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709837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基本框架图,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6章65条,第一章总 则1-77条,第二章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8-125条,第三章单位层面内部控制13-186条,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19-5931条,第五章评价与监督60-645条,第六章附则651条,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的组织架构,单位内控规范(试行),内部控制基本原理,内部控制实际应用,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组织、机构人员、财务信息、信息技术,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采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内部监督,外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1、关于预算业务控制

2、的法律法规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2、关于收支业务控制的法律法规预算法实施条例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3、关于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的法律法规政府采购法招投标管理办法40多个规章制度;4、关于国有资产业务控制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贯彻暂行办法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5、关于建设项目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6、关于合同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7、关于监督和评价方面的法律法规财政部门监督办法审计法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单位应当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

3、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七个步骤:,(一)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根据单位“三定”规定,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包括邀请外部专家对单位的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成经济活动的各项业务进行调研和访谈,既包括业务层面的组织机构设置,还包括业务层面本身的各项业务流程,对各项业务特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各项业务的目标、范围和内容。,(二)明

4、确业务环节 按照业务实现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将各个业务中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融入到业务流程中的每个业务环节,细化业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部门和岗位设置,明确其职责范围和分工。 比如,预算业务按照预算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可以分为预算编审、预算批复、预算执行、决算与绩效考评等主要业务环节,并在各个业务环节中确定预算业务管理决策机构、预算业务管理工作机构和预算业务管理执行机构的工作机制。,(三)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 风险分析要从各个业务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入手,讨论环境对单位内部控制的负面作用,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比如,预算编审中的风险将直接影响到预算批复、预算执行、

5、决算和考评等环节,预算业务的风险将直接导致收支业务、政府采购等业务失去基础和依据。,(四)确定风险点 确定风险点要依据业务流程梳理,对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进行具体分析,从业务环节角度评估特定风险,找出可能造成单位经济利益流出的风险点。 比如,在预算编审环节,预算金额不准确的风险不但来自于各个预算单位的上报数额,也来自预算管理部门对各个预算单位上报金额的统计和汇总,还取决于预算决策部门对预算金额的评审。因此,风险点实际上就是对于业务环节来说更为细化的风险分析。,(五)选择风险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就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进行风险排序,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整体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

6、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四种。,(六)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各个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内部控制的逻辑顺序,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单位内控规范要求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并针对单位的特定业务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七)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单位要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责任,设立相应部门和岗位对相关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监督和奖惩,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执行机制。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努力构建一套符合实际、业务规范、控制合理、管理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7、如何实施单位内部控制 (一)“八个一”要求。 1、作为一把手工程 2、制定一个实施方案 3、成立一个协调机构 4、召开一次动员大会 5、进行一次调查摸底 6、开展一系列宣传 7、组织一揽子培训 8、建立一套内控手册,(二)以信息化为支撑 内控规范中明确规定,“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也就是说,要想实现单位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就必须以信息管理系统做支撑,将内部控制要求嵌入固化在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实现对单位各项基础工作和经济活动控制的程序化、自动化、实时化、常态化,尽量降低“人控”因素影响,达到内控标准对各项业务约束的“机控”自动实现,进而改变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分

8、块管理、信息分割、信息“孤岛”的局面。,(三)内控实行好 1、单位领导重视,“一把手”工程 2、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比较健全,岗位职责分明 3、制度建设比较完备,注重构建一系列相互配合、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 4、主要通过信息化完成,(四)单位内控预期达到的效果 1、通过具体控制措施,对各项业务进行控制 2、抓住主要问题,早发预警,以预防为主 3、保护资产安全,保护干部安全,两个保护 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控体系。 单位实施内控,对财务人员来说“一升一减” “提升财务工作地位,减轻财务工作责任”,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范围 两个不同层面:单位层面、业务层面 1、单位层

9、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六方面(一)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包括是否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是否建立各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沟通协调机制和联动机制。,(二)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制定公共组织结构图: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虚拟组织、团队结构,(三)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是否上墙) 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经济活动流程、岗位职责和审批权限,使单位的经济活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单位管理制度要设计合理、执行有

