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1080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整理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要求(1)新生儿室采光充足,空气清新,通风良好,但避免对流与阳光直射。(2)室温要求 24-26,湿温 55%-60%.(3)室内每日湿式打扫 2 次,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有层流或新风装置不必紫外线消毒)空气培养每月一次。(4)减少人员走动和禁止大声讲话,保证新生儿充足睡眠。2.入院常规(1)新生儿入院更换衣服测体重,生命体征,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异常。根据病情作适当的卫生处理。腕部系上写有床号、姓名、性别和住院号的标记。(2)立即通知医生。对危重者在听取急诊室护士交班的同时,及时配合抢教。(3)填写病历上的有关项目,做床头小卡片及住院一览表小卡,完成护理记录。(4)及

2、时处理各类医嘱,完成治疗,化验标本的收集。3.日常清洁护理(1)口腔护理:每晨 1 次,强调奶间喂水。禁食、鼻饲病人每日 3 次,鹅口疮者每日 2-3 次制酶菌素甘油奶间涂口腔。(2)皮肤护理:每日晨间护理 1 次,清洁脸部,五官,手心,臀部等处。病情许可者夏季每日洗澡,冬季每周 1-2 次,病危者暂停。(3)脐部护理:脐带脱落前及济部潮湿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双氧水,PVP 碘清洁,脐部有浓性分泌物时用抗生素稀释液湿敷。(4)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遇红臀根据轻重给予维生素滴剂涂敷,红外线照射,并增加换尿布次数,必要时在保温箱暴露臀部。4.注意保温衣服宽大、柔软,保持清洁干燥。

3、遇低温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外出检查避免受凉。5.喂养目前采用婴儿配方奶 q3h 喂养,有条件可采取母乳,喂奶时抱起或抬高头部,奶后拍背驱气,右侧卧位,加强巡视,发现吐奶及时处理,重危新生儿开奶前常规先喂一次糖水,然后再喂奶。6.预防感染工作人员除穿戴衣帽外,入室换鞋,每次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望,必须探望者经同意穿隔高衣入内。7.其他(1)病危者测生命体征 q4h,其余新生儿每日测体温 3 次,测心率,呼吸每日三次。体温高于 38时松解衣被,低于 36时做好保温工作,并增加测温次数。(2)每日测体重 1 次。(3)经常巡视病房,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变化及时抢救。(4)出院病儿须反复核对姓名

4、,性别,住院号,确认无误,家长签字后方可让家长抱回,并给予出院指导,病床按规定做终末消毒处理。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 1-2 次,每次 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 55%65%。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2)A、B、C 、D、E 复苏方案1)A(畅通气道): 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 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B(建立呼吸 );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 3040 次/min,

5、 手指压放之比为 1:1.5;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3)C(建立循环) 。若心率低于 60 次 min,应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 120 次/min,深度为 12cm。4)D(药物疗法):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5)E(评价): 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下步的措施。(3)保暖。立即用温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根据需要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 36.537。(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

6、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和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护理新生儿败血症指由各种病菌侵入血循环,病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全身各系统的严重病变。【临床表现】早期缺乏特征性症状,常有少吃或不吃、少哭少动、体温不稳定、呼吸改变,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面色青灰、苍白,皮肤硬肿,甚至发生中毒性休克、

7、DIC 。身体局部可找到感染灶,如脐炎、脓报疱疹。易并发发脑、肺炎及其他全身感染。【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2)病情观察:观察体温及其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神志、面色、全身皮肤有无新的感染灶或出血点。观察黄疸的进展和消退情况。观察有无两眼凝视、尖叫、惊厥、前肉紧张等神经系统症状。(3)体温不升可进暖箱以保持体温正常,高热者及时物理降温。(4)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有吸允能力者可经口喂养。无吸允能力者可给鼻饲或由静脉供给。(5)治疗护理:保证静脉通路通畅,按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对局部病灶进行消毒、清创处理。加强皮肤、粘膜清洁处理,防止损伤和感染。积极对症处理,如吸氧、止痉、光疗。遵医嘱少

