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学及应用(开放本科)专业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论题: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分校: 安徽省电大宣城分校 年级: 2006 春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洪叶 指导教师: 徐德明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目录提纲2摘要 3关键词3正文4注释8参考文献 9提纲李香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我个人比较喜爱的艺术形象之一,通过对戏剧读本桃花扇的阅读,对李香君的形象多次进行了揣摩研究,我准备从四个方面讨论李香君的形象:一、 李香君的出身;二、 香君的珍贵品质在爱情过程中的体现;三、 李香君与侯方域性格的区别;四、 由入道的结局看香君。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形象内容提要:桃花扇的故事
2、精彩表现了明末时期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的必然原因,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的创作意图其实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他通过描写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动人爱情故事,意在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 300 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他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的正义立场统一起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贞不渝的歌妓形象。使我们看到了受压迫、受侮辱的妇女身上最可珍贵的东西。 关键词 : 桃花扇; 李香君; 性格; 形象; 悲剧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
3、,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之一,作者是孔尚任,孔子的后人,是他根据侯方域的李姬传改写而成,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孔尚任为什么要创作桃花扇呢 ?正如孔尚任在桃花扇小引 中论及题旨时所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这就是通过“场上歌舞,局外指点 ”,让观众“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 ?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达到 “惩创人心,为末世一救 ”的目的。换句话说,孔尚任是要表现南明亡败的过程,总结历史的教训。 桃花扇作品一出,立即引起了轰动,当年桃花扇
4、演出时, “笙歌靡丽中,或有掩袂独坐者,则故臣遗老也;灯烛酒阑,唏嘘而散”。 (2)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以李香君的形象最为成功,她的思想、眼光、气节、性格在作品中都写得十分突出,光彩照人。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说说李香君的形象。一、李香君的出身李香君,又名李香,秦淮八艳之一,是秦淮河上有名的歌妓。自小被媚香楼鸨母李贞丽收养。13 岁时她师从吴人周如松学习歌舞,尽得其音节。能演唱“临川四梦”传奇,她歌喉珠圆玉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香君人长得美不说,性情也同养母
5、一样豪爽,深得客人的喜欢,因为身材娇小玲珑,名字里又带香字,被大家戏称为“香扇坠” 。 媚香楼再豪华也不过是妓院一所,李香君自小生活在这种社会最底层被世人所看不起的地方,但她的思想却与一般妓女不同。她没有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在取悦于前来寻花问柳的客人,不屑于在这些人身上赚取多少金银。在那种历史环境下,人要生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身体也好、才艺也罢?卖始终是无法逃避的手段,买卖体现了商品交换的本质,只不过交易的物品和方式多种多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演化,只不过当信念和思想都可以买卖时,对于李香君这样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子,她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其人性的光辉却不得不让人称道和感叹。她的眼光更
6、长远,并不只是在这秦淮河上,她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对明朝的前途也甚感忧心。香君的这种脱俗的思想和她的老师、养母都有关系。她的老师苏昆生(周如松) ,原在魏府,后恨其奸佞不附从于魏党,而宁肯在烟花巷教曲度日。李香君的养母李贞丽与复社文人陈宝生有交往,她对权奸也恨之入骨。魏党的奸佞误国已是国人皆知,而东林党和复社文人感于国难,勇于艰苦卓绝地舍我斗争,其政治节操和忠贞的正义感让李香君敬佩,其云:“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 “慧福几生修得到,家家夫婿是东林”就替李香君道出了对复社文人由衷的好感。当侯方域来到她的眼前时,她被他的雄心报复和赤子之心所打动,几次交
7、往后双双坠入爱河。不论香君以后的人生经历如何,从李香君的出身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正直、纯洁,聪慧并且很有自己的理想的女性,她虽然出自社会最底层,但却是封建社会里不可多得的关心国家大事,忠于自己理想的带有政治倾向性的妇女形象。二、香君珍贵品质在爱情过程中的体现侯方域,香君后来的夫婿。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崇祯十六年,二十二岁的侯方域来南京参加礼部会试。经友人的介绍,他慕名来到媚香楼,一睹李香君的风采。二人相见后遂相恋,按当时的风尚,如果客人钟情于一个妓女,需出资办一个仪式,给
