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扣扣:610581651 )肿瘤浸润与转移的临床规律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是指恶性细胞从原发部位脱离,侵犯列邻近正常组织,并进而转移到远处部位,并在他处形成继发瘤的过程。它是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具有许多特性,如自主性、可移植性、浸润和转移性,以及去分化或异常分化等。它的最关键特征就是浸润和转移性。临床上常见某一部位的恶性肿瘤在手术切除或放、化疗后,其周围残存的瘤细胞增殖到一定的程度则发生浸润及转移,继而形成转移灶。转移灶一旦出现,则意味着肿瘤已进入晚期,对常规治疗手段常不敏感,因此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掌握肿瘤的浸润及转移规律,对成都西
2、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一、肿瘤浸润肿瘤浸润是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宿主多种因素调节下相互作用,从而异常地分布于组织间隙的现象,是肿瘤转移的前奏。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共同构成肿瘤的播散。1.肿瘤浸润的过程和机理:肿瘤浸润是肿瘤细胞粘连、酶降解、移动、基质内增殖等一系列过程的表现。它与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周围间质的作用以及局部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1)肿瘤细胞的增生和运动:肿瘤细胞的不断增生是肿瘤浸润的前提。增生导致肿瘤组织内部压力增高,细胞趋向于向周围扩展,肿瘤细胞同时能够移动,并具有与细胞浆内微管系统有关的阿米巴运功。移动的潜力与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3、。(2)肿瘤细胞的分离:其分离倾向与细胞结构的变化和粘附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表面存在的多数微绒毛和足突能影响细胞的彼此接触。重要的生化成分即糖蛋白在细胞恶变过程中发生糖基化,尤其是唾液酸化,从而导致糖蛋白分子增大,糖链分支增加,减少了 10nA 的甘露糖特异结合位点,影响细胞间的识别、联系和粘附力。此外,肿瘤细胞表面负电荷高、与钙离子结合能力差、部分上皮性肿瘸的细胞桥粒体发育不全等,均促使细胞的彼此排斥和分离。(3)肿瘤细胞产物及其他有关成分的作用:肿瘤细胞能产生多种分解酶,包括纤溶酶、组织蛋白酶 B、透明质酸酶、型胶原酶等,分解基跃和纤维。肿瘤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物如多肽、乳酸等也可溶解
4、小血管基底膜。已经证明肿瘤纤溶酶原激活剂能明显活化胶原酶,进而影响基质,促使肿瘤生长和转移。(4)间质对肿瘤浸润的作用:间质中除含有肿瘤细胞自身产物外,基质的各种成分对肿瘤细胞的浸润有一定的作用。层连蛋白与恶性程度高的肿瘤细胞有亲和性,有介导肿瘤细胞与基底膜型胶原粘连的作用,同时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移动。2.各类肿瘤浸润的特点:良、恶性肿瘤均有可能发生浸润,但以恶性肿瘤为多。此类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血管瘤、肌间脂肪瘤,粘液瘤等,显微镜下可见包膜不全,境界不清。此外,还有一些瘤样病变如结节性筋膜炎、增殖性肌炎等也可显示浸润现象。但这些肿瘤(扣扣:610581651 )的本质是良性,即使有浸润也不发生转移
5、。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硬纤维样瘤,又称邗:状瘤,特别是其中的腹壁外型往往具有明显的局部浸润性,但临床发生转移的很少。恶性肿瘤和肉瘤结构不同,其浸润亦各有特点。癌细胞多增生成索、集巢、癌索、癌巢周围常以基底膜。癌细胞的侵袭性极强。故可早期突破基底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如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肉瘤细胞多为单细胞围以基底膜,周围血管比较丰富,肿瘤的实质与间质关系密切,肿瘤细胞易突破基底膜,而发生浸润和导致血行转移。各类肿瘤浸润的表现可有所不同,然一旦肿瘤发生浸润,即可以冠以“浸润癌”,以便与无浸润的“原位癌。相区别。后者体积小,直径一般不超过 23mm,肿瘤细胞数不超过 10,靠弥散供给营养,如宫
6、颈原位癌、乳腺原位癌等,切除后预后较好。3、浸润的方式:(1)组织浸润:肿瘤细胞侵入周围间质后,一般都在基质中压力最小处增殖生长,即所谓“直接播散。或直接蔓延。形成很不规则的肿块。浸润的肿瘤细胞可进而侵袭邻近的淋巴管和血管。另有一部分帅瘤沿神经周围间隙浸润,尤见于前列腺腺癌、唾液腺腺样囊性癌。(2)淋巴管渗透:指肿瘤细胞侵入局部淋巴管,并沿淋巴管连续生长蔓延,尤见于晚期肿瘤淋巴回流受阻时。淋巴管渗透可进而导致肿瘤的淋巴道转移。(3)血管渗透:指肿瘤细胞侵入局部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后沿血管管壁生长蔓延。临床比较常见,尸捡发现晚期肿瘤病人约有一半以上有血管渗透,并可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则可致血行转移,有
