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213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十校联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机密初中十校联考初三语文试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3 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2.本 卷 分 为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 答 案 要 求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 不 得 在 试 卷 上 作 答 , 否 则 不给 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 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殷红(yn) 愧怍 锲而不舍(qi) 迥乎不同B亘古(gng ) 告罄 气冲斗牛(du) 一目了然C晌午(shng) 商酌 海市蜃楼

2、(shn) 天崖海角D猥琐(wi) 羸弱 忍俊不禁(jn) 语无伦次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听了朗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 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 1963 年 3 月 5 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互动百科”号称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但在今年央视“315 ”晚会上,“互动百科”被曝光成“最大虚假广告垃圾站”。B鄂州市积极实施“ 校园足球计划

3、”,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C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D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4给下面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看久了,心也会融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乐,真正的淋漓尽致。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

4、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A B C D5从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生活中种种苦涩, ,历程中多少挫折, ,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A、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初三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二、

5、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 - 7 题(4 分)。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注释】宿雨:昨夜下的雨。 山客: 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作者本人。 犹眠:还在睡觉。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本诗所绘景物就像一幅画,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C本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美景图,反衬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D诗歌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6、A诗中“红”“ 绿”二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自然展现出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B本诗与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诗所写的内容有很多类似之处,意境也完全相同。C诗中“未扫 ”两字,描述了花落的自在,没有人为的痕迹,意趣天然。D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却能把 “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衬托得越见宁静。(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 8 - 11 题。(12 分)精骑集序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 饮者游,旬朔之间 ,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 ,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 时十一

7、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 ,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 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 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注】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惩艾:惩戒。曩:从前。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搴:读 qin。勒:编。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予少时读书C故虽有强记之力 D颇发愤自惩艾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1)辄

8、( ) (2)比( ) (3)勤(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1)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1、你认为秦观写这篇序的目的是什么?(3 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8 分)(1) ,鸡犬相闻。初三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3) ,媵人持汤沃灌。(4)东风不与周郎便, 。(5) ,松柏冢累累。(6)八百里分麾下炙, 。(7)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 13 - 1

9、7 题。(17 分)草木旧知鄢虹要赏一场好银杏,其实难得。北京入冬早的年份,立冬前几日便可有雪,彼时银杏正值转黄之时,不经冻,大雪一压,冷雨一打,半青不黄的叶子也湿漉漉地落了一地,让人心里直叹可惜。放在五六年前,深秋时的北大,当属 31 楼底下最热闹。黄得亮堂堂的一小段路,处处车马喧阗,长枪短炮架着扛着,还时不时有拍婚纱照的。楼前的银杏慷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头顶依旧枝柯蔽日,风起时,还在纷纷地落。如此盛景,至多不过三五日,早了叶子尚未黄透,晚了零落稀疏,最要紧,得有好天气养着。我刚入学时,北京的蓝天尚属寻常。只要不下雨,澄蓝的天,真是浸透着阳光的海,令人时时想起林庚先生。在干燥温暖的阳光里泡

10、着,银杏才养得出丰沛饱满的黄叶,一如好酒陈年。若得上天成全,中途没有雨雪搅扰,最终熟透时,便可醉人心目。一开始只要那前后十来日没有雨雪便好。深秋雨,初冬雪,皆湿冷入骨,若连日有此,银杏必伤神韵,黄得瑟缩衰颓,失却应有的鲜洁明润,且不等放晴便稍稍零落。后来,尘霾渐起,不见长安,爽快的碧空黄叶,便更难见到了。前年 31 楼拆除重建,大动干戈,楼前银杏颇遭戕损,元气大伤。昔年盛景,竟如华胥一梦,言之思之,已渐使人恍惚生疑。学校这几年拆了不少老楼,捎带着折了的植物多了,28 楼北面的杨树,亦在此数。刚来北京时,我还没怎么见过温带的落叶阔叶林。九月开学,慌忙间十月又匆匆过去,十一月入秋,北风乍起。每天从

11、 31 楼出门,走过博实超市前的那条小路去上课,头顶都有一片震耳欲聋的海,滚滚地朝前涌。那时才知道什么叫“高树多悲风”。南方的芭蕉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北方轰轰烈烈的秋声,也着实让我惆怅了好一阵。过不了几天,这些北方的树便开始落叶。杨树太高,树叶又密又大,罡风一吹,漫天落木好似没有来处,直教人逃都逃不出去,如果再来一场雨逗引秋心,当真能让人无可奈何。等到看惯落叶,听惯秋声,已经在北京待足了两三年。此时不甚在意秋天的杨树,却总是在春末夏初时纳闷:明明刚长了嫩叶,怎么就绿得这么深了?只在此春中,春深不知处,时日悠闲,是该有此一问。据说春天的满城飞絮,有一多半是杨絮,渐暖时分,偏偏飘出一场“雪”来,

