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岩土工程勘察例题例题 1 某单位拟建一栋六层住宅,长 80 米,宽 11.28 米。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该场地等级为一级。试设计详细勘察阶段的钻孔种类、数量、间距和深度。解: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等级为甲级。六层,采用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其他条件未知。1)如果已知该地区同样条件下的经验条形基础宽度和埋深,可按照控制孔深度基底下3.5b,一般孔深度基底下 3b 来设计钻孔深度。2)如果已知该地区特别是临近类似建筑场地土层结构、基础宽度和埋深、经验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及建筑物荷载特征(一般多层建筑物每层荷载取均布荷载 1213kPa) ,可算出变形计算深度,控制钻孔深度基底下变形计算深度
2、,一般孔深度略小一些。3)上述条件未知,可近似按照初步勘察阶段钻孔深度要求来设计多层建筑采用浅基础的场地(如果决定采用桩基础,按照桩基础要求设计钻孔)勘察钻孔深度。但间距应按照详细勘察阶段间距设计。该建筑为六层,可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一般孔深度 610 米,控制孔深度 1020 米。旧规范按照勘察等级决定详细勘察阶段钻孔间距,新规范按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决定钻孔间距。本例为复杂场地,勘察等级为甲级,地基等级未知,一般按照邻近场地地基等级大致确定。缺乏经验的地区,如果没有确切的资料表明该场地地基为复杂地基,一般可按照中等复杂地基设计钻孔深度,具体勘察时视具体情况来调整间距和深度。本例为一级场地
3、,但无地区经验,可以推断地基等级为三级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又没有确切资料说明该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所以可按照二级地基设计间距,钻孔间距取 1530m。住宅长 80 米,宽 11.28 米,按照规范要求,钻孔布置除了满足间距要求外,还应布置在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综上所述,钻孔间距可取 20m,控制孔深度 1020m,取 15m;一般孔深度 610m,取 8m。钻孔双排布置,每长边各 5 个钻孔。共 10 个钻孔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孔比例在 1/3 以上,本例取 6 个,宜均匀布置,布置在四个角点。技术孔比例 1/22/3 以上,本例取 4 个 6 个,宜均匀布置。控制孔:ZK1,ZK3, ZK5,
4、ZK6, ZK8,ZK10技术孔: ZK1,ZK3,ZK5,ZK6 ,ZK8,ZK10例题 2(6-2):我国北方某单位建一座仓库,东西向长 47.28 米,南北向宽 10.68 米,二层,高 8.1 米。北方距离 10 米处有一荷塘。布置详勘钻孔数量、间距、深度和类别。解:根据给定条件,北方要考虑冻土因素,但本场地不是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地基等级为一级) ,加上场地附近有荷塘,所以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二级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勘察等级为乙级。二级地基钻孔 间距 1530m,考虑到冻土因素,取较小值,可取约 16m,控制孔深度1020m,考虑到一般仓库重要性等级较低(如果仓库中为危
5、险品,则重要性等级为一级,深度加大) ,取较小值,10m (但宜比荷塘深度大) ;一般孔深度 610m,取 8m (但宜比荷塘深度大) 。钻孔双排布置,每长边各 4 个钻孔。共 8 个钻孔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孔比例在 1/3 以上,本例考虑到荷塘因素,取 5 个,宜均匀布置。技术孔比例 1/22/3 以上,本例中,钻孔数目本身较少,加上规范对取样和原位测试数目有要求(每层土6 个) ,所以取 68 个,宜均匀布置。ZK1,ZK4,ZK2 或 3,ZK5 ,ZK8 为控制孔。钻孔及荷塘中取水样进行腐蚀性评价,地下水位按照荷塘常年最高水位确定。例题 3(6-3):南京某厂拟建五层职工住宅,长 37.
