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赋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思考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社会工作姓名学号2010025457指导教师时间2014年6月12日I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被用作城市建设,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社区后面临的各种适应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失地农民城市社会适应问题能否得到合理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赋权理论以对内增加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感,对外改善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工作的发展来看,社工可以运用赋权理论视角帮助案主达成目标。一方面
2、,赋权视角提供系统的干预手段和技术,增加案主的权能激发案主潜力,让案主能够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状进行充分的认知与分析。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赋权理论指导下会完全结纳案主并且遵循案主自决的原则,与案主形成伙伴关系而不是治疗关系,在此基础上与案主共同讨论未来的行动计划,努力解决案主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间的矛盾。本文分析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生活问题和心理困境,利用赋权理论视角介入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问题,从中探索出“个人主动赋权”和“外力推动模式”相结合的社工介入模式,帮助失地农民合理解决其生存困境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关键词失地农民赋权理论城市化适应IIABSTRACTINRECENTYE
3、ARS,ASCHINASURBANIZATIONANDMODERNIZATIONCONTINUETOEXTENT,CHINASURBANSCALEISEXPANDINGRAPIDLYRURALCOLLECTIVELAND,ESPECIALLYALOTOFSUBURBANFARMERSLANDISEXPROPRIATEDASARESULT,ALARGENUMBEROFLANDLESSPEASANTSBEGINTOEMERGE,ANDHAVETOCONFRONTWITHCHALLENGEINEMPLOYMENTPATTERNSANDLIFESTYLENEVERTHELESS,THEREEMPLOY
4、MENTANDREHOUSINGPROBLEMOFLANDLESSPEASANTSISINCREASINGLYSERIOUSEMPOWERMENTISTHEPROCESSBYWHICHPEOPLEASWELLASGROUPSATTAINPOWER,ACCESSTOVARIOUSRESOURCESANDHAVECONTROLOVERTHEIROWNLIVESEMPOWERMENTHELPSINDIVIDUALSGAINTHEABILITYTOATTAINTHEIRMAXIMUMPERSONALANDCOLLECTIVEGOALSANDASPIRATIONSTHISPAPERANALYSESTHE
5、CHANGESOFFARMERSRISKANDDIFFERENTIATIONDURINGTHELANDEXPROPRIATIONTHROUGHTHEANALYSISOFTHISPART,THEAUTHORFINDSTHATDUETOTHEUNREASONABLELANDREQUISITIONANDINDIVIDUALSUBJECTIVEACTIONSWHICHCREATENEWRISKSTATUS,THERISKSOFLANDLESSFARMERSINCREASINGLYBECOMEPROMINENTTHEEMPOWERMENTTHEORYBEINGAPPLIEDINTOSOLVINGTHEP
6、ROBLEMSISREASONABLEANDITCANHELPLANDLESSPEASANTSTOHAVEABETTERLIFEINURBANAREASKEYWORDSLANDLESSPEASANTSEMPOWERMENTTHEORYURBANADAPTATIONI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言1(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二)国内外研究简评11、国外研究现状12、国内研究2(三)创新点3一、相关基础理论4(一)失地农民4(二)赋权理论5(三)城市化适应6二、赋权理论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6(一)就业水平低6(二)原社交形式面临瓦解社会交往出现困境71、社会交往形式双重性82、社
7、区活动参与度低社交圈狭窄9(三)身份认同感低并且城市归属感不强10三、赋权理论视角下社工对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介入方案12(一)介入目标12(二)服务对象12(三)介入理念131、助人自助132、独特性原则133、案主自决13(四)介入过程14IV1、提高失地农民自我效能感和增强失地农民就业技能142、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帮助失地农民融入社区163、提升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16(五)结案和评估171、过程回顾和介入成效总结172、巩固和强化介入效果183、撰写书面结案记录18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VCONTENTSABSTRACTIIINTRODUCTION1THEPURPOSEA
8、NDSIGNICANCEOFRESEARCH1DOMESTICANDFOREIGENREMARK1FOREIGNRESEARCHFINDINGS1DOMESTICRESEARCH2INNOVATIONS31、RELATEDBASICTHEORY411LANDLESSPEASANTS412EMPOWERMENTTHEORY513URBANADAPTATION62、THEPROBLEMSOFPEASANTSINURBANADAPTATION621UNFULFILLEDUNEMPLOYMENTANDLOWLEVELINJOBSEEKING622THEBREAKUPOFORIGINALINTERACT
9、IONANDDIFFICULTYINIT7221THETWOPARTINTHEWAYOFCOMMUNICATION8222NARROWSOCIALCIRCLEANDWEAKINCOMMUNITYINVOLVEMENT923LOWIDENTITYANDAWEAKSENSEOFBELONGING103、INTERVENTIONPROGRAMMEINSOLVINGPROBLEMSOFSOCIALWORKERS1231INTERVENTIONGOALS1232THESERVICEOBJECT1233THEPROFESSIONALVALUES13331HELPONESELF13332THEUNIQUEP
10、RINCIPAL13333SELFDECISION1334THEPROCESSOFINTERVENTION14341STRENGTHENINGSELFCONFIDENCEANDDEVELOPINGJOBSKILLS14VI342ENRICHINGTHECULTUREANDBUILDINGSTRONGCONNECTIONGS16343PROMOTINGTHEIDENTITYANDTHESENSEOFBELONGING1635ASSESSMENT17351THERETROSPECTANDSUMMARY17352STRENGTHENINGTHEEFFECT18353RECORDING18CONCLU
