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脏腑,主讲 王德海,第一节 概述,脏腑,是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一、脏腑的概念,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五脏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腑即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合称六腑;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异也,“恒”为常之意。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二、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区别,1、五脏和六腑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
2、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2、六腑和奇恒之腑的区别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三、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以藏为主。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奇恒之腑:贮藏精气同于五脏,不传化水谷异于六腑。,四、脏(藏)象与脏(藏)象学说,
3、脏(藏)象 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脏(藏)象学说 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体、诸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第二节 五脏,一、心,“君主之官”,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和藏神。,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脉管必须通畅;其次,血液必须充盈;第三,心气必须充沛。,2、心藏神,心
4、藏神主要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管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二)心的连属功能,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窍为舌3、在志为喜4、在液为汗,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即血脉,心主全身之血脉。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故面部的色泽变化,反映了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5、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2、心在窍为舌,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而且,心的疾病常影响到舌,“舌主心,脏热则应舌生疮裂破。”故脏腑之病皆可显现于舌,这是中医舌诊的理论基础。,但舌虽为心所主,实与五脏皆有关,如世医得效方“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旁,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肾之津液出于舌端,分布五脏,心实主之。”,3 心在志为喜,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故因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皆与心直接相关,故称汗为心之液。“惊而夺精,汗出于心”。,4 心在液为汗,附:心包络,心包络,简称心包,亦名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
6、的作用。心居包络之中,包络在心之外,所以内经比之为心之宫城。“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络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被称为脏。在藏象学说中,心包络乃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当外邪侵犯心脏时,首先使包络受病。“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二、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
7、吸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治节,主要成分:佛手、火麻仁、甘草、决明子、桑叶、桑葚、山楂、绿茶、百合 主要功效:润肠通便,调理肠道,排毒养颜,1、主气、司呼吸,即指肺有主管人体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肺者,气之本”。,主呼吸之气:主机体的呼吸运动,维持机体的气体交换。“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2、主宣发和肃降,所谓宣,即为宣发之意,是肺气向上向外的运动,也就是升、散(津液、血液)。所谓降,即肃降之谓,是肺气向下向内的运动(津液、血液)。,在生理情况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在病理情况下: “肺气失宣”或“肺气
8、不降”的病变,而出现咳喘胸闷等证。,肺的生理特性是清肃。所谓清肃,即是清洁、肃清的意思,也就是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洁净、通畅的特性。肺叶娇嫩,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受邪侵,不耐寒热,故有“娇脏”之称。肺性清肃,不容纤芥,故又称为“清虚之脏”。,3、肺主通调水道,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1)通过肺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2)通过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肺
9、失宣散,则水液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闭塞,而可出现无汗,皮肤水肿。肺失肃降,则水液不能下输膀胱,而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症。治宜“提壶揭盖”。,4 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即助心行血。故临床治疗血行不畅之疾,除活血行血之外,常以行气、益气之品。,治节:治理调节。素问灵兰密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通过治理调节气血津液而起到治理调节全身的作用,其中以治理调节气机为关键。,(二)肺的连属功能,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1 肺在体合皮,(1)肺输布精气,充养皮肤肺将水谷精微布散到皮毛,使皮肤滋润,毫毛光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
10、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2)肺宣发卫气,外达皮肤卫气充于皮肉,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温养皮肤;二是协助皮肤抵御外邪;三是控制汗孔之开合。,(3)皮肤感邪,常内传入肺皮肤受寒,出现流涕,喷嚏,咳嗽等肺经症状。“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2、肺开窍于鼻,素问举痛论“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灵枢本神 “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情志过激,必伤精气,且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依赖于其宣降运动,故悲忧易于伤肺。,3、肺在液为涕,4、肺在志为悲,三、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膈膜之下有胃,盛受饮食而
