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六 项 改 革课 程 改 革 从 总 体 上 已 由 实 验 阶 段 进 入 全 面 实 施 阶 段 , 六 项 改 革 目 标 正 在逐 步 实 现 : 改 变 课 程 过 于 注 重 知 识 传 授 的 倾 向 , 强 调 形 成 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 态 度 ,使 获 得 基 础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的 过 程 同 时 成 为 学 会 学 习 和 形 成 正 确 价 值 观 的 过程 。 改 变 课 程 结 构 过 于 强 调 学 科 本 位 、 科 目 过 多 和 缺 乏 整 合 的 现 状 , 整体 设 置 九 年 一 贯 的 课 程 门 类 和
2、 课 时 比 例 , 并 设 置 综 合 课 程 , 以 适 应 不 同 地 区和 学 生 发 展 的 需 求 , 体 现 课 程 结 构 的 均 衡 性 、 综 合 性 和 选 择 性 。 改 变 课 程 内 容 “难 、 繁 、 偏 、 旧 ”和 过 于 注 重 书 本 知 识 的 现 状 , 加强 课 程 内 容 与 学 生 生 活 以 及 现 代 社 会 和 科 技 发 展 的 联 系 , 关 注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和 经 验 , 精 选 终 身 学 习 必 备 的 基 础 知 识 和 技 能 。 改 变 课 程 实 施 过 于 强 调 接 受 学 习 、 死 记 硬 背 、
3、机 械 训 练 的 现 状 , 倡导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 乐 于 探 究 、 勤 于 动 手 , 培 养 学 生 搜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获 取 新 知 识 的 能 力 、 分 析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以 及 交 流 与 合 作 的 能 力 。 改 变 课 程 评 价 过 分 强 调 甄 别 与 选 拔 的 功 能 , 发 挥 评 价 促 进 学 生 发 展 、教 师 提 高 和 改 进 教 学 实 践 的 功 能 。 改 变 课 程 管 理 过 于 集 中 的 状 况 , 实 行 国 家 、 地 方 、 学 校 三 级 课 程管 理 , 增 强 课 程
4、对 地 方 、 学 校 及 学 生 的 适 应 性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我 国 基 础教 育 取 得 了 辉 煌 成 就 ,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建 设 也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绩 。 但 是 , 我 国 基础 教 育 总 体 水 平 还 不 高 , 原 有 的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已 不 能 完 全 适 应 时 代 发 展 的 需要 。 新 的 课 程 体 系 涵 盖 幼 儿 教 育 、 义 务 教 育 和 普 通 高 中 教 育 。 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一)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新课程理念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
5、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有代表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 体验课程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
6、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有人进一步指出:课程不可能完全以非制度文本的方式运作,要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不竭资源,必须确立一个信念课程即生命历程,并拓展有效的途径,辅以制度化的保障。3.创新的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不仅如此,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活教材,教师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4.创新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7、5.创新的教师观。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6.创新的学生观。应该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新课程目标的反思和设计人们对课程目标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性。有人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人认为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它具体包括三种内涵:1.目标的对象是指唯一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编者,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促使者;2.指向最终取得的结果,而非指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3.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也有人认为,课程目标
8、又叫育人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指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水平,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合理的价值取向,又要处理好课程目标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关系。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主要有四种新思路。其一,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考虑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其二,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规格需要和区域适应性要求。其三,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
9、发展。其四,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关于课程目标构成的层次性设计。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体系有三个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层面,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层面的目标就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级一些。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如果说第一层面的目标是下肢,第二层面目标是躯干,那么第三层面目标就是灵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既是可分解、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人认为,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
10、宏观目标是指课程的培养目标,它反映时代、社会、国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存在于国家制订的课程方案之中。中观目标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关于课程改革的六方面的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对课程内部运行系统的整体要求,对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规定性。微观目标就是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它是宏观和中观课程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现实性。总之,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完美统一和平衡,要兼顾课程目标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三)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
11、课程内容的内在要素之一。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等的看法,它是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它能够融入一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因此,有人提出“课程知识”“ 知识供应制度”等概念。所谓“ 课程知识” 不是“关于如何进行教育的知识” ,而是在教育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把作为一般文化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而成为课程知识的问题,对学校来讲,这是一个知识的供应问题。知识的合法化需要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课程知识供应制度就是在课程知识的选
12、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正式的、定型的行为规范体系。(四)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反思从文化学的角度反思新课程改革,是会议研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有相当部分课程论学者正积极关注并热心研究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课程文化这一概念。在我国,课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文化开始成为我们反思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视阈。此领域的研究者基本一致认为,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内在而不是附加的关系,可以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从某种角度讲,历史上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任何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无不以某种文化学理论为逻辑支撑。有人认
13、为,在学校课程的发展中,课程承担传播社会文化这一工具的角色。课程这种社会文化工具的角色定位,容易造成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主体性、自律性品质的缺失。但是,应该看到起源于社会文化传承需要的学校课程具有三种功能:1.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加工功能;2.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3.课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不仅如此,课程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还孕育出了“课程文化”。有人认为,新课程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主要包括六个要素。1.课程理论。可称之为课程文化的灵魂。2.教育传统。它是一种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教育习惯的动力系统。3.知识是学校课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4.新课程语言,它强调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实际交往的需
