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9544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定稿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作 者:贾建利 学 校:洛阳电大孟津分校年 级:2007 春 学号:071040075指导教师:赵 晓 红 职称:高级讲师答辩组成员:(主持人) 职称: 职称: 职称: 答辩日期: 2009 年 8 月 1 日1试论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贾建利2009 年 8 月 5 日内容摘要:巴金家中塑造的觉新,是一个接受了 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认同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但又受到现代个性解放的影响,对 自由幸福充满向往的典型的文学形象。本文通过对这一文学形象的处事方法、生活准则、思维模式以及他在新旧势力冲突中所持的态 度分析,揭示出他既懦弱

2、又带有反抗意愿,既是封建家长的帮凶又是封建制度受害者的同情者的双重性格。 觉新性格的形成,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他身处长房长孙的地位,源于封建思想与 “五四”思想的冲突碰撞。关键词:家 觉新 双重性格 巴金的小说家以其独有的魅力蜚声海内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以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为素材,以自己熟知的人物为原型,以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四川成都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封建仕宦之家的崩溃没落图景,塑造了多个具有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中,高觉新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他是作者倾注感情最多、着墨也最多的一个人物形象,也是作者最熟悉、具有亲自感受的一个人物形象。因为觉新是以作

3、者的大哥李尧枚为原型加工塑造而成的。巴金曾说道:“我就是要拨开我大哥的眼睛要他看见他生活在什么环境里面。 ”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觉新的悲剧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1919 年, “五四”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燃烧着知识青年渴望自由的心,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各种报刊杂志争相翻译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的各式各样的思潮理论,特别是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社会主义思潮,五光十色,刷新了中国人的思想,为批判封建专制文化提供了各式武器,而封建礼教像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使新文化一开始就处于受压制的状况,要冲破罗网,不能不立足于破,而这破要用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在这个过渡期,觉新这个长子形象成了新旧力量的争夺对象。 “五四

4、”运动唤醒了他被囚禁的心,意识到旧制度的腐败,2他想冲破罗网,可他不能,因为从小所受的教育要他保持现状,甚至于让历史倒退。这一点在他的性格上都充分表现了出来,形成了他复杂的双重性格特点。他接受了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认同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但又受到现代个性解放的影响,对自由幸福充满向往。觉新的处事方法、生活准则、思维模式以及他在新旧势力冲突中所持的态度,都是这种双重性格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一、觉新是一个懦弱的反抗者(一)懦弱他的懦弱主要表现在他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上。 他的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聪慧,在家里得着双亲的钟爱,在私塾得到先生的赞美。看见他的人都说他日后会有很大的成就,便是他的父母也在暗

5、中庆幸有了这样的一个“宁馨儿” ,他在爱的环境中渐渐地长成,到了进中学的年纪。在中学里他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四年课程修满毕业的时候又名列第一。他的理想是继续研究化学,打算毕业后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学里继续研究,甚至想去德国留学。他的脑子里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在那个时期中他是一般同学所最羡慕的人。但是父亲温和的几句话就将他所有的梦想都打破了,很残酷地打破了。从此,他所有的青春都埋没在维护大家庭的安定上了。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一直听从别人的安排,那么这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打击,但是觉新不同,新思想让他有了自己的理想。他有了才子佳人的梦想,有了研究科学的理想,但这一切现在都化为乌有了。他的才

6、子佳人梦和他升学的理想都被打破了。父亲通过抓阄的办法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父亲一句一句平板地说着,他听着,他应着,他并不说他愿意或是不愿意。一个念头在他的脑子里打转:“一切都完了。 ”他的心里藏着不少的话,可是他一句话也不说。他为自己的前程哭泣,为自己所钟爱的姑娘哭泣,但也只是关上门蒙着被子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他忍受了,没有怨言,点着头表示顺从父亲的安排。他在二十岁时,挑起了长房的责任。他发现了这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3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也成为人们所攻击的目标。他愤怒,他奋斗,但结果只是找来更多的麻烦和更多的敌人。他的奋斗毫无结果,

7、他疲倦了。他想,这样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四婶和五婶,再加上一个陈姨太,她们永远是那样的女人。他不能够说服她们,他又何必自寻烦恼,浪费精力呢?于是他又发明了新的处世方法,或者更可以说是处家方法。他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总之,他牺牲了一部分的时间去讨她们欢心,只是为了想过几天安静的生活。他对克安兄弟玩小旦、蓄私娼气愤不堪, “你看,这成什么话?爷爷在九泉之下也不能瞑目”却不肯流露出丝毫的不敬和不满,而以牺牲个人幸福,换得一时安宁作为自我安慰。当觉慧在念书“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8、时,觉新用悲伤的调子说“我不反抗,因为我不愿意反抗,我自己愿意做一个牺牲者我跟你们一样也做过美妙的梦,可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希望没有一个实现过。我的幸福早就被人给剥夺了。我并不怪别人”在祖父过世后,陈姨太说有血光之灾,瑞珏不应该在家中生产,大家决定照着陈姨太的意见去做。他们要觉新马上照办,他们说祖父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时的觉新又一次表现出他的懦弱,这对觉新虽然是一个晴天霹雳,但是他和平地接受了。他没有说一句反抗的话。他一生都没有对谁说过一句反抗的话。无论他受到怎样不公平的待遇,他宁可哭在心里,气在心里,苦在心里,在人前他绝不反抗。他忍受一切。他甚至不去考虑这样的忍受是否会损害别人的幸福。明知道那