11、腐熟之。而左有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脾胃,脾与胃相表里。,1、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消化、吸收、运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地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2)脾主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所以,脾的运化水液,也可称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就可产
12、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如停留肠道则为泄泻,停留腹腔则为腹水,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水湿聚集可成痰饮。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即指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所在。,2、脾主升清,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宜升则健”。若脾不升清,则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泻泄等症。金李东恒在脾胃论中“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皆由脾胃先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若脾不升清,影响机体气机,导致内脏位置的变化。如果脾气不能升举,中气下陷(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临床上常采
13、用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进行治疗。,3、脾主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难经四十二难 “脾,主裹血”。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来实现的。,但是,由于脾主肌肉、脾气主升,所以在习惯上多以气虚不能摄血的肌衄以及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作脾不统血。便血:远血深红色,紫褐色大便, 柏油样大便。先便后血。 近血鲜红色,先血后便。,(二)脾的连属功能,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涎,“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1、脾主四肢,2、脾主肌肉
14、,脾化生精气以养肌肉,“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脾虚则肌肉削。”,3、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病及口:如脾胃有热,则易生口疮;脾为湿困,则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并觉粘腻。脾主肌肉,口为脾窍,因此口唇也常能反映出脾主运化水谷功能的状况。如果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气不健,气血不足,则口唇淡白或萎黄不泽。,4、脾在志为思,“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5、脾在液为涎,四、肝,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下。肝的形态,难经四十二难“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胆在肝之短叶间
15、。”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血和主输泄。,1、肝藏血,肝藏血:是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1)肝贮藏血液 “血之府库”。(2)调节血量素问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3)收摄血液,2、肝主疏泄,肝主疏泄: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主疏泄的功能,反映了肝脏主升、主动、主散的生理特点,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1)疏通全身气机,维持血津正常运行(2)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3)对情志的影响(4)对胆的影响(5)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1)疏通全身气
16、机,维持血津正常运行,肝主疏泄,肝的生理特性是升、动、散。其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其泄,可使气散而不郁。,(2)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消化是以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即以脾胃的气机升降来概括的。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脾升胃降的一个重要条件。“木得土而达”。,肝疏泄功能异常,影响于脾,脾气不升,则泻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为痛泄之证;称为“肝脾不和”。,肝疏泄功能异常,影响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不通则脘腹胀痛。称为“肝胃不和”。,“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论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3)
17、对情志的影响,情志活动主要是心神的生理功能,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怒伤肝”。分暴怒和郁怒。 暴怒,“怒则气上”,暴怒可使肝气上逆。郁怒,是敢怒而不敢言,情志不得发泄,可致气郁,气滞,使肝失疏泄,除出现肝气郁结的表现外,进而可发展为肝气犯胃称之为“因郁致病”。,(4)对胆的影响,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而胆汁泄注于小肠,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若肝失疏泄,则胆汁量少而稠,排泄不畅,易出现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等症。,(5)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说明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两脏合作的结果。肝
18、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二)肝的连属功能,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1)肝之气血可以养筋“爪为筋之余”“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若肝之气血不足,筋得不到充养,则“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2)肝病及筋引起诸筋病变“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及而挛,发为筋痿。”(3)筋病及肝“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2、肝开窍于目,肝藏血,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能。 “肝受血而能视”。“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在病理情况下肝阴不足,则两眼干
