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16807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陈海良书法研究断想齐玉新写在前面只有优秀的书法家才有被研究的价值。陈海良,作为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无论是从创作上还是市场上,都有着研究的价值。或许,有人会以为,陈海良才 40 多岁,还很年轻,现在做这个研究是否有点早?当我们梳理一下历史上的书法家时,会发现,那些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也都是在三四十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书法经典。或许,我们总是被“人书俱老”这句话所影响,以为,一个书法家最终还是要到老了之后才会攀升到最高的艺术高度。尽管,也有一些书法家是这样的,但我个人以为,一个书法家,40 岁前后正是精力、体力、创造力、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一个艺术家第一个

2、最高峰的时候,也是他们艺术转折期。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做一些研究,或许对于他人对于作者本人也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去年底的时候,我忽然想到,要是对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做一个“散点式”的研究,一定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于是我翻来覆去的筛选,最后确定了陈海良。之所以选定了他,主要是基于如下理由:1、我很熟悉他的创作和他本人。2、获过很多大奖。3、书体很全面。4、某一书体很有代表性。5、影响力大。6、年龄正好。7、是一个专业的书法家而不是书法官儿。最终经过和陈海良的反复接触与磋商,确定了这个连载我要写。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一个当代中青年的书法家做一个“散点式”的研究,在网络上以“

3、连载”的形式出现。这对我很有挑战性,于是我经过几个月的权衡,开始写了。第一节:关于陈海良其人陈海良是江苏常州人,1968 年生,和我同年,小我几个月。我曾经和朋友说过:“1968 年出生的三个人比较厉害,陈海良、陈忠康和我老齐!”他俩是书法在当代很厉害,我玩网络很厉害。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当代人,因为网络、因为媒体的高度发展,能和当代这些优秀的书法家生活在一个时代,并且有机会和他们接触、欣赏他们那么多作品和展览,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这也如同,如果我们曾经和王羲之生活在一个时代,并且在一起雅集过,难道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吗?至少你看过王羲之怎么执笔、怎么写字,至少你不会为了古人的笔法而去故

4、纸堆里面求证真谛到底是什么。陈海良,1988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本科专业。南师大是国家211 大学,很厉害的一所高等学府。尉天池、马士达、周玉峰、陈仲明是他的授业老师。这样的家底已经让人羡慕不已了。据他自己说,南师大毕业后分配到一所高校当老师,次年他想搞一个自己的书法个人展览,父亲觉得不是时候,没有给他资金上的资助,于是他一咬牙辞掉了工作下海开始给人家打工,目的就是积攒资金实现自己做个展的理想。用他自己的话讲,那叫做“男人要独立,一定要经济的独立啊!”去应聘的时候,陈海良问人家什么工作工资最高?人家说干推销。于是海良在推销行业一干就是七八年。那些天奔跑于天津、唐山、东北之间,从一个普通的

5、营销员到销售科长、副总、法人!那七八年的日子里,海良偶尔利用一点时间自己写些探索的字,他说调到书画院以后(大概 1997-1998 年?)才知道书坛有“ 广西现象”和中青展中的“手札风”以及“展厅效应”,才在领导的硬性要求下订阅了一些书法报等报刊,知道了外面的书坛是什么样子的!在调到书画院之前,他曾给恩师尉天池先生打电话征求意见,结果尉先生电话中大骂他一顿:男人应该有事业,你的事业就是企业就是经营!你调到书画院反而挤掉了别人去书画院的机会!我肯定是不同意的!海良说他最敬畏的就是尉先生,电话接完了,吓得连内裤都被汗湿透了。对于这个我是见过的-只要在尉天池先生面前,海良就会乖的跟个小孩子一样,那种