7、的瘤栓向大静脉发展,如原发性肝癌形成的瘤栓可沿阡静脉扩展,进入下腔静脉直达右心房。肿瘤的动脉渗透极少见,肺动脉实质上具有静脉的结构和功能,故肺癌病人也常发生肺动脉渗透。(4)浆膜及粘膜面蔓延:肿瘤可通过浆膜或粘膜下间隙在浆膜或粘膜面生长,如宫颈癌向官腔发展。但必须区分是局部蔓延还是转移,也应与肿瘤多中心性发生相区别。局部蔓延呈连续性,肿瘤多中心性发生、生长呈散在灶性,且少见。二、肿瘤转移1.概念及过程: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部位,通过各种途径到不连续的靶组织继续增殖生长,形成同样性质肿瘤的过程。肿瘤转移包括脱离、转运、生长三个主要环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群体,粘
8、连侵袭基底膜并在周围间质中浸润生长;与局部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密切接触并穿透其管壁,或突入腔道(浆膜腔),在血管、淋巴管内继续存活并被转运;同时启动血小板聚集,形成小瘤栓、到达靶组织;肿瘤细胞与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粘连,穿透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壁,向周围间质浸润,在基底膜不断增生,形成新的继发瘤。在这些环节中,处处受到肿瘤细胞本身和宿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扣扣:610581651 )肿瘤转移和肿瘤浸润是二个不同的病理过程,浸润是转移的前提,但不等于定发生转移,而肿瘤转移则必定包含一个浸润的过程。2.转移的特点:(1)不同肿瘤的转移特点:肿瘤转移与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
9、系。有的肿瘤如皮肤基底细胞癌。唾液腺性囊性癌、脊索瘤、软骨肉瘤等可造成明显的局部浸润和破坏,但少有转移。颅内的恶性胶质细胞窟、室管膜瘤等很少向颅外器官转移。相反,甲状腺滤泡型腺癌在早期病变甚为局限、浸润尚不明显时即可发生远处转移,黑色素瘤及某些软组织肉瘤亦是如此。不同类型的肿瘤其转移途径的倾向性亦不同。癌以淋巴管转移多见,肉瘤则多沿血行转移,绒毛膜细胞癌、肾癌、前列腺癌等也多由血行转移至肺。同为肺癌,鳞状细胞癌多经淋巴管转移,腺癌则倾向于血行及胸膜种植性转移。此外,有些肿瘤尚有一定的器官转移倾向性,如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等好发生骨转移,仲经母细胞瘸容易有肝和肾上腺转移,胃、肠
10、道癌易出现肝及腹腔转移,肺小细末分化癌及肺腺癌易出现脑转移及骨转移,恶性黑色素瘤则倾向于多脏器官,泛的转移。器官转移倾向性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肿瘤细咆生物学特性,器官组织结构、血流、生化环境、受压及损伤情况以及宿主局部防御功能有关。(2)转移性肿瘤的一般特征:转移瘤与原发瘤相隔一定的距离,即不具连续性,这点可与肿瘤浸润导致的直接蔓延相区别。一般来说,转移瘤呈多个,累及的淋巴结往往由近至远,顺次发展。血行转移的受累器官多表现为分散的、近包膜的球形结节。多数转移瘤保留其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如粘液腺癌保留粘液、肝细胞癌有胆汁分泌、黑色素瘤有黑素颗粒等。但转移瘤亦有发生变异者,有的转移瘤分化更差,以
11、致特殊结构丧失;亦有分化反而较高,甚至出现原发瘸中较难发现的结构,如低分化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中显示上皮角化。此外,转移瘤往往比原发瘤具有更强的生长特性。3.转移的类型:(1)淋巴管转移: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侵袭基底膜,并在周围间质中浸润生长,与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粘连,穿过内皮细胞间的暂时裂隙,在淋巴管内存活并被转运,到达淋巴结后在边缘窦停留增生,进而粘连并穿过窦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进入淋巴结实质内生长。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后多形成由近到远的逐站发展,即“瀑布式”转移。也可以呈“跳跃式”转移如胸导管或乳糜池受阻时肿瘤细胞发生逆行栓塞并生长,导致锁骨上和颈淋巴结转移;或由于淋巴流的关系导致“逆行”甚至“交
12、叉”式转移,如甲状腺癌的对侧淋巴结转移。肿瘤病人局部淋巴结的明显肿大不一定说明有肿瘤转移,亦可为炎症或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所引起。沿淋巴管转移的肿瘤以癌为多见,尤其是胃、胰,肺、乳腺、结肠、鼻咽等部位的癌肿,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神经母细胞瘸、睾九精原细咆癇也有淋巴管转移,淋巴瘤以淋巴管转移为主要方式。根据淋巴引流方向,甲状腺和鼻咽癌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乳腺憾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阴茎或睾丸肿瘤及下肢肿瘤易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晚期胃癌病人肿瘤细胞循淋巴侧枝进入左锁骨上淋巴结造成转移,右锁骨上淋巴结的转移多来自胸腔器官如肺和食管癌。(扣扣:610581651 )(2)血行转移:肿瘤细胞侵袭基底膜、
