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2012,规范出台的背景,1、2007年10月28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2006年6月2日颁布(修改)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3、2010年7月22日颁布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 则,规范的起草过程,1、规范的起草过程2011年 3月,受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委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无锡市计量测试中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有
2、关单位,成立规范起草小组。6月,起草小组完成规范(初稿)。7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在南京召集起草小组人员,对规范(初稿)进行修改。,规范的起草过程,2011年8月11月,起草小组将规范(讨论稿)发到部分省局、省计量院和重点用能单位征求意见,并在江苏、山东、重庆3省市质监系统进行讨论。在黄耀文同志(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顾问,原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程师)悉心指导下,对规范(讨论稿)进行修改,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规范的起草过程,2011年12月,将规范(征求意见稿,电子版)发给全国法制计量管理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各大区31个省市的计量处、计量院分别征求意见。共发出52份(部
3、分没有联系方式的计量院我们请其处里予以转发),先后收到14个地区的148条反馈意见。起草小组在对意见进行整理后,采纳了83条,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规范(报批稿)。,规范的起草过程,2012年5月,经全国法制计量专业委员讨论一致通过后,形成规范(送审稿),依据,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应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
4、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正确。 第六条: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 第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依据,第八条:用能单位应按规定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确保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正确可靠。第九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第十条:用能单位应当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对各类能源消耗
5、进行分类计量、统计。第十一条:重点用能单位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应当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计量改造措施。,依据,第十二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工作;能源计量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定期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的培训。第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开展的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整改。,罚则,1、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节约能源法第七十四条等进行处罚。2、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或者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未能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
6、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3、拒绝、阻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办法和规范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能源计量审查的内容和依据;确定了能源计量审查的主体;解决了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的合法性;为节约能源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处罚提供证据。,办法和规范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审查报告的有效期;未解决能源计量审查组长、审查员的资质问题。未解决能源计量工作人员的持证问题。,适用范围和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审查,非重点用能单位的审查可参照进行。本规范
7、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焦炭、煤气、电能、热能、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电能、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可回收利用余热等),适用范围和对象,能源计量范围包括:1) 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2) 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3)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4)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5)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适用范围和对象,本规范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必须满
8、足的要求,以及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的程序和方法。,规范总体内容介绍,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规范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除引言外,包括13章。第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要求。包括能源计量管理(第4章)、能源计量人员(第5章)、能源计量器具(第6章)、能源计量数据(第7章)、自查与整改(第8章)等五章内容。,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4章能源计量管理,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十一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明确能源计量工作领导、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确定能源计量目标。,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5章能源计量人员,依据能
9、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检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应具备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6章能源计量器具,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设置,并引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使用
10、等要求。,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7章能源计量数据,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对各种能源分门别类定期进行能源计量检测和记录,规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原则、要求和方式,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基础和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能源效率限额对标、节能降耗改造等活动的依据。,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8章自查与整改,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制定能源计量自查方案并组织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三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要求。即第9章。从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开展能源计量监管提供技术依据的角度,对
