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整理资料.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76885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整理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整理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物理整理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物理整理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物理整理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热湿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环境室内热湿环境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以及环境辐射温度q=0 是人体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必要条件,正常比例散热是充分条件。正常比例散热指的是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 25%-30%,辐射散热约占 45%-50%,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 25%-30%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有效温度 ET、热感觉 PMV-PPD 指标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一定大气压力下,是空气的绝对湿度 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水蒸汽量 fmax 的百分比根据卫生工作者的研究,对室内热湿环境而言,正常的适度范

2、围大致是 30%-60%。严寒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小于等于-10 度寒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 0 -10 度夏热冬冷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 010 度,最热月平均气温 25-30 度夏热冬暖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 10 度,最热月平均气温 25-29 度温和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 013 度,最热月平均温度 1825 度采暖期:指某一地区建筑设计计算采暖天数,即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 5 度的天数论述:城市气候及其成因1.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 2.城市缝合紊流 3.湿度和降水 4.太阳辐射与日照 a.高密度的建筑物改变了地表的性态 b.高密度的人口分布改变了能源与资源消费结构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导

3、热、对流、辐射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 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度差为 1 度时,在 1h 内通过 1m2 所传导的热量。黑体:能发射全波段的热辐射,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大灰体:其辐射光谱具有与黑体光谱相似的形状,且对应每一波长下的单色辐射能力 E 入非灰体(选择辐射体):其辐射光谱与黑体光谱毫不相似,甚至有的只能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线投射至不透明材料表面的辐射能,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去白色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最强,对于长波辐射,其反射能力则与黑色表面相差极小。而抛光的金属表面,不论对于短波辐射或是长波辐射,反射能力都很高,亦即吸收率很低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表面吸热、结构本身

4、传热、表面放热室内外温度的计算模型:恒定的热作用、周期热作用平壁稳定传热过程:内表面吸热、平壁材料层的导热、外表面的散热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采暖建筑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 W/m2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和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空气调节耗热量两部分组成建筑采暖耗煤量: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 kg/m2简答:谐波热作用下的传热特征:1.室外温度和平壁表面温度、内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谐波动2.从室外空间

5、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振幅逐渐减小,即 Ae Aef Aif ,这种现象叫做温度波动的衰减3.从室外空间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延,这种现象叫做相位延迟,亦即出现最高温度的时刻向后推迟蓄热系数:把某一匀质半无限大壁体(即足够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迎波面(即直接受到外界热作用的一侧表面)上接受的热流波幅 Aq,与该表面的温度波幅 A0 之比。隔热设计标准: i,maxt e,max 外围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福州 te,max=37.2 度建筑保温与节能设计策略:1.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2.防止冷风的不利影响3.选择合理的建筑体形与平面形式4.房间具有

6、良好的热工特性、建筑具有整体保温和虚热能力5.建筑保温系统科学、节点构造设计合理6.建筑物具有舒适、高效的供热系统权衡判断:是一种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具体做法是先构想出一栋虚拟的建筑,称之为参照建筑,分别计算参照建筑和实际设计的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并依照这两个能耗的比较结果做出判断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密实性,内部孔隙的大小、数量、形状,材料的湿度,材料骨架部分的化学性质以及工作温度。在常温下,影响最大的是密度和湿度保温构造类型:单设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保温与承重相结合、混合型结构外保温优点:1.使外墙或屋顶的主要结构部分受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耐久性2.由于承重层材料

7、的热容量一般都远大于保温层,所有,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对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是十分有利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的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窗墙面积比:某一朝向的外窗洞口面积与同一朝向外强面积之比如何做好外窗的保温设计:1.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2.提高窗框保温性能3.改善玻璃的保温能力4.控制窗墙比被动式太阳房采暖方式:直接受益式、集热墙式、附加日光间式冷凝:特指当部分围护结构表面温度低于附近空气露点温度时,表面出现的凝水现象外围护结构的受潮主要决定于下列因素:1.用于结构中材料的原始湿度2.施工过程中进入