13、在周周间质中浸润,然后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在血管内形成瘤栓,随血液循环转移到全身各处。侵入体静脉系统的瘸细胞,先转移到肺,再经心脏扩散到全身各脏器。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常侵入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因椎静脉系统与腰、骶、腹、胸等处静脉之间有吻合交通支,故侵入椎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不需要通过肺而直接转移到脊柱、盆骨及颅骨。血行转移是肉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也是消化道癌转移的主要途径。(3)种植性转移:胸腔或腹腔肿瘤累及浆膜时,瘤细胞可以脱落入浆膜腔,种植于邻近或远处浆膜面继续生长,并可引起血性积液及粘连.4、影响肿瘤转移的因素:(1)肿瘤细胞的运动性:肿瘤细胞本身具有阿米巴运动,其与细胞内微管系统有关。此
14、外,肿瘤细胞,甚至正常细胞产生的一些具有趋化作用的因子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运动。(2)肿瘤细胞的粘连性:包括肿瘤细胞自身之间的粘连,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粘连,肿瘤细胞与所接触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基底膜及血管外器官的实质细胞的粘连等。(3)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作用。(4)肿瘤细胞分泌某些物质的减少或缺乏:主要是蛋白酶的抑制物减少,导致基质中蛋白酶活性增高,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5)宿主局部组织的其他特性:包括组织结构的功能、局部间质作用,局部免疫特性等。(6)宿主整体免疫状态以及激素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已知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促使某些肿瘤转移,但又抑制另一些肿瘤,如淋巴瘤的转移。性
15、激素能促使同类性腺细胞肿瘤的转移(如雌激素促进乳腺、卵巢肿瘤的转移),但抑制升类性胨及有关组织肿瘤的转移(如雌激素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实验证明,宿主细胞免疫的抑制将促使仲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免疫刺激往往由于宿主免疫力的增高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三、临床意义1.帮助诊断:掌握肿瘤转移的规律,可有助于区分多中心性发生的多发性肿瘤和肿瘤转移;区分容易发生转移的肿瘤和不常发生转移的肿瘤;区分倾向于不同转移途径的不同肿瘤;区分好发生转移的器官组织和不易发生转!移的器官组织;有助于从肿瘤的一般转移规律追索原发性肿瘤。临床上如何区别
16、真性转移瘤和倾向子多中心性发生的多发瘤是十分重要的。淋巴瘤,骨髓瘤;神经纤维瘤病、内脏血管瘸、胸膜间皮瘤,结肠多发性息肉病。脂肪瘤等常显示多发性。通常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生长快、体积大,病程晚的肿瘤易发生转移。肺。肝、乳腺,鼻咽、胃,结肠,食管。舌、宫颈的癌肿以及肾癌,前列腺癌,骨肉瘸、黑色素瘤、(扣扣:610581651 )绒毛膜细胞癌等常有此规律。但分化差的皮肤基底细胞癌,软骨肉瘤,及唾液腺样囊腺癌、脊索瘤,生长快的乳腺体样癌不常转移;而分化好的甲状腺滤泡型腺癌,生长慢的乳腺硬癌则甚易发生转移。各种肿瘤有不同倾向的转移途径,掌握这些规律可指导临床进行有目的的检查,如头颈部肿瘤应注意查颈部淋
17、巴结,乳腺癌注意查腋下淋巴结,睾丸肿瘤及下肢肿瘤注意查腹股沟淋巴结,肺腺癌,小细胞肺癌应定期查脑 CT 及全身骨扫描以早期发现脑,骨转移;胃。肠道肿瘤定期查腹部 B 超或 CT 以除外肝转移和腹腔转移;各类软组织肉瘤及骨肉瘤应定期查胸片以除外肺转移等。临床上有一些部位好发转移瘤,如肝、肺、骨、脑等,因此这些部位发生的肿瘤结节必须分清是转移瘤还是原发瘤。转移瘤多为多发性,同时应参考病人的症状体征、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忻。肝的转移瘤应注意检查乳腺、胃、结肠、肾等处的原发瘤以及骨肉瘤、绒毛膜细胞癌、黑色素瘤等;骨的转移瘤应检查乳腺、肺、前列腺、甲状腺、肾、肝、胃肠道等处的原发瘤;脑的转移瘤应检查肺、乳