11、能源计量审查原则、审查组织、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处理等作出了规定。,规范内容总体介绍,第四部分,附录。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四方面工作要求和表格样式。各种与规范相关文件。,什么是能源计量,1、能源计量是计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关于能源量及能源使用程度的计量,使它又不同于普通的计量,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方法、特定含义、特定目的和特殊形式的计量。,什么是能源计量,2、从广义上来说,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
12、 用能对象可以是系统、设备、过程,甚至是微元;也可以是国家、地区、企业等行政区划或法人单位。 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可以是设备效率、能效比、制冷系数,也可以是单位能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能耗甚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弹性系数。,什么是能源计量,3、从狭义上讲,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消费、转化等流程中,对处于各环节(包括能源生产、运输、使用、监管等各个领域)的能源数量、质量、性能等参数进行度量、测量、测试和计算。,什么是能源计量,4、它是法制计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工业计量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方面它要受到法制计量的约束;能源计量的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实验室要求等涉及
13、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约束的计量内容都必须符合计量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 另一方面,能源计量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节能措施的顺利实施、节能工艺改造的技术支撑等方面也发挥了管理基础的作用。,能源计量的作用,1、帐物相符(节能基础) (企业购买的能源量与所消耗能源的量是否一致)2、对标作用 (科学用能) (比较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在同行业中的先进水平)3、满足政府要求(监管依据) (为政府提供各种能源数据、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如何确保能源计量的作用,软件保障硬件保障,软件保障,一、能源计量目标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计量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文件要求和本单位节能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目标并形
14、成文件。能源计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与能源方针、节能目标等保持一致。 制定能源计量目标的测量方法并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作用1、能源计量目标是指组织所要求实现的为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的总体要求。2、起到明确目标任务的作用; 3、起到明确能源计量管理有效性判定标准的作用。,能源计量目标,总体要求:1、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2、符合第三方认证等方面的要求。 3、与能源方针或计量方针相一致。 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能源计量目标应形成文件,可将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目标写入管理手册,其它各层分解后的目标可在相应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文件中予以体现。,能源计量目标,
15、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1、要具有可执行性和可评价性。 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层层分解到用能单位的各个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将总体目标与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联系起来,使目标真正落实到实处,,能源计量目标,2、能源计量目标应当是可测量的: 应将能源方针或计量方针中关于能源管理、计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各项要求实际转化为可测量的具体的目标,尤其是操作层次上的目标应该尽可能定量。,能源计量目标,3、能源计量目标应当切合实际,具有可实现性: 需对实现目标的能力和所需要投入的资源有一个全面的评估和测算。,能源计量目标,4、能源计量目标应当为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人员所认同: 能源计量目标是对用能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或
16、人员的总体要求,如果未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样的目标就没有实施的基础。,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确定与发布:1、由重点单位的最高管理者确定;2、由重点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授权发布。,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评价:1、能源计量目标是可测量的;2、制定目标的测量方法;3、定期对目标进行考核和评价,能源计量目标,能源计量目标的内容至少包括:1、 确保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周期检定/校准、计量器具使用等符合相关要求;要明确: 用于进出、次级用能单位、主要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 用于能源分类、分项、分级能源计量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准确度等级; 各种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
17、率等内容。,能源计量目标,2、确保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等符合相关要求:要明确:能源计量岗位、职数以及人员要求的相关内 容; 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学时要求、考核要求等内容。,能源计量目标,3、确保能源计量满足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 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来保证单位达到能源分类、分级、分项的计量要求,达到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进行全面的计量。,能源计量目标,4、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和有效应用: 应制订对能源计量数据准确的要求与目标,还应有能源数据应用的目标,例如,利用能源数据进行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节能措施的数量、节约能源的数量等内容。,软件保障,二、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8、形成文件)重点单位至少就制定以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 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作用: 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重点用能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节能相关的能源计量领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化描述,是约束和规范重点用能单位与节能和能源计量相关的部门及成员在日常用能过程中的计量行为。,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定制度的基本要求:1、不强求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
19、体系, 2、要形成文件。 3、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可以以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表达,也可以以管理规章的形式表达等。4、制订制度可按管理事项而制定,如岗位责任、部门职责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罚规定等。5、应以有关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文本,作为制定的依据。,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 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针对能源计量管理事项所规定的有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对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岗位的责任、权限、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职责可在描述管理事项时反映出来,也可在描述岗位的工作职责时反映出来,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