19、涩。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清。肝经风热,则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肝风内动,则两目斜视。,3 肝在志为怒,4 肝在液为泪,五、肾,位于腰部,脊柱之两侧,左右各一。故素问:“腰者,肾之府也”。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是人体全身阴阳的根本。,1、肾藏精,精的含义、来源及生理功能广义:是构成机体和推动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狭义:生殖之精,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精的来源一是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二是来源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即“后天之精”。,生理功能,肾藏精,精化为气,通过三焦
20、,布散到全身。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以及(2)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
21、,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摘自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的这一功能,是通过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肾阳和肾阴来实现的。肾阳促进全身之阳,肾阴加强全身之阴。肾阴肾阳平衡,则全身阴阳平衡;若肾阴肾阳发生偏盛偏衰,就会导致全身阴阳失调而引起疾病。,(2)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具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功能。肾阳在机体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称为“真阳”,“元阳”,“真火”。“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肾阳不足则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无力而迟缓、津液运行减慢而浮肿、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一般的阳虚变化。同时还会出
22、现腰酸、腿软、阴部清冷、生殖功能减退等肾阳虚所特有的表现。治疗当以补肾温阳为法。,肾阳,具有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等功能。“真阴”,“元阴”,“真水”。肾阴不足则潮热、五心烦热、心烦不安、口干咽燥、 脉细数、舌干红等一般的阴虚内热的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腰酸、腿软、阳事易兴和遗精、早泄等肾阴虚所特有的表现。治疗当以补肾滋阴为法。,肾阴,肾的生理功能封藏肾精。而这种封藏作用,又得到肾中精气的促进。当肾中精气不足时,可使肾封藏能力减弱,而引起遗精、早泄、带下清稀而多、遗尿、甚至小便失禁。临床上称这种表现为“肾气不固”。治疗当以补肾固摄为主要方法。,2、肾主水,肾有主持和调节机体津液代谢的
23、作用。故肾又有“水脏”之称。如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1、肾对机体津液代谢的调节作用 2、肾自身也参与津液代谢,3、肾主纳气,肾有帮助肺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矣”。,肾藏精与肾主水、肾主纳气的关系,由于肾藏精,为全身阴阳之根本,而肾阴和肾阳调节着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曰肾主水。,肾藏精,主封藏与摄纳,而肾主纳气是肾主摄纳作用在呼吸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二)肾的连属功能,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相为
24、表里肾在阴阳中,属阴中之阴,五行属水,1、肾生髓主骨,(1)肾主髓以养骨,充脑“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脑为髓海”。髓有脊髓和骨髓,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而成。,(2)齿为肾之标“齿者,肾之标,骨之本。齿为骨之余”病征: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或成年人牙齿松动早脱,均与肾精不足有密切关系。,2、肾开窍于耳“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3、肾司二阴(1)前阴男性的前阴称“宗筋之所聚”。“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营,故须不生。”(2)后阴后阴即肛门,又称“粕门”,“魄门”。肾藏精,为封藏之本,同时肾阴的盛衰,决定了脏腑的润燥。,4、肾在志为恐,“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
25、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 “怒伤肾” “怒则气下”。,5、肾在液为唾,“肾络脉上贯入肺,上循喉咙夹舌本,舌下廉泉玉英,上液之道也。”,6、肾其华在发,精与血互为资生,发为血之余,为肾之外华。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命门在两肾之间说,命门为肾间动气说,两肾皆为命门说,右肾为命门说,附:命门,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系指眼睛(晴明穴)而言。,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元气中含命门之水火,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之火到五脏,则发五脏之阳气,促进脏腑的温煦、推动功能。,命门之水到五脏,则滋五脏之阴气,使脏腑的滋润、宁静等功能得以加强。,第三节 六 腑,六腑,即胆、胃、
26、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饮食与水液,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一、胆,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府。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又因为胆本身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胆汁,与胃、肠等腑有别,故又属奇恒之府。,1、贮存胆汁,“胆者,中精之府”,内藏胆汁。“肝之余气泻于胆,聚而成精。”,2、排泄胆汁,肝的疏泻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着胆汁的排泄。肝疏泻正常,则胆汁排泄则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亦健旺。肝失疏泻,导致
27、胆汁排泄不利,胆汁郁结,肝胆气机不利,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出现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症;若胆汁上逆、外溢,还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黄疸等病理现象。,3、主决断,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素问“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二、胃,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脾与胃相为表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主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1、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即接受、容纳。腐熟即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2、主通降,以降为和,脾升胃降