11、SION19ACKNOWLEDGMENT20REFERENCE211绪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非农建设用地的增加意味着农民的土地将被大量征用,许多农民失去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失地农民的数量迅速增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失去土地的农民能达到300万人之多。现在累计的失地农民已成为庞大的社会群体。而且在实地农民中至少有1000万人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约占失地农民的五分之一。根据我国发布的关于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提要,截止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突破1亿人,其中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民数量在4000万以上。(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近年来,由于实地农民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各种社会
12、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参考文献资料和实地走访小区居民的方式总结M小区中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以及在城市化适应中的具体问题。在赋权理论视角下通过自助活动提升案主系统的意识觉醒,激发案主潜能。使他们对自身的生活空间及发展机会有所了解和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状况。面对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他们进入城市后能否适应城市生活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切实了解实地农民生活现状,从赋权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居民小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能够有效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道路对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简评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
13、主要集中在赋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社区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赋权理论开始在学术界盛行,美国学者所罗门于1976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赋权理论社区实践的图书黑人之赋权社会工作与被压迫的社区,此后赋权理论逐渐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2和介入视角。11980年以后,社区能力建设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社区居民的个人能力提升关系到社区集体的赋权和社区居民整体的生活质量。赋权理论培养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增强小区的凝聚力和小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赋权理念在社区工作中日趋流行,目前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步完善。罗伯特帕克认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思维方式上存在明显差
14、异。在此基础上,帕克还探讨了农村居民对社区对生活的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关理念的改变。在探讨赋权理论的应用和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过程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领域全面并且学术权威性很高。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失地农民的研究比较少,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城市化及其过程的理解上,论述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后在传统文化适应上的问题和对策分析。2、国内研究在国内,香港地区的学者们对赋权理论的研究较为全面。著名学者叶锦成认为,中国内地文化视角下的增强权能的内涵与西方是不同的,在运用赋权理念提升失地农民小区建设能力和改善居民生存现状方面,应注意赋权理论的本土化实践内容。首先,在赋权过程中社工既要关注服务对象
15、也不能忽视其他重要人物的赋权,中国人的个人认同周围亲友的影响比较大。中国人努力的目标主体往往包括家人,而不是只为自己;其次,个人权利与义务并重,华人的人际交往责任深受儒家思想中“仁”的影响,在个人权利方面受到“义”的规范,所以中国人的赋权介入应该同时强调个人在其社会角色扮演中的权利与责任。1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比较晚,社会工作领域中专业理论视角下解决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赋权理论和社会实际问题研究的观点,赋权理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空间非常大,赋权的目的是通过互相扶持与知识共享等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和群里进步的小型活动实现社会正义。同时赋权理论旨在给
16、予人们更大的安全感。这与社会工作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目标是契合的。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联系。赋权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更适合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范斌弱势群体的赋权及其模式选择学术研究2013,(12)741吴菁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融入研究学术研究2011,5143(三)创新点第一,研究角度和理论应用创新。本文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中的赋权理论出发,研究M小区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专业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伦理原则指导下探讨失地农民的生存困境及其解决对策。以往研究关注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本文从赋权理论两个模式和三个层次出发,将自我赋权模式和