9、是封建迷信,他仍然没有反抗的接受了长辈的安排把瑞珏送到条件很差的城外去生产,造成了瑞珏的死亡。他处处讨好别人,敷衍别人,只希望他们能让他过着安宁的生活,但是他的亲人却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二)反抗作为一个五四时期的青年,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里的文章。他在本城唯一出售新书报的“华洋书报流通处”里买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让家中的弟妹们阅读。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他们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他是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天火”的偷运者。这些刊物里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点燃了他们兄弟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都带着一种不

10、可抗拒的力量压倒4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当觉慧提出要离开家庭时,觉新开始哀求他不要走,然后,将长辈们抬出来说他们是不会要你走的,一定不要你走。但是当觉慧和他提起梅和瑞珏时候,激发了他被压抑的个性,是因为他的懦弱造成这两个女人的悲剧,他的不反抗并没有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幸福。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他明白了:夺去他妻子的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夺去了他的青春和幸福。他想甩掉它,他在挣扎,同时他又明白他是甩不掉这一切的,于是他决定帮助觉慧脱离这个樊笼。他用他平日少有的坚决的语调说“我说过要帮忙你,我现在一定帮忙你。我做不了的事,你可以做”他想:“我们这个

11、家需要一个叛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可以帮我出一口气。 ”便忍不住自语道:“你们看着吧,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 无论是为帮助自己弟弟也好,还是反抗家中的长辈也好,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了觉新也有反抗的一面,虽然他是懦弱的。二、觉新既是封建家长的帮凶,又是封建制度受害者的同情者(一)封建家长的帮凶王瑶先生认为:觉新是一个为旧制度所熏陶而失掉反抗性格的年轻人,他在激流三部曲中实际上只扮演了一个为旧礼教帮凶的角色。邵伯周也认为,在高家新旧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中,觉新不仅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还成为这个垂死阶级的帮凶。作为进过新派学堂,接受过新思想的知识青年,他曾经神往于个性发展的理

12、想天地,但是从小树立的人生观念和自我克制力使他挑起了家长的重担,进入了封建社会为他规定的角色地位、角色规范和角色心理。他曾经哀哭过自己被夺走的爱情,哀哭过被礼教的黑手所夺走的梅表妹,但正是他又被迫十分卖力地把枚、惠这些弱小者推入火坑,显示了承重老爷知书达礼的性格。当高老太爷要觉民和冯乐山的侄女订婚时,觉新也认为祖父的命令应当遵守,虽然他并不赞成祖父的决定。他对觉民说:“你的心事我也晓得。然而我实在没法帮忙。我劝你还是顺从爷爷吧。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就只有做牺牲者的资格。 ”觉民逃婚,觉新又逼觉慧说出觉民的地址, “你一定晓得他的地址,你一定晓得!告诉我,他在哪儿?快告诉我!”他甚至把爷爷搬出来压

13、觉慧:“你将来5总会说出来的,别人会要你说,爷爷会要你说!”他不得不帮祖父压迫觉民,以致觉慧也把他当成了敌人,骂他是懦夫。(二)受害者的同情者觉慧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高老太爷责骂并且将他关在家中的时候,非常生气,冲着负责看管他的觉新发脾气。觉新还是很温和的说:“我劝你还是先在家里头住几天不要出去,免得又惹爷爷生气你年纪轻,性子急。其实爷爷跟你说什么话,你只要不声不响地听着,让他一个人去说,等他话说够了,气平了,你答应几个是就走出去,把一切都忘在九霄云外,好像没有听过他说什么一样。这不更简单吗?你跟他争论,一点好处也没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他答应爷爷负责看管觉慧,并不是因为他认为觉慧做的事

14、情是错的,只是为了应付高老太爷,他让觉慧呆在家里也是为了让他不惹爷爷生气,少挨训。他没有象高老太爷一样,认为觉慧是造反应该受到惩罚。在觉民的婚事上,觉新一方面是家长的帮凶,让他接受这桩婚事,甚至利用兄弟感情逼迫觉民。但另一方面,他又同情觉民,认为这又是一个悲剧。他是真正关心觉民的幸福的,而不像其他要他接受婚事的人,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觉新因为自己不能帮助觉民而自责。 “找不回觉民,无法应付祖父;找回觉民,又无以对觉民;而且事实上他又不能把觉民找回来。觉民是他的同胞兄弟,他也爱觉民,并且父亲临死时曾经把弟妹们交给他,要他代替父亲教养他们。现在觉民的事情弄成了这样,他怎么对得起父亲?”当觉民反

