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57689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教材六年级第三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人类文明的创造、宇宙生命的奥秘等。2、学会根据不用的阅读内容,选择相对应的阅读方法。3、区分描述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分析三篇现代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修辞手法。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竹节人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内容记叙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制作竹节人,并不顾时间沉迷于斗竹节人,引至两人的手工玩具被老师没收,结果却发现老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这是一篇容易理解的回忆类文章,语言夸张又富有童趣,同时贴合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身情感的体悟。【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所学的知识和应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些衔接的

2、问题。因此需要为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的同时,学习阅读此类记叙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构建阅读的支架。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文章与自身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身边事物的乐趣。【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学习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2. 通过品读文本,启迪学生对于自己平时生活的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通过课文的朗读,掌握阅读回忆记叙类文章的方法。【教学过程】核心问题:作者如何通过对斗竹节人的描写,表现自己的情感?1、检查预习,新课导入1. 声音响亮,朗读标题2.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蹲 风靡 俨然 破绽 颓然 沮丧 前功尽弃 挖空心思 叱咤风云 别出心裁 技

3、高一筹 弄巧成拙 作鸟兽散 虎视眈眈 津津有味 心满意足 化为乌有2、画面想象,寻找文中童年乐趣1.师:作者是怎么在童年时代寻找乐趣,度过这段时间的?明确:自已做玩具,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2.师:你们见过竹节人吗?文章的哪一段告诉了我们?明确:第 3 段“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成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灵活机动:“纳鞋底” “缝衣服”的区别(纳: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请 1-2 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画面。3.师:你们的童年时光,又是怎么度过的?为什么作者的童年时代和我

4、们的童年时代存在差别?明确:手机,电视,书(自由发言) 。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补充材料:70 年代(1970 年) ,彩色电视兴起,2000 年,手机才逐渐普遍。而我们的作者是 1950 年出生的。4.师:让我们通过课文,再来仔细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的乐趣。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章,画出最打动你的句子,想想它到底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稍后举手交流。 (2-3 名同学)明确:句子有无特殊描写手法,细节的生动点在哪里。(1)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年纪拟人 裂缝像黄河长江比喻(形状相似,而且具有

5、一定的危险:“一不小心,掉笔” )(2) “把串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长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威风凛凛,叉腿张胳膊,跟现今健美比赛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通过细节描写,准确表现竹节人是如何站立。比喻的手法,将竹节人和健美的小伙子比,生动又形象表现出竹节人的威风凛凛。小结:语言文字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更有助于我们想象画面。因此,我们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加深对句子的理解。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板书:想象画面)三、利用时间人物,学习阅读方法1.师:虽然我们和作者玩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每一个孩子的

6、童年也有相似之处。请在文中找找,那些地方让你觉得与你的生活有相似之处,你仿佛也经历过?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段相似的经历?(通过时间、人物)明确:“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看,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 ”时间:文章把“下课时” 、 “上课了” 、 “下课后”作为三个时间节点,表现出学生对于斗竹节人的沉迷,且此时沉迷的对象是孩子们。人物:在这段内容中,主要出现了两个方面的人物,一个是孩子们,另一个是老师。文中“虎视眈眈” 、 “大步流星” 、 “怒气冲冲”等都表现了老师的严肃,可怕的形象。与之相矛盾的是下课后老师“念念

7、有词” 、 “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表现了老师与“我们”相似的特点。小结:在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我们理清文章内容,了解人物性格。 (请学生补充地点变化:教室、办公室的窗口)2.师:请同学们根据分析,再次分段读一读下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表现(下课时一段) ,上课时老师的表现(老师大步流星) ,以及课后我们所观察到了老师的形象(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明确:朗读过程中,注意下课时的调皮、活泼与热闹,上课时的紧张,课后的惊讶和有趣。3.师:经过我们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分成了哪两个部分来写,分明是什么?明确:一是描写

8、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而是记叙“我们”玩竹节人的经过。4.师:刚才我们提及,下课到上课时的这段经过,与我们平时的学习是有相似之处的,我们也由此更能体会这段经历。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文章。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我们下课时会做什么?模仿文中的写法,描写一下我们从下课,到上课铃响这段时间的不同状态,不同形象。等会儿简单交流。明确:突出下课的吵闹,活泼,上课的安静,紧张。总结:这堂课,我们认识了竹节人,我们不但分享了作者的快乐,也重新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快乐。总结一下我们在这堂课中所学习的内容:阅读记叙类文章,我们可以从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分析,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

9、可以采用画面想象,和联系实际帮助理解。四、回家作业1.将课堂上所交流的,下课到上课的片段,动手写下来2.在文中挑选三个你最喜欢的词语,说说它们的作用5、板书 竹节人范锡林时间地点 画面想象人物 联系实际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宇宙生命之谜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科普类文章,其中科学术语比较多,对于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可能有些难度。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记叙类文章更容易理解,而对科普类文章则稍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

