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本安全观.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13884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治本安全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治本安全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治本安全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治本安全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新形式下治本安全观的转变与落实根基稳健,方可长成参天大树;源流充沛;方可聚成壮阔海流;纲领先进;方可汇成磅礴力量。曾几何时,我国的监狱建设以无犯人脱逃,无犯罪事件,无重大疫情和安全事故为工作重点,满足于表面的安全,仅定位于罚执行机关的单一角色。然而,随着司法部提出了“治本安全观”的新理念、新要求,我们的监狱工作都将要彻底的转变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社会输出合格产品。这是历史的契机,是新时代下将监狱工作彻底升级强化的重大机遇;这是回顾与改革,是基于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反思而提出的吐故纳新之举;这是奋进与追求,是全体监狱事业人在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目标。丰富内

2、涵是开始,转变理念是关键治本安全观的提出,并非否定过去以安全保障为根本的工作方式,而是将底线安全视为“起跑线”,着力填补过去在改造与更生领域的不足,打开解决核心矛盾的潘多拉魔盒。首当其冲,全体监狱工作者必先统一思想,深刻理解治本安全观的题中之义,广泛开展关于新理念的讨论与学习;解放思想,强化理论框架的构建,丰富理论的内涵。与此同时,必须加快工作理念的转变,从队伍建设着手,逐步舍弃“限制监管+强制劳动”等简单粗暴的执行方式,特别是要摒弃“重生产效益而轻教育改造”的模式,要用监管与劳动的减法,换取心理与三观矫治的加法,以教促改,调动服刑人员悔改向善的积极性。可以预见,治本安全观的理论将会在日后实践

3、工作中逐步完善,并融入更多的真知灼见,以卓越的成效形成完备的体系,终将深入人心。硬件设施是保障,制度创新是根本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就揭示物质基础的重要性。理念再好,制度再先进,没有硬件的保障,也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监狱场所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是治本安全指导理念得以践行的重要根基。规范场所建设,提升设施保障水平,并不是指筑高围墙和强化电网,而是不断满足教学、德育、感化和培训工作的硬件需求,为服刑人员的学习、矫治提供合乎要求的场所。诸如:增设“文化道德长廊”、功能化阅读场所、实用技能培训平台和信息化管理等等硬件建设,能够有效保障教育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体系运转与发挥作用,必须依靠于合理而

4、高效的制度。制度的设计应以树立服刑人员正确的三观为主导,以传统道德来洗涤心灵,以法律为外在约束,攻心治本,筑牢心理围墙。从集体教育向个别教育转变,从“开大会”向“上小课”转变,针对不同特征的罪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矫治方案,提升教育实效,切实转变思想认识,提升法律意识,使其从心理上服从管理,一心向善。夯实人防基础,约束干警的制度应与时俱进。干警的规范执法工作流程、明确的职责划分、督察与考评体系完善等方面,应浓墨重彩的体现于新制度。法治教育促守法,融入社会造“成品” 检验狱内改造成效的最重要标准,在于犯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产品、再度融入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创造社会价值。首先,监狱干警要公正执

5、法,在工种安排、处遇兑现、计分考核、行政奖励、减刑假释等方面要严格执行规定,创造公平环境,能让罪犯耳濡目染,受到法制化管理的熏陶。更为重要的是,要确立法制教育在整个改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量化法制教育的工作任务,以课程宣教、考试或者场景模拟等创新方式来灌输法律知识,塑造法制的灵魂。然而,现行的监狱普法教育大多依靠管教员实施,基本是流于宣读条文的形式,忽视了罪犯的文化差异,难以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因此,监狱急需建立一支水平过硬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队伍,将社会和民间力量引入改造工作中,为我所用。提高狱内的文化教育水平,对罪犯因材施教实行就业技能培训,是使其重新融入社会的前置条件。与此同时,

6、监狱可与劳动部门、社会企业共同搭建就业对接平台,帮扶就业;联手教育部门,促进后续的知识技能深造;委托社区小区,进行跟踪服务,提供必要的生活与心理辅导。加强民警队伍建设是实现监狱安全稳定的保障。监狱民警是监狱工作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民警队伍建设抓不好,监狱安全稳定和各项工作都没有保障。加强民警队伍建设,不妨尝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开展人本管理。1. 合理设计职位。合理设计职位一方面需要管理层对监狱机关的每一个职位的工作量、难度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再根据测算的结果对不同职位配备相应的警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人多岗,多人一岗,部分岗位没有人愿意担任,民警之间工作量极不平衡的现状。另一方面要充分

7、考虑每个职位要有用武之地和一定的发展空间。一个人的工作若其职位发展空间太小,不足以向他的能力挑战,其结果不是不愿干,便是很快变成“老油条”。我们常常也会感叹:“想不到满怀壮志的年轻人会一个个地消沉下去”。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可能不是青年民警个人的问题,而是职位发展空间太小所致。这就需要管理层在设计职位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设计职位时只对工作的结果和追求的目标进行确定,对工作过程和细节无需诸多限制,充分调动每位民警的积极因素,发挥其创造力,才能提高达到目的的时效。2.用人重其能力和大节,而不求全责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必须要有某些特定的才能。所以某一职位的合适人选,不一定是十八般武艺

8、样样精通的通才,而只要精通某一门武艺的普通人才。所以在考虑用人时,只要这个人能胜任某些工作并会有突出表现,那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他,如果再将职位与其志趣街接起来,更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其个人的发展,尽管他有其他短处。但在监狱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少数干部因有一些与职位无关的缺点而得不到任用。这就要求决策者要认识到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即使是能力非常强的人也应安置在适合其能力发展的岗位上。3.责任追究中体现人本思想。监狱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所有民警在工作中都不希望出现事故,但由于现阶段经济、技术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罪犯脱逃、伤人等监管安全事故很难完全避免。社会上很多行业都不可避免会发生安

