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必修4(粤教),第四单元 文言文(2)19谏太宗十思疏,栏目链接,1走近作者,课 文导 读,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太宗自制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赠司空,谥文贞。魏征的谏议政论文,颇多名篇。贞观十一年(637)上十思疏,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后人刘知己的论文,陆贽和欧阳修、苏轼等人的献纳、奏议之文,都受到他的影响。,栏目链接,2课文背景,课 文
2、导 读,本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四月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当年随父于太原起兵反隋,征服四方,统一海内;后又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天下。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他采取一些进步措施,使社会繁荣,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史学上称赞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但唐太宗在取得巨大政绩后,开始骄傲自满起来,逐渐改变了过去勤俭治国的作风,不断追求珍奇异物,修建豪华宫殿。这时,魏征却没有忘记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恳切地向唐太宗上了这篇奏章,,栏目链接,课 文导 读,提出了十条建议,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太宗接到奏章后,亲手写了诏书答复魏征。他在诏书中承认自己的过失,赞扬魏征的
3、劝告,并将奏章放在案头上,作为警戒。,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注音,预 习检 测,zhn,yn,jn,n,zi,s,bn,bn,n,n,栏目链接,组词记忆,掌握字音古人云:“字不离词,词不离义。”单个字的读音可能拿不准,但如果把它放入词组中,便会柳暗花明。如:“犄”与“掎”,两个字的读音很容易混,但如果将其放入词组中就简单多了如:“牛犄(j)角”“掎(j)角之势”,我们记这两个词比单纯记两个字容易多了。又如“忤”,对我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把它放入“忤逆”这个词中就很容易读出来了“w n”。,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2通假字,预 习检 测,(1)振之以威怒“_”通“_”,_(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
4、以谬赏“_”通“_”,_,振,震,震慑,无,毋,不要,栏目链接,3一词多义,预 习检 测,zhn生长,动词,与“短”相对,形容词,抚养,动词,多余的,副词,使牢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稳固,形容词,坚持,形容词,本来,副词,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诚实,形容词,信任,动词,守信用,动词,相信,动词,主持、掌握,动词,对着、面对,动词,判罪,动词,dng当作,动词,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安定,形容词,怎么,副词,哪里,副词,享受,动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用,介词,来,连词,把,介词,栏目链接,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预 习检 测,方位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牢固,形
5、容词使动用法,使安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虚,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形容词作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正,形容词作名词,善良的,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疲倦,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形容词作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栏目链接,5古今异义,预 习检 测,是“以之为”的简略,即“把它当作”,帝王,路人,栏目链接,预 习检 测,树根,放纵情思,放纵感情,使心虚,栏目链接,6分析句式类型,预 习检 测,(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_(2)则思三驱以为度_,状语后置句,状语“以严刑”“以威怒”分别放在了中心词“懂”“振”的后面。
6、,省略句,“以(之)为度”的省略。,栏目链接,栏目链接,1精读探究,探 究与 点 拨,(1)这篇文章的三个自然段,但有其内在联系。三段之间都有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答:_,这篇文章的开头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第二段从历史的角度,围绕中心分析为什么“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第三段仍然围绕这一中心,提出如何“积德义”(即“十思”),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2)从文章的用语上能否分析一下魏征进谏的高妙之所在?答:_,作者进谏时用的都是“下愚”“明哲”“臣闻”等谦卑词语,真诚谦虚,委婉而又通达,合情而又合理,极富艺术魅力。,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
7、3)用骈散结合的语言写奏疏是魏征的创造,请你谈谈对本文语言形式的理解。答:_,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又有活泼灵动的散句,再加上骈文所特有的对仗工整,音韵顿挫的对偶句,使整篇文章一气呵成,整饬庄重,呈流转圆浑之势,具有特殊的灵感。,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2写法赏析,(1)正反剖析,务尽其旨。 本文在论述中,多从两方面进行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更触动人心。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将“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进行正反对比剖析;第三段列举“十思”时,将本能欲望与理性自制对举,也体现了这一特点。(2)骈散相间,华美流畅。 这篇奏疏虽用了许多骈
8、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又有活泼灵动的散行句。骈散交替使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具散文的自然流畅之美感。(3)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如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个方面比喻论证。运用自然现象而比治国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作者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比喻人民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栏目链接,3参考译文,探 究与 点 拨,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通怎么能希
9、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又怎么能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将要达到天一样高的功绩,还要长远地保持着国家无边的美好景象。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培养得不够深厚,感情不能战胜物欲。,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哪个不是忧心忡忡却因而道德昭著,一旦取得功业后道德就随之衰退了。有个好开头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这难道不是
10、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从前取得天下能力还有剩余,现在守住天下却感到能力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等到自己的志向得到满足后就会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当初)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以后)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否则的话,)国君就如同用腐烂的绳子在
11、驾车狂奔,难道可以忽视吗?当国君的,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凡事不可做得过了限度;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栏目链接,探 究与 点 拨,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心的人就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着为国事奔忙,君臣之间团结无间,这样就可以尽情地快乐,你就可以保养身体,使自己健康得如同神仙一样长寿,弹着琴,垂着手,用不着多说话天下就能治理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为什么要耗费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使清静虚无的自然之道受到亏损呢?,栏目链接,4结构图解,探 究与 点 拨,栏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