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 2018 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能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的是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答案】 C 【解析】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不产生 CO2, A 错误;内质网是合成和加工蛋白质的场所以及与脂质的合成有关,不产生 CO2, B 错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会产生 CO2,C 正确;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要消耗 CO2, D 错误。 2. 下列措施中,能减少对臭氧层破坏的是 A. 采用无水造纸法 B. 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C. 使用无硫煤等无硫燃
2、料 D. 消减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答案】 B 【解析】 采用无水造纸法减少工业污水来源 , 开辟第二水源的属于提高水的利用率水体保护和治理措施 , A错误 ; 氟利昂的排放会破坏大气层中臭氧层,所以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可减少臭氧层的破坏, B 正确;使用无硫煤等无硫燃料 , 减少硫化物的排放,与臭氧层的破坏与否无关, C 错误 ;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是为了减轻温室效应,与臭氧层无关, D 错误。 3. 某成年男子,智力正常,但身高只有 88cm,其身材矮小的最可能原因是幼年时缺乏 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答案】 D
3、【解析】 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是由于幼年体内缺少生长激素,所以选 D。幼年缺少甲状腺激素或者缺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都可能导致的是身材矮小且智力底下,所以 A、 B、 C 错误。 4. ATP 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表示组成 ATP 的物质或基团, 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 表示鸟嘌呤 B. 化学键 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 在 ATPADP 循环中 可重复利用 D. 若化学键 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 ADP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TP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为腺嘌呤, 为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 为磷酸基团, 也为高能磷酸键。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
4、知, 为腺嘌呤, A 错误; 为高能磷酸键,其水解断裂会释放能量,属于放能反应, B错误;在 ATP 与 ADP 的循环中,物质都是可逆的,只是能量不可逆,所以 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C 正确;若 高能磷酸键断裂, ATP 水解后只剩下腺嘌呤、核糖和 1 分子磷酸基团组成,该化合物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AMP), D 错误。 5. 下列性状的遗传现象,属于完全显性的是 A. 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 B. 纯合红花紫茉莉与纯合白花紫茉莉杂交,子一代都为粉红花 C. 一对血型分别为 A 型和 B 型的夫妇,子一代都是 AB 型 D. 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
5、答案】 A 【解析】 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杂交,子一代都为红果,说明红果对黄果为完全显性, A 正确;纯合红花紫茉莉与纯合白花紫茉莉杂交,子一代都为粉红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 B 错误;一对血型分别为 A型和 B型的夫妇,子一代都是 AB型,说明 A 型与 B 型为共显性 , C 错误;粉红花金鱼草自交,子一代有红花、粉红花和白花 ,与 B 选项相同,为不完全显性, D 错误。 6. 内蒙古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后,农田里长出大量杂草;几年后,植物种类更替;十几年后,恢复到内蒙古草原群落。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
6、种类一直在增加 C.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 D. 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弃耕的农田中仍保留了土壤基质以及一些种子和繁殖体,所以 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A 错误;群落演替中植物种类不一定在增加,只是呈现出来的植物优势种在不断改变,所以群落的类型一直在改变, B 错误、 C 正确;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空间结构, D 错误。 7. 下列关于优生措施的叙述, 错误 的是 A. 家系调查是遗传咨询的重要步骤 B. 羊膜腔穿刺技术是产前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C. 通过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可认定该
7、胎儿有遗传病 D. 早孕期避免放射线照射可降低胎儿的致畸率 【答案】 C 【解析】 遗传咨询的主要步骤: 医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 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作出诊断,如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患某种遗传病; 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 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这种遗传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如进行产前诊断等, A 正确;羊膜腔穿刺技术是产前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B 正确;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还不能认定该胎儿就是患遗传病引起,还需要对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方面做进一步诊断确定, C 错误;放射线照射是诱发细胞癌变的因子之一,所以早孕期避免放射线照射可降低胎儿的致畸率, D
8、 正确。 8. 图示为碳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水圈面积逐渐缩小 B. 过程 减慢 C. 过程 加快 D. 过程 加快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示碳循环过程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化学染料加速燃烧,短时间内释放大量 CO2,所以本题选 D。 9. 在 “探究 2, 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的实验中,属于因变量的是 A. 不同实验组所处的环境温度 B. 2, 4-D 溶液的浓度 C. 每个烧杯中放置枝条的数量 D. 枝条上根的数量及长度 【答案】 D 【解析】 在 “探究 2, 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2
