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气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版将医用氧的浓度定为99.5 ,这是强制性的国家标准,2005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在医院中,氧气是用流量这个概念的,浓度很少用,就算临床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都会概念不清。高流量吸氧、高浓度吸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经鼻导管吸氧时,FiO 2 (%)=21+4氧流量(L/min);氧疗时,根据 FiO2 的高低分: (1)低浓度氧疗 :指 FiO 2 50%的氧疗。 (3 )中浓度氧疗:指 FiO 2 30%,而50%的氧疗。 根据氧流量的大小分 (1)低流量吸氧 :指氧流量在 4L/min 以内的吸氧。 (2 )高流
2、量吸氧 :指氧流量4L/min 的吸氧 。 一般病人用的是低流量吸氧,在 2L/min 左右,也就是 30-40%。 上面的网友说的都是买来的氧气的浓度,都很正确,但它们是和空气混合后用的。 国家强制性标准 医用氧的浓度定为99.5 无杂质和水份其他 0.5 以下为其他气体。 滥用氧气也就是人体内氧含量提高,红细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运送氧,这样就会“醉氧” 了。 症状和缺氧非常相似,头痛,乏力,纳差。氧气治疗 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氧气如同药物一样应正确应用。氧疗有明确的指征,有其流量,并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
3、验室检查帮助估计适当的流量。 一、氧疗的指证 (一)心脏、呼吸骤停 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停搏或呼吸骤停者,在进行复苏时应立即氧疗。但应注意,如患者无呼吸,可用简易呼吸器,或气管插管可用呼吸器或麻醉机加压给氧。 (二) 低氧血症 无论其基础疾病是哪一种,均为氧疗的指证。从氧解离曲线来看,PaO2 低于 8.0kPa(60mmHg),提示已处于失偿边缘,PaO2 稍再下降会产生氧饱和度的明显下降。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分为两种。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通气不足所致的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但无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应用不当,反可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单纯低氧血症:一般为弥散功能障碍和通气/
4、血流比例失调所致。弥散功能障碍,通过提高吸入氧浓度,可较满意地纠正低氧血症,但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产生的肺内分流,氧疗并不理想,因为氧疗对无通气的肺泡所产生的动静脉分流无帮助。 (三)组织缺氧 心输出量下降、急性心肌梗死、贫血时,可能并无明显的低氧血症,但组织可有缺氧。这时测定混合静脉血的 PO2 可作为组织氧合指标。氧疗有效时组织缺氧改善,混合静脉血的 PO2 可达 4.67kPa(35mmHg)以上。 二、氧疗的目的 (一)纠正低氧血症 氧气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弥散量,使肺毛细血管的氧分压上升,纠正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及弥散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低氧血症,使 PaO2 上升。 (二)减少呼
5、吸功 对低氧血症的反应,通常是呼吸功的增加。氧疗能使肺内气体交换恢复到较正常水平,以维持适当的肺泡氧分压,使总通气量下降,减少呼吸功,降低氧耗量。 (三)减轻心脏负荷 心血管系统对缺氧和低氧血症的反应为心率增快,增加心脏作功,氧疗能有效地降低心脏的作功、减轻心脏负荷。 三、氧疗的方法 目前氧疗方法,按氧流量的大小可分为低流量系统和高流量系统两大类。低流量系统所供给的气流不能完全满足吸入气量的需要,因而必须提供室内空气以补充部分吸入气体;高流量系统则能完全满足所有吸入气量的需要。 过去常把鼻导管给氧提供的流量作为低浓度供氧技术,这一所谓“持续低流量” 给氧曾风行一时,许多人认为“低流量给氧”即为
6、“低浓度给氧” 的同名词,实际上之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氧流量只是关系到全部气体的流量,而吸入氧的浓度又是另一不同的概念。各种氧流量所提供的吸氧浓度,只是由不同的设备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所决定。低流量系统供氧时可提供低浓度的氧,也可提供高浓度的氧;而高流量系统供氧也能提供从低浓度至高浓度的氧。 (一)高流量系统供氧 该系统提供全部的吸入气量,换言之,患者只呼吸来自该系统的气体。高流量系统供氧的特点为能够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包括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的氧,吸入氧浓度从 24%70%,所以高流量供氧并非是吸入高浓度的氧。最常用的高流量供氧系统为 Ventruri 面罩。其原理为高速氧气喷射通过一限定的管道,