8、妓院一笔重金,这套手续称为“梳拢” 。据说当时侯方域的父亲还在北京坐牢,自己穷困潦倒,他心想梳拢李香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好友杨文龙送上银两解决了他的忧患,侯李二人在媚香楼内成婚,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杨文龙又为他们重金置办妆奁,侯方域不晓得袖里乾坤,欣然接受杨龙友馈赠。可是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拿出来的,而是阮大铖通过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阮大铖是何等人物?他为什么要送钱给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铖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土,多年在朝中为官,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搅得朝中乌烟瘴气。明思宗崇祯元年诛杀了宦官魏忠贤,阮大铖作为逆贼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闲
9、居。失位的阮大铖并不甘心就此埋没,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暗中谋划,准备伺机东山再起。为了拉拢侯方域和其他有志之士,阮大钺没少花心思。阮大铖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钱用,马上打通关节,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侯方域,为防止他拒绝,开始还让杨龙友隐瞒实情。然而却被香君察觉有异,上演了却奁这一出。却奁这一出集中地刻画了李香君的形象,将她的思想、眼光、气节、性格都写得十分突出,光彩照人。为了摆脱政治上的困境,拉拢复社文人,权奸阮大铖通过杨龙友,给侯李二人的结合送来妆奁。杨龙友并未讲明是阮大铖所送,而李香君却从一开始就敏锐地感觉到其中有鬼,提出怀疑,这一点表现了她不仅有思想,而且头脑冷静,警惕性很高。在知道
10、了妆奁是阮大铖所送,目的是要纳交侯方域借以摆脱政治上的困境以后,香君坚决要退还钱财。这时,侯方域却表现得软弱动摇,李香君却愤怒地斥责侯公子“徇私废公” ,并拔簪脱衣,唱道:“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几句唱白,将这个下层女子的眼光、思想、胸怀、气节,十分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侯方域也禁不住赞美道:“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 ”作者写她卸去浓妆,却更加突出她灵魂的内在美。如果说和侯方域成婚以前,香君只是有一定的政治觉悟,那从却奁开始,香君就被卷入了南明王朝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并成为了矛盾的尖端人物,尖锐的斗争锻炼了她,促进她性格的进一步发
11、展。 守楼中更突出其坚贞的一面,她坚决拒绝再嫁,不管是利诱还是威胁,公开声称“奴是薄福人,不愿入朱门” ,当马士英派人抢夺她时她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刚正不容侵犯的凛然捍卫了爱情的尊严。那点点鲜血,浸透了那把纤巧的折扇;那点点鲜血,流淌出了一个烟花女子对爱情最高的守望;那点点鲜血,昭示了一个女子坚持正义、以死抗争的坚强信念。在这里,那把原本普通的定情折扇,变成了一把桃花扇,一把联系着李香君爱情的桃花扇,一把联系着南明命运的桃花扇,一把充满悲剧意味的桃花扇。再后来马士英阮大铖在赏心亭饮酒,召妓女唱曲,香君却趁机把这二位奸贼大骂一顿, “俺做了一女祢衡,挝渔阳,声声骂,看他懂不懂
12、。 ”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出戏骂筵 。李香君对魏党的漠视,以及绝决刚烈的善恶观,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占据着时人的心怀。她以卑微身躯大骂了宰相之尊,的确大快人心。这些都鲜明揭示了香君深明大义,嫉恶如仇,不贪富贵,不为强权的光辉品质。三、李香君与侯方域性格的区别整个作品对香君的性格描写就集中在三个大事件中:第一个事件却奁 ,粉碎了阮大铖拉拢侯方域的阴谋。表现其重气节,轻金钱;第二个事件,以头撞地守楼 ,表现其政治立场坚定;第三个事件骂筵 ,表现其要做“女祢衡” 。三个事件一个比一个激烈,斗争在不断升级,而斗争的对象始终是权奸,香君则是作品中反权奸的代表人物。她自觉地参加政治斗争,性格刚烈,视野开阔。作者
13、通过一连串的戏剧行动,塑造了各种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发展了香君性格中优秀的一面,揭示她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鲜明态度。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 ”这里正是香君这个受南明统治集团重重压迫的人物,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对马、阮等权奸进行有力的鞭挞。这些描绘也使李香君成为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和文学中最有光彩的艺术形象之一。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正直刚强,明大义有气节,她有着鲜明的政治是非观,把爱情的关系和选择建立在政治的关系和选择的基础上,这是她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
14、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更高大的基点,与她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在香君的性格中, “坚贞”是占主导地位的方面。节操始终坚定不变。她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统治阶级的黑暗势力保持着警惕,她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凛然的气节、清醒的政治头脑,并在这些方面超过了剧中的男主角。而男主角侯方域与李香君比起来却有他软弱的一面,他最初与香君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名士风流,借此消遣春愁的行径;却奁一场中他更是表现出在阮大铖、杨龙友的巧言利诱之下,在政治上出现了动摇。侯生在避难时仍缱绻于“只是燕尔新婚,如何舍得”的个人温情中,香君却正色道:“官人素以豪杰自命,如何学儿女子态。 ”异常冷静和理性,对轻重节义敏锐果断,并告诫侯生以节义和国
15、家为重。由于马、阮的当权,四镇的专恣,他在政治上寄予很大希望的史可法也不能有所作为,他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动并没有收到效果,李香君对他的一切属望也只能归于幻灭。与侯方域不同的是,李香君虽为一介女子,却比男人来得更坚定和持久,她对于权贵的蔑视和抗争、对于苟且偷生的愤怒和决断,远远超过了侯方域。四由入道的结局看香君。因为香君义形于色拒不让侯方域接收阮的馈赠。阮大失颜面,并为此忌恨,他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诬陷侯方域内通左军;为了逃避迫害,侯方域只身逃离南京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崇祯皇帝在北京的媒山自缢后,奸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然而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复社文人