20、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应明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保存、运输、维护、使用、修理、更换、改造、封存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器具(包括自行检定/校准的计量标准器)的周期检定或定期校准计划和执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岗位的人员配备要求,包括岗位任职条件、专兼职规定等;应明确技术业务培训、考核的管理部门和培训、考核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5、
21、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范围、人员(岗位)、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报告等)的职能部门和数据管理的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等职能的归口管理部门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的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能源计量管理制度,6、 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明确能源计量工作自查等工作的管理部门、自查计划、自查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明确能源计量工作改进的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包括识别改进的机会、制订改进措施、评定改进效果等,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求。,能源计量管
22、理制度,保持和持续改进 重点用能单位应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计量管理制度,保证其有效性。 1、定期评审;(一般而言,三年评审一次为宜。)2、文件修改;3、重新批准发布;4、发放至使用场所并收回旧版本,,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贯彻实施 有关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被其理解。1、采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这方面的宣贯和培训;2、应保留对有关人员进行宣贯、培训的记录;3、确保管理制度的使用者获取适用的制度文件;4、确保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并能提供实施的记录。,软件保障,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岗
23、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亦可称为组织结构,通常指一个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等,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重点用能单位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 反映重点用能单位内部能源计量的管理层次、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的构成、纵向能源计量管理的上下之间关系、横向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组织机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的确定:1、以文件的形式来明确能源计量管理的组织 2、要明确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分管能源计量工作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
24、位的能源计量工作的职责、权限和上下隶属关系 3、要以有效的文件形式进行内部发布,以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实际分管负责人,包括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组织机构,4、要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工作岗位。能源计量岗位的设置,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等。 能源计量岗位的实际工作人员应有相应的花名册以及技术档案,并在用能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的编制1、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包含组织机构框图。 2、组织机构设置框图应包括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组织机构,3、行政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
25、单位行政组织结构、组成部门、组织层次和行政隶属关系,用能单位的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 4-1)。4、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能部门和上下隶属关系,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 4-2)。,管理职责,管理职责泛指管理者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中所负责的管理或工作范围和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包括完成效果等。,最高管理者,1、 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2、 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3、 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4、 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5、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最高
26、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是指在用能单位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用能单位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一个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开展的好坏,与最高管理者对能源计量的重视程度非常有关,所以,本规范明确了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的能源计量负总责并要求其要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配置,以此来保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1、确保按本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 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1、分管负责人是指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对用能单位分管能源计量工作履行组织、指挥职能。2、分管负责人可
27、以是组织的最高层人员兼任,也可以是组织的中层负责人,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单位规模自行确定。3、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在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中十分重要,是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关键岗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1、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相关规定要求;3、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能源计量主管部门,1、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落实和协调本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能源计量管理的主管部门并非需要单独成立,用能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以职能不
28、交叉为前提自主确定。3、当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后,对目标及制度的执行就至关重要,能源计量的主管部门就是具体执行者。,管理职责,能源计量工作岗位:1、岗位泛指职位,是一个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的总和。 2、能源计量岗位有多种形式,设置岗位的要求是原则性的,但至少应有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3、要按照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职责并形成文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各项能源计量工作进行细化,责任到人。,软件保障,五、能源计量人员重点用能单
29、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要求:1、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计量专业人员的范围至少应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能源计量人员,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能源计量职责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要保证重点用能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落实到岗位。 要保证能源计量各岗位的人员工作职责落实到人。,能源计量人员,3、重点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 能源计量工作是一项法制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配备专人从事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工作,才
