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测定方法.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524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力测定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肌力测定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肌力测定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肌力测定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肌力测定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手法肌力评定在特定体位下让患者作标准动作,通过触摸肌腹、观察肌肉对抗肢体自身重力及由检查者用手法施加的阻力,观察患者完成动作的能力,从而评定患者的肌力。(1)程序: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及被检测部位的位置。充分暴露患者的受测试部位,近端肢体固定。检查测试部位的轮廓,比较两侧肢体同名肌的对称性,必要时测量两侧肢体的周径大小。上肢、下肢及躯干肌群的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见表1、表 2、表 3。(2)基本原则:依据评定者施加阻力大小并与健侧对照进行判断。依据肌肉或肌群能否作对抗重力(垂直运动)运动进行判断。依据肌肉能否作全范围的运动进行判断。如肌肉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时,依靠目测或触诊肌肉有无收缩进行判断

2、。(3)评定标准:如能完成运动并能克服充分的阻力与健侧相近,为 5 级肌力;能克服中等阻力为 4 级肌力;能对抗并仅能抵抗肢体自身重量完成动作,为 3 级肌力;如不能克服肢体自身重量完成运动,但能在水平面上、无负荷下完成运动,为 2 级肌力;如无明显运动可见,但能触到肌肉收缩,为 1 级肌力;如无可感觉到的肌肉收缩,则为 0 级肌力。在手法肌力评定中,可根据检查情况使用“” 或“”号。常用手法肌力检查的评定标准见表 4。(4)注意事项:检查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患者的紧张,取得最大合作。为了准确把握施加阻力的大小,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保持 正确的检测位置,以确保正确判

3、断肌力的级别。防止替代动作出现错误的肌力评定。施加阻力时,要注意阻力的方向应尽可能与肌肉或肌群牵拉力的方向相反;施加阻力的点,应在肌肉附着处的远端部位上。在消除重力影响方面,可采用让肌肉或肌群在水平而光滑的表面上活动;或用悬吊带将测试部位吊起悬空,随肌肉活动而同步地作水平运动。检查中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尽可能在同一体位完成所需检查的肌力情况,以减少患者因不断变换体位带来的不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所致的痉挛性瘫痪不宜进行手法肌力检查。7.2 2.器械肌力测定肌力达 3 级以上时,可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检查,这种测试可取得较精确的定量数据,根据测试时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分为

4、以下 3 种肌力评定方法。(1)等长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用不同的测力器测定一组肌群在等长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肌力。常用的检查方法有:握力测定:用握力计进行测试,测试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至适当宽度,重复测定 23 次,取最大值。握力的大小可用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握力(kg)/ 体重(kg)100%。通常握力指数大于 50%为正常。捏力测定:用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握力计或捏力计即可测定捏力的大小,该测试反映拇对掌肌及屈曲肌的肌力大小,其正常值约为握力的 30%。背拉力测定:用拉力计测定,测试时双膝伸直,将把手调节到膝关节以上高度,然后作伸腰动作,用力向上拉把手。背肌力

5、的大小可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 kg)100%。通常拉力指数正常值:男性为 105%200%,女性为 100%150%。注意:此测试方法易引起腰痛患者症状加重,不宜用于腰痛患者或老年人以及骨质疏松患者。四肢 大关节 肌肉测定:用等速测力仪测定,测试时将测试程序设定为等长测试模式(运动速度为 0/s),以测定一组肌群的最大力矩值、最大力矩维持时间及其他肌肉功能相关参数。(2)等张肌力测定:在标准姿位下测定一组肌群在作等张收缩时能使关节作全幅度运动时的最大阻力。运动负荷:哑铃、砂袋、杠铃片或其他定量负重的运动器械。测试指标:以试举重物进行测试,作 1 次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

6、称 1 次最大阻力(1RM),完成 10 次连续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阻力为 10 次最大阻力(10RM )。注意事项:进行等张肌力测试时须对试用阻力作适当估计,若多次反复试举,宜使肌肉产生疲劳,影响测试结果。(3)等速肌力测定:运用等速测试仪器可以测定肌肉在进行等速运动时肌力大小和肌肉功能。测定范围包括四肢大关节运动肌群及腰背肌的力量大小,可提供运动功能评定、运动系统伤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准确指标。测试仪器:采用专门的等速测试仪器。程序:A.测试前准备:开机,校准仪器。B.测试体位:根据测试要求,摆放患者体位,对患者进行良好固定。C.调节测试仪器: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的动力头位置,使关

7、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轴心相对应;调节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解剖 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行肢体称重。D.测试方式:分为等速向心测试和等速离心测试。等速向心测试指肌肉采用向心收缩方式,即肌肉收缩时纤维缩短。等速离心测试指肌肉采用离心收缩方式,即肌肉收缩时纤维被动延长。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式进行测试。E.测定速度:选用慢速和快速两种测试速度。测试速度在 60/s 或 60/s 以下时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在 180/s 或 180/s 以上时为快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耐力。F.测试次数:在正式测试前,应先让患者进行 34次预测试,以使患者熟悉测试方法和要领。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 4 6 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 2030次。G.间歇时间:测试中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1min,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1.5min 以上。两侧肢体的测试间应间歇 35min。H.测试频率:测试频率应根据伤病的愈合情况以及训练的效果决定。一般在康复训练中,为了评价康复治疗的疗效,宜每月测试 1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