6、怕不是惧怕,是敬畏、是敬仰、是感恩。这个时候,海良跟往常大大咧咧的样子判若两人。后来他还是被师长们和常州市领导看中进了书画院。而且两年后接连在全国大展中屡屡获奖,成为江苏青年书法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听海良讲,他第一次出山参加的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1997 年、河北)获得了“全国奖”。我第一次见到陈海良的时候,是 2003 年初在陕西西安。那时候正是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的获奖提名作者们箪食壶浆的来现场笔试,我作为唯一的网络媒体成为观察员。在一群牛哄哄的作者群中他走到我面前声音洪亮的自我介绍:“老齐,我是江苏的陈海良!”说实话,那时候我还真的没听说过陈海良这个名字。不过感觉这人很直爽很痛快,

7、有点北方人的脾气。本来那次我想让所有获奖作者们都写一段有关创作的话,在 2003 年的时候,网络刚刚在中国起步,还不是很普及。我想,获奖作者们每人写点心得,发在网上,会对所有关注的人们有点启迪作用,不过当时那些作者们都很牛,只有陈海良用毛笔给我写在了一张纸上(是口占的一首诗,这让我意想不到。如图),让我挺感动的。于是我想,这样不装牛的人,以后会越走越远的,而且只要我老齐玩大了,我也会对他不余遗力的。现在看来,八届国展获奖的那批牛人,几乎没有干过陈海良的,有的连名字都记不起来了。那次,陈海良获得了八届国展草书组第一名的综合成绩,当时有人戏称曰“草书状元”。后来,当八届国展以及后来的中青展获奖的书

8、法家们,正轰轰烈烈的折腾的时候,陈海良销声匿迹了两年。等再出来的时候,2006 年人家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书法创作与理论方向博士。我以为,有头脑的跟没头脑的人就是不一样。当很多人高举奖牌来回穿梭于甘肃和各地走穴廉价兜售作品的时候,当大家都寅吃卯粮的时候,陈海良却悄悄的在向更高峰攀登着。我没有把陈海良考上博士看作是一个学历或者一个身份,而是我觉得他这么做,其实是在向一个更高的专业层面跨越。这跟挖空心思讨好评委继续获几个大奖或者捞个地市级的书协副主席啥的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专业高度的跨越。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接触、了解以及耳闻目睹,我以为陈海良是一个很有思想、有着清晰发展规划的书法家,每走一步他都

9、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们从他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今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书法的创作与研究,坚决不做“官”,职业到底,纯粹到底,现代社会能做个纯粹的人该有多难。我一定会努力的,争取每年做一个展览,把我的创作作品给同道们批评,使我一年进一小步,三年进一大步。第二节:陈海良书法的方方面面作品获(中国书协主办):1,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行书)2,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小草)3,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全国奖”(楷书)4,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奖”(楷书)5,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一等奖”(大草)6,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行书)7,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艺术一等奖”(大

10、草)8,全国首届小榄书法大展“一等奖”入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名家书法提名展、全国首届青年书展、全国四届楹联书展(隶书)、全国首届大字书展、全国百家精品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展、纪念中国书协成立 25 周年全国优秀会员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大草)、九届国展。作品还入编中国美术六十年、共和国书法大系等。论文、个展:论文入选全国第六、七届书法论文研讨会,并有论文 20 余篇发表于各种专业报刊、杂志;专著有乱世奇才杨维桢、经典碑帖导学教程草孙过庭书谱、名家解密书法经典陈海良解密十七帖、陈海良书法作品选、八届精英谱陈海良、陈海良作品集、当代书法名家丛书陈海良卷等出版。-这是陈海良

11、比较新的一份艺术简历。但从奖项上看,他几乎囊括了中国书协展览的所有奖项。但是从这些获奖和入展来梳理的话,会发现他并不是依靠一种书体来打天下的。比如,第七届全国展获奖的是行书,第八届全国展就用大草书获奖了。他的楷书连续两届获得了全国正书展的最高奖,他的隶书也入选过楹联展。这就说明,他的书体全面,也说明了他在不同书体上的探索与实验,并且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一个书法家能够把一种书体写好就很不容易了,何况获了那么多奖项。为什么他要诸体兼攻呢?陈海良的这段话提供了很好的注脚-“从书法史看,大草的成功只有才情加“死用功”者方能成功。所以,凡楷书没有“童子功”,少有成功者,充其量入三流而已。所以,我死命的写