17、外力推动模式相结合,从学术界广泛认可的赋权理论的个人层面、人际关系层面、社会参与层面出发全面介入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中的问题。第二,研究方法创新。本次研究选取了承德市M失地农民聚居小区作为调查对象,此小区是为安置失地农民专门建设的小区。笔者在研究时既采用个案访谈法还结合了文献研究的方法。采用个案访谈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合适的社区为研究个案,研究其中的社区及失地居民情况,有利于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所得结论的可信性。二是通过深度的个案访谈,结合设定的访谈提纲,有利于对访谈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研究取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参考的文献来自政府部门的调查报告以及被调查小区的社区居委会的相关资料
18、,其中包括该小区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和就业状况等方面的重要统计资料,这样的资料更有利于说明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问题和提出其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表11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编号受访者年龄学历职业01王女士45中专居委会主任02李先生46初中仓库保管员03张女士33中专待业04刘女士30高中导购05方女士40初中保洁员06王女士52小学待业07王先生48初中水果摊摊主408周先生37初中保险业务员09贾女士57初中家庭妇女一、相关基础理论社会工作中的赋权取向实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黑人赋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在出版标志着赋权取向下社会工作实践的诞生。自理论开创一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赋权理论视角已成
19、为社会工作实践中重要的参考知识体系和专业介入方法。(一)失地农民从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著述来看,从失地农民的来源和产生原因来阐释失地农民的内涵是目前学术界对失地农民进行界定的最主要方式,有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征地的相关规定和法律不健全、土地产权不清晰以及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造成的主动或者被动丧失土地的农民群体,他们的共同特性是弱势性和受歧视性,城市规划和土地征用是形成这个群体的主要原因。1这种界定表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源于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政府政策,突出了失地农民的弱势性。但是概念忽视了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问题中的主观原因,所以不适合用于研究失地农民困境解决的问题。此外还
20、有研究者认为失地农民就是指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城乡建设征用农村土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具体指失去了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农民。2这种概念界定简单明了,但是对失地农民自身的特征缺乏表述,因此运用这种界定方式识别这一特殊群体时不仅有困难还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解。总结学者对于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失地农民指处于一种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临界状态的人群。本文强调其身份的临时性特征,与农村户口的农1董国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社会工作(学术版)2009,(9)22王碧红比较分析框架下的“村改居”社区居委会的治理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7,(6305民相比,他们失去了农
21、民最显著的标志即对土地的承包使用权,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农村生活圈子。然而他们也不能算是城市居民,因为他们欠缺承担市民角色的能力。首先,他们缺少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其次,他们也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更缺乏城市人对他们的社会认可。对于离开农村社区的实地农民来说,虽然城市为他们打开了生存的物质空间但并没有对他们开放适合的业空间、社会空间。(二)赋权理论20世纪70年代,赋权理论开始活跃在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赋权理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丰富了赋权理论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内容。赋权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工作实务中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观点。对赋权概念的理解并不是“赋予”服务对象权利,而是探
22、索和发掘案主的潜能。赋权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赋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帮助个人肯定自身发展能力,控制个人生活,必要时能够影响周围的环境和个人。在阐述服务对象权能感方面,赋权理论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个人层面,个人赋权表现为个人拥有自尊、自我效能以及对生活方向的掌控感,鼓励案主在肯定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订立目标并采取积极的具体的行动,达成目标。其次是社会交往层面,人际交往中要求个人具备与人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与他人互动时能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能够得到伙伴们的尊重或者对他人产生影响力,另一方面,个人也能够考虑到别人的需求以及自己的责任。最后是社会参与层面,个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自己拥