9、, 4-D 溶液 的浓度 , 枝条上生根的数量及长度属于因变量 , 环境温度和枝条的数量等属于无关变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D。 10.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B. 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 C. 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 D. 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答案】 A 【解析】 自然增长率 =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它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所以说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A 正确;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如果分布的面积或者体积巨大,其种群密度并 不一定大,B 错误;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如果其出
10、生率也越高,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C 错误;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只是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会增长,种群数量增长的快慢还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D 错误。 11. 血红蛋白 珠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由 ATT 变成了 GTT,导致 珠蛋白链很容易被破坏,引发慢性溶血,严重时导致机体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材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B. 依据对表现型的影响,该基因突变不属于致死突变 C. 引起溶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 珠蛋白链增多 D. 这种基因突 变属于碱基对替换引发的序列变化 【答案】 D 【解析】 上述材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的危害性,没有说明其普遍性, A 错
11、误;由于该突变可以导致机体死亡,所以该突变属于致死突变, B 错误;有题干信息 “ 突变导致 珠蛋白链很容易被破坏 ” 可知,不是引发细胞内 珠蛋白链增多, C 错误;由题干信息 “ 血红蛋白 珠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由 ATT 变成了 GTT” 可知,这种基因突变是属于碱基对替换引发的序列变化, D 正确。 12. 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 NaCl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甲表 示细胞数量的变化 B. 乙曲线说明当 NaCl 溶液浓度大于 a 时细胞开始吸水 C. NaCl 溶液浓度为 b 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 实验过程中细
12、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示曲线,甲随 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乙随 NaCl溶液浓度增大而逐渐增大,之后不再改变。由于肝细胞在较低浓度的 NaCl溶液会吸水涨破,数量为 0,在较高浓度的 NaCl溶液中会失水皱缩,所以甲曲线代表细胞体积的变化,对应乙曲线代表细胞数量的变化,所以 A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乙曲线中当 NaCl溶液 浓度大于 a 时细胞开始失水, B 错误; NaCl溶液浓度为 a 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C 错误;由于细胞形态体积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所以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正确。 13. 下列关
13、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铃薯匀浆加淀粉酶后,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 B. 向马铃薯匀浆加入碘 -碘化钾溶液,振荡后溶液显蓝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 C. 用苏丹 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后, 50%的酒精能洗去细胞内油滴上的橙黄色 D. 用蛋白酶催化蛋清稀释液水解时,可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清蛋白是否彻底被水解 【答案】 B 【解析】 本尼迪特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若呈红黄色,说明匀浆中含还原糖, A 错误;碘 -碘化钾溶液是检测淀粉的,若振荡后溶液显蓝色,说明匀浆中含淀粉, B 正确;用苏丹 染液处理花生子叶切片后, 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细胞
14、外的染液颜色, C 错误;由于蛋白酶本身是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所以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清蛋白是否彻底被水解, D 错误。 14. 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致敏原产生的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B. 全球化会使 人们接触更多的生物,但不会增加过敏的几率 C. 先天性免疫缺乏病的症状与 AIDS 相似,而且也是传染病 D. 不慎感染 HIV 后,若不及时治疗,传染他人概率会增大 【答案】 D 【解析】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致敏原产生的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A 错误;人们接触的生物越多 , 接触的致敏原可能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引起人们增加过敏的几率,
15、B 错误;先天性免疫缺乏病不属于传染病, C 错误;不慎感染 HIV后,若不及时治疗, HIV 在体内繁殖增多,传染给他人的概率就会增大, D 正确。 15.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 “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 时装片 ”活动时截取的 4 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同学的装片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染色、漂洗和制片 B. 依据细胞周期先后将图中 4 个时期排序,应为 C. 过一段时间后,图 的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如图 的细胞 D. 分裂间期核内无染色体,所以不会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 【答案】 B 【解析】 分析图片, 为有丝分裂中期, 为有丝分裂后期, 为有丝分裂前期, 为有丝分裂
16、末期。 在 “ 制作并观察洋葱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 的活动中,装片制作过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A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 4 个时期排序应为 , B 正确;由于实验中细胞已经在解离时死亡,所以无法图 的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图 的细胞, C 错误;分裂间期核内无染色体,但有染色质,所以会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 D 错误。 16. 下图是某同学进行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活动时拍摄的显微镜下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指暗线是细胞壁,它两侧的蔗糖溶液浓度会有较大的差异 B. 所指亮区是细胞溶胶, 观察不到细胞器是因为它们都是半透明的 C