30、能有效实施能源计量管理。 所谓“专人负责”,是指专门指派的,相对长期固定的人员,由其负责某项工作。,能源计量人员,4、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用能规模和实际情况,对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设置岗位,配备专人,并明确其职责。 负责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岗位设置,可以单独设置岗位,如设置抄表员、能源统计员、耗能分析员等岗位,也可以合并设置岗位,能源计量人员,5、能源计量人员的配备应保证保证能源计量数据完整、真实、准确。 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往往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到能源基础知识和统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应配备具有较高
31、的职业道德,掌握相应的专业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工作。,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资质控制: 用能单位应作出相应的制度规定,对能源计量人员资质进行控制,做到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1、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应掌握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知识,具备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 2、从事计量检定/校准等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质 3、对能源检测结果、能源计量数据负有责任的人,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工作实践经历。,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的培训: 相关人员要定期接受培训1、有计划地组织相关人员在职培训,使相
32、关人员的能力与当前和预期的任务相适应。2、对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并参加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关的能源计量工作。,能源计量人员,3、明确能源计量人员的技术需求,制订和实施人员技术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4、保留其培训、考试和考核合格的证明。,能源计量人员,能源计量人员的档案管理: 应建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术档案,保存其能力、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等记录。1、建立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技术档案,尽可能做到一人一档,并设专人管理人员技术档案。2、人员技术档案记录应包括:教育、专业资格、培训、技能、
33、经验等内容。3、保存证明的原件或复印件。,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 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实物量的计量器具; 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品质的计量器具; 用于测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能量的各种测量仪器,包括间接测量能源量的计量器具; 用于自检自查的便携式能源计量仪表; 用于测量主要用能设备能效的能源计量仪表等。,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2、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3、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4、 能源计量器具使用,能源计量器具配备,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 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要求 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 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 符合
3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要求 特殊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特定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 能源分类计量是指按实际的耗能种类,如电能、机械能、热能、煤、油、气等分门别类单独计量。 能源分类计量是能源管理的基础,为各种能源的流转状况提供数据管理。 重点用能单位应根据本单位主要用能的种类和耗能量,合理选配合适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满足能源分级计量要求 能源分级计量是指按能源进出用能单位、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或用能单元的耗能分别进行单独计量。 满足能源分级计量要求的主要目的就要为能源的定额考核、缺陷诊
35、断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满足能源分项计量要求 能源分项计量是指按购入储存、加工转换、输运分配、生产(主要 、辅助生产)过程、运输、采暖(空调)、照明、生活、排放、自用与外销等用能项别单独计量。 分项计量要求的主要目的就是对重点用能单位所消耗的能源不得重计和漏计。,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 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是指方便拆卸的。在拆卸及测量过程中不影响被测介质正常状态的能源测量仪表 ; 一般准确度较低,适用范围较广,量程较宽,主要用于重点用能单位的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能耗的自检自查。 多数是通过非接触测量来实现测量目的的。 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温度
36、计、烟气分析仪、电导仪和PH计、电参数测量仪;热像仪、热流计,气体、液体、蒸汽、混合流体、流量测量的各类流量计等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配备必要的便携式能源计量器具:1、一般的检测标准对能源计量仪表的配置要求比较高,所以重点用能单位配置必要的便携式能源检测仪表有利于降低成本,也能够满足能源利用报告制度的要求。2、用于通过计量仪表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实际检验测试获得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的能耗3、对重点用能单位配置必要的便携式节能检测仪表没有做出很具体的配置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符合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7167-2006)要求 1、 用能单位
37、应加装能源计量器具(4.3.2)。2、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应按GB 17167-2006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4.3.3)。 3、主要用能设备应按表3要求加装能源计量器具(4.3.4)。 4、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应符合表3的要求(4.3.5)。5、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应满足表4的要求(4.3.8)。,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有关国家对特殊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有特定要求的,应执行其规定。 对于部分的重点用能单位由于其行业特点,在用能上区别较大,尤其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以及重点耗能设备认定的指标上,与GB17167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家根据其行业的用能特点,分别出台了对特殊行业的能源
38、计量器具配备有特定要求的,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分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具体要求:GB/T 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0902-2007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7-2008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分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具体要求:GB/T 21368-2008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1369-2008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 24851-2010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等