23、有的各种权利,意识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并且相信集体行动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和自己的生存现状”。1赋权理论概念由权能、无权和去权构成,其中全能是赋权的核心概念,学者们认为这种感知到权力的能力不但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实际存在,还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人的权力感。同时无权不仅仅指人们缺乏适应生活和向前发展的各种能力和资源,也指人们因为长期处在一种无权状态将这一过程内化为一种无权感,而这种无权感的存在会使人们指责和贬低自己,进而陷入权力丧失下的恶性循环。1叶继红试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农村经济2007,(9)1141166(三)城市化适应城市化适应指农村社区形态向城市社区形态
24、转化的趋势和过程,所以城市化适应的实质就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2根据学者们对失地农民城市生活适应问题的研究文献,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是指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后再社会化的过程,是失地农民对周围环境变化采取的主动和被动的调适,这种调适不仅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客观层面也包含主观层面,对城市化适应的概念进一步操作,分为经济生存、社会交往和心理认同三个维度。二、赋权视角下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中的问题失地农民面临难度大就业率偏低、社会交往困境、社区活动参与度低、身份认同感和城市归属感不强等各种城市化适应问题。赋权理论认为,凡是个体丧失自主掌控生活的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机会的各种情形都被认为是个人处于权力
25、缺乏的状态。失地农民面临的生存困境就是权力缺乏的表现。从对赋权各个层次的分析可知,对于权力的考察和赋权的介入主要从个体、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方面入手。因此对失地农民权力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包括失地农民个体情况、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源拥有情况。(一)就业水平低此次调查过程采取了参考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之前所做的调查资料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可靠程度。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反馈。在失地农民社区,相当数量的小区居民没有工作或者收入微薄。失地农民多从事保安、门卫、物管等工作替代性强、稳定性差的职业。许多失地农民收入低于城市职工最低工资水平。当失地农民用完土地安置款之后,由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26、或者工资水平低,他们就只能生活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而且大多数的实地农民尚未被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内。M社区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处于偏低位置。社区虽然设有社保站,但它并不是专门的就业保障机构,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能力有限。在M社区中适龄劳动力人口占78左右,其余为孩子或年龄为5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和老人。2赵煦“英国早期城市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733347在适龄劳动力中还有大约40的人处于失业吃老本状态。此外,笔者还就社区居民具体的就业情况和社区给予失地农民的就业帮助的现状,对社区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对小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获得了更加具体全面的研究信息
27、。从访谈结果来看M社区居民的就业领域和质量偏差。农民丧失土地后,由于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和全面的就业信息,从事的一般都是那些技术含量和工资报酬都非常低的工作。就业质量差并且缺乏职业稳定性。根据社区最近对小区内失地农民的就业去向的走访调查统计,失地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社区附近的学校和一些民营、私营企业、工厂,就业岗位主要是学校保洁员、门卫、保安、食堂后勤人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以及家政服务等,还有一些年轻的女性实地农民在超市当营业员或者收银员。其中正式职工只占一小部分,签订临时就业协议的不足三分之一,没有合同的临时工非常多。那些自谋职业的人所占比率较高,约占小区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就业的失地农民工作环境
28、差,工资待遇低。他们的每月收入一般在8002000元左右,平均水平为1200元,达到2000元以上的很少。就业困难、工作不稳定、工资低、工作环境差成为长期困扰失地农民的问题。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失地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统计数据得知M失地农民社区中25的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文化,个别人有职业技能但是没有技能证书;初中文化水平的失地农民占48,其中具有职业技能并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仅占3,30的人有一技之长但无职业技能证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中年的失地农民没有任何的职业技能;其次,大多数失地农民就业信息缺乏,现在很多
29、就业信息来自网络,而农民缺乏电脑方面的知识,对电脑的使用率较低。再次,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质量低。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社会关系网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个体获得社会资源的多少。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占有社会各项资源的有效方式,关系网络不仅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分配。失农民城市社会交往对象大多是同村农民和亲戚,社交网络狭窄。值得注意的是,失地农民中中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这也意味着劳动力再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比较大,这部分人面临就业技能缺乏和年龄限制等很多问题,在应聘第三产业的岗位中不占优势,应聘成功率比较低,尤其在服务行业。(二)原社交形式面临瓦解社会交往出现困境8人们