14、要。5.教材。它要体现国家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主流文化思想的要求。6.师生的才能和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文化的建设要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要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地学习,而不要崇洋媚外、全盘照抄、人云亦云。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同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从一线教师代表的反映来看,他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
15、,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也有代表认为,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开处方,它还给人们提供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但是,有一种现象必须注意,即实际工作者远离理论甚至轻蔑理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理论本身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概念术语有的是直接从外国搬来的,内涵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令人迷惑不解,所以有代表鲜明地提出“概念术语,精确为上”。摘要: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
16、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反思与评价Abstract:In order to actively promote and support the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strengthen the academic discu
17、ssions and exchange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mmittee,the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he Pedagogy Sub-commission of China Society of Education will specially hold the fourth national curriculum academic seminar.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is “intro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ba
18、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Five topics of the conference are: refl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ies for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ntrospection of local curriculu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integrated
19、 curriculum of practice activity; new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trospection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The seminar has achieved a fruitful result.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form; introspection
20、and appraisal为积极推动并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于 2004 年 6 月 1518 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协办,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建(正厅级) 、云南师大校长骆小所出席开幕式并致词。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与会代表有 150 多位,其中既有全国知名的学术前辈,又有年轻的后起之秀;既有课程专家学者,又有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大家欢聚一堂,
21、畅所欲言,学术气氛热烈而活跃。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会前收到 170 多篇为会议撰写和提交的论文,经过初步的审议,秘书处将其中 135 篇论文进行整理、归纳并装订成册,另有部分代表将论文直接带到会上。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历次之最。会议紧紧围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主题,突出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充分关注、贴近、研讨、反思并积极评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长兼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达博士在开幕词中所说的那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进行了三年多时间,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也给我国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动
22、力和新的队伍。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今秋即将在四个省、自治区进行实验。可以这样说,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科学的反思,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改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们应该研究课程改革究竟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新问题。这对我国课程改革将是一个积极的促进。吕达说,自上次会议两年多来,我国的课程专家、学者和教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问题研究的取向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改进实践为目的而开展的行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吕达指出,我们不仅依然关注和探讨从理论上来说理想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越来越
23、多的人更开始关注:在实践中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究竟是怎样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来设计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怎样做到我们的课程设计既面向现代化,又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生活;既面向世界,又立足自己的国情;既面向未来,又能看到历史的巨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前进。吕达强调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条真理。毫无疑问,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我们满怀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寻找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进而驾驭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24、否则就难免事与愿违,或欲速则不达。在吕达理事长主持下,会议及时安排传达学习了 6月 16 日下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国课程工作者普遍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紧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具体而集中地探讨了以下几方面重大的课程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一)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新课程理念是制约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因素,是推动课程改革理论创新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有代表认为,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六个
25、方面。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附属品。学校应该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丰富对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的认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2.创新的课程观。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 体验课程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总要融入个人的经验,形成不同意义的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一定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有人进一步指出:课程不可能完全以非制度文
26、本的方式运作,要使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个体生命表现和体验的文本,成为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不竭资源,必须确立一个信念课程即生命历程,并拓展有效的途径,辅以制度化的保障。3.创新的教材观。教材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不仅如此,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活教材,教师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4.创新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5.创新的教师观。教师应该由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向批评者、反思者、建构者、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转变。6.创新的学生观。应该
27、尊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二)新课程目标的反思和设计人们对课程目标概念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性。有人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有人认为课程目标是指通过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将发生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它具体包括三种内涵:1.目标的对象是指唯一的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科书编者,教师是课程目标达成的促使者;2.指向最终取得的结果,而非指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学生体验的过程;3.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也有人认为,课程目标又叫育人目标,是构成课程内涵的第一要素,是指课程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水平,包括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要求。课程目标的设计,既要体现