8、结构材料的水分3.由于毛细管作用,从土地渗透到维护结构中的水分4.由于受雨、雪的作用而渗透到维护结构中的水分5.使用管理中的水分6.由于材料的吸湿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7.空气中的水分在围护结构表面和内部发生冷凝内部冷凝的检验(判别):P 线和 PS 线相交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1.合理布置材料层的相对位置2.设置隔汽层3.设置通风间层或泄气沟道4.冷侧设置密闭空气层防止夏季结露的措施:1.架空层防结露2.空气层防结露3.材料层防结露4.呼吸防结露5.密闭防结露6.通风防结露7.空调防结露返潮:当温度较高而水蒸气近于饱和的室外空气流经这些温度较低的表面时,将会在表面产生冷凝防止地面返潮的措施:

9、1.地面的面层宜采用蓄热系数 S 小的材料,这样可减小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间的差值,从而减少表面冷凝的机会2.表面材料宜采用微孔较多的材料3.加强垫层的隔潮能力4.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混合后再与地面接触,减少地面结露的机会5.在使用时,当室外空气相对湿度高时,关闭门窗以防止室外空气流入,而当室外空气较干燥时,择开窗换气6.防止地面返潮只要是地表面温度始终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热气候:干热、湿热室内过热的原因:1、围护结构向室内传热2、透进的太阳辐射热3、通风带入的热量4、室内产生的余热防热的被动式措施:1.减弱室外的热作用2.外围护结构的隔热3.房间的自然通风和电扇调风4.窗口遮阳5.利用自然能外围护

10、结构隔热设计的原则:1、隔热重点在屋面,其次是西墙与东墙2、降低室外综合温度 a.结构外表面可采用浅色平滑的粉刷和饰面材料b.在屋顶或墙面的外侧设置遮阳设施C.结构外表面采用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率小而长波发射率大的材料3、在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4、合理选择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5、利用水的蒸发和植被对太阳能的转化作用降温6、屋顶和东、洗墙应当进行隔热计算,要求内表面最高温度满足建筑热工规范的要求7、充分利用自然能源8、空调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屋顶隔热:实体材料层和带有封闭空气层的隔热屋顶、通风间层隔热屋顶、阁楼屋顶判断:通风屋顶间层高度以 20-24cm 为好

11、窗口遮阳设计要求:1、夏天防止日照,冬天不影响必需的房间日照2、晴天遮挡直射阳,阴天保证房间有足够的照度3、减少遮阳构造的挡风作用,最好还能起导风入室的作用4、能兼作防雨构件,并避免雨天影响通风5、不阻挡从窗口向外眺望的视野6、构造简单,经济耐久7、必须注意与建筑造型处理的协调统一遮阳形式: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挡板式遮阳遮阳系数:在照射时间内,透进有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与透进无遮阳窗口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空气压力差的原因: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建筑群平面布场: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周边式建筑平面布置与剖面处理基本原则:1、建筑布局采用交错排列或前低后高,或前后逐层加高的布置2、正确

12、选择平面的组合形式,主要使用房间应布置在夏季迎风面,背风向则布置辅助房。并以建筑构造措施,改善通风效果;3、.利用天井、楼梯间等增加建筑内部的开口面积,并利用这些开口引导气流,组织自然通风;4、开口位置的布置应使室内流场分布均匀;5、改进门窗及其它构造,使其有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风量、风速等。自然能源:太阳辐射能、有效长波辐射能、夜间对流、水的蒸发能、地冷能日照的优点(作用):1.促进生物体新陈代谢;2.紫外线杀菌;3.取暖和干燥;4.建筑造型;5.节约采光用电。缺点:室内过热;眩光;褪色变质。影响太阳高度角 hs 和方位角 As 的因素:赤纬角 、时角 、地理纬度 日照:指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建筑日照:阳光直接照射到建筑地段和建筑物表面及其房间内部的现象日照间距: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定日照间距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居民生活的日照生活D=(H-H1)*coths*cosA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