12、蒙蒙乱扑行人面,也是先前没见过的景象。常走的那条路上,种的似乎是加拿大杨,属黑杨之一种。除此之外,学校里还有毛白杨,灰白的树皮上有菱形散生的黑色皮孔,很好认。不知黑杨因何得名?入夏以后,这树倒真是绿得发黑,熏风过处,带角质层的阔大叶片翻腾出粼粼的白光,看得人犯困。我从没想过它们会被砍掉,也没想过要给它们拍照,再相见时,数了两遍路旁突兀的树桩,暗恨草木无情,不知自保。日本有个说法叫一期一会,所有的相遇,都当它有今日无明日,想做的事,该尽的心,不要留到下次。彼时无端想起此语,只觉其见事通透。然而都算不上什么大事。生死盛衰,人亦难免,何况草木?不过曩昔相识,影迹尚在,一旦过其旧址,难免怀想,平白生出

13、几段絮语,聊遣愚衷罢了。(选自光明日报2017 年 3 月 3 日)13、作者说“暗恨草木无情,不知自保”,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是什么使作者生发如此情愫的?请概括。(4 分)14、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对“草木旧知”的理解和领悟。(4 分)1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3 分)在干燥温暖的阳光里泡着,银杏才养得出丰沛饱满的黄叶,一如好酒陈年。16、文章结尾段说“然而都算不上什么大事”,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 分)17、“生死盛衰,人亦难免”,请结合原文说说你将如何做到“一期一会”?(3 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821 题。(13 分)巨型天体结构是另一个宇宙的入侵者? 初三语文试卷

14、 第 7 页 共 6 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6 页宇宙中最大的天体可能隐藏着超越我们维度的入侵者。在充满宇宙的星系网中有一个巨大的空洞。由类星体所构成的一根巨弦可以跨越数百亿光年。一个由剧烈爆发所构成的环形占据了可见宇宙的 6%。随着对宇宙观测能力的日益强大,天文学家们开始识别出比此前已知的还要更为巨大的结构。对此只有一个问题:它们中任何一个都不应该存在于那里。宇宙学原理是我们认识宇宙的根本基础,因此这些有违宇宙学原理的现象深深地让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感到不安,即使是这些现象的发现者也是如此。例如,对于由 射线暴所组成的环形,有一种可能性是它们也许被其他星系所包围,但由于这些星系过暗

15、而没有被看到。这就像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均匀地放置着灯泡,当你走进房间时,仅有几只被点亮了,那么你很可能会就灯泡的分布得出错误的结论。这并不一定会破坏宇宙学原理。那么,这又是如何有助于解决宇宙学原理的问题呢?为了测量遥远天体的距离,天文学家利用一种效应,被称为红移。使用分光计,天文学家可以分解天体所发出的光,揭示出其中的谱线。由于宇宙的膨胀,正在远离我们的任何天体所发出的光都会被拉长,其谱线就会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越远的天体,其退行的速度就越快,其红移的量就越大。如果天文学家看到许多天体都具有相同的红移,会将此解释成某种形式的结构,就像 射线暴环或者是巨类星体群。通过观测天空中的高密度区和与之毗邻

16、的低密度区,可以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如果在所有情况下红移测量结果间的差异都是一样的,那么它很可能表明,我们的膜与另一个存在交叠。斯隆数字巡天已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详细的宇宙三维图,有科学家正在计划研究其中的红移数据库,来寻找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这将会是证明我们的宇宙并不唯一的重要证据,它不仅能解释天文观测中一些令人困惑的结果,还能为抽象的弦理论打下实验的基础。不过,把宇宙中最大的这些结构化整为零的解释方法可能会在原地招来新的麻烦。例如,发现超出我们自身所在的膜会对人类自身在宇宙中本已脆弱的地位造成严重的挑战,并且使得宇宙均匀性的概念也变得没有意义。毕竟,在一个包含有相互作用膜的巨大多重宇宙中,宇

17、宙学原理很有可能将不再成立。18、文章以“巨型天体结构是另一个宇宙的入侵者”为题,有什么作用?(2 分)19、分析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3 分)这就像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均匀地放置着灯泡,当你走进房间时,仅有几只被点亮了,那么你很可能会就灯泡的分布得出错误的结论。20、把宇宙中最大的这些结构化整为零的解释方法可能会在原地招来哪些新的麻烦?(4 分)21、从本文中你可以看出科学家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要如何将他们的这些精神发扬光大。(4 分)四、综合性学习(6 分)22假如朗读者下一期主题词是“青春”,请你参考第一期以“遇见”为主题的开场白为主持人董卿拟写一

18、段以“青春” 为主题的开场白。(150 字左右)【材料】大家好,我是董卿。今天,是朗读者节目第一次和观众见面,所以,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词,也特意选择了遇见。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23作文(50 分)“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初三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6 页 初三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6 页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不少于 6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