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方案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定位 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 可以使学生通过交往 , 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 , 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 , 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讨论 , 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 深化对知识的认识 , 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 活跃其思维。给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 , 使他们的思路不断清晰。同时 , 还能逐步增强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 , 不断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 21 世纪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具有综合性、复杂性 , 高于
2、学生一般的认知水平 , 是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 , 学生就能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 增强合作意识。有效的合作需要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 这能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与人交往、沟通的技能 , 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这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 丰富学生的情感 , 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在合作过程中 , 每位学生均应平等参与学习活动 , 这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鼓励 , 为彼此获得成功而感到高兴。同时 , 他们也会因为他人的关心、鼓励和帮助而感动 , 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 逐步形成自信、自尊、
3、乐于交往、乐于助人的良好个性。 二、小组合作原则1、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使学生感受到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会在小组内得到合理的评价。2、组内学习状态评价要坚持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互评为主的原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的如何,组内成员最有发言权。所以在评价时教师应把权利放给各小组,让组内成员根据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互评。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起好“场外指导”的作用。23、坚持奖励性原则。评价结果要在班级内公示,一周或一个月一次汇总,并进行奖励。用奖励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三、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合作学习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以学习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完成共同的任务,教师应该明确责任分工;其次,合作学习
4、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辩驳,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第三,以合作小组的基本形式,是利用学习中的各种动态因素,使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四、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以往的合作学习,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做确实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可是却忽视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排斥学困生。组与组之间学生的水平差异大,这样的教学势必会导致两极分化,优生更好,差生更差。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小组一般以 46 人为宜。而分组又是建立在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差异等几个因素上,教师应遵循“组
5、内异质,组间同质 ”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 ,也便于教师辅导。在教学实践中的小组构建,我认为必须着重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一)人数结构的合理。一般地说,以上下两桌,四人为一小组。既节约时空,又方便灵巧,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二)认知结构的合理。四人中,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情况。在生生互动中,从最初的“帮扶”学习发展为互助互学,齐头并进。(三)组内成员分工明确。组长(负责组织本
6、组同学进行学习活动,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3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发言人(负责汇报本组的活动成果) ,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在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遇到的困难等) 。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组内的各项负责人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轮流负责,一般每 2 周轮一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实现小组合作的目标“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 五、小组长的培训(一)
7、、要让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可以把小组长专门召集到一起告诉组长:在它们组里他就是小老师,他首先要起表率作用,其次是严格要求组内成员课前做好学习准备,在课上认真听讲,督促本组成员课后积极完成作业。(二)指导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合作学习。可以告诉小组长,合作学习时,要让组内成员都听你的指挥。每次合作学习前要组织好发言顺序,合作后安排好全班展示汇报的顺序。一般安排方法为:1、小组交流时中差生汇报简单的问题,优等生汇报难题。2、全班展示汇报时,一般中差生汇报,其他学生负责进行补充,优等生根据其他组同学的质疑及时解疑。3、在全班汇报展示时,也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有小组长指定中心发言人。在合作学习时小组长还
8、要组织学生记录好本组的难点和亮点。难点包括解决不了的内容和有争议的内容。亮点也就是学生解决问题时较好的方法,独特的思路等。遇到难点时,首先要做好标记,并选择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进行汇报。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同学能把本组成员遇到的困难解释的更清楚,有利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解疑。遇到亮点时,一般谁发现的亮点有谁来汇报。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三) 、组织好本组学生课后奖评,评星时教师要起好指导和引导作用。指4导作用:1、教师要告诉组长评星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服众,也能激发组内成员的积极性。2、教师要告诉组长,在组内交流和全班展示汇报时要时刻关注本组成员的表现和学习状态,掌握评星时第
9、一手资料。3、告诉组长在评星时,要有依据,并且要争得大部分组员的同意。不能得星的要指出原因,让组员明白努力的方向。(四) 、每大周检查评比作业,为作业好的同学评星。作业评星时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水平,据学生作业相对的字迹工整程度和正确率来评价。对作业较好的和进步相对较大进行奖励。(五) 、及时关注组内的学困生,想办法组织本组成员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可以在组内建立“一帮一”互助小组。成绩显著的互助小组两人都获得奖励。六、培训组内合作学习方法刚刚建立合作小组,学生并不清楚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所以明确组长的职责后,教师要组织专门的合作学习培训。建议培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采用如下方法:(1)根据所学知
10、识的内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每次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都要明确的提出合作时的具体分工和交流是的要求。 (2)让合作学习方式已具雏形的小组到前面展示,其他小组模仿。(一) 、在班里为小组长树立威信教师要在班级内提高小组长的地位,树立小组长的威信。让同学们都知道小组长的工作是什么,让其他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小组长的信任,感觉到小组长的优秀,这样组长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活动时发出的指令才能彻底的执行。(二)、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以前开展小组活动中,我经常碰到以下两种情况:1、开展合作学习时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
11、,但说的却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当老师叫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2、教师放开了就收不回。有时在让学生进5行小组活动后,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要么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要么学生一直在活动停不下来,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要做到:第一、明确任务。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做能很快完成任务。第二、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
12、,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制定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动作或口号来约定,学生在教师的约定下开展活动、停止活动,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样有利于教师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作出指导,大大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三) 、善于把握合作时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的时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合作的,否则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
13、合作,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学生个人探索遇到困难时的时机把握。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自己探索无法完成时,就必然寻求同伴的帮助,此时的合作最有效。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 二是学生意见不一致时的时机把握。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出现有不同意见,只局限于表面的争论。此时教师如果能把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让小组讨论、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当学生意见
14、不一致时,不是教师把正确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采用合作学习的形6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的时机把握。“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里把所有的答案都展示出来,并找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序的寻找。这个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四是教学重难点时的时机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5、处设计合作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小组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了这一难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知识关键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坚持只有小组团体成功,才能代表小组成员的个人成功,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
16、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使学生把个人的成功融入到团体的竞争中去,从而更加激发学生主动合作的热情,从而达到共同提高。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加上教师评。使评价更客观、准确,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长处,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提高自己成绩的同时,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变压力为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大部分学生取得成功 , 尝到学7习的快乐 , 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评价的中心在于促进小组的成功 , 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 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小组的成功 , 明白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 , 不再是单枪匹马 , 孤军作战。 总之 , 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 , 也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使它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 仍有赖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要减少低效现象 , 提高教学效率 , 还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 , 认真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 , 准确领会合作学习的定义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