28、合理的价值取向,又要处理好课程目标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关系。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主要有四种新思路。其一,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导致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来考虑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其二,从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实际出发,考虑课程目标如何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规格需要和区域适应性要求。其三,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课程目标价值选择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继承与改造、创新中推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其四,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关于课程目标构成的层次性设计。有人认为,课程目标体系有三个层面。知识和技能属于同一个
29、层面,是第一层面的目标,它是掌握方法和获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层面的目标就是方法和能力,它概括的程度比知识和技能更高级一些。第三层面的目标是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实质上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是最高层面的目标。如果说第一层面的目标是下肢,第二层面目标是躯干,那么第三层面目标就是灵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既是可分解、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人认为,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看,完整的课程目标一般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目标。宏观目标是指课程的培养目标,它反映时代、社会、国家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总体要求,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存在于国家制订的课程
30、方案之中。中观目标是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关于课程改革的六方面的要求,它反映了国家对课程内部运行系统的整体要求,对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规定性。微观目标就是具体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它是宏观和中观课程目标的一种具体化,具有更强更直接的操作性和现实性。总之,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内部构成的层次性、完整性,要加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完美统一和平衡,要兼顾课程目标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三)新课程改革的知识观众所周知,知识是构成课程内容的内在要素之一。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来源、范围、标准、价值等等的看法,它是构成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知识
31、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它能够融入一定的课程体系之中。因此,有人提出“课程知识”“ 知识供应制度”等概念。所谓“ 课程知识” 不是“关于如何进行教育的知识” ,而是在教育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社会控制的一种中介。课程知识的合法化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如何把作为一般文化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而成为课程知识的问题,对学校来讲,这是一个知识的供应问题。知识的合法化需要课程知识的供应制度作保障。课程知识供应制度就是在课程知识的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正式的、定型的行为规范体系。(四)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学反思从文化学的角度反思新课程改革,
32、是会议研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有相当部分课程论学者正积极关注并热心研究课程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课程文化这一概念。在我国,课程文化研究方兴未艾,文化开始成为我们反思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视阈。此领域的研究者基本一致认为,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内在而不是附加的关系,可以说,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从某种角度讲,历史上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或者说,任何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无不以某种文化学理论为逻辑支撑。有人认为,在学校课程的发展中,课程承担传播社会文化这一工具的角色。课程这种社会文化工具的角色定位,容易造成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主
33、体性、自律性品质的缺失。但是,应该看到起源于社会文化传承需要的学校课程具有三种功能:1.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加工功能;2.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3.课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不仅如此,课程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还孕育出了“课程文化”。有人认为,新课程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它主要包括六个要素。1.课程理论。可称之为课程文化的灵魂。2.教育传统。它是一种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教育习惯的动力系统。3.知识是学校课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4.新课程语言,它强调真实的生活情境和实际交往的需要。5.教材。它要体现国家和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及主流文化思想的要求。6.师生的才能和习惯。需要指出的是,新课程文化的建设要正确
34、处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要有辨别、有参考、有借鉴地学习,而不要崇洋媚外、全盘照抄、人云亦云。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文化建设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五)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从总体看,目前我国课程理论研究者和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者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课程理论研究同课程改革实践之间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一方面,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促进并指导了课程改革实践;另一方面,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又呼唤和推动了课程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从一线教师代表的反映来看,他们期望课程专家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地进行交互式指导和帮助。同时,希望课程专家能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也有代表认为,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
35、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不仅是开处方,它还给人们提供思想和智慧的启迪。但是,有一种现象必须注意,即实际工作者远离理论甚至轻蔑理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理论本身的建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例如,新课程改革中许多概念术语有的是直接从外国搬来的,内涵上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令人迷惑不解,所以有代表鲜明地提出“概念术语,精确为上”。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一)对地方课程开发的反思地方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一级,它有自己独特的丰富内涵。目前,国内学者、专家对地方课程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四种看法。1.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突出地
36、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当地发展需要的课程,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2.地方课程是指除国家课程以外的,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和设置的课程,也包括当地的校本课程。3.地方课程,又名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设的课程。4.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它和校本课程一样,只是一个管理概念,严格地讲,它并不是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划分。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上,有代表认为,地方课程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突出针对性、地
37、域性、开放性、实用性。有代表指出,搞地方课程并不是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并不是推行地方保护主义,并不是权利的争夺,而是要充分加强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责任、义务、质量意识以及教育创新能力等。有人认为,地方课程目标应定位在: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社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地方课程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树立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有科学的课程目标。其实,地方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抓管理。有人认为,地方不是中央