7、在其周围产生一种负压,即气体流动的 Bernoulli 原理,将周围空气从侧孔吸入,使空气进入吸入气流。通过改变氧气流速和流出口径,以及调节管道壁上侧孔大小就可以控制吸入的高气量,从而调节吸入氧的浓度,使之达到预定水平。 高流量系统有以下优点:只要该系统调节适当,可供给持久和正确的吸氧浓度,并不受患者通气量的变化;能控制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可监测吸入氧浓度。但需注意高流量供氧系统必须满足患者吸气高峰流速,一般至少应为每分通气量的 4 倍,才能保证吸氧浓度恒定。 (二)低流量系统供氧 由于该系统所释出的气流速度较低,所以不能完全提供全部吸入气量,故部分潮气量将由室内空气供给。这种方法可使吸氧浓
8、度从 21%到 80%。低流量系统供氧方法如下。 1鼻导管法 用橡皮导管经一侧鼻孔置于鼻咽部,使用简便,为常用的给氧法,缺点为易被分泌物所阻塞。吸氧浓度可用公式:吸氧浓度(%)=21+4 氧流量( L/min)。 2面罩法 吸入氧浓度可达 50%60%,但面罩密闭,患者不舒服。 3贮氧气囊面罩法 可提供高浓度氧,吸入氧浓度可达 70%。 4T 管法 见前述。 这些为传统的供氧方式,较为方便。但其缺点是吸入氧浓度不稳定且不能精细的调节,受下列因素的影响。患者的通气类型:潮气量和频率;氧流量(L/min);贮氧气囊的大小:一般说来,在相同的氧流量时,患者通气量越大,则吸氧浓度就越低;反之通气量越小
9、,吸氧浓度就越高。此外,面罩给氧时吸氧浓度较鼻导管法要高,如再加用贮氧气囊,则吸氧浓度可达 70%。 四、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是用高于 101.325kPa(latm)的 100%氧,其目的在于改善组织缺氧,并可在厌氧菌感染时,抑制厌氧细菌生长。高压氧能增加血液中的氧溶解量。在 303.975kPa(3atm)下吸入 100%氧,血浆中溶解的氧可达 6.6ml,这些物理溶解的氧能为组织利用。高压氧疗的指征为失血性贫血;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氰化物中毒;急性气体栓塞;气性坏疽等。五、氧疗效果的监测 临床上可从三方面来判断。心血管系统反应:氧疗后应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周围组织灌注(皮肤色泽等),
10、记录尿量。如氧疗效果理想,则上述指标应有明显改善。呼吸系统的反应:氧疗后,呼吸困难、气促等应改善,呼吸运动平稳,呼吸频率变慢,呼吸功减少。血气分析示 PaO2 上升。 六、氧疗的副作用及氧中毒 氧疗如使用不当,可产生以下副作用,严重时可出现氧中毒。 (一)二氧化碳潴留 低氧血症时,PaO2 的降低可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如果患者的呼吸是靠这一反射兴奋维持时(如肺原性心脏病),吸入高浓度的氧后,PaO2 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使肺泡通气量下降,造成 PaCO2 上升,甚至可出现肺性脑病。故对这类患者应给予低浓度的氧吸入,氧疗时监测患者
11、的 PaCO2 变化。 (二)吸收性肺不张 高浓度氧吸入后,使肺泡内氮气大量被冲洗出去,肺泡氧分压逐渐升高。当有支气管阻塞时,肺泡内氧即可被肺循环的血流迅速吸收,产生肺不张。 (三)氧中毒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可发生氧中毒,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纤毛活动被抑制,肺毛细血管充血,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长期氧中毒可出现肺间质间质纤维化。氧中毒的危险性由两个因素所决定。吸入氧浓度;吸氧时间。 1氧中毒的症状 氧中毒的早期表现为气管刺激症状,如难以控制的干咳、呼吸急促、胸骨后锐痛等。通常吸入 100%的氧后约 6h 内可发生这些症状。早期肺功能可无异常,18h 后出现肺活量降低,继而
12、肺顺应性下降。 2448h 内可伴发ARDS,发生肺间质和肺泡内液体渗出。由于肺部毛细血管上皮受损,可有咯血的临床表现。3 天后肺泡细胞受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胸部 X 线片可见到双侧弥散性浸润灶,可有肺不张。晚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以至死亡。 2氧中毒的预防 目前认为吸入 60%70%的氧在 101.325kPa(latm)下可安全使用 24h;40%50%的氧则能继续使用 24h;如吸氧浓度大于 40%, 23 天后氧中毒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所以对需要氧疗的患者应有的放矢,不能因低氧血症而盲目提高氧浓度(如有肺内右向左分流的存在,提高吸氧浓度无效)。氧疗的同时应辅以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如应用支气管扩张药、积极排痰、应用强心利尿剂等,必要时可应用 PEEP,使吸氧浓度能保持在能产生氧中毒以下的水平,同时使 PaO2 能达到 8.09.33kPa(6070mmHg)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