10、,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逐渐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3. 流利地读出课文,区分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的差异4. 多角度,多层次对科普文章进行阅读,形成对科学的热情和好奇心【教学重难点】掌握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核心问题:文章围绕“宇宙生命之谜”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检查预习,新课导入1. 注意生字词的读写揭 嫦娥 能源 轨道 斑点 纵横 磁场 干燥 稀薄 抵御 厌氧菌 摄氏度 沧海一粟2. 请同学们在合适的圈内填上词语宇宙 银 太河 阳 地 球系 系3. 师:课文的标题叫做宇宙生命之谜,那么这个谜题的题目究竟是什么?是生命的长短吗?明确:“谜”

11、是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生命存在。4、理解课文,寻找答案1.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从哪里开始是具体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明确:2-9 段前提:课文第 3 段“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 ) 适合的温度,零下 50 至零上 150 摄氏度之间。 (2)必要的水分。(2 ) 适当成分的大气。 (4)要有足够的光和热。2. 师: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分别排除那些行星?为什么?(学生朗读例子)明确:(2-5 段理论上)太阳:温度太高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 300 至 400 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

12、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 140 摄氏度运用了排除法,又对每个排除的行星运用了举例法只剩下火星(文中关键词:唯一)3. 师: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论据,证明你的观点。明确:有(理论角度)(1)从理论上说,宇宙无限,地球不是唯一(2)火星与地球相似: 自转时间相似 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比较法)(3 )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 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无(实际角度 6-9 段)(1 )拍照 近距离观测。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

13、有植物的两种说法错误。(2 )进一步采用摆实事、列数字(年份)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 “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3 ) 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 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未证实(1)科学家提出火星岩层中可能有生命物质(2)陨石上有有机分子,外太空可能存在生命5、理解课文,寻找答案1. 师:从 2-9 段的分析中,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科学家们经过理论上和实际上的种种考证,尚未得出明确结论。但我们仍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有生命存在的可能,而它们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2. 师:2-9 段向我们具体分析了探寻的过程,

14、那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明确:第 1 段利用耳熟能详的故事提出问题: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第 10 段总结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总结: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写。小结: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到,科普类文章往往较为直接,我们可以从标题,甚至开始或结尾轻易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何科学有理地完成论证过程,则是重点。本文中,我们发现通过排除、比较实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支撑论据。而通过句首,以及句中的关键性词汇“理论上” “至少” “可能” “唯一”可以加强文章语言的严谨准确,

15、符合科学精神。四、回家作业1.人类能否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如果能,请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文中例子支撑你的想法,如果不能,也请用课文中的例子进行反驳。2.“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3.根据本课学习的方法,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根据第九课课文,自己写一写制作竹节人的流程五、板书 宇宙生命之谜张中碚 赵晓梅适合的温度,零下 50 至零上 150 摄氏度之间必要的水分 太阳 水星 金星 火星 生存的前提: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冥王星适当成分的大气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读课文,

1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3、 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布局特点。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教学难点】1、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身边常见的建筑物都有哪些呢?

17、同安影视城去过吗?它是模仿北京故宫建成的。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故宫,旧时的故宫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 1406 年) ,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 24 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25 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 (PPT 展示,同学朗读)事实上,故宫博物院现在中国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18、此外,1986 年在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沈阳故宫博物院。本文 具体指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见注解 1)而作者正是故宫的研究专家黄传惕先生,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编辑。下面,我们在他的带领下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二、预习检测1、我们早自习大家都预习了本文,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填好故宫博物馆的布局示意图的建筑名称。(黑板上事先画好示意图框架,同学填好后,其他同学检查更正,然后 PPT 展示正确的示意图)2、什么是建筑?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雨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歌德。建筑往往在造型、色彩、结构与周围的环境的和谐

19、统一等方面,给人音乐般的感受,有的象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有的似舒缓幽雅的小夜曲。有的象诙谐生动的变奏曲。好的建筑艺术可以令人震撼,拓展想象力,让你久久的回味 我们学过的中国石拱桥是关于建筑物说明文,这篇也不例外。前文采用的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那么,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看图回答)提问: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什么路线什么方向逐次介绍的?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说明的。具体来说,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 来到前三殿,然后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和称“前朝” 。然后

20、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而离开故宫。3、PPT 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三、整体感知1、视频跟读(PPT 播放故宫视频,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按照字幕跟读) ,要求:(1)注意难读字词,加深文章印象。(2)视觉感受故宫建筑群规模的宏大壮丽,建筑物的精美,体会其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2、观后印象(自由回答): 建筑规模 宏大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 整齐统一3、疏通字词后,浏览全文。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第一部分(第 1-2 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第二部分(第 315 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第

21、三部分(第 16 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四、合作探究1、浏览 1 段,回答:(1)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2)故宫的名称还有哪些?明确:紫禁城、故宫博物院。(3)为什么叫紫禁城?明确:关于“ 紫” 的三种说法, “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 “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 4)这段还介绍了故宫哪些方面?明确:地位、历史2、齐读第二段,思考:( 1)我们知道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故宫,那么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看谁能又快有准地在文中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