18、腺、肾、胃肠道的原发瘤和黑色素瘤。相反,有些部位如脾、胰、甲状腺、心脏、横纹肌、软骨、皮肤等转移瘤较少见,因此这些部位的肿瘤首先应考虑为原发瘤。熟悉肿瘤的一般转移规律对于由转移瘤进一步追索发现原发瘤是十分重要的。对局部淋巴结有肿瘤转移可疑者应循淋巴回流方向探查原发瘤,如颈淋巴结转移应首先检查甲状腺和鼻咽部,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需考虑来自胃癌的可能;双侧卵巢肿瘤除卵巢原发瘤外,必须排除胃癌的种植性转移;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怀疑有肿瘤转移者应彻底检查胃肠道等处的原发瘸:男性乳腺癌须除外前列腺癌转移的可能;在内脏、皮下发现转移癌,特别是转移性腺癌结节而肿瘤原发部位不明者,必须认真仔细检查胰体或胰
19、尾部有无原发肿瘤,该处肿瘤甚为隐蔽,而转移瘸可能成为信号。2.指导治疗:根据以上有关肿瘤转移的规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以如何防治肿瘤的播散和转移为原则。首先,对恶性肿瘤的手术必须强调尽大范围地切除肿瘤和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做根治术后应做详细的病理检查。术中要特别小心,防止手术器械等造成医源性种植性转移。对可能发生转移的肿瘤,应及时采取放疗、化疗等手段以预防之。对于已有转移的肿瘤则应根据肿瘤的部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来选择相应的抗肿瘤治疗。对激素依赖性肿瘤(甲状晾、乳腺、前列腺癌等)患者,应予以激素拮抗治疗,以求缓解。如甲状腺癌可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乳腺癌骨转移可选用丙酸睾丸酮等雄性激素治疗,前
20、列腺癌则可用有关雌性激素治疗。临床上有些具有激素等物质分泌的肿瘤即使有转移,但在手术切除原发瘤后转移瘤会自动消失,如切除原发性甲状腺腺癌或子宫绒毛膜细胞癌可导致肺部广泛转移的癌结节的消退,因此不能因为有转移而放弃手术治疗。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有关抑制肿瘤转移的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用肝素降低肿瘤细胞在基质中的运动能力,影响肿瘤转移;翔茶碱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肿瘤细胞的cAMP 水平以减少转移。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实验还发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有抑制纤溶酶原和型胶原在恶性肿瘤细胞侵犯基膜中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转移。另有从软骨中提取成分以及使用肿瘤血管形成因子的抗体
21、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因子,(扣扣:610581651 )减少肿瘤血管形成,影响移植瘤的存活等。这些结果对于肿瘤和肿瘤转移的治疗有一定启示。四、祖国医学对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规律的认识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虚邪之中入也,始子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输脉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在胃肠之时,贲响腹胀(肿瘤引起肠梗阻的症状),多寒则肠鸣腹泻,食不化;多热则便溏,出麋,留而不去,传舍于胃肠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肿瘤转移症状)。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络,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戌著于膂筋,或著于胃肠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溢,
22、不可胜沦。留者瘤也,此为祖国医学对肿瘤转移的最早记载,对肿瘤浸润和转移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与预防等方面亦有许多独待的认识与手段,现分述如下:1.血瘀与活血化瘀法:祖围医学认为。“症瘕”、“积聚”。(即肿瘤)形成的病理机制与瘀血的凝滞有着极其密叨的关系。瘀血停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因而引起各种疼痛,如血证论指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瘀血在上焦.骨膊胸膈顽硬刺痛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同时瘀血凝滞对肿瘤包块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因血随气行,血的阻滞凝结日久不散,久而久之,便形成瘀积肿块。如清朝王清任说:。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认为腹内有形的包块肿物多