6、64m,宽 8.94m,砖混结构结构。建筑场地几十年前为一个大坑逐年填平。设计详勘工作量。解:根据给定条件,地基土有填土,地形地貌复杂或较复杂,地基等级 2 级,场地等级 2 或 1 级,次要工程。基础形式未知,考虑到地基和场地条件,可能采用地基处理或桩基础。勘察工作布置应同时符合天然地基和桩基及填土勘察要求。 (填土年代较老,不考虑桩基础设计时的负摩阻力) 。按照天然地基勘察要求, 钻孔间距 1530m,一般孔深度 610m,控制孔深度1020m;控制孔比例 1/3 以上。按照填土勘察要求, 钻孔间距应加密,以查清楚暗埋的塘滨沟谷坑的范围和深度, 钻孔深度大于填土深度。按照桩基础勘察要求,摩
7、擦桩钻孔间距 2035m,端承桩钻孔间距 1224m,深度方面,因填土下部情况未知,只能根据南京尤其是该厂邻近地段勘察经验确定。 (有桩端深度、桩径、持力层顶板深度确定。控制孔比例 1/31/2 以上。如果填土质量较好,也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考虑到地基和场地等级较高,和填土勘察要求,钻孔间距取约 1.2m,双排布置,每长边布置 4 个钻孔,共 8 个钻孔。控制孔 6 个,深度 20m(但应大于坑底深度一定距离) ;一般孔深度 10m (但应大于坑底深度一定距离)。8 个钻孔全部为技术孔。例题 4(6-8):北京市某高层建筑,东西向长 30.1 米,南北向宽 20.8 米,地上 18 层,基础埋深
8、为 6 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场地原为松树林,东部为河道,河顶宽 15 米,河底宽3 米,深 3 米,一年前填平。设计详勘工作量(包括勘探,取样和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项目) ,破坏后果很严重。解:北京市土层厚度大,常见地层为:1)填土,厚 18 米;2)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或粉土互层,厚 510 米;3)砂卵石层;4)粘性土层。潜水水位一般在地下 15m 左右,承压水埋深大致在地下 20m 左右。 根据给定条件,该场地为一级场地,地基等级为一级。层数虽然小于 30 层,但地质条件复杂,破坏后果很严重,勘察等级定为甲级。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未知,基础宽度近似取建筑物宽度 20.8m。显然会采用摩
9、擦桩基础或摩擦端承桩基础。勘察方案布设应该同时满足天然地基、桩基础、填土和软土要求。主要以天然地基和桩基础勘察要求为主。 1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布孔:即教材内容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详细勘察阶段中要求:一级地基钻孔间距取 1015m。甲级单栋高层建筑钻孔数不少于 5 个,控制孔1/3 且不少于 2 个。控制孔深度大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12m。一般孔达到基底以下 0.51.0b 深度,且深入稳定地层。对高层建筑场地勘察,不宜按照初步勘察阶段钻孔深度要求来设计钻孔。如不知道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大小,可按经验变形计算深度数据设计钻孔深度。本例基础宽度b=20.8m,
10、一般孔取基底以下 1b 深度,控制孔按照一般土取 1.5b 深度。因此,本例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设计时,一般孔深度为:6+120.8+229m;控制孔深度:6+1.520.8+2 40m。(注:2 指钻孔深度要超过要求深度 12m,取 2m)按照一般高层建筑荷载(每层取均布荷载 15kPa) ,土的重度取 20kN/m3,本例因有河流,地下水位可认为接近地表。基底附加压力 Po=1518-106=210kPaL/b=30.1/20.81.4基底以下 10.4m,即地表以下 16.4m,Pcz=164kPa, Pz=(0.2401+0.2229)/2210=48.62kPa Pz/Pcz=0.3
