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明中学初 二 语文组 2017-208 学年第一学期高效课堂 第 10 课 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夜游 课型 新授课年级 初二 主备人 金小丽 审核人 熊伟世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并体味意境。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课前预习 课文字词及注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个性补教自主学习交流感知一、自主学习1读准字音遂(su ) 寝(qn) 水中藻(zo)、荇( xng)交横
2、盖竹柏(bi) 影也2文学常识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 ,字 ,号 。3. 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将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 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整体感知互助释疑(二)分析课题“记”即游记,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明时间。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三)简介作者、写作背景1、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 岁知书,十多岁传
3、文,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xn),弟苏辙(zh)并称为“三苏” 。 2、写作背景:元丰二年,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诗中,关于对王安石新法评价的诗句,说他以诗讪笑、诽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 。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苏辙、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十二月苏轼得光明中学初 二 语文组 2017-208 学年第一学期高效课堂 第 10 课 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以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苏轼贬官黄州期间。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4、一)读1学生用心聆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2朗诵指导:明确字音与停顿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su)/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qn),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zo) 、荇( xng)交横,盖 /竹(b i)柏影也。何夜/ 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4. 分男女小组竞争式朗读课文,对方加以评价,老师点评。5. 点一两个读的好的学生范读课文。6. 学生齐读课文。(二)译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
5、,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解释加点字含义:(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乐者(考虑 想到)(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 寺(于是 就)(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指名逐句翻译课文(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
6、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清澈透明的积水充满院落,水中藻、荇光明中学初 二 语文组 2017-208 学年第一学期高效课堂 第 10 课 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点拨精讲巩固拓展四、再读课文 展示点拨(一)探究理解,品味语言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明确:月色优美2. 月色有多美?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请用原文回答)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来描绘
7、月色的?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二)体会情感1.欣赏到如此优美的月色,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2.“闲人”,即清闲之人,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闲人?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与怀民于庭中散步。欣赏月下美景。可见,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3.小组讨论:一个“闲”字都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写作背景试着揣摩。明确: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想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
8、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全文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闲”字上,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忧闷的达观等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附)名家的评价:一、 “闲人”既有被置闲之悲,又有得闲之喜;有傲视尘俗的自豪,又有启人深思之理趣。绘景 修辞 特点 感受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比喻皎洁、澄清、透明月色清澈透明竹柏清丽淡雅光明中学初 二 语文组 2017-208 学年第一学期高效课堂 第 10 课 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试想一个胸有大志、才智过人之士,却被迫成为投闲置散之人,只好放情山水,借江上风月化解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实在可悲!但正因为贬谪
9、,使他被抛出了名利是非场,才有了闲暇的时间与机会,尽情欣赏这绝色美景,因此又是因祸得福。东坡不以贬谪为苦为累,却有闲情逸致“游目骋怀”,享受自然美景之愉悦,成为江山风月的主人,足以自豪自傲。二、那些斤斤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为眼前俗务而忧虑不止的人,即便走进东坡笔下的情境之中,也会一无所见,茫然无所得。换言之,要想获得东坡式的“闲中趣”,首先就要从得失荣辱的物累之中解放出来,保持精神的自由与“余裕”。“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
10、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盘点收获总结提高同学们, 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课堂训练 (一)中考链接1下面
11、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A念无与为乐者 ( 思念 ) B遂至承天寺 ( 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 ( 睡觉 ) D相与步于中庭 ( 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分)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3、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 分)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二)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赏月的欣喜写景庭院月色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抒情月下感叹 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教学反思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抒情光明中学初 二 语文组 2017-208 学年第一学期高效课堂 第 10 课 教学设计第 1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