30、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以血缘和地缘为载体的社会交往形式不断降低,而在具有共同利益的正式组织和机构所形成的社交关系不断提高,所以从农村社区进入城市社区生活的失地农民将面临社会交往关系由初级关系向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正式和科层化。1、社会交往形式双重性我国社会的农村居民社会交往仍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而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纽带主要为非亲缘关系。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之后仍旧希望保留着原来的社会交往形式,不愿意改变也很难适应城市居民的社交模式。于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呈现出双重性的特点。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规模既小于城市居民,也小于农村居民,关系紧密度介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这
31、表明,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既部分保留了农村的特点,又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增加了一些城市居民的社交特征,具有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双重特性。失地农民从农村迁到城市中独立小区居住,失地农民的整体安置部分割裂了原有的社会交往。他们原先的社会关系和社交形式面临瓦解。然而地理位置的变化并不能带来社会交往的完全改变,在个人层面,离开原来的农村社区表示他们农村社会关系网络的淡化,进而出现人际交往的困境。这些农民需要在新的城市社区中建立起人际圈和社会关系网。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失地农民在人际交往和价值认同等方面正在逐渐改变。人际交往已不只局限于乡土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交往范围开始扩大,并且适龄劳动力开始建立起
32、以职业为核心的业缘网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艰难的心理调适和环境适应。一方面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排斥,很难建立起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目前失地农民的安置一般是集中封闭式的安置方式,失地农民的小区一般也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这意味着他们平时很少与城市居民打交道。而且楼房式的居住方式也使失地农民的互动次数减少,小区中很多失地农民反映与亲朋好友的互动减少了而且对这种住上了楼房以后的邻里关系表示不适应。案例方女士,40岁,学校保洁员“我感觉和城里人交往与和我们农村人交往太不一样了。以前在农村住房子,大家都是邻居、亲戚,有什么事大家都是互相帮忙的。谁家出了事,能出钱的出钱,
33、能出力的出力,特别地热心。大家走在路上都互相认识打招呼。9住进搬迁的楼房以后,大家好像都不串门了,家跟家挨着也互相不走动,好像都不认识似的,平时也不会走动,有红白喜也不会参加。反正就是你有事也别找我,我有事也不会找你。而且我觉得城里人脾气性格啥的跟我们那的人也不一样,用到你的时候就来讨好你,不用你的时候大家都老死不相往来。干活的时候更是,不想以前种地自在,大家之间说话办事都得小心,挺不适应的”。失地农民虽然名义上变为了城市居民,但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所养成的习惯却依然存在着。他们信任原有社会网络的人因为农民之间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和行为规范,并且他们之间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交换中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34、。但是,伴随着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他们在被迫进入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社区,农民会出现强烈的心理冲突,在形成新的社会交往模式时产生许多的不适应。2、社区活动参与度低社交圈狭窄失地农民社区建设比城市社区落后,社区工作人员配备都建立在原农村社区村委会组织的基础上。工作人员自身的理念和服务技能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建设的需要,影响了村改居社区服务的质量。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后职能的转变定位不同,如果运用以往村委会的方式处理社区事务,服务理念,不能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而且实地农民社区是流动人口的聚居区,村改居后,这些流动人口也被纳入社区居委会的服务对象,流动人口的异质性和复杂性特点明显,有长期住户,也有短期暂
35、住的;有经商务工的人员,也有闲散的社会人员。外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也给仍然依靠传统村民自治模式的失地农民社区服务带来了挑战,治理和服务难度明显增强。社区工作者们进入城市社区后在组织社区活动方面表现的力不从心,同时因为资金有限,所以很少组织一些增进小区凝聚力和娱乐小区居民的活动。访谈对象王女士农改居居委会主任“我们现在小区管理起来很麻烦,啥人都有,各方面都讲究服务,同时现在面临的工作情况也更复杂,像我们这样新建的城乡结合部社区很多制度很不完善,没有现定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只能被动的根据上面的指示来开展社区工作;现在的社区经费很紧张,想做什么事也不好做,组织活动啥的经费是个问题,人员组织更是个问题,很
36、多居民根本不会搭理我们的工作人10员,所以很难开展社区建设工作”。虽然社区模式从空间上确实拉近了居住距离,但是大多数的居民认为社区建设是政府和管理者的事情,不仅意识不到社区建设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而且也根本不认同社区是大家共同的生活家园。小区居民很多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了居民间相互排斥和回避的现象,M社区的居民缺乏活动积极性和彼此之间的互动。此外,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后并未从根本改变社会交往习惯,其社会交往仍然按照原有的规范和习惯进行。在访谈中发现,年老无业失地农民除购买生活资料之外,只与原有邻里亲朋好友来往,几乎不与其他类型人群交往。而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失地农民大多数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
