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无锡洛社高级中学 沙进步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新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目标分解如下:1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2 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3 运用案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本节共分 3 部分的内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使用 3 课时完成教学。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
2、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假设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第三部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
3、的影响”以案例的形式,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个例子说明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旨在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三、【设计思想】本节以合作、探究、活动法为主。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并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模型,由假设到验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四、课时安排共 3 课时,本课时内容:三圈环流的成因推导与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五、本课时教学方法1、讲练结合,充分调
4、动学生活动;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与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六、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复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A(冷) B(热) A(冷) B(热)2、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设问:如果上面说的 A 地是极地,B 地是赤道,地球不自转,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复习设疑导入】温故知新使学生回忆热力环流原理得出全球大气会有规律地运动起来。导出本课的课题全球性大气环流。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教材 P36 活动,画出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小结:在地表均匀且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因高低纬度得到太阳辐射不同赤
5、道和两极之间产生热量差异,分别形成大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低空由赤道向两极的运动,高空由两极向赤道的运动;在赤道和极地间形成单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形成承转:教师提出问题,真正的地球是不停转动的,而且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到底全球的大气是怎么运动的呢?我们仍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只考虑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气的运动状况。4、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空气上升,两极附近地区空气下沉,在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度 30附近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度 60附近地区空气上升,近
6、地面气压状况如何?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可以了解不同纬度地区气压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硬纸片、地球仪、硬纸条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 P38 活动,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完成)学生观察总结气压分布规律,完成由形象直观图像的判读和制作达到抽象思维的水平。明确了气压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图上绘制高低纬度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并提问学生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应如何绘制?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要重点讲清低纬环流圈的成因,尤其是在气
7、压梯度力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北流向北极的过程中,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到达北纬 300 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在此堆积下沉,而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形成了相间分布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让学生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 7 个风带。(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 6 个风带。可以教给学生口诀:高压低压相间插,一撇一捺向低压。便于记忆。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利用多媒体投影可以轻松演示移动情况,并读 P39 图 2.11。七、板书设计HLLHLLLLHH气压带和风带形成高低压中心假设:地球不自转、地表均一结果: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原因:地表不均一,海陆热力差异结果:高压和低压中心假设:地球自转、地表均一结果:三圈环流地表气压带和带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