11、基底以下 16.64m(0.8b),即地表以下 22.64m,Pcz=226.4kPa,Pz=0.1999210=42kPa Pz/Pcz=0.190.2(中低压缩性土)变形计算深度近似可取 0.8b=16.64m。一般孔深度为 6+16.6423m ;控制孔深度为6+16.64+2=25m。从计算分析可知,按照经验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偏于安全,可以采用。控制孔 5 个,四个角点和中心点 ZK1,3,9,7。技术孔 6 个以上,ZK1,2,3,7,8,9 , (5)例题 5:某高层建筑长 72 米,宽 20 米,地上 30 层,地下 3 层,基础埋深 15 米,基底竖向荷载 510kPa,基础类型
12、待定,破坏后果很严重。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冲积扇中部,30 米以下有厚层卵石层,但其下仍为 Vs1/3 且不少于 2 个。控制孔深度大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12m。控制孔 5 个(4 个角点和中点)2 钻孔深度:按照该规范(J366-2004)第 4.1.4 条确定。经验系数 g 和 c 根据土层特征按照粘性土确定。取粘性土一栏中的大值。 g=0.9,c=1.5, =1.1 (甲级)一般孔: dg=d+ gb =15+0.91.12035m控制孔: dc=d+cb =6+1.51.12053m控制孔深度要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孔要超过主要受力层深度 dg,一般情况下超过 12m,因此本例控制孔深
13、度取 55 米,一般孔深度取 37 米。3 取样:1)技术孔数量:总钻孔数的 2/3,且甲级单栋高层建筑不少于 4 个。为满足均匀布置要求,本例取 7 个,5 个控制孔全是技术孔,另外,两长边中间各选 1 个(ZK2/ZK6 或ZK3/ZK7) 。2)取样间距:深度 1535 米(基底下 1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范围) ,取样间距 12 米,其余地段可适当放宽。3)室内土工试验:除了一般项目外,15 米以上加做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验算地基稳定性)和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计算土压力) ,提供抗剪强度指标。 ;1535 米加做高压固结试验,提供 Pc,Cc,Cs 等指标。4 原位测试:根据土质
14、和要求选用标贯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选 3 个以上控制孔中做波速测试。5 其他:分层测量地下水位并取水样进行腐蚀性分析评价。如果确定使用桩基础,可按照桩基工程要求进行勘察方案布设,前提是对地区地质情况比较熟悉,大致知道各地区的桩端持力层(包括基岩)和软弱下卧层特征,另外桩的承载力或桩长有大致了解。 (可参见勘察任务书)勘察方案布设可按照桩基规范或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桩基工程条款进行。例题 6:长沙市某单位在冲沟填平场地上拟建一高层建筑,要进行详细勘察。建筑物长宽=60m 30m,地上 35 层,地下室 3 层,基坑深度 12m,拟采用 800(mm)的桩基
15、础,桩基拟以微风化粉砂岩为持力层,破坏后果很严重。根据相邻建筑场地勘察资料,冲沟底部场地地层结构大致为为:05m 为素填土;58m 为粉土; 815m 为粉质粘土; 1520m 为圆砾层; 2028m 为粉质粘土; 2836m 为强风化粉砂岩,破碎; 3646m 为中风化粉砂岩,较破碎;46m 以下为微风化粉砂岩,较完整,已揭露厚度 10m,未揭穿。1 试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72-2004,J366-2004)回答下列问题:根据高层建筑天然地基勘察要求,钻孔间距宜为多少米?一般孔深度为多少米?控制孔深度为多少米?按照高层建筑桩基工程方案布设,钻孔间距宜为多少米?一般孔深度为多
16、少米?控制孔深度为多少米?按照高层建筑基坑工程方案布设,钻孔间距宜为多少米?一般孔深度为多少米?控制孔深度为多少米?该场地建筑物平面范围内布置多少孔?一般孔深度为多少米?控制孔深度为多少米?解: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35 层,破坏后果很严重,勘察等级为甲级。 甲级取 1.1; b=30m,d=12m。1 按照天然地基和主要受力层为粉质粘土布孔, c =1.01.5 取 1.5 g =0.60.9 取 0.9(高层建筑规范第 4.1.4.2 和 4.1.4. 3 条)控制孔:dc=d+cb=12+1.51.130=61.5m 取 63m一般孔:dg=d+ gb =12+0.91.130=
