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 杨柏灿 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 2012/12,概念,发展史,中药炮制,中药性能理论,中药的应用,PART 1 总论,第一章 有关中药的 基本概念,中药的含义,人参,中药与产地,中药与天然药,中药与草药,中药“官药”,中药、中草药,五代后蜀韩保升,“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为诸药种草最众也。”,明谢肇州,“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亦谓之本草。”,近人,“本”的原始定义就是根,“草”被泛指植物。,中药与本草,药(薬),艹楽乐说文解字“治病草,从草,乐声”,即“药”为治病之物,以“草”(植物)居多,矿物,少量的化学制品,动物,中药与本草,中草药,植物70%80%(草本,木本),
2、中药材,原药材经过初步的加工而成的药材,饮片,中药材经过炮制直接应用的处方药品,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历代常用,目前的初步调查,本书介绍,近代以前的典籍所载,3000种以上,500种左右,300种左右,10000种以上,中药的品种与数量,中药学,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临床中药学,学习目的 Why,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中药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重要武器 国际热新药研究,如何学习 How,基本概念中医基础 章节概述善于比较结合实际,第一章 中药学发
3、展史,中药学的起源及发展,各个朝代的主要成就,各朝代的代表性本草著作,代表性本草著作,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药食同源,奴隶社会(公元前1066221年),诗经300余种,记载产地、采收知识山海经120多种,产地、医疗用途万物春秋战国,70多种,复方治病五十二病方1970年代出土的帛书,300多方,炮制、配伍、制剂、服法,禁忌,复方,药物知识,“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周礼.天官,药物的应用,汤液,药酒等剂型,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本草专著,西汉晚年,出现了药学专著,冠名“本草”,汉书卷25:“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招七十余人皆归家”“本草待招”研究本草而待招者药论,神
4、农本草经(本经),价值和地位,药 味 数,作 者,成书年代,东汉末年,托名神农,365(三品分类):植物252,动物67,矿物46 上品120;中品120;下品125,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本草学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样本和基础中医药学的四大经典之一,三品分类,上品:120种, “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多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品:120种,“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羸者本中经”下品:125种“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本草经集注(集注),隋唐五代
5、(公元581960年),新修本草(唐本草),价值和地位,药 味 数,作 者,成书年代,显庆4年(公元659年),苏敬等23位医药家,844,新增114,9类,54卷,第一部官修本草,早纽伦堡药典880多年纠正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错误首创了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丰富了祖国药学事业的内容, 吸收了许多外来进口的药物,其他本草,药性本草(药性论) 甄权备急千金要方食治篇孙思邈本草拾遗陈藏器十剂分类食疗本草孟铣海药本草李珣(五代),宋 代(公元960-1279年),开宝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价值和地位,药 味 数,作 者,成书年代,公元10981108年,唐慎微,1740多种(一说为15
6、58),保存了北宋以前的本草精华大大丰富了药学内容沿用500多年,直至本草纲目的出现,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明 代(公元13681644年),总体本草学术水平明显提高本草巨著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朱棣救荒本草,兰茂滇南本草,廖希雍炮炙大法,李中立本草原始,本草纲目(纲目),价值和地位,药 味 数,作 者,成书年代,明代,1596年出版,李时珍,1892,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本草学纠错,批判邪说与谬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十六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清 代(公元16441911年),400余种本草专著确立了本草学以功效为核心的新时期重视以歌括形式编写本草进一步充实完善了中