10、效。 (四)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 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人是单位内部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必须有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保证各项经济活动正常开展。,(五)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否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和报送单位预决算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预、决算情况) 财务信息是对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的全面、客观、总扩反映。财务信息编报不合理、内容不真实、不完整,说明单位经济活动存在风险。(六)其他情况。除上述五个方面以

11、外的也应当关注,2、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应当重点关注的方面 (7个方面),预算管理情况、收支管理情况、政府采购管理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合同管理情况、其他情况,(一)预算管理情况。包括: 1、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 2、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 3、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 4、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 5、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二)收支管理情况。 包括: 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 发生支出事

12、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查网站或12366电话查询,(三)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包括: 1、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 2、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 3、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四)资产管理情况。 包括: 1、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 2、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先评估、财政审批),(五)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 1、是否按照概算投资; 2、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3、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 4、是否存在

13、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 5、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六)合同管理情况。 包括: 1、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 2、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 3、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 4、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七)其他情况。 除上述六个方面以外的也应当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单位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 八大控制方法: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一)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一是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二是明确划分职责权限,三是实施相应的分离措

14、施,四是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岗位与人对应,通常只能由一个人担任。所谓不相容岗位,是指从相互牵制的角度出发,不能由一人兼任的岗位。以下这几类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授权与执行;执行与审核;保管与清查;会计工作岗位分离;计算机信息系统(CIS)部门内,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电脑操作和数据控制应分离,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事项申请、内部审核审批、业务执行、信息记录以及内部监督等岗位。,(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书面形式)一是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所有授权要书面化)二是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 三是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

15、职权、办理业务。,授权控制主要遵循有以下四个原则:(一)授权的依据依事而不是依人;(二)授权的界限不可越权授权;(三)授权的“度”适度授权;(四)授权的保障监督。,审批控制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则:(一)审批要有界限不可越权审批;(二)审批要有原则不得随意审批。实行授权审批控制,应避免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一)监督权力被“软化”(二)公共财物被“私化”(三)财务等重要岗位的责任人“亲信化”(四)财务会计等重要部门的信息“概括化”,行政事业单位的任何授权都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并予以书面化,通知到经济活动业务流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授权一经确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

16、理业务,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的审批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对“三重一大”业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大额资金的使用”,还应当建立起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确保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三)归口管理。一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二是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三是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四是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5项业务:收入、资产、政府采购、合同、信息系统,归口管理,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管控事项的性质与管理要求,结合单位职责、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和内部授权审批控制的前提

17、下,明确单位内部各个业务的归口管理责任单位的控制方法。原因:一是分散开展,二是协同完成,三是专业性强,(四)预算控制。 一是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 二是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预算是根据单位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财力支持和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起点和依据,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最终都要通过预算管理衔接起来,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资金管控为核心”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控制不同于预算业务控制。预算业务控制是对预算业务的控制,包括预算编制、预

18、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和绩效评价等环节的实施的有效控制。预算控制本身是一种方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作用。,(五)财产保护控制。 一是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 二是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 三是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包括,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和处置批报。 资产日常管理方法包括,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六)会计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是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确保

19、各岗位权责明确,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四是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 五是着力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行使责权; 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会计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七)单据控制。 一是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取得票据; 二是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合法合规; 三是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表单和票据是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行为的“留印”和“有痕”,能够反映单位经济活动是否合

20、法、合规、真实。单位经济活动要填、审核、归档、保管单据。表单通常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经济行为所涉及的内部凭证。比如业务部门会议议题议程地点会期等。票据通常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发生积极行为在报销环节使用的外部凭证,证实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及其具体金额。,1、将经济活动涉及的单据制度化。如工作人员出差必须提供审批单;报销单据必须是政府采购指定的接待单位开具的住宿发票、飞机票,不接受旅行社开具的发票和景点门票,必须附公务卡支付结算凭证。2、使用和管理单据规范化。单据控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行为的痕迹进行控制,实际是把支出事项的外部票据控制和支出事项的内部表单控制结合起来,建立相关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规定使用和