17、41.7m 取 43m又根据高层建筑规范第 4.1.4.4 和 4.1.4. 5 条,在此深度内提前遇到基岩,一般孔钻至完整和较完整基岩面;控制孔钻至完整和较完整基岩 35m(甲级取大值,乙级取小值);本场地 46m 以下为较完整微风化粉砂岩。 控制孔孔深取 46+5=51m,一般孔取 46。根据高层建筑规范第 4.1.3 条,间距取 1530m 中的较小值,结合建筑物尺寸,间距取15m,共 3 排 15 个孔。根据高层建筑规范第 4.1.2.3 条,甲级高层建筑勘察:还应在中心点或电梯或核心筒部位布置;电梯或核心筒部位未知,该方案在中点有钻孔布设。技术孔数量为 2/3 总钻孔数,取 10 个
18、孔。2 按照桩基工程方案布设(题目未确定建筑物为一桩一柱工程,所以均匀布置)端承桩勘探孔间距 1224m,结合建筑物尺寸,间距取 15m,共 3 排 15 个孔。勘探孔深度:嵌岩深度未知,为偏于安全,取 5d=4m(实践中一般不会超过 2d) 。根据高层建筑规范第 4.2.3.2 条,一般岩质地基的嵌岩桩:一般孔孔深入预计嵌岩面以下 13d;控制孔为预计嵌岩面以下 35d,级以上岩体适当放宽。46m 以下粉砂岩质中无韵律层,控制孔深度不必大于 5m, 本场地控制孔深入预计桩端以下 5d=4m;一般孔深入预计桩端以下 3d=2.4m,控制孔深度:46+4+4 取 54m;一般孔深度:46+4+2
19、.4 取 53m。技术孔数量为1/3 总钻孔数,参照天然地基要求取 10 个。3 按照基坑工程方案布设:按照高层建筑规范第 4.4.3 和第 4.4.4 条:范围:平面上延伸至两倍 H (基坑深度)范围;勘探孔沿着地下室周边线布置,边线外调查为主,如果要查明某些专门问题,可在边线外布置勘探点。间距:1530m,遇暗塘、暗浜、填土厚度变化很大、基岩面起伏很大时,加密勘探点。深度:一般应基坑底部 2H 深度;对深厚软土层,控制孔应穿透软土层;降水或截水需要,控制孔穿透含水层,进入隔水层一定深度;基坑深度内,遇到微风化基岩,一般孔进入微风化岩石 13m,控制孔超过基坑深度 13m;控制孔数量:占总孔
20、数的1/3 ,且每一基坑边壁上2 个控制孔。根据以上条款,钻孔间距取 15m,钻孔深度大于 36m,此深度内未遇到微风化基岩,取孔深 36m,间距取 15m。控制孔数量大于总孔数的 1/3,且每一基坑边壁上2 个控制孔。地下室周边 12H 范围如果能布设钻孔,应适当布设钻孔。综合分析,钻孔间距取 15m,控制孔深度取 54m,一般孔深度取 53m,技术孔 10 个,地下室周边 12H 范围如果能布设钻孔,应适当布设钻孔(沿着基坑四周布置 1 排,间距15m) 。如果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顶面坡度大于 10%,且单向倾斜时,应缩小间距。在冲沟两侧,进入微风化基岩深度可在上述原则上,加以调整。地下
21、室范围内钻孔布置:ZK1、ZK8 、ZK15 为波速测试孔;ZK1、3、5、11、13、15、10 、8、6、7 或 9 为控制孔(2/3 总钻孔数) ,其余为一般孔;ZK5 和 ZK11 为取水样和抽水试验孔;地下室周边如果有条件布置一定数量的钻孔(未编号者) ,每边控制孔数量不少于 2 个,加上地下室范围内的控制孔,不少于 1/3 总钻孔数。例题 7:条件同例题 6,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布设钻孔。解:1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勘察确定 :35 层,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存在冲沟,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均为一级。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
