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王丽娟【摘要】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 融合自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就愈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 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对数学教
2、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教学长处的基础上,不断改变教学行为,在实践中探2索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贯的课堂教学结构,谈谈有关“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的点滴体会。一、融合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3、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把现实生活中的感人画面,声光形色兼具的生动故事等呈现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还能化抽象为具体,另外在创设情境的同时,还能提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研究。例如, 可能性大小一课中,在引出可能性有大小时,采取主动参与的教学策略和谈话法来组织教学。在引出可能性有大小时,我用 Flash 制作了一段动画“守株待兔” ,故事里生动展现了一位农夫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他想如果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该有多好啊!从此,他不再耕种,整天守在树桩旁,等待第
4、二只、第三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看完动画,学生几乎都笑了,笑这位农夫傻气。学生们争着说“ 他不可能再捡到兔子了。 ”“不,他可能会捡到兔子。 ”“他捡到兔子可能性很小。 ”我肯定学生的回答: “捡到兔子可能性很小,田地荒芜可能性很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问3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句 话,同学们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达到高潮,寻求知识的兴趣空前高涨。这时,再进行新课,效果很好。所以信息技术运用下的课堂,能将全班的学生带入最佳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但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型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进取型学习状态,而且能激发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很
5、好地实现了由“要我学 ”到“我要学”的过渡,使学 习由“ 沉重的负担”上升为“ 愉快的享受” 。二、融合信息技术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提出了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数学问题只是良好的课堂教学的开端,如何围绕数学问题展开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自主进行认知建构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其独特的优势,搭桥架梁,为学生展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呈现新知的形成过程。例如:“平行四边形面 积计算” ,我主要采取“探究一发现 ”的教学策略,以实验法、 发现 法、探究法为主组织教学,师:我们学习新知识,有时经常会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比如,我们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我们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我们学过的
6、整数乘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我们没有学过,但是我们能不能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长方形,来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小4组讨论一下。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动手尝试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这时,我发挥多媒体化静为动的特点,动态的展示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平移、组合、闪烁等系统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图形转化的过程,清楚地呈现转化前后图形各部分间的联系,轻松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们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全过程,真正理解了知识点,为后面的梯形面积教学、三角形面积教学作了孕伏,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传统的教学手段多是简单的挂图演示,告
7、知面积公式,套用面积公式,强化练习。这其中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迥然有别的。三、融合信息技术抽象概括,形成结论在学生自主探究,自行建构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适时适度的抽象与概括,进而形成科学规范的数学结论。这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例如“三角形三 边关系” ,我 组织学生探究:是不是任意三条 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探究一发现教学策略,以发现法、启发法、讲授法为主组织教学,同桌两人为一组,先从学具盒里任意拿出 3 根小棒,每种颜色各一根(粉色的长 8 厘米,蓝色的长 3 厘米,黑色的长 1-10 厘米),让你围成一个三角形,你能吗?有的
8、学生大声回答:能!也有的学生小声说:不能!我鼓励小组继续多摆几个三角形,观察、发现“为什么有5时能摆成三角形?有时不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间有什么关系?”通过 学生的自主探索, 动手操作,有了新发现,争着汇报,这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整理出:粉边/cm 蓝边/cm 黑边/cm 能否围成1 2 3 4 5 6 7 8 9 8 310 “当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时,围不成三角形;当两条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这时 ,师再做进一步引导,课件出示:如果黑边 12cm 能围成三角形吗?学生的思维又一次得到了激发,原来 12+38 12+83 3+812,完善了结论“三角形任
9、意两 边的和大于第三 边” 。通 过演示验证学生的探索结果,在演示中修正学生的操作方法,在交流中概括出科学、规范的结论,把学生不够规范、不够完整的结论,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清晰、完整、规范地展示给学生,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替代的。四、融合信息技术巩固应用,延伸拓展课堂教学中的这一环节,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运用知6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在黑板上抄习题、挂小黑板或打幻灯片,单一的练习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厌倦。多媒体技术运用下的课堂,教师可以设计结合图像、动画等图文并茂的习题让学生多感官参与,更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通过一些闯关游
10、戏、智力比拼等练习形式,让学生做题更加自信,更乐于学习,通过一些现代信息生活素材的纳入,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在这环节,我主要采取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和陶冶法来组织教学。我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一段“生活赏析”, 让学生体 验大自然中的轴对 称图形,建筑物中的轴对称图形,文字艺术中的轴对称图形受到美的熏陶。接着我设计一道“创 造力大比拼 ”开放练习,要求学生用他 们的双手或拿起笔或拿起剪刀来设计,去创造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打扮我们的教室。学生们个个兴趣高涨,纷纷拿着自己的作品来展示。他们的作品出奇的美、妙,想象力、创造力及其丰富,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11、创新精神。以上的课堂教学结构,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体现了“ 创设 情境,提出 问题自主探究、自行建构抽象概括、内化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的认知过程,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学7科教学的融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参考文献:1李晓梅、李晓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育 2010 年 7-8.2王宏 小学数学教学与 现代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育 2012 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