23、由瘀血所致。因此,活血化瘀法不仅为治疗瘀血的大法,同时也是治疗肿瘤,防止肿瘤播散与转移的一个常用方法之一。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此法具有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以及消除肿决等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有:当归尾、赤芍、川芎、丹参、桃仁、红花、郁金。三七、延胡索、乳香、没药、穿山甲、三棱、莪术、泽兰、地鳖虫、水蛭,凌霄花,刘寄奴、水红花子、大黄、石见穿等。常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兼寒凝者,加桂枝、生姜、吴茱萸等温经散寒药;兼气滞者,可加香附,枳壳、檀香、乌药等行气理气,以加强活血化
24、瘀之功;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等补气;兼风湿者,加羌活、秦艽等祛风除湿。总之,应用活血化瘀法,应根据病因.症状,部位,病程和患者体质等具体情况,与其他药物有机地配伍,灵活运用。2.毒蕴与清热解毒法:热毒内蕴与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郁火(情志抑郁的五志之火)、邪热郁结日久而成为热毒,热毒内蕴机体脏腑、经络,不及时进行处理,郁久不散,导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瘀滞,凝结成肿核,肿块。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痈疽总论:痈疽原是火毒性,经络阻塞气血凝。意为不论痈或疽,都是由火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所致。临床确实可以看到癌瘤患者常出现热毒火郁之症。肿瘤与热毒往往同时存在,特别是已出现浸润和转移的中
25、晚期患者,常伴有肿块局部灼热疼痛,发烧或五心烦热、口渴,便秘或腹泻,舌苔黄腻,舌质红绛,脉数等热性症侯,即所谓热毒炽盛,热毒内蕴等。(扣扣:610581651 )清热解毒法,是肿瘤临床常用的法则之一,能泻火解毒,清热保津。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提出了火热之邪侵入人体所致的各种热性病证,均应用咸寒,苦寒,甘寒、酸寒等药进行治疗。肿瘤亦是如此,临床实践证明,清热解毒药对某些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的某个阶段有一定疗效,这是由于清热解毒药能控制肿瘤周围炎症和其他感染的缘故。清热解毒药不仅能减轻症状,且在一定
26、程度上能控制肿瘤的发展,因炎症和感染往往是促使肿瘤恶化和发展的因素之一。据动物实验证实,许多清热解毒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具有广谱抗癌作用,除对白血病细胞、肝癌细胞、肉瘤 180 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外,而且能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显著增生,吞噬细胞增生肥大,胞浆丰富、吞噬活跃以及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显著增强。如紫草除能抗炎,抗肉芽肿,促进创伤愈合外,还可抑制腹水型肉瘤 180 细胞的生长,延长带瘤小鼠的生命等。白英除对小鼠肉瘤 180、艾氏腹水癌,人体肺癌有抑制作用外,还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蒲公英除有广谱杀菌抗炎作用外,还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由此可见清热解毒药在治
27、厅中起到祛除病因和调整机体抗病能力的双重作用。在治疗肿瘤中远视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和突出清热解毒法是防治肿瘤恶化发展的关键。有些清热解毒药有抗炎作用,有些中药虽没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能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抗炎作用,从而防止肿瘤的扩散。有报道,这类药除有清热解毒之效外,还有抗病原微生物,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受伤组织病变的修复作用。成都西部肿瘤研究所(扣扣:610581651)研究指出,清热解毒药还能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调动机体内在因素,减轻内毒素引起的中毒症状,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清热解毒药不仅能控制感染,达到减轻症状的作用,并且持续应用,还能取得肿瘤逐步稳定的效果。临床上常