22、间距为 1015m,结合建筑物尺寸,间距采用 15m。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4.1.17 条,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孔深度大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孔达到基底下 0.51b 且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此范围内无稳定分布地层时加深钻孔) 。仅有地下室的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和锚杆时,深度满足抗拔承载力要求;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到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据具体情况调整本场地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应根据相邻勘察资料结合本场地建筑物特征计算确定,也可取经验值。基底以下钻孔深度经验值按照一般粘性土、粉土和砂土取值为 1.21.5b(b=30m),取 1
23、.5b=45m, 控制孔的总钻孔深度 =12+45=57m。此深度内遇到基岩,进行调整,参照高层建筑勘察规范和经验,一般孔钻至完整和较完整基岩面;控制孔钻至完整和较完整基岩 35m(甲级取大值,乙级取小值) 。因此,控制孔深度取 46+5=51m。一般孔深度:取基底下 1b=30m,一般孔深度取 30+12=42m。技术孔数量为 2/3 总钻孔数,取 10 个孔。控制孔数量按照经验值 1/22/3 总钻孔数,取2/3 总钻孔数,即:10 个孔。2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桩基工程勘察确定:根据 GB50021-2001 第 4.9.4 条,一般孔深度应达到预计桩端以下 3
24、5d,且不小于3m,大直径桩不小于 5m;控制孔深度满足变形控制要求和下卧层验算要求。对嵌岩桩,钻入嵌岩面以下 35d,并穿过溶洞和土洞、破碎带,达到稳定地层。持力层为微风化粉砂岩。因此,一般孔深度取 46+5d+5m(5d5m)=56m ,控制孔适当加大,控制孔深度取 46+5d+5m+5d =60m。 ( 5d 为适当加大的距离,可根据经验值确定,本例参照 4.2.3.1 条控制孔深度深入预计桩端以下 510m 或 610d 确定,已扣除 5d)钻孔间距:按照 GB50021-2001 第 4.9.2 条,端承桩间距一般取 1224m,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顶面高差控制在 12m,复杂地基
25、一桩一柱工程,应每柱布置勘探孔。根据例题 6 给定条件, 题目未确定建筑物为一桩一柱工程,所以均匀布置。结合建筑物尺寸,钻孔间距取 15m。控制孔数量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占总钻孔数的 1/31/2,取 1/2,8个。3 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基坑工程勘察确定:勘察范围和深度可根据第 4.8.3 条确定,该规范未明确规定间距,参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勘察内容。 综合分析,钻孔间距取 15m,控制孔深度取接近 60m,一般孔深度取 56m,技术孔 10个,地下室周边 12H 范围如果能布设钻孔,应适当布设钻孔(沿着基坑四周布置 1 排,间距 15m) 。如果相邻
26、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顶面高差大于 2m, ,应缩小间距。在冲沟两侧,进入微风化基岩深度可在上述原则上,加以调整。取样和原位测试同例题 6。(注:如果取消已知的采用桩基础的条件,则只需按照天然地基和基坑工程要求布设钻孔。 对嵌岩桩来说,嵌岩深度应根据桩基础设计确定,无设计资料时按照经验值确定,本例取 5d 是偏于安全的取法。实践中在中风化和微风化或新鲜基岩中的,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大都不会超过 2d)例题 8:某场地勘察资料如下:1 012m 粘性土,fak=120kpa,软塑状态;21222m 粘性土, fak=210kpa,硬塑状态;322m 以下泥岩, fak=800kpa,半坚硬状态;场地拟进