28、胃的通降,相对于脾的升清而言,则是降浊。胃的通降,是继续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以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三、小肠,小肠上通于胃,下接大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故与心互为表里。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是: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说明小肠是接受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的盛器。化物,彻底消化、化生精微。即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
29、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分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2、泌别清浊,清指水谷之精微,浊指食物之糟粕。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治法上“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由此可见,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即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延伸和具体体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既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泻泄等症。,四、大肠,位于腹中,上连小肠,下连肛门。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30、若大肠的传化糟粕的功能异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如便溏、泻泄、便脓血、大便秘结等症。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也与肾气的下降有关,此外,大肠的传导作用亦与肾的气化功能相关。若肾阴不足,可导致肠液枯竭而便秘;肾阳虚损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阳虚泻泄;肾的封藏功能失司时,则可见久泻滑脱。故有“肾主二便”之说。,五、膀胱,六腑之一,位于下腹部。与肾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尿液为津液所化,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膀胱。尿液在膀胱中贮流至一定程度时,即排出体外。“膀胱者,周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肾气不固则膀胱不约,可见尿频,甚则
31、小便失禁;若膀胱气化不利可出现尿少、尿秘。膀胱有热,湿热蕴结可引起排尿困难,尿道疼痛或血尿等,膀胱的贮尿功能,有赖于肾气的固摄,六、三焦,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三焦的概念有二,一是指六腑之一,即脏腑之间和脏腑内部的间隙相互沟通所形成的通道。在这一通道中运行着元气和津液。所以气的升降出入,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都有赖于三焦的通畅。二是单纯的部位概念,即“头至于心上焦位,中焦心下至脐论,脐下至足下焦位。”,(一)三焦作为六腑之一的主要功能,1、通行元气元气是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布散于五脏六腑,运行于全身。2、运行水液“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即疏通,渎即沟渠。即说明三焦
32、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将难于实现,所以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二)三焦部位的划分 及其生理功能特点,上焦即一般将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称为上焦。其主要功能特点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称为“上焦如雾”。“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中焦即膈
33、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其主要功能特点是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中焦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中焦如沤”“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下焦即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等脏腑。下焦的功能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如渎”“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人以五行生克乘侮进行阐述。目前主要是从五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共有的关系为,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中精气的盈亏决定着五脏阴阳的盛衰。,脾胃是五脏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旺与衰
34、决定着五脏气血的多少。,心是五脏之大主,五脏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生理上,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的作用“气为血帅”。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呼出心与肺”。,(一)心与肺的关系,病理上,肺气虚或肺失宣肃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瘀的病理表现。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等血流异常时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
35、象。,生理上,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从而心有所主。脾的统血功能正常从而可以保证血液行于脉中,而不溢出于脉外。,(二)心与脾的关系,病理上,脾主思,若思虑过度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脾统血功能下降血液妄行,心血不足。从而导致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的病理变化。,生理上,心行血,肝藏血。机体的血液,化生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化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心有所养。由于心和
36、肝在血行方面的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也密切相关。,(三)心与肝的关系,病理上,心血不足肝血亏虚,导致血不养筋筋骨酸痛,四肢拘挛,抽搐。肝血不足心失所养心悸、怔忡。肝疏泄失常,肝郁化火扰及心神。心火亢盛肝血受损,出现易惊,狂燥不安等症状。,生理上,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下者,以下降为和。“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即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