17、. 所指暗区是细胞液,它属于细胞质,复原时也有水分子出液泡 D. 所指亮区是细胞膜,该实验证明了它的选择透性与细胞壁不同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片: 为细胞壁, 为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 为紫色大液泡(含细胞液) , 为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即原生质层。据此分析各个选项: 所指暗线是细胞壁,由于它是全透性的结构,所以它两侧的蔗糖溶液浓度没有明显差异, A 错误; 所指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间隙 , B 错误; 所指暗区是细胞液,它属于细胞质,复原时也有水分子出液泡 , C 正确; 所指亮区是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 D 错误。 17.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
18、体育种都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A. 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B. 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C. 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 D. 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物种出现新基因和性状 【答案】 D 18. 下表为甲、乙两位同学用相同材料和试剂进行 “探究酶的专一性 ”的活 动过程。甲做了 13 组,乙做了 46组。 单位: mL 组别 1 2 3 4 5 6 1%淀粉溶液 3 3 3 2%蔗糖溶液 3 3 3 新鲜唾液 1 1 蔗糖酶溶液 1 1
19、 本尼迪特试剂 2 2 2 2 2 2 下列叙述 错误 的是 A. 甲同学实验的检测试剂可换成碘 -碘化钾溶液 B. 甲、乙同学单独做的实验都不能探究酶的专一性 C. 若组 4 出现阳性反应,则乙同学的实验无法证明酶的 专一性 D. 甲、乙同学的实验组合在一起能排除更多无关变量的干扰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甲同学是用相同底物(淀粉)和不同的酶(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探究酶的专一性,乙同学是相同酶(蔗糖酶)和不同的底物(蔗糖和淀粉)探究酶的专一性,都通过加入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是否有还原糖产生达到实验目的。 甲同学实验的检测试剂可换成碘 -碘化钾溶液检测底物 淀
20、粉是否被全部水解, A 正确;结合前面的分析,两位同学都能达到实验目的, B 错误;组 1 和组 4 本身为对照组,若出现阳性反应,说明底物中混有还原糖 ,则无法证明酶的专一性, C 正确;甲、乙同学的实验组合在一起能排除更多无关变量的干扰 , 如能同时排除两种底物是否分别混有还原糖,同时排除两种酶的催化活性等等无关变量, D 正确。 19. 下列关于肌肉组织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通过 ATP 提供给各种生命活动 B. 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阶段提供 ATP 和 H C. 阻断电子传递链阶段的反应,柠檬酸循环的反应将不能持续 D. 阻断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
21、递链阶段的反应,糖酵解不能持续 【答案】 C 【解析】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通过 ATP 提供给各种生命活动, A 错误;糖酵解和柠檬酸循环为电子传递链阶段提供 H, B 错误;阻断电子传递链阶段的反应,则不能产生 H,柠檬酸循环的反应将不能持续, C 正确;阻断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阶段的反应,糖酵解可以继续进行,因为它可以继续进行无氧呼吸, D 错误。 20. 下列关于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的叙述 错误 的是 A. 用含 32P 的化合物培养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中只有核酸含 32P B. 要用 32P 标记噬菌体,可用既含 32P 又含 31P 的细菌培养噬菌体 C. 3
22、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搅拌就离心所得 沉淀中有放射性 D. 若 T2 噬菌体的壳体也进入细菌,则无法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 A 【解析】 用含 32P 的化合物培养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中凡是含 “P” 的化合物都可能含 32P, A 错误;要用32P 标记噬菌体,则只要含 32P 的细菌就可用于培养噬菌体, B 正确;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搅拌就离心所得沉淀中由于含大量带 “ 35S” 的噬菌体外壳蛋白,所以沉淀物中有放射性, C 正确;若 T2 噬菌体的壳体也进入细菌,两组标记实验的结果没有区别,所以无法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D 正确。 21. 一个种
23、群内, XBXB、 XBXb、 XbY、 XBY 的基因型的个体均占 22%,则 b 的基因频率为 A. 33.3% B. 43.6% C. 45.3% D. 50% 【答案】 B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学 %科 %网 . 22. 下列甲、乙图分别表示某真核生物体内基因 A1 转录、翻译的过程,其表达产物酶 E1 是细胞内某正常生理过程所需的酶。基因 A2 的序列与 A1 相同,但因为启动部位的倒装,导致 A2 转录的模板是甲图中的 ,转录产物不能 进一步翻译。下列叙述正确
24、的是 甲 乙 A. 基因 A2 和 A1 转录产物的碱基序列互补 B. 基因型 A1A2 的个体 E1 的含量高于正常人 C. A2A2 个体的该基因座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蛋白 D. 图乙中核糖体相对 mRNA 从右往左移动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只有基因 A1 才能正常转录和翻译,合成酶 E1,而基因 A2 只能发生转录,不能完成翻译,不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由于基因 A1 的转录模板与基因 A2 的转录模板刚好是互 补配对的两段核苷酸序列,所以它们转录产物也是正好互补配对的核苷酸序列, A 正确;基因型为 A1A2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1A1 的正常人比较,其翻译的产物 E1不可
25、能更多, B 错误; A2A2 个体由于细胞内没有正常基因 A1,所以该基因座位不能表达出有功能的蛋白, C错误;根据肽链延伸方向可确定图乙中核糖体相对 mRNA是从左往右移动, D 错误。 23.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其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标明。图中 2 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 4 号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B. 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C. 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 D. 乙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 Ab 和 aBb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而分裂的甲细胞内含 A 和 a,说明 a 基因是突变产生, A 错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