21、管理单据内外结合控制体系,保证经济交易真实合法,避免虚假交易,减少小金库的机会,也使假发票失去市场。,(八)信息内部公开。 一是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 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 ,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吉林省2013年40多个部门在网上公开预算,信息内部公开,是指对某些与经济活动相关的信息,在单位内部的一定范围内,按照既定的防范和程序进行公开,从而达到加强内部监督,促进部门间沟通协调以及督促相关部门自觉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如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督促工作进度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规范性,使信息公开工作做到主体明确、程序规范

22、、方式灵活、反馈顺畅、回应及时。在九大部门系统中实施。,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包括 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 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 三、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 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一、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构架 全面性原则与“三定”规定,三定包括“规章制度不能改变,按原则制度执行不变,不增设机构、由现有人员组合而成” 包括以下3个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内部控制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涵盖单位的相关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管控。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就如一张网,任何业务或事项都是网上的结,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

23、能游离于单位内部控制之外,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控工作。牵头部门主要做好以下7项工作: 1、负责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日常工作。如梳理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确定等。 2、研究提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或规划。 3、研究提出单位内部跨部门的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工作方案。,4、组织协调单位内部跨部门的重大风险评估工作。5、研究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和跨部门的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风险的日常监控。6、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或岗位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7、组织协调单位内

24、部控制的其他有关工作。,二、建立内部控制的工作机制包括以下3个方面 内部控制的核心在于制衡,制衡是核心内容。(一)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 包括两点 1、决策、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机制的侧重点 一是过程的分离。 决策是执行的前置程序,执行是对决策的具体落实,监督影响和制约着决策和执行。 二是岗位的分离。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岗位分离的效果是避免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情况发生,降低了舞弊和腐败的风险。,2、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机制的建设应当适应单位的实际情况。 单位根据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理设计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时,应当符合单位实际,既要符合单位三定要求

25、,又可以从单位经济活动特点出发,建立联合工作组。 如单位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内部监督领导小组,都不是三定方案机构,但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业。,(二)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 经济活动决策事关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议事决策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4个方面1、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具体体现为议事决策规则,包括确定议事成员构成、决策事项范围、投票表决规则、决策纪要的撰写、流转和保存以及对决策事项的贯彻落实和监督程序。 重大经济事项包括,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资产采购,基本建设项目,重大外包业务,对外投资和融资业务、重大资产处置、信息化建

26、设以及预算调整。由于各个单位情况不同,每个单位都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哪些事项属于重大经济事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2、集体研究、专家论证和技术咨询相结合 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单位领导班子由党委、行政、纪检主要领导组成。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定,应当坚持民主集中原则,防范“一言堂”或者“一枝笔”造成的决策风险和腐败风险。 不论是本单位的专业人员,还是外部专家,在参与论证和提供技术咨询的过程中,都应当保持独立、客观、公正,而且对论证结果和咨询服务质量负责。,3、做好决策纪要的记录、流转和保存工作。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应当形成书面决策

27、纪要,如实记录每个议事人员的意见,有利于分清责任。4、加强对决策执行的追踪问效。避免决策走过场,失去权威性。要建立决策问责制度,对出现的决策失误、未履行程序、不执行决策的人员,应当追究相应的责任。,(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1、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构成 包括7个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具体包括,预算编制、决算编制、绩效评价、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账户管理、印章管理、采购验收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债务管理、合同管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管理、内部

28、审计等岗位。 通过业务流程图、岗位责任书落实责任。,2、落实岗位责任制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描述定义内部控制关键岗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明确岗位职责、岗位权力以及与其他岗位或者外界的关系。并落实到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中,按要求进行人事考核,对不胜任工作的,调整工作,或者安排岗位培训。岗位责任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单位工作需要进行调整。3、实行轮岗制度。定期轮岗,有利于尽早发现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利于克服人员管理“疲劳效应”,保持工作人员工作热情。要明确轮岗周期。不具备人员轮岗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替代轮岗机制,确保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认真依法履行职责。

29、,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 没有专业人员,再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都难以得到落实。 (一)把好人员入口关,知识、技能、专业、资格 (二)加强业务培训,定期培训,了解掌握国家政策 (三)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明确什么可接受什么不可接受 (四)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 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

30、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四、编报财务信息的要求包括4个方面 (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会计机构建立和人员配备 会计法对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要求,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还应该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二)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 、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应当实行财会部门关键岗位定期轮岗制度或采取替代控制措施,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按法定要求编制和提供财