37、,从而心肾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四)心与肾的关系,病理上,肾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心阳独亢或口舌生疮等阴虚火旺症候。心火不足,不能下滋肾阳肾水不化,上凌于心,从而导致水肿、心悸等症候。“心肾不交”,“水火未济”。,生理上,脾与肺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气的生成,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是组成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的输布代谢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所构成。,(五)脾与肺的关系,病理上,脾气虚损肺气不足,即“土不生金”,当用“培土生金”法进行治疗。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从而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发
38、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病日久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脾气虚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症候。即“上病及中”。,生理上,在机体的气机升降方面,肺气主降,而肝气主升,肺和肝的协同作用,从而保证了机体的气机调畅。,(六)肺与肝的关系,病理上,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导致气火上逆,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的病理表现,即“肝气犯肺”。肺失清肃,燥热内盛肝失调达,疏泄不利,出现胸胁引痛胀满、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症候。,生理上,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在水液运动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赖于肾阳的推动作用
39、。反之,肾的主水功能,亦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在呼吸运动方面,肾主纳气,肺主呼吸,肺的呼吸深度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维持。“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七)肺与肾的关系,病理上,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必累及于肾,而致尿少,甚则水肿。肾阳不足,关门不利水泛为肿,甚则上为喘呼。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呼吸浅表。肺气久虚,久病及肾均可导致肾不纳气,呼吸浅表,出现动则气喘等症候。,肺与肾之间的阴气也是相互资生的,肾阴为一身阴气的根本,所以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亦不能上滋肺阴。故肺肾阴虚常同时并见,而出现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候。,生理上,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而主运
40、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同时脾运健旺,则生血有源,且血不溢出脉外,则肝有所养。,(八)肝与脾的关系,病理上,肝失疏泄脾的运化功能异常,即“木不疏土”,“肝脾不和”,出现精神沉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泻泄便溏等症候。脾不统血,或脾虚气血生化无源肝血不足。,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肝藏血,肾藏精之间的关系。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九)肝与肾的关系,生理上,血的气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病理上,肾精亏虚与肝血不足常常相互影
41、响。,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赖“后天”不断培育和充养,才能日渐充盈,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又赖“先天”的活力资助,方能不断地摄入和化生。“脾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脾阳亏虚,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候。,(十)脾与肾的关系,六腑,是以“传化物”为其生理特点,六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六腑以通为用”。,二、六腑之间的关系,胃,受盛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腐熟和初步消化。,肝胆,其疏泄作用是饮食正常消化的保证。,小肠,泌别清浊,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作用而营养全身。浊者下传于大肠和膀胱。,三焦,为津液和元
42、气运行的道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着元气和津液的正常运行。,五脏主藏精气,属阴,主里;六腑主传化物,属阳,主表。,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彼此之间有经脉相互络属,构成了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的阴阳表里关系。它们之间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互为影响。,大学里的爱情“出师表” 岁月如矢,倏忽两月。四一愚人转眼将至,而臣辞科出差去陛下之日亦久矣!今天下两分,情敌虎视眈眈,臣又离此他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固有不得不进谏于陛下者。愿陛下垂听,则臣幸甚。 臣本学生,躬读于医学,苟全性命于考试,不求闻答于教授,五年不改其道。臣生性
43、淡薄,无意功名,昼夜苦读,心如止水。遁入医院计已有年,修成正果之日当在不远,孰料年前臣于院中,始初识陛下,一见而惊为天人,再见而拜倒石榴裙下。今乃蒙陛下重用,不次擢升为护花大臣,由是感激,遂许陛下以驱使。,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陛下之明。今天下未定,兵甲未足,昔日情敌,虽化作灰飞烟灭,然臣仍未能高枕无忧也。盖臣之于陛下,固未尝有二心;陛下之于臣,栽培之心切切。况陛下朝中,四方欲拜服之士何止数十,窥视护花大臣职位者亦有数人,故臣犹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唯恐一朝失宠也。 今臣接陛下e-mail三卷,卷卷有臣名。臣亦属忠诚良将,必能忠心不二。天气转冷,则忧君寒;圣颜不开,则忧君心。呜呼!
44、吾心之忠诚,人神共鉴!,臣未行已刻刻以陛下为念矣!陛下虽贤,然不免常为群小包围,故臣常戮力于清君测之举。陛下亦宜自课,凡有花言巧语、自命为护花大臣者,宜付太后裁决,一律逐出宫外,以示陛下英明之治。若有口腹蜜剑冒充护花大臣者,绝非善类,陛下切勿亲近!微臣及御犬娇娇,此皆忠良,愿陛下亲之信之。清风小雨为最佳电灯泡,臣曾领教其威力,亦可命之为高参,以考核臣下之德。,臣以为,凡有电影、观球、上网、喝茶、泡吧、卡拉OK、春游、逛街、购物、买单等事,命吾同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臣以为,陛下上夜班回宫,有臣护驾,必能使宵小无所乘。御犬娇娇,虽战斗力极强,然护主之心比之臣差矣,臣自视比之更忠也。 愿陛下谘诹善道,察纳雅言,臣顿首频呼:卿莫忘我!卿莫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