37、们,觉得自己跟城里人有距离。这说明有的失地农民虽然住上楼房,但并未形成与城市人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导致社会交往单一、闭塞,容易产生孤独感。有的失地农民在访谈中表达“征地后岁数大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没了,这就是换地方大家都不适应,这要是还在村子,就不能走这么快”。这一观点虽然极端,但也反映出失地农民社会交往存在的贫乏、单调的问题。从社会排斥理论的角度来看,失地农民从以土地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中排斥出来,拆迁安置破坏了原有的社会关系,但社会交往并未随着这一变化而发生改变,但住房安置、地理空间的移动割裂了原有的社会交往模式。很多失地农民不适应从农村到城市的社会交往形式的转变,希望保留着以前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
38、网络。但是失地农民已经丧失了原来的社会交往模式的基础,失地农民社会交往的困境使得在获取生存发展资源上更受到阻碍。失地农民社区建设问题突出,缺乏专业的社区人员,同时小区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亟待提高,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圈子狭窄,和城市居民的交流机会很少。同时失地农民社会交往兼具感情交往和目的交往两方面,呈现双重性的社交形式和目的。(三)身份认同感低和城市归属感不强身份认同是一种对主体自身的认知和描述,包括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变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身份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问题,而文化认同受到个体属性、文化背景和发展前景的影响。11章辉美湖南城市化进程中实地农民角色农民
39、转换研究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4343711身份认同感代表着个体在各个文化间的身份确认度。它蕴含着集体身份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等因素。文化主体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需要选择一种将其作为集体文化,而将另一种文化视为亚文化。自我身份认同所强调的是自我心理和身体的感觉和体验。西方学者认为身份认同感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身份选择,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是一种焦虑与希望、痛苦与喜悦共存的个人体验。2归属感指个人感觉被别人或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它是佛洛姆氏理论中的术语也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3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阐
40、述了归属感的重要性,它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人类要想真正地自我实现必须建立在建立群体归属感的基础上。心理学研究显示,每个人都对孤独和寂寞充满恐惧,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努力成为某个组织的一员即希望自己能够隶属于某个组织或群体,如家庭,党派等。如果个人乐于在某个群体中生活就意味着他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减少孤独和消除寂寞感,归属感本质上就是通过参加组织所获得的安全感。建立归属感之所以重要是应为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和态度。在一个组织中,成员如果能感受到已经被群体接纳并且能够融入到该群体中,便会在工作中保持热情,乐于和其它成员保持联系,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成员间行为表现是很协调,当同一个群体的
41、成员在一致对外时,不会发生矛盾和摩擦,大家都能体会到同属于一个群体,特别是当群体受到攻击或者取得荣誉的时候,组织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研究看了很多年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学术界普遍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和兴趣,群体责任感不强;社交范围狭窄;业余生活不丰富,分享意识不强。通过对M社区失地农民进行的访谈结果和居委会提供的资料分析,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仍把自己定位为农民。虽然他们具有了城市居民的身份,同时也希望能够适应城市生活,但还是没能够彻底完成认同系统的转变,他们的认同系统部分还停留在原来的认知观念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失地农民产生了心理认同上的困境。
42、当被问到“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是城市人”时,有将近一半的人表示不同意,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非常不同意;还有一些人选择了“说不清楚,自己不能确定”这些农民在身份认同过程中出现模糊认同2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心理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37680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6212状态;原因主要是失地农民在环境变化后,由于几十年的社会记忆和路径依赖,心理认同仍然倾向于农民角色。然而,实地农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农民的身份是由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所决定的。因此,农民如果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作为农民的基础。与此同时,失地农民虽然进入城市生活却缺乏真正融入城
43、市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12三、社工对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问题的介入方案赋权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是一种模型,综合帕森斯等学者们对赋权理论的观点,权能激发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模型主要由介入目标、介入理念、介入环节、建立关系和专业方法等要素构成。1社会工作者借助此模型确定问题介入的步骤和要素,运用专业理论和手法激发案主潜能。从介入过程来看,无权的状态可与被看作是社会工作介入的对象,而社会工作介入的目标就是获得权力,赋权则是社会工作的途径。赋权的视角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探索,相信个人有能力也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且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赋权的核心是通过整合资源和培养能力,提高个人控制生
