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40563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规定了交叉线岔的检调作业程序及检测的质量标准。2、适用范围:本 指 导 书 适 用 于 客 运 专 线 单 开 道 岔 的 标 准 及 非 标 准 定 位 交 叉 线 岔 、复式交分式线岔的检调。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 3.1 所需人员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量 备 注1 工作领导人 人 12 要令人员 人 13 行车防护兼地线监护人 人 24 地线操作人员 人 25 高空作业人员 人 3(2) 作业车(车梯)6 辅助人员 人 2(4) 作业车(车梯)7 作业车司机 人 2 正、副司机各 1 人3.2 主要工机具序号 名 称 规格或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2、 注1 作业车(或车梯) 台 12 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 DJJ 台 13 水平仪 800mm 个 14 钢卷尺 2m 把 1钢卷尺 10m 把 1指导书编号 项 目 内 容JZ-11 交叉线岔检修5 安全带 条 现场作业人员每人 1 条6 温度计 个 17 单滑轮 0.5t 个 18 大绳 18mm 条 19 小绳 12mm 条 110 梅花扳手 10-16mm 套 211 力矩扳手 0-100N.m 套 112 作业凳 0.9m 个 113 安全帽 顶 作业人员每人 1 顶14 电工工具 套 作业人员每人 1 套15 验电器 27.5KV 套 216 接地线 组 417 钢丝刷 把 218

3、短接线 套 13.3 主要材料设备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备 注1 限制管 套 1 型号见设计图2 可调式整体吊弦 套 若干 型号见设计图3 电联结 套 1 型号见设计图4 定位线夹 套 适量 型号见设计图5 螺母、垫片 各种型号 套 适量6 铁线 1.6 mm kg 适量7 铁线 4.0 mm kg 适量8 砂纸 张 适量9 电力复合脂 Kg 适量4、作业流程、项目及方法4.1 流程图4.2 方法4.2.1 作业准备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4.2.2 完成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

4、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4.2.3 测量检查测量 线岔交叉点的位置。方法一:使用 DJJ 接触网激光测量仪A 拉伸测量架,将测量架放在线岔处任一对钢轨 上,且位于线岔中心下方。B 轻轻 移动滑块,使 观 察窗中的十字丝中心和线岔中心投影重合。C 线 岔中心读数:通过读测量架侧面的红色刻度尺和另一内轨内侧交点就可以读出两内轨轨距;红色刻度尺和滑块交点的 读数(读数较小的那一侧)加上40mm 就是线岔中心投影与某一内 轨的距离。测量两接触线相距 500 处的高差。方法一:使用 DJJ 接触网激光测量仪A 拉伸测量架,将测量架放在线岔处任一对钢轨 上,旋紧紧固旋钮(紧固旋钮位于操作人员右侧

5、)。B 轻轻移动滑块,分 别测 出两接触线投影与拉出值读数尺相交的数值,两数值之和为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前后移动测量架,使水平距离约 500mm。C 先测某一接触线的导高,再测另一接触线的导高两者的差值即为作业准备 完成安全措施 检查测量 调整参数复测填写记录调整调整办理收工手续调整调整500mm 处高差。道岔柱接触线高度、拉出值。道岔柱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具体测量方法见 DDJ 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操作手册。确定 线岔始触区。线岔始触区测量:正线接触线始触区:先用红线标画出侧线线路中心,目测出始触区大概位置,再用侧 杆或线坠和钢卷尺进行复核。复核时,用测杆或线坠找出正线接触线的垂直投影,再用钢卷尺

6、进行测量,分别找到接触线垂直投影距侧线线路中心600mm,1050 mm 的两个部位,相 应对应到接触 线上的直线段就是始触区。侧线接触线始触区:先用红线标画出正线线路中心,目测出始触区大概位置,再用测 杆或线坠和钢卷尺进行复核。复核时,用测杆或线坠找出侧线接触线的垂直投影,再用钢卷尺进行测量,分别找到接触线垂直投影距正线线路中心600mm,1050mm 的两个部位,相 应对应到接触 线上的直线段就是始触区。检查 交叉吊弦。A 检查交叉吊弦位置是否符合规定。B 检查 交叉吊弦本体状态。检查 交叉处两支承力索间距。检查两支承力索有无相磨现象。检查 限制管状态。A 检查限制管本体安装固定状态是否良

7、好。B 检查限制管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线夹是否根据实测偏移及计算(或查安装曲线) 出的调整温度下应偏移数值和方向 进行调整。C 限制管处接触线活动间隙。交叉点处两支接触线间活动间隙不符合要求时, 则调整限制管,直至活动间隙符合要求。必要时,更换限制管。D 检查限制管的定位线夹是否有偏斜及变形、螺母松动或脱落、垫片缺损现象。E 检查 接触线在限制管内有无卡滞现象。检查电联结状态。电联结的具体检修内容见电连接检修作业指导书。螺栓 紧固力矩。用力矩扳手对线夹螺栓进行复核检查。4.2.4 调整4.2.4.1 线岔交叉点的位置。 纵 向位置符合要求、横向(中间50mm )位置不符合要求:A 确定调整

8、方向及数值:根据实际测量交叉点投影偏移方向及数值,确定拉出值调整方向及数值。B 调整拉出值:松开两个定位器的定位环或支持器的顶丝,将两根接触线分别放或拉,直至交叉点投影位置符合要求。调整时,尽量使交叉点对称于两线路中心,在调整过程中,先调整侧线拉出值;若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调整正线拉出值。定位点拉出值调整不能使交叉点位置达到要求时,调整相邻定位点的拉出值。C 调整接触线高度。横向位置符合要求、纵向位置不符合要求:A 根据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测量数据,确定交叉点位置大于上限 值(1085mm)或小于下限 值(735mm) 。B 调 整道岔定位柱拉出值:大于上限值就减小两接触线交叉角,小于下限值就增

