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7529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农 业 农 村 部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2018年博士后合作导师和招录博士后研究课题简介 隋斌 院长 /研究员: 还 担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理事长 、 农业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重点实验室主任 , 长期从事农业工程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 16 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2 项(分别为第一、第二完成人)。在农村沼气技术与政策研究方面,主持编制农村沼气建设管理实践与研究和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纲要( 2011-2015 年);在农业工程装备化和产业化方面,主持编制农业建设标准编制 “十二五 ”规划及 工厂化养猪场工程建设投资估算指标等农业行业标准 10 项;在农业科技成

2、果转化方面,主持编制了中国农业科技十年,有力地促进了沼气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工程事业发展。近年来,组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科研工作,推进农业部生物质工程中心及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担任 “中部平原地区沼气多元化利用技术及配套设备集成与示范 ”( 201403019)、 “作物秸秆能源化高效清洁利用技术研发集成与示范应用 ”( 201503135)等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技术专家组组长,对项目执行进行技术指导。正在主持 “十三五 ”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 “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及资源化成套技术与设备研发 ”项目。 电话: 010 59196801,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1.农业废

3、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及技术模式研究。 跟踪分析国内外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模式研究现状,基于种养平 2 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典型区域农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模式,重点针对东北、西北、黄淮海等地区,研究以农业废弃物沼气和堆肥为纽带的循环利用技术模式。 2.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在线监测技术与装置研发。 以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基于畜禽粪便 堆肥过程,优选沼渣制肥过程中耐高温高湿环境的氧气传感器,开展物料温度、水分、干扰气体等对传感器监测性能的影响研究,提高传感器准确度和精密度,研发堆肥过程实时在线监测技术装备,并进行在线监测设备的可靠性试验。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

4、 针对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周期长、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将好氧发酵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筛选并复合具有纤维素分解、除臭等功能的菌株及复合菌系,研制复合微生物菌剂,分析好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发酵菌群的协同作用机制,达到生产高值有机肥的目的。 博士后专业要 求: 农业工程、环境工程 、微生物工程 齐飞 院总工程师 /研究员: 主要从事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与研究,包括温室结构设计理论、设施园艺装备技术、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理论等,主持和参与国家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 30余项、参与行业标准制订近 10 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指导和培养技术与管理骨干 40 余名。目前主要负责设施农业技术发展理论

5、、产业发展理论、工程集成模式、新型现代化日光温室建筑与结构、非耕地设施园艺技术装备、设施节能与绿色能源装备、温室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等 3 工作。 电话: 010 59196808,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新型温室结构与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研究。 以研究和开发适合于中国未来 1015 年后设施园艺新型设施、智能化技术装备为主要目标。以温室结构设计理论方法和智能化精细生产设施装备为研究重点,包括: 1)研究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特别是结构稳定性设计方法,并与相关电算化软件相结合; 2)研究适用于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的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并

6、在环境智能监测预警、生产决策、智能化生产作业装备、智能化环境调控装备等方面形成装备产品。 博士后专业 要求: 结构 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信息工程、机电一体化 赵立欣 副院长 /研究员: 长期在科研一线从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在农作物秸秆、禽类粪便等农业废弃资源能源化高效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49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奖励 8 项;发表论文 190 篇,其中 EI/SCI 收录 90 篇。申请专利 117 项,授权发明专利 20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48 项。编写农业行业、能源行业标准 36 项,其中

7、已发布 24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得 “农业科研杰出 人才 ”、入选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团队获得 “农业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创新团队 ”。 电话: 010 59196810,邮箱地址: 4 博士后研究课题: 1.农业废弃物热解炭化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 针对目前生物质连续热解炭化传热传质过程研究不清、热解气净化提质系统稳定性欠佳等问题,重点开展生物质热解炭气清洁联产关键技术工艺和成套装备研究,通过过程模拟与数值分析,分析连续热解过程中的生物质传质传热规律与过程机理。重点攻克连续热解过程中的热 解系统高效换热、净化系统余热回用技术等,同

8、时,研究热解气多级组合净化提质离技术工艺和热解油、热解气清洁回用燃烧技术。 2.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关键技术与工艺研究。 针对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效率不高、运行稳定性差、缺少在线监测预警技术、自动化程度低等关键问题,探讨关键工艺参数对厌氧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产气特性等的影响规律,从微生物群落特征、代谢途径、反应动力学、传质传热特性等不同维度开展厌氧发酵机理研究,研发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为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博士后专业要求: 农业工 程、 热能工程、 环境工程 周长吉 院常务副总工程师 /研究员: 主要从事温室工程的研究、规划、设计及标准化和技术推广工作。

9、重点研究塑料大棚、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结构和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制定温室相关规划、设计和施工安装的国家和行业、地方、企业、协会标准;研究温室种植技术对温室装备的要求与合理配置技术;研究温室工程在全国的区划与地方、专用温室的系列化和标准化;研究温室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工艺技术及定额参数。 5 电话: 010 59196860,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1.农业工 程定额体系研究。 针对设施园艺工程、畜牧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相关农业工程,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领域研究标准化工艺模式和建设方案,据此研究确定规划咨询阶段需要的标准定额。 博士后专业要求:

10、农业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 2.温室工程结构连接的优化研究。 针对组装式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的结构,调查整理现有受力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理论建模和实测分析研究连接件内力的分布,据此提出连接件的优化方案。 博士后专业要求: 温室工程、建筑结构、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 孙君社 院副 总工程师 /研究员: 长期从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工作,主持中国农业大学酶与发酵工程研究室的三大技术平台 “食品加工关键技术 ”、 “酶技术 ”和 “纤维生物质糖技术 ”。提出现代道地中药材种植的 “六属性 ”、管理的 “四创新 ”以及 “三位一体 ”系统生产工程模式,提出现代农产品加工 “四属性 ”模式

11、、产业发展 “四创新 ”模式,初步形成 “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 ”的研究体系,指导多家企业,效果明显。主持 7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包括 1 项重点项目 ) 、 2 项 863 项目、省部级科技项目 3 项,横向 30 余项,鉴定项目 8 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 90 余名,发表论文 200 6 余篇,申报专利 30 余项,出版著作 7 部。 电话: 010 59197301, 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1.农副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 以大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开发经济高效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实现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全利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

12、保障。 2.健康食品开发及功效评价 。 以药食同源原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料特性综合评价分析,结合不同加工方式开发具有特殊功效的健康食品并对其效果进行验证评价。 博士后专业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林产品加工、营养科学、中药学、生物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肖运来 所长 /研究员: 近年来从事国家、地方农业综合或行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从事农业项目咨询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 “沃土工程 规划 ”、 “国家优质粮食工程规划 ”、 “国家苹果非疫区建设规划 ”、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十一五 ”

13、及 “十二五 ”规划、 “十三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 ”、海南省热带特色农业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青海省特色农牧业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等一大批 规划的编制工作。 电话: 010 59196700,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导向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 应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增长极理论、产业链理论,以 “创新、 7 绿色、协调、开放、共享 ”五大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重点聚焦在县域经济发展层面上,如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研究谋划区域产业发展。深入研究各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实践经验和成功模式,探索构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路径。

14、博士后 专业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 、 农学 、园林 等相关专业 常瑞甫 副所长 /研究员: 长期从事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近年来参与全国农业农村经济 “十二五 ”发展规划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等规划编制工作,主持完成海南省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青海省现代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韶关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2008-2015)、中国华西村现代农业展示基地总体规划等规划。 电话: 010 59196701, 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

15、题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应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链理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深入研究各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经验和成功路径,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基础条件、技术支撑、资金保障、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建议,供各利益攸关方面决策参考。 8 博士后专业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 、 农学 、园林 等 相关专业 洪仁彪 副所长 /研究员: 近年来从事国家、地方农业综 合或行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从事农业项目咨询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 “种养业良种工程规划 ”、 “菜篮子工程规

16、划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十一五 ”及 “十二五 ”规划、 “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海南省热带特色农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大连市农产品加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陕西省现代果业发展规划等一大批规划的编制工作。 电话: 010 59196702, 邮箱地址 : 博士后研究课题 : 绿色兴农模式及机制研究 。 紧密围绕十九大提出的 “乡村振兴 ”战略的实施,按 照农业 农村 部提出的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工作部署,选择典型区域为案例,聚焦如何促进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协同,生产、生活、生态 “三生 ”互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的产业发展模式、技术和组织机制,为绿色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博士后专业

17、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 、 农学 、园林 等相关专业 朱绪荣 院副总工程师 /研究员: 从事国家、地方农业综合或行业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从事农业项目咨询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 “种养业良种工程规划 ”、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 ”等一大批规 9 划研究编制工 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农业科技型园区规划、农业产业型园区规划、农业休闲观光型园区规划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等各类农业园区规划 50 多项。 电话: 010 59196703,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方法研究 。 综合运用产业发展区

18、位理论、增长极理论,结合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特点,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突出农业园区规划理论与方法集成与应用、农业园区建设模式研究、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研究、运行管理机制研究等方面内容,为农业园区建设和运行提 供科学的规划咨询。 博士后 专业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 、 农学 、园林 等相关专业 陈伟忠 所长 /研究员: 主持或参与重大课题研究 30 余项,完成各项区域农业发展规划和咨询项目 100 多项,先后出版专著 3 部,发布论文 30 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5 项。课题研究主要领域包括农业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领域(如: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政府投入研究、 政府

19、农业投资绩效研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及系统性融资规划 研究等);农业走出去与现代农业金融体系研究领域(如:东南亚农业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粮食产业链发展融资规划研究、 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融资研究等);农业区域发展与投资研究领域(如:“十二五”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江西省优质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滨州)沿黄生态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带总体发展规 10 划等)。 电话: 010 59196770,邮箱地址: 博士后研究课题: 构建农业产业生态圈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 围绕成都市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总课题提出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重点任务及重大政策创设等,研究新时 代“三农”工作新形势

20、与成都战略定位,结合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新精神新举措,围绕“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镇空间结构拓展方向,重点研究金融在强化农业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生态链、利益链等方面的作用和实现路径,着力构建农业制度体系、区域合作开放体系、要素供给体系、农业价值体系、现代产业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要素供给水平,深化三次产业融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金融业在打造区域协调、产业高端、绿色循环,主体多元、供给高效,协同联动、功能复合的农业产业生态圈的作用、实现路 径、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推动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战略实施。 博士后专业要求: 金融学 、管理学、社会学 吴全 研究员 : 主持完成了黄淮海地区七省市农用地十年变化遥感调查项目,创造性提出了 “绝对小地物 ”、 “相对小地物 ”的概念和 “双重抽样 ”理论; 2010 年,针对遥感分类精度评价问题,创造性提出了 “地物遥感识别准确度 ”概念及其估计方法;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学术专著中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调查技术与方法;多年位居部遥感应用中心应用部技术与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