8、量多次输血,增加免疫功能。新生儿肺炎和( 或)胎粪吸入性肺炎护理新生儿肺炎指由于感染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使肺泡及其周围毛细友管发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1)感染性肺炎:初起时呼吸道感染症状不典型,有发热拒奶,少哭,少动,继而出现呛咳,气促,青紫,口吐泡末,鼻煽,三凹征,胸式呼吸,两肺可闻及啰音,重者可合并心衰,呼衰,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2)胎粪吸入性肺炎 :病儿呼吸困难,明显气促、发绀、鼻煸、吸气三凹,胸廓饱满呈桶状胸,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湿罗音或呼吸音降低。除此之外,全身皮肤,指趾甲,脐带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当并发气胸或肺气肿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紫绀明显,心音减低,移位,血压

9、下降,皮肤出现花斑。【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2)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观察病儿的意识和对外界反应。观察吃奶情况和全身各脏器功能变化。(3)适当抬高头肩部,使气道通畅,重症病人安置在辐射床,便于观察和抢救。(4)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允者耐心抱起喂养,重症暂禁食者以静脉内高营养补充。(5)治疗护理:胎粪吸入的病儿,根据病情入院时予气管插管内吸引。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给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给病儿以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和高热。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10、,协助排痰,使呼吸道通畅。(6)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 等发生。新生儿低血糖护理新生儿低血塘(neonatal hypoglycemia)是指新生儿(不论胎龄和出生体重)全血血糖 2.2mmol L(40mg d1) 。【病情评估】1.了解患儿胎龄、日龄、体重、分娩史及 Apgar 评分情况,以及开奶时间、奶量、喂养间隔时间。询问患儿母亲是否有糖尿病史。2.观察患儿有无嗜睡、淡漠或激惹、颤抖、眼球震颤、肌张力情况、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是否有呼吸暂停、面色苍白、哭声异常。3.了解喂养情况。【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2.正常新生儿生后 1

11、小时即可喂糖水,2 小时可开奶。3.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应与生后 3、6 、12、24 小时及 3-4天内连续监测血糖。早产儿或窒息儿应尽快开通静脉通路。4.血糖 2.2mmol/L 时,立即以 10%GS2ml/Kg 静脉推注,推注速度为lml/min,再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以 6-8mg/Kg/min 的速度维持。5.保持静脉通畅,外周静脉补糖浓度不能超过 12.5%,如需要更高的浓度输入应采用中心静脉插管。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并每小时观察记录一次。6.定时监测血糖,依据血糖值随时调整输液量、速度和血糖监测间隔时间,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源性高血糖症。7.依据患儿胎龄、日龄、体重、体温情

12、况,给予合适的中性环境温度,减少能量消耗。8.开奶后,严密观察喂养耐受情况,如奶量、胃内潴流量、腹部情况、大小便。准确记录如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足月儿多见,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多在出生后 3d 内出现症状,轻者表现为兴奋症状,如激惹、四肢颤动、肌张力增高、惊厥、呼吸不规则,重者表现为抑制症状,反应迟钝、昏迷、肌张力低下,各种生理反应消失,呼吸暂停,极严重者血压下降。【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及尿量。观察面色、

13、神志、意识障碍程度、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肢体活动情况。观察颅内高压的进展情况。(3)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 30,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病儿头部,绝对静卧。(4)酌情延缓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内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破平衡。(5)治疗护理:供氧,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 PaO2 和 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保持气道通畅,有分泌物采用粗导管,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 5s。保持静脉通畅,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止痉、脱水药物和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保证充分的脑血流灌注。(6)注意观察脑

