南省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最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和葡萄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讨,完成了本标准草案的编写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3.3 标准主要起草人和承担的工作本 标 准
8、主 要 起 草 人 和 承 担 的 任 务 见 表 1。表 1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和承担的任务6姓 名 单 位 职 称 主要承担的工作陈锦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副研究员 负责制定标准的起草、组织进行修改等程大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参与试验,整理数据资料,对标准进行验证、修改方金豹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研究员 对标准进行校验、修改顾 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副研究员 参与调研和资料查询工作齐秀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副研究员 对标准进行校验、修改张 洋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参与调研工作张威远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
9、果树研究所 农艺师 参与调研工作四、标准内容确定的依据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及安全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确立本标准内容的主要依据为:(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果品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2)术语定义一般根据 2006 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刘崇怀、沈育杰、陈俊等主编),或根据本行业中的有关习惯进行。(3)夏黑葡萄果实质量等级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在全国各地的调查数据为参考依据,并结合河南省夏黑葡萄栽培现状进行制定。本标准规定,夏黑球葡萄的果实质量等级分为三等。一等果、二等果和三等果都要求果穗圆锥形或圆柱形、
10、松紧适中,充分成熟,7果面洁净,无异味,无非正常外来水分,果粒发育充分,大小均匀,果形端正,果梗新鲜完整,果肉硬脆、汁多味甜、草莓香味。每果粒 90 %以上的果面达黑紫色至蓝黑色,每一包装箱内的葡萄颜色应一致。每公斤果穗中有机械伤的果粒不超过 2 粒,每公斤果穗中有明显瑕疵的果粒不超过 2 粒,每公斤果穗中有 SO2伤害的果粒不超过 2 粒。一等果为高档果品,平均果穗重 400 g800 g,平均果粒重6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8 %以上。一等果是夏黑葡萄市场上的高档果品,主要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乌克兰或供应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本等级夏黑葡萄约占生产份额的 30 %左右。二等果为优良
11、果品,平均果穗重 400 g900g,平均果粒重5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8 %以上。二等果是夏黑葡萄市场上的优良果品,主要供应国内消费市场,本等级夏黑葡萄约占生产份额的 50 %左右。三等果为良好果品,平均果穗重 300 g1000g,平均果粒重41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7 %以上。三等果是夏黑葡萄市场上的良好果品,产品主要供应国内一般消费市场,本等级夏黑葡萄约占生产份额的 20 %左右。 1. 质量等级要求1.1 基本要求夏黑葡萄质量等级要求是本标准的重要部分,本标准要求夏8黑葡萄果穗呈圆锥形或圆柱形、松紧适中,充分成熟,果面洁净,无异味,无非正常外来水分,果粒发育充分,大小均
12、匀,果形端正,果梗新鲜完整,果肉硬、汁多味甜、具草莓香味。夏黑葡萄品种特性为成熟时果皮紫黑色,所以要求果穗颜色为每果粒 90%以上的果面达黑紫色至蓝黑色,每一包装箱内的葡萄颜色应一致。每公斤果穗中有机械伤的果粒不超过 2 粒,每公斤果穗中有明显瑕疵的果粒不超过 2 粒,每公斤果穗中有 SO2伤害的果粒不超过 2 粒(被漂白面积在 5 %以下,不允许存在被漂白面积达 5 %以上的果粒)。对果实的品质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计算出个样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然后采用系统聚类法,在 spss 中对提取的主成份得分数据矩阵做聚类分析,将不同级别的果穗或果粒分为若干类,再结合主成份排名归类(见表 2-5)。根据果
