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 40 年乡村变化有感记得小时候,有一次不知从何处飘来一个汽球,掉到姨丈家的院子里,汽球下面还捎着些图书和牛肉干等食品。这真是天上掉下来馅饼!我立刻被精美的图书所吸引,图书上有许多彩色图片,现在只能想得起其中的一幅:在一部小货车上,几个人正忙着搬运一些电视机;至于上面的文字与数据,我是不感兴趣的。当我把图书拿出去到处炫耀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这让我感到很满意。在我的记忆里,这一次经历总带着神秘的色彩,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台湾那边搞的什么“宣传攻势 ”,目的是宣扬台湾经济发展的成果,油然一笑。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真正能够记事要到八十年代中期,那时候的中国正沐浴在改革开
2、放的春风里。改革开放*年,就是我这一生的前*年。一路走来,蓦然回首,目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间的感触已不能简单地用“惊讶” 来形容。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父辈们不止一次地在我耳边提起“工分” 、“集体”这类词语。七十年代中期物资还很匮乏,村民们是“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米平时吃得很少,主要粮食是地瓜,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布要布票,而“油肉布” 票要用 “工分”兑换。 “工分”是由“集体”根据个人劳动生产的贡献评定,因此劳动力多的家庭能够得到更多的“工分 ”。照明用柴油灯,没有电视、报纸,每到夏日的夜晚,村民们便聚在祖宅前的大广场听广播,这是他们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也是在每日的辛劳过后能够得到
3、的唯一的休闲娱乐。那时候父亲负责管理村里的一个林场,带着十几个人守着一个山头。那座山距我们村很远,据说是不知哪一代的祖先置下的“产业”,目的是保证子孙后代有柴火做饭。父亲说,当时生产队唯一的一辆自行车是专用的运输工具,他们隔三岔五要千里迢迢地把木柴运回村里。这种景况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摆脱贫穷。 “平均主义 ”、 “大锅饭” 必然要被历史所抛弃。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极大鼓舞了广大的中国农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在新的体制下,中国农民表现出了更大的劳动激情。八十年代以来,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办起了废品回收,现在已有不少人
4、跻身“百万富翁 ”行列,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 “亿元村”。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眼光独到的村民更是办起了塑料加工,直接向工业企业提供原料。农民不再依附土地生存,农村经济朝着多元化转变。现在到村里转转,你会发现楼房林立,道路规整,俨然成了一个小城镇。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大陆东南一隅的这个小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让我感叹不已。不久前的一个月夜,当我漫步在村道旁林荫下的时候,远处广场那边隐隐传来优美的音乐声,我不由得加快脚步,以图瞧个究竟。接近广场,只见男女老少一群人正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曼妙的舞姿,洋溢的笑容,把人带到一个诗一般的美妙世界,广场上仿
5、佛有一股脉脉的欢乐气息正在弥散,感染了周围的人们。月色美,歌声美,舞姿美,人也美,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人们:生活是甜蜜的!我对父亲曾经呆过的那个林场一直怀有一种奇怪的感情,虽然我从未去过。几年前,村委会筹资在山上盖起了一幢别墅,时隔*多年,林场再次迎来了守林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父亲兴致勃勃地约了*年前一起在上面种过树、砍过柴的伙伴,说是“看看去”。我想,当父亲*年后再次重游林场故地,心中必然会被一股强烈的感慨充溢着。沧海桑田,那里的山也许还是那样苍翠,那里的树也许还是那样繁茂,不同的是那里的树木已不再是他们从前眼中的“柴火”。改革开放*年,变的不仅仅是房子、道路这些物质的东西,更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观念意识等等“内在” 的东西,记忆的锁链联系着村庄的过去与现在,使我更为确信这个观点。改革开放*年,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辉煌的起步,很难想象再过*年,中国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的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小时候见过的那捎着图书的“汽球” 不知又要飘到何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