39、。,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重点用能单位应按照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载能工质等能源的种类,确定能源流向和检测点,形成能源流向图和能源计量检测点网络图 设置的能源计量检测点应覆盖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需求 重点用能单位应定期对能源流向图、能源计量检测点和能源计量器具需要量形成文件并进行评审,以符合实际状况。根据采集点确认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数量、准确度等级,并按附录B的格式要求形成文件。,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过程,1、确定耗能品种、用途和来源;2、评定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或用能单元;3、确定分级分项计量的准确度等级;4、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5、按配备方案配置
40、能源计量器具;6、能源计量器具的安装、验收。,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率:QpMsMl100式中:Qp能源计量率率,;Ms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计量的能源量;Ml能源消耗总量。能源计量率是指对约定的计量对象,经过计量的某种能源数量占同类能源总量的百分数。,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 RpNsNl100 式中:Rp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Ns能源计量器具实际的安装配备数量;Nl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是指用能单位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率为百分之百时需要配置的能源计量器具台(件)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能源计
41、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器具实际配备量的确定 :1、将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与合格使用率合二为一;2、对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凡未检定/校准、未使用、检定不合格的确定为未配备,从已配备数中扣除。,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流向图: 能源计量管理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经过审核和批准,确保其正确有效 。 表明各种能源的实际流向,并反映能源分类、分级、分项用能的情况。,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 : 表明各种能源的计量器具配备的各节点(分级分项点)和各种能源计量采集点。 网络图应附加文字说明,以表明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种类、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量值溯源期限等信息。 能
42、源计量器具的实际配备与网络图发生变化时,应按文件控制的要求对网络图进行更改,确保其有效性。 能源计量管理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经过审核和批准,确保其正确有效 。,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配备量的确认:1、综合分析各种能源的消耗量,建立能源流向图与 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保证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的计量要求;2、依据能源计量采集点网络图,设置计量采集点,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3、对各类能源的各处计量采集点进行确认;4、按规范要求编制相关能源计量用表;5、计算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并形成文件。,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计量采集点的确认:确认的内容至少包括: 用于进出能源计
43、量、主要次级用能单位、重点耗能设备还是余能、热回收利用等。 所用应配能源计量器具种类、数量 所用应配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性等级 所用应配能源计量器具的量传或溯源关系,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编制相关能源计量用表:1、表B.2“主要用能设备一览表”;2、表B.3“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该表是所有能源计量器具的汇总表;3、表B.4“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分表”;4、表B.5“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一览分表”;5、表B.6“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一览分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编制相关能源计量用表:6、表B.7“其他能源计量器具一览分表”;7、表B.8“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44、情况统计汇总分表”;8、表B.9“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度等级统计汇总分表”;9、图B.1“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流向图”;10、图B.2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计量采集点网络图”等。,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确认,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的评审:1、理论需要量是动态的,是随着重点用能单位用能结构的调整,用能方式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动的。2、定期组织专业人员通过技术评审等方式,来确定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并定期进行评审和确认,使之符合实际现状。3、形成评审报告,其评审结果应提出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理论需要数量,即应当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数量。,能源计量器具管理,1、形成制度并实施有效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申
45、 购、验收、保管、检定/校准、维护和报废处理等环节;2、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分表 ;3、能源计量器具档案; 4、粘贴 标识标志。,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至少应有下列制度:1、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的管理; 2、能源计量器具申购的管理; 3、能源计量器具验收的管理 ;4、能源计量器具保管的管理; 5、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的管理; 6、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的管理 ;7、能源计量器具维护的管理; 8、能源计量器具报废处理的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是反映用能
46、单位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状况、安装使用地点、性能特征及适用范围、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的记录。 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应是动态管理的,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更换、检修、检定/校准及计量器具的状态都是应及时在一览表中体现出来。 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求要有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台帐或一览表分表,能源计量器具管理,编制能源计量器具台帐的基本要求:1、应列出计量器具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检定周期/校准间隔、检定/校准状态。2、台账或一览表的内容是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的要求 ,各用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补充相关项目。,能源计量器具管理,3、对于某些能源计量器具是由一个主机、若干个传感器组成,有的主机与传感器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主机与传感器在能源计量器具台账或一览表中应分别列出,必要时在备注栏中加以说明。技术指标至少应包括测量范围及准确度等级。若为多档,应分档列出;若传感器、二次仪表分别有其准确度等级,也应分别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