13、穗和果粒的主成份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国内夏黑葡萄栽培现状,按果穗大小、果粒大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对夏黑葡萄进行分级。1.2 果穗大小通过研究发现,夏黑果实品质基本呈穗重越大品质越差的走势。平均穗重 286.4 g(400)虽说主成分分析结果最好,但以每果穗穗重小于 300 g 计算,产量低于 600 /667,经济效益较低。穗重大于 900 g,品质明显降低。穗重介于 300900 g 之间,品质较好,产量约 6001800 /667,所以把果穗大小等级的最低级定在3001000 g,既能使种植者绝大多数果穗达到质量标准,也满足了9产量要求。1.3 果粒大小夏黑葡萄果粒大小范围在 2
14、.511.5 g 之间,90%以上在 510 g。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两种取样调查的最后分类结果基本相似,发现果粒小于 4 g 的最好,大于 10 g 的较差。结合穗重的性状调查结果和夏黑葡萄栽培的实际情况,认为果粒质量小于 4 g 的果实市场价值较低,大于 10 g 品质差,也为了限制追求大粒果使用过量膨大剂的情况,果粒重定在 10 g 以内为好。所以把果粒大小等级的最低级(三级)定在 410 g,一级定在 610 g,二级定在 510 g。表 2 果穗性状主成份分析评价果穗级别(样品产地) 穗重(g)粒重(g)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 单宁(mg/kg) 着色指数 Z
15、 值 排序400(a) 286.4 5.83 0.37 25.0 67.57 1.10 4.0 2.90 1400-500(a) 429.7 7.81 0.42 22.5 53.57 1.11 4.0 1.74 2500-600(a) 528.1 7.11 0.42 18.0 42.86 0.96 4.0 0.55 3600-700(a) 645.3 8.61 0.44 19.2 43.64 0.89 3.8 0.53 4700-800(a) 764.4 10.58 0.44 19.2 43.64 1.13 3.8 0.42 5800-900(a) 839.0 9.60 0.47 18.8 4
16、0.00 0.97 3.4 -0.06 14600-700(b) 653.9 8.74 0.50 18.2 36.40 0.89 3.8 0.04 12700-800(b) 761.2 8.05 0.47 17.8 37.87 1.07 3.8 0.10 11800-900(b) 839.0 9.39 0.48 17.8 37.08 0.97 3.4 -0.34 1610表 2(续)900-1000(b) 965.7 9.16 0.49 17.8 36.33 0.90 3.0 -0.68 191000-1100(b) 1034.1 10.08 0.48 18.0 37.50 1.11 3.0
17、-0.64 171100(b) 1260.6 11.10 0.47 17.0 36.17 1.08 3.0 -0.93 22500-600(c) 559.3 8.86 0.50 18.7 37.40 1.07 3.8 0.16 10600-700(c) 629.4 8.72 0.45 18.6 41.33 0.89 3.9 0.40 6800-900(c) 829.1 8.86 0.45 18.33 40.74 0.77 3.8 0.23 91000-1100(c) 1106.0 8.05 0.52 17.33 33.33 1.16 3.0 -0.80 20400(d) 347.4 5.68
18、0.44 17.80 40.45 1.24 3.7 0.32 8500-600(d) 596.4 5.96 0.49 16.65 33.98 1.32 3.7 -0.19 15900-1000(f) 911.1 5.92 0.56 17.00 30.36 1.62 3.0 -0.83 21700-800(e) 750.0 6.79 0.40 18.50 46.25 1.08 3.6 0.37 7800-900(e) 882.0 6.87 0.39 18.20 46.67 1.04 3.4 0.04 13900-1000(e) 950.8 6.90 0.40 16.40 41.00 0.99 3
19、.4 -0.65 181000-1100(e) 1030.2 6.71 0.42 15.80 37.62 0.93 3.2 -1.19 231100(e) 1185.7 6.23 0.41 15.30 37.32 1.08 3.0 -1.49 24表 3 果穗性状主成份聚类结果性状聚类第 1 类 第 2 类 第 3 类 第 4 类 第 5 类 第 6 类果穗质量范围(样品产地)400(a)400-500(a )500-600(a)、600-700(a)、700-800(a)、800-900(a)、600-700(b)、700-800(b)、500-600(c)、600-700(c)、800-9
20、00(c)、400(d)、500-600(d)700-800(e)、800-900(e)800-900(b)、900-1000(b)、1000-1100(b)、1100(b)、1000-1100(c )、900-1000(f )900-1000(e)、1000-1100(e)、1100(e )穗重(g) 286.4 429.7 347.4839.0 750.0882.0 839.01260.6 950.81185.7粒重(g) 5.83 7.81 5.6810.58 6.796.87 5.9211.1 6.236.9可溶性固形物(%) 25.0 22.5 16.6519.2 18.218.5 1718 15.316.4总酸(%) 0.37 0.42 0.420.50 0.390.40 0.470.56 0.400.42单宁(mg/kg) 1.10 1.11 0.771.32 1.041.08 0.91.62 0.931.08着色指数 4.0 4.0 3.44.0 3.43.6 3.03.4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