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指导策略的汇总青春期是异性交往的敏感期,也是异性交往的频繁期。恰当的异性交往可以促进青春期形成性别角色,取得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和技巧,为将来成人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异性交往认识有偏差,对异性交往缺乏正确方法,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诸多的异性交往心理问题。青春期异性交往中常见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间异性交往的困扰。2、单相思。3、拒绝异性交往。4、害怕与异性交往。5、交友观不正确。6、超越友谊界限。7、交往的方式不恰当。8、随意性交往。9、择友标准不正确。一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基本准则1.不必过分拘谨。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
2、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应该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需要握手就握手,需要并肩就并肩。须知,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应有任何娇柔造作和忸怩作态,那样反而会贻笑大方,使人生厌。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这已为无数的生活实践所证明。2.不应过分随便。男女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嘻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男女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3.不宜过分冷淡。男女交往时,理智从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过分冷淡,虚与委婉
3、。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不可接近。4.不该过分亲昵。男女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文雅庄重,切不可勾2肩搭背,接吻拥抱;也不可搔首弄姿,卖弄风情。须知,诸如此类的过分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对方反感,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5.不可过分卖弄。在与异性交往中,如果想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讲个不停,丝毫不给别人以置喙之机;或者在争辩中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辩三分,则都会使人反感。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就是“嗯“啊“不已。如果这样,尽管你面带笑容,也会使人觉得你城府太深,使人扫兴。6.不应过分严肃。太严肃会使人对你望而生畏,敬而远之。但也
4、不可太轻薄。还要注意的是,幽默感固然是讨异性喜欢的,但倘若为幽默而幽默,就可能会引起“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7.不能违反习俗。男女交往的方式也要适合当前的社会心理。比如,当前绝大多数人认为,男女间经常单纯幽会是友谊的例外形式。尽管我们并不赞同异性交往都必须集体地进行,但过多的单独幽会容易诱发性爱心理,却也是事实。所以,男女间进行交往时,也要注意“入乡随俗“。 二在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交往。1、要排除对学生异性交往的误解和偏见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带有一定程度的误解和偏见,认为学生不成熟,没长大,异性交往应该是他们长大后再做
5、的事情。实质上,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异性交往也是青春期必须学习的重要社会行为之一。人类没有一项能力是不需要锻炼就能形成和加强的,人的心理成熟更不可能靠“守株待兔” ,来完成。因此,青少年正确地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只能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去摸索、去积累,不见得非要达到成功的恋爱。认为异性交往会影响学习,是“坏”学生的表现的思想更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其实是教师把“异性交往”与“早恋”完全等同起来。即使是“早恋”也不能一概而论地确定为影响学习的因素,实际上很多因与异性交往而影响学习(主要是考试成绩)的人不是因为分散了精力,而是由于承受了来自教师、家长对其行为过敏反应的巨大精神压力。2、对学生异性交往
6、要理解但不放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发展经历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龄前早期的自我社交性时期,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自身;第二阶段是小学的通行社交时期,儿童的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相同性别的小朋友的友谊和陪伴;第三阶段是异性社交时期,从初中开始一直延续到成年,主要愉悦和满足来自多方面的交往,3包括同性友谊和异性友谊。如果这一时间不能与异性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那么可能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如焦虑、自卑、对异性的畏惧,等等。因此,在学校学会与异性交往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社会目标之一。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采取记过、开除、打骂等极端方式去对待;
7、但教师积极关注是绝对必要的,它可使学生的异性交往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避免越轨行为的出现。3、对过密的异性交往慎下“早恋”结论学生异性交往的动机很多,很多时候不是为了恋爱;即使一对一地频繁约会,也不能简单地与恋爱划等号。男女学生单独在一起,也可能是在讨论学习问题;也可能是在交流对一些事情的看法;甚至他们可能在讨论怎样才能避免“早恋” 。学生非常反感教师和家长把他们和异性的正常交往视为“早恋” ,一旦被贴上了“早恋”的标签,就会妨碍他们的身心发展,甚至由于同学的哄抬和成人的肆意干涉而出现逆反心理,造成更大的师生矛盾或冲突。4、制止学生“早恋”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如果教师发现真的有“早恋”现象,也不要采
8、取极端措施,而应该心平气和地晓之以理,根据不同动机加以引导,绝不能斥责、恐吓、威胁甚至公开在学生中“曝光” ,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三、鼓励和指导好青春期异性交往。青春期学生的异性交住,是青春期教育最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害怕异性交往导致早恋增多,有些学校和教师人为地在男女生间高高筑起一条“三八线” 。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严厉程度成正比” 。 (罗伯兰.罗素语) 。其实,青春期直指婚姻的爱情心理远未产生。在这段“延缓满足”期内,友谊正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补偿,但异性交往既可萌发初恋的情感,导致早恋的发生,亦
9、可以使初恋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究竟朝那一方向发展,往往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因此,作为教育者既要为青春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无压抑感的健康的交住环境,尊重他们之间的异性交住,又要给予积极的恰当指导。要教育男生尊重女生,行动要讲究分寸,教育女生自尊、自重、自爱。使他们明确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友情不等于恋情,友情可以发生在同性和异性之间,它公开面朝大伙,没有排他性;而恋情只会对异性产生,是单一的、排他的,隐弊而自私的。使他们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他们正确地分辩自已和别人的感情含义,保持一定的警觉。3、开展活动,拓宽兴趣,使青春期学生情感迁移。青春期是人从孩童时代向成人社会4靠拢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许多活泼开
10、朗的少男少女往往会转之为迷茫困惑、偏激冲动,从而向往早恋,以此来转移和缓解心理压力。教育者应及时地他们的意识和兴趣引导到刻苦学习,立志报效祖国,成为有用之才上。其次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活动,把他们的注意力吸收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旺盛的能量得到释放。这样有利于预防早恋,也可使早恋的情感得到迁移,及时矫正早恋行为。4、抓住苗头,防微杜渐。青春期的早恋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日晕而风,础润而雨”任何事情在发生前,都会有预兆,都会流露蛛丝马迹。因此,教师应细致地观察学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及时发现苗头,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据典型调查材料表明,有早
11、恋行为的学生发出的信息有:突然过分地追求时髦,讲究穿戴,修饰打扮;活泼好动、喜欢和教师交往的学生,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再和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接触,经常瞒着父母和同龄异性单独去看电影或去游乐场;突然有人寄信来,而且寄信人不留地址,喜欢看有恋爱情节的电影、电视、言情小说教师若遇上上述情况,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心理状态认真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一旦发现学生早恋,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信任的原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识早恋的危害,自觉矫正早恋的行为。5、努力创设一个利于青春期成长的教育环境。个体的教育影响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综合活动的结果。因此,实
12、现学校、家庭、社会的最佳配合是对青春期进行早恋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改善社会大环境,净化社会风气。社会各部门都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电影电视和出版部门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亦要注重社会效益;文化部门对音像、书刊作品要加强查处力度,防止黄色音像、书刊作品泛滥;公安政法部门对贩卖,传播黄色淫秽书刊、音像作品的不法分子要坚决予以查究。街道、居委会、村委会要加强对学生的假期教育。其次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家长要端正教育思想,要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对子女的早恋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明确早恋是种正常现象,要鼓励和指导好子女的异性交往;再其次,学校教育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教育好学生正确分辩外界的信息,提高对文艺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其次要密切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指导,争取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设的生力军,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他们迷茫困惑的人生十字路口中立起红绿灯,引导他们顺利走出茫茫雾海,让他们的青春年代融和着男女同学真诚的友谊,让青春之花盛开得更加迷人绚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