9、大两接触线交叉角。调整时尽量保证正线拉出值。定位点拉出值调整不能使交叉点位置达到要求时,调整相邻定位点的拉出值。C 调整接触线高度。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都不符合要求:A 确认限制管的位置,不影响悬挂调整(根据对线岔测量的实际情况,拆卸限制管或将限制管两端固定线夹松动调至需要位置)。B 调整正线工作支拉出值至标准定位。将线坠挂在正线接触线(即交叉点下边的接触线)位于 630-1085mm 范围(即预设 正线接触线拉出值);松定位器的定位环或支持器的顶丝;调整正线接触线拉出值,直至预设交点(即线坠尖指向位置)在 630-1085mm 的辙叉角平分线上。C 调整侧线(上边的接触线)接触线拉出值,直至该

10、线交于线坠处,则该点就是两接触线的交叉点D 反复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调整限制管、 紧固螺母检查间隙。E 如果交叉点达不到标准时,可调整相邻支柱处的拉出值。调整时,在保证正线、 侧线 拉出值都不超过限界值的情况下进行调整。F 调整接触 线高度。对于复式交分、交叉渡线道岔的线岔,比照以上方法进行调整,调整时要考虑相关线岔的技术参数。4.2.4.2 两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的高差。 当两支工作支高差不符合标准时:正线线岔:保证正线接触线高度的前提下,调整或更换侧线吊弦,达到高差标准。 (更换 吊弦的方法及标准见吊弦作业指导书)。侧线线岔:保证重要侧线导高的前提下,调整或更换另一侧线吊弦,保证两

11、接触线等高。当一支 为非工作支时,两接触线高差不符合标准时:保证工作支导高的前提下,调整或更换非工作支吊弦,达到高差标准。4.2.4.3 道岔柱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坡度接触 线高度不符合标准:通过调整定位点两端吊弦使其符合标准,调整时要考虑与相邻吊弦的高差、接触线的坡度。拉出 值不符合标准:调整或更换定位器。160km/h 及以下区段的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 450mm;160km/h 以上区段的 线岔定位拉出值不大于 400mm。定位器坡度不符合标准:调整定位管高度,在软横跨处调整斜吊线。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具体测量方法见相关检修作业指导书。4.2.4.4 限制管状态。限制管卡

12、滞:松开限制管两端线夹螺栓,根据安装曲线确定偏移量,调整限制管位置。活动间隙不符合要求:调整或更换侧线吊弦。限制管本体缺陷:更换。4.2.4.5 承力索交叉处间距。承力索间距小于 60mm:调整侧线承力索高度。4.2.4.6 线岔始触区。始触区有线夹:除必须安装的吊弦线夹外,其它线夹必须移出。4.2.4.7 交叉吊弦位置。交叉吊弦间距:交叉吊弦位置应能保证在极限条件情况下,两吊弦间距不小于 60mm。 4.2.4.8 电联结状态。电联结检查标准按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执行。侧线线路中心 始触区侧线接触线 交叉点正线接触线正线线路中心1050600始触区线岔始触区示意图4.2.4.9 螺栓紧固力矩

13、。各部位螺栓紧固按标准执行。检查道岔吊弦与承力索连接的吊弦线夹紧固力矩是否为 25N.m,与固定筋条连接端的螺栓紧固力矩为 32N.m,固定筋条与接触线连接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为 21N.m。4.2.5 复式交分道岔的线岔调整:在平均温度(20)条件下,复式交分线岔承力索交叉点的垂直投影与线路的交叉点重合,允许误差50mm。附加接触线两附加接触线在两间隔管内附加接触线偏移线路中心的偏移值为 300mm,允许误差为 30mm,线夹 安装位置岔线两间隔管间距 4m,正线两间隔管间距 8m,两接触线终端线夹间距22m。始触区正线线路内侧附加接触线垂直投影距离侧线线路中心距离 600mm1050mm 为

14、线岔的始触区,始触区内除必 须 安装的交叉吊弦的线夹外,不得安装任何线夹,附加接触线交叉点接触线终端线夹须在始触区外。线岔 紧固筋条(接触线附线)在线岔紧固筋条(接触线附线)内,侧线接触线距离线岔紧固筋条(接触线附线)13mm 的活动间 隙,且侧线接触线应伸 缩活动自如。高差复式交分道岔的线岔两端 500mm 处,两接触 线均为工作支,因此线岔两端500mm 处应调成水平,允 许误差20mm。如图 2:图 2 复式交分道岔结构图4.2.6 办理收工手续工作领导人确认各作业组工作结束,人员机具均已撤至安全地带后,通知监护人员撤除地线及其它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安全措施撤除后,通知要令人员向供电

15、调度申请消除停电作业命令和线路封锁命令。工作领导人召开收工会,办理收工手续。4.2.6 填写检修记录按照当天检修情况填写检修记录。5、技术标准:5.1 交叉线岔(18#)5.1.1 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的交叉线岔,正线接触线位于侧线接触线的下方;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如下图所示:图 1 18#交叉线岔结构图5.1.2 对单开和对称(双开)道岔的交叉线岔,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以下要求:道岔定位支柱的位置道岔定位支柱应按设计的定位支柱布置,定位支柱间跨距误差1m。线岔交叉点两侧定位点拉出值满足设计要求。两接触 线相距 500mm 处的高差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 103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不大于 30mm。当一支 为非工作支时,非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延长一跨并抬高 350500mm 后下 锚。限制管 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应安装牢固,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 线自由伸缩。始触区对于宽 1950mm 的受电 弓,在距受电弓中心 600-1050mm 的平面和受电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