31、务信息。 依法抓好会计基础工作,按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保证。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掌握新的财务会计准则制度,按照新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还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制预决算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四)建立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财会部门应当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加强信息沟通,定期开展必要的信息核对,实现重要经济活动信息共享。准确、快捷、系统,提高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提升内部控制效能。,如何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了解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管理结构,对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不断完善,对单位业务活动的流程和

32、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找出风险点,根据找出的风险点、结合现行的法律法规,来选择具体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监督措施切实保障各项制度得到贯彻实施,了解组织结构,教育和科技局,内设机构,直属机构,事业单位,中小学,基建办,装备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园,局直单位,招生办,纪检科,法政科,体卫艺科,中教科,小教科,计财科,人事科,综合科,安全科,职教科,民办教育科,纪检科,督学室,了解经济活动管理结构,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纪检监察内部审计,负责业务工作的部门或岗位,部门内人员组成、各岗位的职责,目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

33、情况,单位主要的业务活动及其管理制度(举例),预算业务预算管理办法收支业务收支管理办法采购业务采购管理办法资产管理资产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第三章 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第四章 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第五章 评价与监督第六章 附则,第一节 预算业务控制第二节 收支业务控制第三节 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第四节 资产控制第五节 建设项目控制第六节 合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控设计过程梳理单位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实际

34、情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和审核,指标分解下达执行申请借款报销支付审核,会计核算和管理报告,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监控,预算业务控制,预算业务的主要环节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包括追加调整)决算编制和绩效评价,预算业务控制,(一)建立健全预算业务内部管理制度 预算贯穿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全过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复杂性、专业性,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预算业务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确保预算业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1、建立预算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权限,落实责任分工,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分离。,2、预算业务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时间

35、要求、审批权限和责任划分(二)合理设置预算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包括预算业务管理决策机构、预算业务管理工作机构、预算业务管理执行机构。,预算业务控制,1、预算业务组织管理体系:管理机构,预算工作领导小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业务管理决策机构,预算业务管理工作机构,预算业务管理执行机构,财会部门(归口部门),单位本级,下属各单位,预算业务控制,2、预算业务管理岗位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建立健全预算业务管理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各个岗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分工、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预算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包括:预算编制与预算审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分析评价。,单位应

36、当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预算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和有效运用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第二十条 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程序规范指经过人大预审等程序,方法科学指目前我们都零基预算,编制及时一般是1月份或2月份上旬,内容完整指各项收支包括财政的和非财政的,合理预测各种收入如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74,预算业务控制,支出结构及归口部门(举例),预算编制流程(举例),业务部门,业务

37、部门负责人或归口部门,财会部门,预算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部署预算编报工作,审 核,审批,审核,下达预算控制数,分类汇总,提出预算编制要求,预算建议数,预算建议数,审批,预算批复流程(举例),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或归口部门,财会部门,预算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分解细化控制数,审核,审批,审核,下达预算控制数,分类汇总,细化调整,预算建议数,审批,预算执行,预算编制的主要风险:在于认为预算编制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合理,业务活动、业务工作、资产配置与财力支持相脱节。预算编制控制措施:1、落实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2、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预算编制

38、的合理性掌握政策依托信息系统(把政策、定额定员标准、历史数据嵌入到信息系统中,提供政策依据基础数据)依靠专业人,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3、建立单位内部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4、根据工作任务细化预算编制 按工作任务的支出规律进行细化,实现财力与事权科学匹配。5、强化相关部门的审核责任,可以内部评审小组自审,也可聘请外部专家审计6、内部审批下达预算,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预算业务控制预算编制,预算信息公开(一)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公开的范围、公开的主体、公开的内容(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包括:出国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接待费(三)专项资金信息公开管理办法、项目申报要求、分配使用情况、使用效益等内容。,预算业

39、务控制预算执行,单位应当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 单位应当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对预算执行的控制预算执行与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预算执行的要求: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类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预算执行的主要风险: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情况;执行进度不合理。,预算业务控制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控制措施:1、明确预算执行方式。三种方式:直接执行(水电费)、