27、行多层建筑物(住宅)开发,建筑为丙类,高度小于 30m,未进行波速测试,按GB50011-2001 确定场地类别。解:因为场地未进行剪切波速测试,所以要参照地区经验公式或经验值取剪切波速值。第 3 层泥岩根据经验,剪切波速值大于 500m/s。可参照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或其他经验公式进行剪切波速确定。第 2 层硬塑粘性土 Vs 在 250500 之间,该层中点深度 17m,=130,=0.3;第 1层软塑粘性土 Vs140m/s(教材 p188 表 9-11)该层中点深度 6m, =70,=0.3。场地覆盖层厚度取 22m;计算深度 do=20m,计算深度内土层厚度和剪切
28、波速:第 1 层,d1=12m 厚,Vs1=120m/s ; 第 2 层,d2=8m 厚,Vs2=304m/s等效剪切波速 Vse=do/(di/Vsi)=20/(12/120+8/304)=158m/s场地类别:查教材 p187 表 9-10,为类。第 1,2 层土分别为软弱土和中硬土。例 9:某建筑场地位于 8 度区,0-7m 为粘土,可塑,7m 以下为松散砂土,dw=6m,db=2m,全新世一级阶地,进行液化初判。解:对饱和松散砂土,液化初步判别: du=7m, dw=6m,db=2m ,do=8m全新世砂土,不能判别为不液化。(1)dudo+db-2 7do+db-3 6 = 8+2-
29、3=7 不能判别为不液化(3) du+dw1.5do+2db-4.5 7+611.5 可判别为不液化该场地饱和砂土可判为不液化。例 10:某建筑场地位于 8 度区,全新世一级阶地上,0-5m 可塑粘性土,下部为粉土,粘粒含量为 12%,dw=db=2m ,进行液化初判。解:对饱和粉土,液化初步判别: du=5m, dw=2m,db=2m,do=7m全新世饱和粉土,不能判别为不液化。饱和粉土粘粒含量为 12%, 8 度区,do+db-2 5do+db-3 2 1.5do+2db-4.5 5+2N=10,同理把其他标贯深度 dsi 分别代入上式得不同 Ncr:dsi= 6 8 10 12 14 1
30、6 18(m)Ni= 10 18 16 17 20 18 26(击)Ncri= 17 19.7 22 23.9 25.5 27 28.3(击)20 米以内砂土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值均小于临界值,液化。例题 12:某市地下水位埋深 1.5m,由于开采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 0.5m,20 年后水位降至 11.5m,城市地层资料如下,计算 20 年后地表最终沉降量。序号 土名 层底埋深 (m) 层厚 m e0 压缩系数 Mpa-1 压缩模量 MPa 重度Kn/m3 备注1 粘土 02.0 2 0.921 0.62 3.1 18.92 粉土 2.05.8 3.8 0.882 0.429 4.2 18.13
31、 粉砂 5.87.9 2.1 0.894 0.237 7.9 184 粉质粘土 7.918.0 10.1 0.911 0.596 3.2 18.75 细砂土 18.042 24 0.782 0.131 13.5 186 花岗岩 42 以下 不可压缩设各层沉降量分别为 S1S2S3S4S5. 1 第一层沉降量 S1:2 第二层沉降量 S2:附加应力为梯形分布,拆成三角形和矩形。3 第三层沉降量 S3:第 3 层为砂土mSHPe40. 0)5.2(05.291.061 33 mS mHPe79.20461. 46.108.321.85.21 301 三 角 形 :矩 形 : mSEHP2.1479
32、3.79.0.58231331三 角 形矩 形4 第四层沉降量计算 S4:水位下降后,水位埋深 11.5m,处于第 4 层中间,为计算方便,把第 4 层分为 2 层,地下水位以上为 S41,地下水位以下为 S42。5 第 5 层沉降量 S5:6 地表最终沉降量 S:S=S1+S2+S3+S4+S5=0.42+20.79+14.22+294.79+177.78=507.98mm例题 13:某市地下水位 1m,地表以下 15m 为软粘土,e=0.943,=0.65MPa-1,Cv=4.510-3 cm2/s,有一供水井群抽取地下水后,水位平均下降值 12 米,15 米以下为不透水层和压缩性很低地层
33、,如果不考虑 15m 以下地层的压缩性,一年后地表沉降量是多少?解:1)地表最终沉降量计算:把粘性土分为 113 米和 1315 米两部分。2)固结度:mS mHPeS mHPe79.24.07.92 72.01)5.8(10)5.(156.1.8 1.)9.(21)9.7(901. 86.70.50.56.144 330214214 3302144 EP8.105.13)(3mSmHPeS15.329.806249.800.1. 121943065.32 3032.0718. 76.)5(.46.268UtHCNV例题 14:利用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确定粉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粉土层标准贯入