28、用的清热解毒药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莲,半边莲、龙葵,蛇莓、银花、连翘。鱼腥草、七叶一枝花、板蓝根,山豆根、忍冬藤、大青叶、紫花地丁、夏枯草、黄连、黄柏、牛黄,鸦胆子、天葵子等。常用方剂有黄连解毒汤、普剂 5 肖毒饮、化症回生丹、千金苇茎汤、仙方活命饮,消瘤饮等.在使用清热解毒药时,须辨别热邪所在的部位和病势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肿瘤患者表现的不同兼症,辨证加减。如晚期肺癌病人,出现咳嗽,发热、胸痛、咳血等症侯,辨证为热毒蕴肺,灼伤津液,在使用蒲公英、鱼腥草,夏枯草等清热解毒药的同时,应配合沙参、麦冬、花粉等养阴润肺及白及,白茅根、仙鹤草等凉血止血药一起应用。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腹部月十茧,肝
29、区疼痛,伴恶心呕吐,巩膜黄染,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等肝郁化火,肝胆湿热的证候,在闲黄连、苦参,蒲公英、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药的同时,须配合苡仁米,茯苓、泽泻等清热利湿药一起应用;如热邪深入营血,又当与丹皮,生地、赤芍、白茅根、紫草根等清热凉血药一起应恻。只有这样,清热解毒法才能在治疗肿瘤中起到较好的作儿。3、痰结与化痰软坚法:痰是人体脏腑、器官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衍生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于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痰在体内,能阻滞气血运行,流窜经络,妨碍脏腑功能,如痰湿犯肺,可致肺气上逆,咳嗽多痰;痰留在胃,则呕恶痰涎;痰留
30、胸胁,则胸胁痞满胀浦:痰火互结,则生瘰疬、瘿瘤,痰核:痰流注肌肤、筋骨,则可生阴疽、鹤膝等。总之,痰核、痰包,肿核、肿块等都与痰湿凝聚,痰涎壅滞,痰火互结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所称的痰核、痰包,失荣、瘿瘤、瘰疬等症,多属现代医学肿瘤范畴,尤其是有淋巴结转移者多属此症。(扣扣:610581651 )化炭软坚法不仅能软化痰核,消除肿块,同时有清热泻火,消除病因,防止肿瘤播散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许多化痰软坚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如昆布除对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外,还能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之吸收,使病变之组织崩溃和溶解;黄药子除有抗菌,抑菌作用之外,对小白鼠肉瘤 180 等有抑制作用。山慈菇
31、抗瘤谱广,对小白鼠肉瘤 180,肉瘤 37,肝癌实体型,淋巴肉榴等均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极度分裂,使癌细胞厂-泛变性.坏死,治疗后能使肿瘤组织体积缩小。临床上常用的软坚化痰药有: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蛎、天南星、象贝母、山慈菇、瓜蒌,黄药子、瓦楞子、海蛤壳、浮海石、僵蚕、半夏、白芥子、天葵子等。常用的方剂有:海藻玉壶汤、消瘤饮、清气化痰汤,启痛饮,内消肿瘤丸等。在使用软坚化痰药时,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状和兼证以及个体差异等不同情况,恰当地选择应用。如脾胃虚寒,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湿内阻,症见胸脘痞闷,胃纳不佳等症,在使用化痰软坚药时,需加入白术、茯苓、
32、陈皮等健脾化湿药同用,使脾胃健运,阳气敷布,痰湿自消。如伴肝气郁结,气行不畅,导致津液不能输布,而凝结成痰,痰气交阻,症见胸胁胀痛,嗳气呃逆,气机不利等症,使用化痰药的同时,需适当配合一些理气宽中药如陈皮,佛手、砂仁、蔻仁等,使气机通畅,气行痰消;如热毒内蕴或阴虚内热,煎熬津液成痰,痰火胶结,症见发热,咳嗽,痰多粘腻等症,在使用化痰软坚药时适当配合一些蒲公英,鱼腥草、黄芩。银花等清热解毒或知母、沙参、麦冬、地骨皮等养阴清热药一起应吊,使热退毒净,津夏痰消。总之,在使用化痰软坚药时,必须认识到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在治疗时不能孤立地从一个症状乘诊断,而应将所有症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分清
33、痰的性质,部位。疾病的主次,或消其痰,或利其气,或泄其热,或两者兼顾,随症加减。4.正虚与抉正培本法:正气虚损为肿瘤成因的主要因素,如外科启玄云:“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者,十痊一二。”又患癌瘤日久,耗气伤血、手术,放疗、化疗之后,气阴大伤,机体抗病能力减低,而致扩散与转移。因此,扶正培本是肿瘤防治的一大法则,它能调动机体内在的积极因素,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抵抗力和自然修复力,从而战胜疾病。在肿瘤的治疗中,扶正培本法主要包括益气养血、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助阳等。(1)益气养血法:适用于气血双亏的肿瘤患者。常用药物有党参,人参,黄芪、炙甘草,热地黄,当归、