40、依申请执行(课题费)、政府采购执行(政府采购规定)2、加强对预算执行申请的审核和审批。是否与预算指标、工作计划一一对应;是否提供相应的文件和单据;是否按支出标准和支出方向提出申请;是否符合单位内部管理制度3、严格预算执行审核控制。事前审批,按审批处理业务,预算业务控制预算执行,4、强化资金收付业务控制。5、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明确调整条件(不可抗力),明确申报程序,严格调整审核审批。6、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制。跟踪问效。7、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目前的现状是部门预算本身及专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的慢,到年底才执行大部分。,额度匹配流程(举例),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或归口部门,

41、财会部门,预算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根据批复的预算编制本部门的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审核,国库指标额度发布,国库申报,单位月度资金使用计划,本部门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审批,汇总形成单位月度资金使用计划,额度分配及发布,预算执行,预算调整流程(举例),业务部门,业务部门负责人或归口部门,财会部门,预算工作领导小组,财政部门,预算调整申请,审核,审批,国库指标额度发布,调整申请,审批,预算调整,预算执行,审核,是否需财政审批,是,否,86,预算业务控制决算与绩效评价,(五)加强单位决算管理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

42、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社会关注点的转变: 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支出的效果如果部门预算和决算差距在会遭质疑,造成差距大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强化决算和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主要风险:未按规定编报决算报表;不准确、不及时;不重视决算分析;决算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没有起到事后控制的作用控制措施:做好决算报表编报和分析准备工作;强化决算报表的编制和审核;加强决算数据分析和运用。,(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第二十四条 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绩效

43、管理是“目标效果导向”管理,是以绩效目标的设立、实施、评价、反馈为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预算业务控制决算与绩效评价,预算业务控制决算与绩效评价,(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从“钱难要好花”向“钱好要难花”转变,具体有三个层面。1、部门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吉林省从2011年100万以上开始评价,2012年74项100万以上评价、2013年80项100万以上评价)2、专项资金绩效管理(2013年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数额大)3、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按国家要求在吉林省8个部门试点评价指标为16项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主要风险:未按规定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未的得到有效应用。相应措施:预算编制有目标;

44、预算执行有监督,纠偏扬长;预算完成有评价,指标,程序;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加强会计控制,使会计人员岗位、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立起定期报告和分析制度;真正建立起分析和评价结果有运用的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变超支不罚、节约不奖的局面,收支业务控制,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一)对收入业务的控制,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举例),业务部门,分管领导,出纳,会计,按收费许可提交收费申请,开具收费单,缴库,收款、开具收据、缴库联、记账联,交费主体,审批,收费单,收据,缴库联,记账联,银行回单,账务处理,备案,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1、对内部控制管理的收入的范围内控中的收入与会计上的收入不完全一致,有

45、两类,一是财务规则和会计准则认定的收入;二是不作为单位收入但应当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的资金,代收业务。要求:按规定收取、应收尽收,需要上缴的应及时、足额上缴;票款一致;及时入账。2、收入业务的主要风险:相关岗位相分离设置不合理;未按规定项目标准收费;收取过程不规范,分散收取,缺乏管理监督,金额不实;私设小金库;票据印章管理松散,收入流失。,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3、收入业务控制措施: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1)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收入归口管理部门;管理岗位职责权限;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

46、票据印章管理领用程序;对账检查。(2)合理设置收入业务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3)对收入实施归口管理。第二十六条 单位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牵头,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检查。,收支业务控制收入业务控制,(4)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47、第二十七条 有政府非税收入收缴职能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政府非税收入,按照规定开具财政票据,做到收缴分离、票款一致,并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或者私分。,(5)加强对票据和印章的管控。第二十八条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财政票据、发票等各类票据的申领、启用、核销、销毁均应履行规定手续。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票据专管员,建立票据台账,做好票据的保管和序时登记工作。票据应当按照顺序号使用,不得拆本使用,做好废旧票据管理。负责保管票据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险柜等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单位不得违反规定转让、出借、代开、买卖财政票据、发票等票据,不得擅自扩大票据适用范围。加强对收入的分析,对编制预算奠定基础。,收支业务控制支出业务控制(流程举例),业务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