44、活的能力。(一)介入目标赋权的目标是通过互相扶持和帮助,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升个人权力感。另一方面赋权理论鼓励个人去实现社会正义并给予人们安全感和政治、社会方面的权利。所以在赋权模式中,不仅蕴涵着帮助案主达成一个更高水平的自我认同的要求,也包括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取得关键性能力的方法,赋权的过程也是整合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介入,组织各种活动提高M社区失地农民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包括就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服务对象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为M社区失地农民群体。通过赋权实践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培养他们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社区居民控制自己的命运和生活机会的
45、能力,增强社区联系和城市归属感。此次介入也会涉及到对社区建设能力的提升,在赋权实践中通过提高社区居民的活动积极性来丰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赋权理论强调社区服务对象本身的个人能力建设和整个社区的集体赋权,以改变居民的观念和态度。1周林剐激发权能理论一个文献的综述深圳大学学报2005,(4131513(三)介入理念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具有专业的价值理念和伦理原则。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社工理念和原则,如助人自助和案主自决等。这些理念是社工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社工要在助人过程中积极实践这些原则,反思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让自己变得更优秀。1、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
46、。社工助人与一般的志愿者不同,专业的助人行为并不是单纯地提供物质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价值和信心,提升他们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助人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的过程,社工要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2、独特性原则社会工作原则强调任何个体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生活的许多方面,如价值观念、个性、情感经历、爱好和家庭关系等。尊重案主的独特性是社工在工作时应遵循的重要理念。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社会工作实践中坚持个别化正是体现了对人作为独一无二个体的尊重。3、案主自决尊重案主的价值和尊严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前提,一名合格的社工应该
47、相信案主具有改变自我和决定自己生活的能力,提供给案主认识自身潜能的机会,帮助案主对当前的情境做出客观的分析,鼓励案主自我决定。社会工作者在确定案主拥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自决的方向和后果绝对无害的情况下实行案主自决原则,尊重个人选择和决定。案主自决原则和赋权理论是相通的,相信失地农民能获得权力就应该相信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做出真正适合他们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只有民主自决,才是真正地实现赋权。但是社工在维护案主自决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决并不等于案主可以任意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式,而是必须符合小组契约、14道德甚至法律法规的约束,在这个过程中不等于社工就会袖手旁观、完全听从案主自己的
48、决定,而是要满怀信心,灌注希望,及时反馈、积极鼓励,要使案主认识到他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四)介入过程社工在介入模式选择上,采用“个体主动”和“外力推动”模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要准确回应失地农民的现实需求,运用各种方法和专业技术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使其恢复信心和自我控制的信念。通过走访和文献参考,当地农民面临的问题不仅在经济层面出现困难,还面临社会交往、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困境,所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问题不能只针对经济生活的改善,还必须重视培育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鼓励失地农民表达自身需求和利益,提升他们的身份认同和城市归属感。在外力推动方面,赋权理论强调社会制度和政策、社
49、会公正、社会支持等外部因素对失地农民生活的影响。因为赋权模式分为服务对象自身、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三个层次,社会工作介入项目可分为唤醒失地农民自身力量、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率、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丰富失地农民社区文化生活、解决失地农民身份认同困境五个方面。1、提高失地农民自我效能感和增强失地农民就业技能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于自己是否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或者是否能掌控和适应生活中的某种情境变化的一种信心。1自我效能感影响甚至决定了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所以树立失地农民就业信心,增强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是成功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困境的必要条件。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成败经历、他人言语劝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境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情境条件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当人们处于完全陌生情境中,感到焦虑和压力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9715会受到影响有所下降。本次社工介入主要从调整案主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出发以组织活动和情景模拟的形式来提高失地农民的自我效能感。活动一悦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