34、试验结果统计地层名称孔号试验深度(m)实测击数(击)杆长(m)杆长修正系数杆长校正后击数(击)平均值标准差修正后锤击数 N=-1.645统计个数N(个)zk4 8.28.5 8 9.5 0.85 6.8zk5 8.68.9 7 9.5 0.85 5.9zk6 6.36.6 6 8 0.88 5.3zk7 8.38.6 8 9.5 0.85 6.8zk8 6.87.1 6 8 0.88 5.3粉土zk8 8.68.9 7 10 0.84 5.96 0.6753 4.9 6在杆长修正后的基础上统计修正:N 机= 1.645 =61.6450.6735=4.9人工自动测试换算(如果有必要时):N 手
35、=0.74+1.12N 机=0.74+1.124.9=6.2 取整数: N=6。N(自动) =4.9 击, N(人工)=0.74+1.12(自动)=6 击查表 2(内插)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167.5 KPa例题 15:利用圆砾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确定砾石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圆砾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统计地层名称孔号 试验深度(m)实测击数(击)杆长(m)杆长修正系数杆长校正后击数(击)平均值标准差修正后锤击数N 63.5统计个数N(个)zk1 11.311.4 21 13 0.69 14.1zk2 11.611.7 20 13 0.68 13.6zk3 10.410.5 22 1
36、2 0.7 15.4zk4 13.013.1 20 14.5 0.66 13.2zk5 11.311.4 21 12.5 0.69 14.5zk6 10.410.5 24 12 0.68 16.3zk7 12.212.3 24 13.5 0.65 15.6圆砾zk8 15.015.1 23 16.5 0.56 12.914.4 1.7728 13 8杆长校正后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在 12.916.3 之间,平均 14.4 击,按照 GB50021-mU7.1023.52S13 年 后 :) 抽 水2001,圆砾为中密状态,根据野外鉴别结果查表,圆砾 fak 在 300500kpa 之间,取杆长
37、校正后击数最小值 N 63.5=12.9 内插,fak=358kpa;取修正后击数 N 63.5=13(取整数)内插,fak=360kpa;勘察报告取经验值 fak=350kpa;例题 16:粘聚力 C、内摩擦角 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fr 的标准值 CK、K 和 frk 的计算实例:粘 聚 力 C 实 测 值( kPa)20 22 24 26 20 21 22 23内 摩 擦 角 实 测 值(0)20 22 25 26 23 21 18 19饱 和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fr 的 实 测 值(MPa)17 12 15 18 22 20 23 13C=(20+22+24+26+20+21+22+23 )/8=22.25 KPakPaCnSKS 9.20417.5268.704.13/92. 标 准 值变 异 系 数标 准 差 度内 摩 擦 角 标 准 值变 异 系 数标 准 差 度内 摩 擦 角 平 均 值 8.1975.294.01678.40.12/.81SKSinnMPaffnf PafrSrkSrirr 8.1457.084.67.04.1239/. .81值饱 和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标 准变 异 系 数标 准 差 值饱 和 单 轴 抗 压 强 度 平 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