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2015 版1 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控制。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审核的策划,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审核计划和审核报告。3.2 综合部是内部审核的归口管理部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具体组织内审的实施,并负责管理内审文件和记录。3.3 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按计划接受审核,对出现的不合格负责制定和实施纠正。4 工作程序 4.1 编制年度内部审核方案 4.1.1 综合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于每年年初进行内部审核策划、编制本年度内审方案,报总经理批准。 4
2、.1.2 内审方案包括:审核目的、范围、频次、审核方式和审核依据等。4.1.3 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各部门及过程至少每年审核一次,两次内审间隔不超过 12 个月。4.2 审核员要求4.2.1 审核员必须是经培训具有内审员资格并经总经理授权的人员。4.2.2 审核员应保持相应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4.3 审核准备4.3.1 管理者代表任命本次内审的审核组长及审核组组员。4.3.2 审核组长按照年度内审方案编制本次内审的具体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与范围、审核依据、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及日程安排等。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批准。4.3.3 需要时,审核组应查阅有关文件,即质
3、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性文件或技术文件等。4.3.4 审核组成员按照审核组长的分工编制检查表,并经组长审批。4.3.5 综合部提前三天将审核计划下发到有关部门,以便确认计划安排。4.4 实施审核4.4.1 首次会议a) 审核组长主持,公司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b) 会议内容包括:介绍审核目的与范围、明确审核方法和程序、确定末次会议时间等;c) 首次会议要签到。4.4.2 现场审核a) 审核组成员按审核计划和检查表实施审核;b) 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和提问、对话或结果进行验证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并做好记录。4.4.3 确定不合格项评审观察结果,确定不合格项。
4、按不合格严重程度分以下三种类型:严重不合格、一般不合格、轻微不合格。其中,轻微不合格可视为观察项。4.4.4 编写不合格报告确定不合格类型和项目后,审核员填写不合格报告。不合格报告内容包括:审核员、审核时间、受审核部门负责人、不合格事实描述、不合格类型、不符合条款等。不合格事实描述要具体,并经受审核方确认。4.4.5 末次会议a) 审核组长主持,公司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员参加;b) 末次会议的内容包括: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说明审核过程、说明不合格数量和分布,宣布审核结果、提出纠正要求等;c) 末次会议要签到。4.5 编制审核报告4.5.1 审核组长编写内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5、下发到有关部门。4.5.2 内审报告内容包括:a) 本次审的核目的、范围和依据;b) 审核计划完成情况及不合格项的汇总分析;c) 体系运行结果的评价;d) 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等。4.6 纠正的实施与跟踪验证4.6.1 针对每条不合格项,责任部门负责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实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4.6.2 责任部门按批准后的纠正计划具体实施;4.6.3 内审员负责纠正的跟踪与验证。验证内容包括:是否按计划完成,完成后效果如何。4.7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负责将内审的全部记录移交综合部保存。4.8 内审结果汇总分析4.8.1 管理者代表负责将内审结果归纳总结并予以分析,形成体系运行报告,作为管理评审
6、的输入。4.8.2 报告内容包括:审核计划完成情况,不合格项汇总分析、纠正的跟踪验证情况及对体系评价、薄弱环节分析和体系改进建议等。4.9 特殊情况下应追加审核4.9.1 除例行正常计划审核外,遇到特殊情况,应对体系进行追加审核。特殊情况是指:a) 本公司的隶属关系、领导层、组织机构和产品结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时;b) 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因质量问题引起顾客投诉时;c) 第二、三方审核或第三方认证证书有效期临届时。4.9.2 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应编制审核计划,具体事宜执行本程序的 4.2-4.7条款。5 记录5.1 JL-12.2.3-01 年度内部审核方案 5.2 JL-12.2.3-02 年度第 次内审计划 5.3 JL-12.2.3-01 内审检查表 5.4 JL-12.2.3-04 不合格报告 5.5 JL-12.2.3-05 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5.6 JL-12.2.3-06 不合格分布表 5.7 JL-12.2.3-07 年度第 次内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