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4、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5、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埃斯库曼斯6、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7、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 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8、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9、只有顺从自然
2、,才能驾驭自然。培根10、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拜伦11、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卢梭12、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清张维屏13、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14、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亚里士多德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16、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埃斯库罗斯17、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18、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马克吐温19、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20、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
3、经那样准确地为我们指路,而我们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训她。 佚名21、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佚名22、人不给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给人留后路。 佚名23、人不要过分地陶醉与征服大自然的喜悦之中,人类每一次对大自然的征服,大自然都会报复人类。 我们对大自然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 康德 24、自然的巨大力量不是以丑恶而是以美来显现它的真相的。 泰戈尔25、天不语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李白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水资源,保护母亲河生
4、命之水,未来之水我国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保护生物多样性 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伙伴节约用水 一水多用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危险的一个地球 我们的家关注地球,其症结不在地球,而在人心保护地球 爱我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 地球我们呼唤心灵环保不是地球属于人类 而是人类属于地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命的基础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水水是不可再生资源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和人类的共同王国是大自然人类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类珍爱自己生命的需要 野生动物不是人类的附属品,它们的王国是大自然。 爱护一切生灵,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地球。 一个民族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
5、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现代社 会的文明人,我们不仅要具有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社会道德,还要培养以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为核心的生态道德。我们必须认识到,地球是个大家园,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培养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化,坚决摒弃滥吃野生动物等陋习。 我们应当倡导“天人合一 ”的生态社会、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绿色生活。 SARS 提醒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天地生万物。人与动物的关系就象多米诺骨牌。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仅仅只是这个链条中高智慧物种的一节。正是由于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人们才可以听到鸟鸣深涧,才可以看到雨游滩底。 摒弃滥吃野生动物陋习,采取文明健康饮食
6、方式。 捕杀、贩运野生动物就是犯罪。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在自然界,任何打破平衡的行为都是极其危险的。 大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一个物种的消失会引起相关联的 20 多个物种的消失,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过度掠夺自然的短期效果势必引发长远的灾难。人们不能不反思一句经典格言 “生存,还是毁灭?【14】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是地球大家庭中的一员。【15】人类应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方式,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
7、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 10 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
8、:“臭氧层的破坏” 、 “温室效应” 、 “酸雨危害” ,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
9、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
10、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
11、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
13、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 、 “持续发展观” 、 “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 集天地之灵气,采万物之精华,勇敢的人类从洪荒时代走到了文明的世纪。人类的智慧创造了经济的奇
14、迹,无知与贪婪却留下了可怕的后果。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地球发出了痛苦的呻吟,善待万物,就象善待我们的朋友;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家园!人类渐渐从噩梦中觉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突如其来的 SARS 病毒,令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人类应如何对待大自然?人类该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呢?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要思想。 建立生态环保型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无数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因此,我们不能眼睁睁地
15、看着我们的家园毁于我们人类自己手中。人类啊,行动起来吧,让我们节约一滴水,保护一棵小草。让天空依然明净,让河水依然清澈,让小草依然碧绿,让花朵依然鲜艳,让阳光依然灿烂,让地球依然生辉! 痛定思痛,我们应该选择一条理性发展的道路,呼唤绿色文明,呼唤科学的决策方式,呼唤科学的生产方式,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 生态文明。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
16、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总之
17、,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什么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须倡导 3 种态度。一是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我们
18、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二是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综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
19、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们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三是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 1800 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 世纪是过去 600 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更为严
20、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实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精彩论点 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充满诚信友爱。 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善待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造和谐要从身边之事做起。 理论论据 1、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们的心灵变得和谐、心满意足。 别林斯基 2、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 毕达哥拉斯 3、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 罗曼罗兰 4、亲善产生
21、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5、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 伏尔泰 6、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身体健全,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一多 7、那些年轻时没有在内心和谐中生活的人们,以后会像一只长腿老苍鹭一样悲伤地站在没有鱼的湖边。 佚名 事实论据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谐是把“杂多导致统一”“不协调导致协调”。 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 和洽 ”。古人解释, “和” 是“以
22、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 和生”“和处 ”“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 “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 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文明虽屡受摧折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十六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显示出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更加成熟。音律和谐,必能弹奏出优美动人的乐章;社会和谐,必将带来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 运用点睛:和谐功效巨大。 和谐的一幕 一支向甘肃缺水地区送水的车队,行至一段崎岖山路时,一头野
23、鹿突然从山上跑下来立在公路中央,拦住了车队前行的道路。车队鸣笛,它充耳不闻,当地为车队带路的老乡下车用鞭子赶它,它“巍然”不动。老乡说,大概野鹿要喝水了,无奈中它只好求助于人了。车队的队长被这头野鹿感动了,他说,今天就算犯一次错误,也要给这头野鹿一点水喝,于是便舀了一瓢水送到了鹿的面前。可是,这头野鹿并没有低下头去喝水,却仰起头来长鸣一声,一头小鹿从山上跑了过来,喝完了这一瓢水。这时野鹿才带着小鹿离开了公路。 运用点睛:人与自然理应和谐相处。 微尘精神感动中国 “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
24、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 “微尘”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体,是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也是展现社会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微尘”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微尘”精神是建设“文明山东” 的成果,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生动教材。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大力宣传“微尘”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用点睛: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和谐就是美 日本京都有一座知名的禅园,建筑师将
25、这个禅园建造完成后,请皇室人员前来游览。 一位皇室人员在禅园里走了一遍后说:“这里真美,真是全日本最漂亮的庭园。 ” 他一边赞叹一边指着园里池塘边的一块石头说: “这块石头,是整个庭园里最绮丽的石头。 ” 建筑师听完,马上叫人将这块最绮丽的石头搬走。 他诧异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建筑师恭敬地回答:“庭园里如果有一样东西特别显眼,就会破坏这里的和谐,我把它移走,这里总算是完美无瑕了。 ” 万绿丛中的一朵奇葩,竟然是一个缺陷,因为它破坏了整个绿色丛林里的和谐。当我们在团队生活中力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之时,可曾想过,这正是破坏和谐之美的行径。 运用点睛:个体与团队相互配合,才能造就和谐之美。
26、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005 年的“ 五一” 当天,庐山雨后放晴,云蒸雾绕,变幻莫测的绮丽景色令中外游客惊叹。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人黄明在游完锦绣谷后,感慨万分地告诉记者:“庐山太美了,不仅自然风光很美,而且旅途环境也非常好,秩序井然,美丽清洁,在这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人们在庐山各景区看到,交警在忙碌地指挥交通,秩序井然,各景区看不到烟蒂、矿泉水瓶等垃圾,整个庐山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庐山管理局的同志说,庐山实施了“煤改电、油改电”工程,实现了“无烟山”目标,垃圾袋装率和上门收集率都达到 100%。自然环境变美了,庐山的人文环境也在不断提升,“诚信服务行动”“ 游客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万人诚信宣誓 ”等活动,规范了导游、营运司机、餐饮服务人员等的行为,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中外游客在庐山玩得开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据统计, “五一”当天,庐山接待游客 1.38 万人,同比增长 3%。 运用点睛:和谐产生美,也产生效益。 美大学生烤鱼受罚 2004 年 5 月 20 日,加利福尼亚大学三年级学生马修考克斯和凯茜卢普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