34、白芍、黄精、制首乌等。常用方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兼有血瘀者,可同时加入适当的活血化瘀药,不仅可增强补气生血之力,且能去瘀生新,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结缔组织增生,阻止肿瘤的生长和发展。(2)养阴生津法:已有播散与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患者,由于肿瘤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放化疗损害,致津液亏损,引起体液内环境动态平衡的失常,肿瘤日趋恶化,转移更广泛。此时治疗当以养阴生津。常用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玄参,百合,石斛,玉竹,生地,龟版、鳖甲、天花粉、西洋参等。常用方有增液汤、地黄饮子。沙参麦冬汤、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但养阴之品易滋腻肠胃,故需辅以健脾理气药,如陈皮、佛手,广木香等,
35、使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扣扣:610581651 )(3)温肾助阳法:肾阳虚证表现为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嘤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等。当用方剂有念匮肾气丸,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常用药有附子、桂枝,仙茅、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狗脊等。(4)滋阴补肾法:肾阴为诸阴之本,特别是与心、肝、肺的关系较为密切。癌症患者心、肺、肝的阴虚延久不复,会损及肾阴,肾阴亏损,诸脏失去滋养,病变更趋恶化。因此,滋阴补肾法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的肺肾阴虚、心肾阴虚、肝野阴虚等症象,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常用方有养明清肺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九等,常用药有生地、熟地,制首乌、龟版、鳖甲、女贞子、旱莲草、五味子、
36、知母等,知报导,此类药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癌,抑癌作用,有利于癌症患者脏腑功能,体液代谢的复常,提高机体的扒病能力,有助于癌性病理变化的稳定或好转。5、气滞与理气解郁法: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气生百病,变化万千,概括起来不外乎。气不和。与“气不通。气不和包括气不足或气有余;气不通包括气滞与气逆。灵枢百病始生说:“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凝蓄,蓄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儒门事亲:“忧思郁怒,气机不和,日久聚而成积。说明了气滞是肿瘤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因此理气解郁法在肿瘤的治疗上十分重要。理气药既能治癌,又能改善由癌细胞影响机体造成的多种紊乱状态。临床上常用的理气药有:
37、橘皮、枳壳、香附、川栋子、大腹皮、八月扎、佛手、青皮、延胡索、广木香、路路通、九香虫、绿萼梅等。常用方剂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木香顺气丸,疏肝和胃丸等。气滞兼血瘀者,应配伍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三棱、裁术等活血化瘀药一起使用;气滞兼痰凝者,加半夏、胆南星、昆布、海藻、象贝母等化痰软坚药;气滞兼湿阻者,配苍木,白术、苡米,茯苓等健脾化湿药,理气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或运甲不当,会有化燥、伤阴、助火等弊病,但只要配伍运用得当,即可避免。总之,对肿瘤病人采取上述办法辨证施治,可使肿瘤发展缓慢,带瘤生存较长时间,对一些已经手麻木或放化疗的病人,如能长期坚持服用中药,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残余的扁细胞超到接力性的抑刦,可明显地降低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防上播敞与转移的关键色于积极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中匳中药治疗等,并根据扩散不同肿瘤的转移规律,定期复查有关项目以早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