16、。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方域当年所赠诗扇;杨龙友采摘花汁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香君乘机骂筵以泄愤恨。方域回到南京后,被阮捕获入狱。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狱后在避难栖霞山时,与香君相遇于白云庵,故事到这里似乎有了大团圆的结局了。文学史上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现,却使这类创作达到新的艺术高度。 (4)因为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没有如其他的爱情小说那样去迎合读者渴盼大团圆的结局的心理,故事的结局最终也没有让二人过上甜蜜的生活。虽然看似是作者刻意的安排,但从故事的背景来看,这也是
17、一种必然的结局。南明小王朝因为内部的矛盾和外部满清的强压而灭亡了。山河破碎,物是人非。时代的剧变对于人的个体生命尤其是个体心灵的摧残和挤压上可想而知的。轰鸣的炮火和狰狞的铁骑打碎了文人士大夫往日的梦。明朝的遗老遗少满心凄楚,昔日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荣华富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就想失去灵魂依归的行尸走肉和失去精神寄托的乱蓬飞絮一样只能听命于时代对自己命运的摆弄。到最后也不过就是在历史的废墟上发出一声浩叹,感叹世事的无常。此时的李香君、侯方域在经过这场历史的浩劫之后,饱受战争动荡后早已冷却的心又怎能因为重逢而再续前缘呢。他们的定情之物为那把桃花扇,而扇子也是易损坏之物,这也影射着二人的爱情没有一
18、个完美的结局。在那个历史环境下,侯李爱情从一开始就渗出政治性,虽然他们爱情在政治的考验中也愈加坚贞,在和魏党斗争中得出了升华。但桃花扇中侯李二人的爱情有其悲剧性特质,这种特质潜涵着必以悲剧告终。侯方域在逃难中对香君的牵挂多倾向于情,而李香君在和权奸斗争的过程虽思念侯生并挂念其安危,但还是源自于对侯生的厚望,希望侯生平安归来后仍能在对权奸的斗争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当二人在栖霞山白云庵相遇时,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的情感愈忠愈贵,当两人将返乡时,张道士一声喝斥:“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风月情根,割它不断么?当然,这里张道士的喝斥有如当空一声霹雳,虽有些牵强,但也正
19、说明了对家国兴亡的理性感知占了主导。男女情爱都有对幸福的向往和对两情相悦幸福感的憧憬,犹如范蠡和貂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在家国将亡不是奋力抗争而是留恋于个人私情时,这声喝斥具有发人警醒的作用,家国已改,历尽千山万水千磨万击之后难道剃发束辫成了大清臣民相互不敢正视吗?所有的挣扎奔走呼告抗争就是为了成为奴才顺民吗?如果那样的话,当初又何必抗争奔走呢?家也没了,国也没了,自己也没了,两个没有了自我的人结合在一起,又有多少生命乐趣呢?就那么心茫茫、视也茫茫相对无声吗?就那么咀嚼着家难国仇相看青丝成白发吗?那个明朝值得子孙去爱吗?屠杀自己的清朝就这样成了被热爱被拥护的对象了吗?如果换作是其他的男女,可
20、能会在亡国之痛后重拾爱情的美好,继续简单平凡的生活,那也是一种圆满的方式。但李香君不同,侯方域不同,这是一对拿自己的爱情和政治进行较量的男女,一个追寻着自己政治的抱负,一个在政治的漩涡中坚守着爱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得更加残酷,赌注,是自己,输掉,就是一切。双双入道,只能是这段爱情唯一的结局。因为,我们有必须坚持的信念;因为,那些如梦的过往已经无法找寻;因为,我们爱在国破家亡离别时刻骨的疼痛未必一定要用激烈的方式倾诉,所以这个结局显然更符合中国传统悲剧的风格,悲壮之中几许哀婉,几许无奈。这是女主人公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殉节。至此,作品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塑造,一个血肉丰满的李香君形象树立在我们面前。
21、香君的爱情是出自对复社文人的敬重,香君的出家,是对对复社变节文人的失望。他们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一个生活与封建社会底层的烟花女子,能有如此高的卓识远见,真令人可敬,她身上所具有的民族气节,更应受到人们的敬仰。由上分析可见,李香君虽然出身卑贱,但她清贫而不慕荣华。不卑不亢,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这正是她思想上的超人之处,因而李香君是一个色艺非凡,具有民族气节,正直,纯洁,温柔,决断,聪慧,爱憎分明,忠于理想的中国封建时期的光辉的妇女形象。总之,李香君这一形象,代表着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敢爱、敢恨,对理想的追求始终坚贞不渝。然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在南明宦官专权的社会里,难以实现
22、。主人公出家,正是对现实的彻底否定和批判,体现了主人公进一步执著的追求。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恩格斯)。李香君的命运虽以悲剧告终,但是,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李香君一样的人,为着一个美好的理想而奋斗,那个黑暗的时代,才化作了永恒的过去。注释:1.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小引岳麓书社出版社,2002 年 10 月第一版第 1 页.2. 孔尚任.桃花扇桃花扇本末岳麓书社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第一版第 6 页.3.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211 页。参考文献: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 年版2. 文学评论丛刊第七期文学品论编辑部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3. 中国文学史(四)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主编,民文学出版社, 196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