14、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未成熟儿护理常规1.环境要求基本同新生儿要求,但室温须 24-26,晨间护理时宜 28左右。2.入院处理同新生儿,更需强调保暖,最好在辐射床上更衣、体检。3.护理常规(1)日常生活护理基本同新生儿,体重不足 2500g 者,洗澡应酌情。(2)注意保暖,维持体温恒定,体重不足 2500g 者应置于暖温箱中,根据胎龄,体重,日龄选择合适的箱温,使体温维持在 36.5左右,报离暖箱一定要用包被包裹。(3)喂养以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乳为宜,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喂养需耐心,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方式喂养。有吸允、吞咽能力者,直接喂哺或奶瓶喂养。能吞咽但无吸允者用滴管喂养。无吞咽

15、,吸允能力者及胎龄小于 34 周早产儿或呼吸急促者均应喂管喂养。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呛奶、窒息、呼吸困难、发绀,发生时应立即停喂,必要时吸出奶液,氧气吸入。观察对喂养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等,发生者说明不奶耐受喂养,需静脉高营养。(4)供氧应根据需要。目的为维持正常氧气分压,可采用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医啊(血气)调整吸氧浓度。及时停氧,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5)卧位,可采用平卧、侧卧和俯卧位,每 2-3h 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要保持气道通畅。(6)预防感染同新生儿。带菌者及有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注意隔离。体重1000g 的未成熟儿所用尿布,衣服,床单均需消毒后

16、再用。(7)极低体重儿每晨空腹测体重 1 次,发现重量低于原来体重 20-20g 或长时间不增长者应报告医生。(8)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暖箱中的危重病儿 q4h 监测生命体征,暖箱中普通病儿测体温 q4h,测心率、呼吸每日 3 次;辐射床上的病儿 q1-2h 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记录暖箱、辐射床的温度,随时调整箱温。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的一种临床表现。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临床表现】(1)黄疸程度不一,生理性黄疸轻,生后 2-3d 出现。7-10 消退,两周退净。病理性黄疸多数出

17、现早,进展快或退而复始,很快波及全身。(2)其他可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一胆红素脑病。(3)部分病儿可出现腹胀、肝大、触诊较硬,食欲差,大便颜色变白,全身皮肤黄疸且进行性加重,常提示有肝、胆疾病。【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2)密切观察黄疸进展和消退情况,了解胆红素值,注意观察其他伴随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及早发现核黄疸。(3)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允者及早足量喂奶,保持大便通畅,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液体和热量。(4)治疗护理:蓝光疗法。 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仔细观察病情,协助寻找黄疸原因并及时

18、对因处理。加强皮肤、粘膜、脐带、臀部护理,保证皮肤、粘膜完整性,减少损伤,防止局部感染。如需进行换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1.按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2.监测体温:有发热者遵医嘱给予降温。3.减轻腹胀,腹痛,控制腹泻:即禁食,腹胀者行胃肠减压,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色、质、量,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皮肤及床单位的清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4.密切观察病情:患儿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医生抢救。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能量及营养。仔细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及量,了解大便变化过程,留取大

19、便标本送检,注意臀部护理。5.补充液体,维持营养:禁食时以静脉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恢复喂养,从水开始,喂 2-3 次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再喂乳汁,以母乳为佳,在喂养期间观察腹胀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调好滴速,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6.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有关饮食的控制,皮肤和口腔卫生的护理知识,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理解和配合。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由于产伤或缺氧、颅内血管畸形、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引起颅内血管破裂,新生儿期主要是产伤性(足月儿多见)和缺氧性(早产儿多见)两大类。【临床表现】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烦躁不安、脑性

20、尖叫、惊厥等兴奋症状或出现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抑郁症状。伴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当有颅内高压时出现前囱紧张或隆起、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护理要点】(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或重症监护常规。(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周围循环及尿量。观察面色、神志、意识障碍程度、血气分析、血细胞比容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肢体活动情况。观察颅内高压的进展情况。(3)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 30,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病儿头部,绝对静卧。(4)酌情延缓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内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5)治疗护理:供氧,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 PaO2 和 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保持气道通畅,有分泌物采用粗导管,低负压快速吸引,每次吸引不超过 5s.保持静脉通畅,正确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止痉、脱水药物和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保证充分的脑 f 流灌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