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目 录1.前 言 -31.1 工程概况 -31.2 勘察目的和任务 -41.3 依据的技术标准 -51.4 勘察工作的布置及完成情况 -51.5 有关情况说明 -72.工程地质条件 -82.1 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82.2 区 域 地 质 -82.3 场地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现象 -102.4 岩土层的构成及特征 -102.5 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113场地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 -133.1 气 象 水 文 -133.2 地 表 水 和 地 下 水 -153.3 水 和 土 的 腐 蚀 性
2、评 价 -164.地震效应 -184.1 抗震设防基本参数 -184.2 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184.3 地震液化 -184.4 抗震地段 -18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205.1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205.2 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205.3 地基承载力及压缩变形指标 -215.4 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价 -216.地基基础方案 -236.1 天然地基方案及地基均匀性 -237.管廊施工中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预测及治理措施 -237.1 基坑概况和开挖、支护方式建议 -247.2 基坑降水 -257.3 抗浮设计 -257.4 基坑施工注意事项及建议 -268结论与建议 -
3、27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 附图表、图片1. 勘探点一览表 1 张2. 地层统计表 1 张3. 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 1 张4.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1 张5. 工程地质剖面图 14 张6. 钻孔柱状图 67 张7. 颗粒分析试验报告 1 份8. 水质分析报告 1 份9. 土腐蚀性试验报告 1 份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1.前 言1.1 工程概况受那曲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图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任务。该项
4、目为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建设,本次勘察主要包括:通站路和德吉路两条路的地下管廊勘察,德吉路管廊勘察长度约为4.2km,宽 7.75m。 (迎宾大道-尼纬路):深 7.55m,其中内部3.95m,上部覆土厚 3.6m。 (尼纬路-羌塘大道):深 7.3m,其中内部 3.7m,覆土 3.6m;通站路管廊勘察长度约为 2.7km,宽7.75m, (沃玛提格路-次曲路):深 7.55m,其中内部 3.95m,覆土3.6m。本次勘察主要目的为查明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为施工图设计及基础施工提供地质依据。图 1-1:场地全貌图(来自 google 地球)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5、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41.2 勘察目的和任务受建设单位委托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的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岩土参数依据,其任务是:1、查明场地内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岩性构成,判明地貌单元,要求绘制相应的平面图、地质剖面图及柱状图;2、查明场地范围内岩土层类型、分层厚度,评价场地稳定性、地基土均匀性,提供岩土层的承载力;3、查明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状况、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4、查明场地内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其变化幅度,评价水、土对拟建建筑物基础材料的腐蚀性;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场地
6、的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判别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性,并计算液化等级;7、对拟建工程场地地基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提出合理、经济可行的基础类型,提供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等有关的岩土参数为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8、为基坑支护提供可靠的岩土参数,提出基坑支护和地下水控制方案建议,提供抗浮设计水位与抗浮设计参数;9. 提出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监测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5检验工作方案提出建议。1.3 依据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2009 版;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
7、(CJJ56-2012) ;3.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 2015)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5.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118-201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版;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 ;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50223-2008) ;1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