7、药的性能理论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刘若金本草述 ,汪昂本草备要,吴仪洛本草从新,严西亭得配本草,黄宫绣本草求真,本草纲目拾遗(拾遗),民 国(公元19121949年),当代的本草成就,整理刊新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专著涌现了大量的门类齐全中药新著进行了大规模的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及其理论进行现代研究全面整理规范中药炮制发展了新的炮制技术开发了的中药剂型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第二章 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中药的命名,因形态命名:白头翁、牛膝、乳香、人参、虎杖因颜色命名:红花、乌梅、黄连、白芷、青蒿、紫苏因气味、滋味命名:麝香、鱼腥草、甘草、苦参、五味子因功效、秉性命名:决明子、益
8、母草、滑石、威灵仙、肉苁蓉因入药不为命名:枇杷叶、菊花、葛根、桂枝、地骨皮、牛蒡子、鸡血藤、鸡内金、羚羊角、鳖甲因产地命名:杭菊花、川芎、广陈皮、怀山药因进口国名或译音命名:西洋参、番泻叶、曼陀罗因生长特性命名:附子、半夏、夏枯草、冬虫夏草因调剂特点、炮制需要命名:冬桑叶、生姜、熟地黄因人名或传说命名:徐长卿、杜仲、何首乌因避讳改名:薯蓣山药因书写方便改名:山漆三七,中药的分类,第四章 中药的炮制,含义,目的,巴豆降低毒性,有效成分、有毒成分一致巴豆油:34%57%压油制霜:巴豆油18%20%,生半夏、生南星祛除毒性,有效成分、有毒成分不一致消除有毒成分,含甙类物质,易水解、潮解有效成分被破坏
9、失效炮制稳定疗效,提高疗效,酒制升提姜制发散盐制走肾、软坚醋制止痛逢子必炒,炮制的方法,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作用,功效分类,治疗功效:对因治疗功效、对症治疗功效保健功效:预防功效、养生功效,中药的性能,第一节 四气,四气,源流与发展,四气与四性四气说与三性说,四气的确定,温热药:针对寒证,消除或减轻寒性症状,寒凉药:针对热证,能改善或消除热性症状,平性药:无明显的寒热倾向,作用较缓和,四气的作用及意义,寒凉药,泻下热积,清化热痰,四气的作用及意义,温热药,温通血脉,补火助阳,第二节 五味,辛味的意义及效用辛散,能行,行气理气药(木香),解表药(麻黄、薄荷),能散,芳
10、香,行血活血药(红花),化湿药(藿香),开窍药(石菖蒲),气虚阴亏者慎用,甘味的意义及效用补和缓,能补,补虚治疗虚证(补益类药),和中补益脾胃,能和,能解,缓急治疗挛急疼痛,解毒,湿阻中满、气滞、食积慎用,能缓,调和调和药性(甘草),苦味的意义及效用泄、燥、坚,能泄,通泄通便便秘(大黄),燥湿湿证(黄芩),能燥,能坚,坚厚肠胃止泻(黄连),坚阴泻火存阴(黄柏),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降泄降逆气逆(枇杷叶,清泄清热火热(黄连),酸味的意义及效用收、敛、止,能收、能涩,收敛固涩滑脱不禁病证,生津止渴消渴、暑热口渴,乌梅,外邪未尽慎用,安蛔止痛蛔厥腹痛,咸味的意义及效用软、
11、泻,能软,软坚散结有形病证,能下,泻下通便大便燥结,脾虚便溏者慎用,淡味的意义及效用渗、利,能渗,水肿,能利,小便不利,阴虚津亏者慎用,利水渗湿,茯苓,性和味的关系,性味关系,辛发散,温散寒,紫苏,发散风寒,性味关系,生姜,紫苏,辛温发散风寒,性味相同,作用大致相同,性味关系,麻黄辛温发散风寒,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性味不同,作用完全不同,性味关系,薄荷,紫苏,辛发散解表,温发散风寒,凉发散风热,薄荷,连翘,寒凉清热,味苦清热解毒热毒,味辛发散风热表热,第三节升降沉浮,作用,意义逆向病势,意义顺应病位,影响因素,药物性味的影响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药物炮制的影响配伍的影响药材质地
12、的影响 “诸花皆浮,唯旋复花独降” “诸子皆沉,唯蔓荆子独外”,第四节归经,归作用归属经脏腑经络,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理论基础: 脏腑经络学说和辨证,确定归经的主要依据:所治病症的病位,其他: 药物的形色气味体质等自然属性,确定归经的主要依据,本脏本腑的病变,脏腑所属的组织器官的病变,所治病症的经络归属,归经与药性的关系,归经与升降沉浮的关系,引经报使,洁古老人珍珠囊,第五节毒性,毒性的分级,历代:两类:有毒、无毒四类:大毒、常毒、小毒、无毒 大毒、有毒、小毒、微毒,现代:三类:大毒、有毒、小毒,关于毒药,影响因素,用药是否对证剂量大小: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可使其成为毒物药材品种 药材质量炮
13、制 给药途径 其他:剂型与制剂工艺、配伍、服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第一节中药的配伍,七情配伍,“七”:数词,表示七种配伍的内容“情”:情况,现象,单 行,相 须,相 使,相 畏,相 杀,相 恶,相 反,“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相须相使:协同作用,应充分利用,相畏相杀:监制作用,有意识使用,相恶相反:降低疗效,毒副作用, 避免使用,第 七章中药用药禁忌,用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配伍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十九畏,对十八反、十九畏的认识,历史源流配伍禁忌与七情的关正确认识 并非百无禁忌:生理条件和病理状况;药量不能绝对化,妊娠用药禁忌,服药食忌,服药期间,饮食方面的禁忌,第八章 中药的剂型与剂量,汤剂,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煎膏,软膏,硬膏,酒剂,茶剂,冲剂,片剂,糖浆剂,口服液,中药的剂量,剂量:中药在临床治疗时应 用的用量,重要性,确定剂量的依据,第九章 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煎煮方法,服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