9、全事故,但在责任追究中,领导层应有人本观念。首先要分清事故的性质,对那些可以作为而不作为、因工作的失职、渎职或玩忽职守造成的事故,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而对于那些不能作为或难以作为的事故处理应实事求是,分清责任人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原因。经常听到监狱民警说:“自己在家睡觉都能睡出处分来。”民警在这样的压力下工作,只能小心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根本没有精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因此在追究责任中应体现人本思想。4.用足激励手段,完善激励机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除了金钱和基本的需要之外,还有许多精神层面上的激励措施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如非金钱激励员工的 108 种手段中提到的

10、榜样激励、目标激励、授权激励、尊重激励、沟通激励、信任激励、宽容激励、赞美激励、情感激励、竞争激励、文化激励、惩戒激励中的 108 种激励手段,感觉很好,很受益,这为我们积极探索民警队伍建设的新途径,不断完善民警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提供了思路。5.实施权责对等的原则。权责对等是指管理者使组织成员所承担工作的责任和权利基本相等。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只有做到了权责对等,才能真正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激励人们工作的热情。监狱民警作为一种高危职业,承担着监管改造和组织生产两大任务,承担着监管安全事故的巨大风险,这就需要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现有的法律,对监狱人民警察规定更多的职权或者工作要求,其中没有一

11、项体现人本精神。实施权责对等,应将民警的物质保障权、工作知情权、工作建议权、劳动保护权等最基本的人本权利纳入其中,并且只有将这些权利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使监狱民警真正负起责任,才能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四)做好罪犯改造工作,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是实现监狱安全稳定的根本。建立监管安全长效机制、促使罪犯平稳顺利完成漫长的蜕变过程,我们需要树立循环论的理念,即要树立“运用一切手段促进罪犯进入良性循环的改造轨道,运用一切手段切断罪犯进入恶性循环的环节,从而实现监管安全长效稳定”的理念。1.正确运用罪犯改造良性循环论理念。人的行为与心理是遵循知 情 意 行的运动变化规律的。只有形成认知,才能对具体事物产生

12、感情,而后产生行动的意图、目的,最后作用于自己身体转化为具体行动去贯彻实现自己的认识。运用罪犯改造良性循环论理念,首要需要明确罪犯改造良性循环的具体环节。即:认罪服法 服从管教 积极求改 获得可预期的奖励分受到监狱行政奖励 受到法院刑事奖励 积极求改对这一良性循环思路,不仅我们民警要确立稳定地认知,更需要罪犯自己确立这种认知,并形成其稳定的改造认知、改造意志。2.强化罪犯对改造良性循环的认知。知是这个运动变化过程的最初一步,形成知有两条途径,即: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罪犯个性与监狱环境的碰撞、磨合形成直接经验,民警的明确教育形成罪犯的间接经验。很显然,后一种途径比前一种途径要有益的多。要让罪犯形

13、成改造良性循环的稳定认知结构,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必须要民警带着明确意识、明确目的向罪犯灌输循环论理念。我们可以时时讲、事事讲,大会讲、小会传,要结合监狱的各种制度,结合对罪犯的奖惩,让罪犯明白道理、体会这种理念。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日常点点滴滴的教育灌输,才能达到让罪犯形成改造良性循环认知,自觉的践行良性循环,自觉的避开恶性循环。3.积极营造罪犯改造良性循环的外部环境。罪犯改造的良性循环,需要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在监狱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下,外部因素的强制灌输作用、外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相对于其它环境更为突出。营造良性的外部环境,一方面是努力营造公正、严格的执法环境。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

14、滴中体现公正、严格,更能让罪犯直接感受到刑罚、法律的公正、严格。在这样的执法环境下,罪犯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奖惩的结果,才能自觉地进入法律规定的服刑改造的良性循环中。另一方面是努力营造体现人文关怀的管理环境。进一步发挥文化对罪犯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的作用,促进罪犯群体良性主流文化的形成。在公正、严格执法中体现人文主义,给罪犯更多的人文关怀,对于罪犯平稳、顺利度过漫长的服刑生活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也是改造罪犯的应有手段。4.堵住罪犯进入改造恶性循环的入口。罪犯对待挫折的态度决定罪犯面临挫折时所选择的行为,从而决定罪犯是否进入或远离改造恶性循环。因此,在罪犯遇到挫折时,如何将强制措施

15、的威慑作用与教育引导的疏导作用捏合起来,形成合力,引导和强制罪犯正确对待挫折,走出恶性循环的入口,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是我们必须科学处理的问题。堵住罪犯进入改造恶性循环的入口,首先要保持制度的威慑力,保持高压的态势,只有以国家暴力为后盾,才能使制度威慑作为一种新的元素强有力的进入罪犯的心理结构,为罪犯心理结构的重建提供可能;其次,根据不同罪犯的不同情况,分析其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对症下药,逐步的改变罪犯的心理结构,促其形成稳定的罪犯改造心理,逐步进入改造良性循环的轨道。治本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监狱工作全面进入 2.0 时代,既要坚守安全,更要着眼于创新改革,将工作高度从 “求稳”提升到“求精”。我们要把握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站位,抢抓发展机遇,主动迎接司法体制改革的挑战;要围绕治本安全新布局,把新理念作为监狱改造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