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教学反思小学语文 徐春梅回味着备课、上课、结课的过程,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惊喜的是课堂上与孩子们交流的那一个个场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首先应该是为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而这个底色要以真、纯、美为基础。反思我的这节课,那种惬意的单纯,由衷的赞美,真情的朗读-弥足珍贵的程度不可言说,下面就我执教的窃读记这篇课文,围绕寻根和入情这两个话题进行反思。一、寻根,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开掘文字背后的价值、精神和文化文本窃读记 ,如同一幅白描的人物画,文字质朴、简约,少有作者本人感受的恣意和激扬喷涌,但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从作者心中涓涓溢出的,真挚、细腻,字字见力,句句含情。它引
2、领学生沉入字里行间,用心在课堂中感受文字的温度,体味文字的气息。在课前备课时,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在提醒自己,这样朴素的文字需要用心的不是他们表层的意思,而是蕴含着的意味。意味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的光泽和神彩。譬如,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一个“啊”字包含了多少作者找到书后的惊喜,于是请同学一起来读一读“啊!” ,注意它后面表示语气的感叹号,然后把“啊”分别换成“咦”和“噢” ,再来试着读一读,“咦!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噢!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和“啊”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通过换词,使学生感受到“啊
3、”不仅包含了“咦”中的意外,蕴藏了“噢”中的释然,并且直接抒发了作者找到书后那溢于言表的喜悦和激动。再如,写林海音渴望读书的那一句“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是个反语正说的比喻句,要想让学生穿越这文字的丛林,直抵作者的渴望,我设计了饿狼扑食如饥似渴的视频内容进行播放。师生的心被无形的卷入到一种无迹无痕的气场中,每一个迫切的镜头、贪婪获取的画面都会让我们刻骨铭心。润物无声的体情后,再加上适机的比喻句仿写,水到渠成地落实了双基训练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二、入情,艺术构建教学节奏,引导学生体验其所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课堂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起承转合是一种节奏,前后
4、对比是一种节奏,螺旋递进是一种节奏, 窃读记一课所呈现的是一种拾级而上的课堂节奏。全课从情感变化的角度上看,可分为三级台阶。第一级,直入中心,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始,我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抑扬顿挫的读读这句话,一下子把林海音的对书的热爱和惧怕之情展现在学生面前,营造出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有了这样的感情基调,学生的心就会迅速聚焦作者的思想情感上,于是,一次百感交集、矛盾重重的心灵之旅就这样款款迈出了第一步。第二级,激发情感,便觉春光四处来。带着这种快乐又惧怕的读书滋味,在一种迫切而又恐惧的氛围笼罩下,教师让学生想象,是什么样的情况让林海音觉得当
5、时的环境已经不适宜再读下去了?在这个开放的对话平台上,我让几个孩子从语言、动作、神态细节上去想象,并以充满认同感和激励性的对话将对窃读记的第一印象引向深入。于是课堂情感如一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又如叠叠的浪涌上暗滩。第三级,启迪情思,波澜跌宕情满怀。我从林海音窃读记的原著中节选出林海音在书店读书时所遭遇到冷眼、谩骂甚至被责打的片段,当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饱含深情地读、想象着当时作者读书时的心情和心思时,课堂一下子弥漫在感动、敬重的氛围里。当我在寂静的课堂上,叙述着“这是一个多么酷爱读书的小姑娘啊!没钱买书而又极度渴望读书,所以她不得不提心吊胆地读,担惊受怕地读,不得不窃读,这就是林海音读书恐惧的滋
6、味”时,学生都被深深的感动着,折服着;当那句,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就是窃读的滋味”的声音再次在课堂上响起的时候,林海音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形象如春风化雨,悄声无息的滋润着每一个单纯的生命。第四级,陶冶情操,意满便同春水满。课近尾声,我通过想象还原,场景比较,复沓引读,启迪深思,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了林海音的同时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窃读是有苦有乐、苦乐相伴的滋味。如果让你来做一道算数题,要在苦和乐之间划上一个什么符号:等于?大于?小于?为什么?课堂上的每一个元素的选择和使用都是力求与“情感”水乳交融的。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这简单而又复杂的计算题中,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盈盈的心灵泪花和林海音共同徜徉在读书的喜悦和感动中。当一字一句都洗尽铅华呈素姿的时候,思想在深入,情感在浓化,情感一跃到巅峰状态。 总之,执教窃读记这篇课文,让我邂逅了一种别样的语文教育。她的指向是一种审美,她的能量让人感动和震撼。这种感动是学生与作品的直接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是作者情、学生情、教师情汇流而成的生命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