8、规程 (JGJ/T87-2012) 。1.4 勘察工作的布置及完成情况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2009 年版)相关规范及要求并与建设单位商定:本次勘察主要沿拟管廊中线布设钻孔,钻孔位置由本公司测量人员放线确定,共布设钻孔 67 个(编号ZK1ZK67),具体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本次工程测量起始数据为甲方提供的 3 个已知点的坐标数据,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6高程为近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坐标系统为城市坐标系(详见下表) 。采用拓普康 GTS-601 型全站仪进行测放,利用全站仪放样程序放
9、出各钻孔位置;钻孔竣工后,利用全站仪定测出实地各钻孔点坐标、高程;勘察钻孔、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均采用全站仪实测,其定位误差小于 0.10m,标高误差不超过 0.01m,其测量精度符合规范要求。表 1-2 控制点数据控制点 X 坐标 Y 坐标 高程(m)G1 3481877.49 405307.34 4330.05G2 3482378.89 405307.34 4321.52G3 3482160.11 405307.34 4316.58勘察方法手段主要是在收集附近已有资料、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勘察,采用野外踏勘、钻探、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取土及室内试验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察,对拟建场地工程
10、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本次勘察共投入工程钻机 4 台,型号为 XY-150。原位测试采用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使用导向杆自动落锤法,锤的质量 120kg,落距 100cm,探头直径 74mm,截面积为43cm2,锥角为 600,打入过程连续,记录每贯入 10cm 的锤击数。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均作为评价岩土层力学特性的依据之一;取样、测试及编录均按有关规程要求进行。勘察外业工作于 2016 年 7 月 1 日开始,至 2016 年 7 月 24 日结束。完成的工作量见表 1-3。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7表 1-3 完成工
11、作量一览表工程测量 原位测试和取样 主要成果资料项目 钻探 布测钻孔 剖面 取样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N120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文字报告单位 m/个 个 km/条 孔 米/孔 张 张 张 份工作量1289.5/67 67 8.45/14 8 25/25 1 14 67 1经现场踏勘及钻探揭露,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3.1 条判定,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为二级场地,地基为二级地基,综合评定勘察等级为乙级。1.5 有关情况说明本报告使用北京理正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工程地质勘察CAD8.5 (PB2)版软件编制。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
12、公司 82.工程地质条件2.1 场地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那曲镇南部新区拟建通站路和德吉路,场地整体标高为 4476.5464498.351m,场地整体起伏较小,局部凸起或下陷,该场地属于高原冲洪积地貌,场地整体较平坦,那曲河和次曲河南北穿过德吉路。图 2-1 场地地形地貌(施工阶段)总之,场地地形环境一般。2.2 区域 地 质那曲县处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羌塘草原中部,在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区内主体构造为东西向构造为主,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上,班戈-倾多拉退化弧展布于该区内,沿带有较大规模的燕山晚期型或-S 过渡型花岗岩株和岩基发育,构成退化弧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
13、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中酸性侵入岩带,构造形变以过渡型褶皱和逆冲推覆为主。主要断裂有位于南部香茂乡的崩错-边坝-怒江断裂和北部达前乡、孔玛乡的日土-改则-丁青断裂。图 2-2 那曲区域地质图那曲县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中部,区内主体构造走向为东西向构造为主,其构造单元主要是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由石炭二叠系及前震旦系念青唐古拉群所构成,侏罗白垩系仅在弧背边缘局部超覆,见燕山晚期的 IS 过渡型花岗岩侵入,与冈底斯复式花岗岩基(带)毗邻展布,并共同构成活动大陆边缘主弧深成岩带的内、外带。部分晚白垩始新世的陆缘弧火山岩覆盖其上,渐新世第四纪的陆相火山沉积盆地叠置,喜山
14、晚期 S 型花岗岩岩株较发育。其构造形变以弧背逆冲、块断和走滑为特征,其间的崩错-边坝-怒江断裂为北东向的左行走滑断裂,而它早期可能具有右行转换断层的那曲镇南北新区通站路、德吉路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武汉浅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特征,表明其东、西两侧的前中生代地壳可能具有转换拼接性质,因此该板片具有同域复合地体的结构特点。详见图 2-2;拟建区为青藏高原低山丘陵地貌,场地整体地形起伏小,场地整体平坦,地层较单一,从上到下依次为为耕土、砂质粉土、角砾和强风化泥岩。总之:拟建场地区域地质稳定。2.3 场地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现象场地为青藏高原低山丘陵地貌,场地整体起伏小,场地整体较平坦
15、。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图和现场钻探资料揭露,场地附近无全新活动性断裂带通过,场地及场地周边亦未发现滑坡、土洞、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和全新世活动断裂存在,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物的建设。2.4 岩土层的构成及特征经工程地质调查、钻探揭露,拟建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耕土(Q 4m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粉土(Q 4al+pl)、第四系全新冲洪积角砾(Q 4al+pl)及三叠-侏罗系泥岩(TJ mlg) ,由新到老分述如下:(1) 第四系全新统耕土(Q 4ml)耕土:杂色,松散,干-稍湿,主要成分为粉土和砂土,土质较均匀,夹植物根系。钻探厚度 0.5m(ZK6)-0.75m(ZK31)。场地局部有分布。(2)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质粉土(Q 4al+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