38、国家课程政策的“中转站”和简单执行者,地方课程开发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切实抓好国家课程计划、方案的贯彻落实;二是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课程开发、评价的具体法规、办法;三是建立健全地方课程方案实施水准的督导、评估制度,确保基础教育的基本质量规格的落实。(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进一步抓实抓好方兴未艾的校本课程开发,与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行动对策。校本课程及其开发虽说是外来的概念术语,但它实际的开展并不是新近的事情。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其实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涵义,有代表认为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就是指
39、校本课程的开发,所开发出来的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广义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既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实际上,人们倾向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同地方课程一样,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中的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专业性强、难度很大以及各有特色等特点,这三大特点要求校本课程开
40、发必须坚持规范性、注意灵活性、强调创新性。所谓规范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者按照校本课程形成的法则和课程设计、试验、评价、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开发活动。所谓灵活性,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考虑各校的不同情况,因生、因师、因财、因物、因时、因地灵活开发。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创新活动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未知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创新;二是继承性创新,即在已知领域有所突破的发展性创新;三是有新意的创新。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要求,至少要加强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强学校行政的领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小组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试验。除此之外,还要有必要的对策,比如,有组织地开展课题研究式的校本课程试验;
41、指定并执行相关的政策、法规;成立支持和监督课程开发的中介机构。(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反思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或课程定位问题,代表们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人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活动性的综合课程,或者说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课程。还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不是以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也不是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它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并进一步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个性有特色地发展,与语、数、英等学科有明显的不同;综合性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点,它的本质特点突出表现在:以多种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实践性很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基
42、于两个原因。一是外在的原因,即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二是内在的原因,即课程三个基本成分的独特要求。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要不要教科书的问题,也有不一致的看法。有人认为,没有教科书,教师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所以可以编一些资源包或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一个“拐杖”,提供一定的帮助。有人坚决反对编教科书,认为一编教科书就会违背初衷甚至适得其反,可以按主题编写一些资料。另外,有一些代表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成不能过于庞杂,否则不利于学校和教师实际操作。摘要: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
43、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反思与评价Abstract:In order to actively promote and support the new round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
44、form,strengthen the academic discussions and exchange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mmittee,the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the Pedagogy Sub-commission of China Society of Education will specially hold the fourth national curriculum academic seminar.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is
45、“introspection and appraisal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Five topics of the conference are: refle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heories for the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ntrospection of local curriculum, scho
46、ol-based curriculum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of practice activity; new curriculum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nalysis of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trospection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The seminar has achieved a fruitful result.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47、 curriculum reform; introspection and appraisal为积极推动并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推广学术成果,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于 2004 年 6 月 1518 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协办,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严建(正厅级) 、云南师大校长骆小所出席开幕式并致词。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与会代表有 150 多位,其中既有全国知名的学术前辈,又有年轻的后
48、起之秀;既有课程专家学者,又有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大家欢聚一堂,畅所欲言,学术气氛热烈而活跃。课程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会前收到 170 多篇为会议撰写和提交的论文,经过初步的审议,秘书处将其中 135 篇论文进行整理、归纳并装订成册,另有部分代表将论文直接带到会上。学术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历次之最。会议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主题,突出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充分关注、贴近、研讨、反思并积极评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会长兼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达博士在开幕词中所说的那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进行了三年多时间,课程改革
49、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气象,也给我国课程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新的队伍。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今秋即将在四个省、自治区进行实验。可以这样说,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正处在关键时刻。我们应该更多地进行科学的反思,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究竟改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们应该研究课程改革究竟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新问题。这对我国课程改革将是一个积极的促进。吕达说,自上次会议两年多来,我国的课程专家、学者和教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问题研究的取向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改进实践为目的而开展的行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吕达指出,我们不仅依然关注和探讨从理论上来说理想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越来越多的人更开始关注:在实践中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究竟是怎样的,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课程应该是怎样的,如何根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来设计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怎样做到我们的课程设计既面向现代化,又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产生活;既面向世界,又立足自己的国情;既面向未来,又能看到历史的巨人,站在历史巨人的肩上前进。吕达强调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条真理。毫无疑问,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我们满怀使命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