12、楷书,以楷书之功来用于草书的自律与修缮。”论文入选全国第六、七届书法论文研讨会,并有论文 20 余篇发表于各种专业报刊、杂志;专著有乱世奇才杨维桢、经典碑帖导学教程草孙过庭书谱、名家解密书法经典陈海良解密十七帖。上面这段简历,让我们可以看到,陈海良不仅仅是一个写字的书法家,他还是一个理论家,连续两届有论文入选全国书学研讨会,并有几本理论专著初版,这就说明了他在创作的同时,在思考、在研究,这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优秀书法家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和厚度。在这个年龄段的书法家中,能够有这些成绩、有这么全面修养的书法家,不会有几个的。前几年在廊坊参加首届“行草十家展”的时候,海良拎着一个电脑包,据他说,每天

13、晚上都要写文章、都要看书做笔记。专家学者和很牛的书法家我也见过不少,但是能够每天都拎着电脑写点文章尤其是写点有用的、有价值的文章的人,我是第一次见到,我觉得也只有陈海良这么干!除了书法创作和理论,我还见过他一些国画作品和篆刻作品,可见这个人旁涉的比较多。如果对他的获奖和入展再做一次梳理分析的话,会发现:第七届全国展(1997 年)和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0 年)他都是行书获奖,而后从 2002 年(第八届全国书法展获奖)开始之后到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他都是大草书。这就说明,从 2002 年开始,他开始步入了他书法的大草时代,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方向。那么,他为什么要最终走向大草这种书体

14、呢?第三节:走向大草在 2010 年做书法苏军系列专题时,我和他曾经有过一个对话,他如是说:“从书法史的角度来讲,隶书、楷书、章草都曾为官方的书体,尤其是隶、楷。它们的变化几乎被古人穷尽,今人只能传承,难有创新。不信,你试试,到时候你别叫冤。把那么好的才情用到了几乎难有前途的境地中,不值,也不科学,不智慧!而行书呢?由于霸道的兰亭序为后人建构了一个难能逾越的巅峰,它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什么叫行书的典范,无论从笔法、结构,还是气韵来讲,后来尽管有颜真卿、苏东坡、米芾等大家出现,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没有兰亭序那么完美。更有甚者,在传统社会里,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会写一手草草的行书,或好或坏,面目

15、穷尽,但再也超不过颜、苏了,充其量捡了点他们的皮毛就沾沾自喜了。草书(章草除外),没有被任何一朝代作为官方书体,因此,草书大家有限的很。汉末有张芝,晋有王羲之、王献之,唐有张旭、怀素,孙过庭,宋有黄庭坚,元代没有,明有徐渭、祝枝山、王铎、傅山等,近现代只有林散之。不仅如此,草书中还有小草、大草之分,小草的创变元素在二王的总结和完善下,也几乎没有了可以创新的地方,只有后来的孙过庭算是“继承”大家了,以后的书家几无成就。大草就不同了,只有张旭、怀素是顶级大师,张旭诡异,但有俗相,怀素有程式,但格高。以后只有黄庭坚、徐渭、祝枝山、王铎、傅山、林散之了。黄做作,不自然,但给后人以创新的启示;徐渭有颠素之狂,但以行书入大草,情足势大而味寡;祝枝山天真、势狂,然有俗气;王铎把颠素的元素用到了行草中,狂怪迷乱堪称一绝,然状态未入大草之境,过于理性;真正有大草之相的是傅山和林散之。所以,创作大草的资源还有很多。这是我喜欢大草的理性一面。还有,大草与我的心性相一致,与我的曲折经历相一致,这是我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