15、抗的时候,觉新也幻想通过八字不合来推迟婚事,甚至向爷爷求情,希望再过几年再给觉民定亲。虽然这些做法在觉慧看来是无用的。甚至觉慧还说他是一个懦夫,没有好好照顾他们。但是我认为觉新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他的性格懦弱,对于家长的决定他从不反对,即使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所爱的人,他也平静的接受了。但是,为了不让觉民也陷入同样的悲剧,他做过努力,虽然并没有帮助觉民,但他同情觉民的遭遇。三、觉新性格形成的思想根源觉新性格形成的思想根源,一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他身处于长房长孙的地位。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封建制度的礼仪之邦,儒家思想也是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国家庭宗法制的核心就是嫡长6继承制,长子长孙是一个家庭的

16、正统继承人。觉新作为高公馆的长房长孙,从他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维护高家的利益,将高家发扬光大。母亲从小教导他,使他从小就有了当一个八府巡按,让母亲扬眉吐气的志向。在父亲去世后,根据长兄如父的教导,他承担起一家的责任。他一生的志愿是使弟妹们长大,好好做人,替爹妈争口气,哪怕牺牲掉他的前程,他也甘愿。儒家所提倡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固有的思想,其中首要的就是齐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族能否发扬光大,就体现在“ 长子”的身上。 “责任”是一种无形的枷锁,正是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使得高觉新不得不与封建家长敷衍、妥协。所以为了家庭的安定,觉新甘愿忍受长辈们的安排,即使是牺牲了他的前程和爱情,

17、他也默默的接受了。同时“长兄如父”的教诲,父亲的早逝又让他过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同他的兄弟们一样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他却在十九岁时走向社会,二十岁时独立担起长房的担子。他的母亲周氏是他的继母,无法为他们做主,所以他常常被各房攻击,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处事方法。三弟参加学生运动是他的责任,二弟逃婚也是他的责任。这一切都埋没了他的青春,他每天在为一些琐事操心。因为他是长孙,所以他承受着比自己兄弟们更多的痛苦。当他从父亲肩上接过长房的担子以后,他就发现这个家里有太多的黑暗:在外面捧戏子、养小妾,在家中调戏丫头,家中争斗不休。他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家已经衰败了。作为家中的其他青年对它

18、的衰败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高兴,在期盼它的衰败。但是觉新却得尽全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因为维护这个家的昌盛是他的责任。他是封建家长们培育的下一任继承者。所以他只能按着家长们的吩咐去做事,不能违背。明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得不去做,这就是觉新的处境。二是封建思想与“五四”思想冲突碰撞的结果。作为五四之前成家立业的青年,他从小接受的是正统的封建思想教育。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 “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 ”之类的思想是觉新一直所受的教育。那些旧的传统礼教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头脑,并无时不刻地左右着他的思想,控制着他的言行。在现实生活中,他就处处以这样的“孝道” 、 “礼教

19、”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基于这种意识,对长辈的意旨就只能是惟命是从了,哪里还敢有什么反抗呢?于是就有了作揖主义和不低抗主义的处事原则。然而五四时期的民主、科学、平等的思想也影响了觉新,他在理论上是接受它们的。五四新思潮7的影响,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一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西两种类型的文化信息双向交流排斥,迸发出灿烂的青春光芒的特殊文化给觉新心灵造成了撞击。旧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同时在觉新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在让瑞珏去城外生产的时候,作为新青年的觉新当然知道那只是封建迷信不足信,但是为了不落一个不孝的罪名,他只能顺从的接受长辈的安排,由此也导致了自己妻离子散的悲惨结局。封建制度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虽然

20、处于崩溃的边缘,但毕竟有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它虽然摇摇欲坠,但作为新生力量的五四新思想是无法与它抗衡的。封建家长依然行使着自己的权利,培育着下一代的接班人。觉新作为这个家族的接班人,从小就已经被灌输了维护封建家庭的繁荣昌盛的思想。所以他会尽全力挽救这个濒临破产的家庭,这是他无法逃避的责任和义务。觉新接受新的思想,却在旧式家庭里做着大少爷,他的思想中有新有旧,新旧思想在他的身上得到了融合,两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必然会造成他这样的双重性格。参考文献:1 宋日家著 巴金小说人物论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2.2 巴金著 家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3 梁星全著 一个矛盾交织的形象巴金笔下高觉新的性格分析 北京消费导刊2008.06.4 花建著 巴金小说艺术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1987.5 顾云清著 浅论高觉新的双重性格 辽宁师专学报 2007.04.6 苏和丽 董小玉著 孝悌伦理:异化的人格高觉新形象新论 北京职业圈 2007.07.7 邱桂萍著 巴金家中觉新形象的塑造 武汉文学教育 2007.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