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

上传人:温*** 文档编号:377570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主编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利 部电力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利 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 的通知电办(1993)112 号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根据能源部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技术标准体系(能源技198812 号文)所编制的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现予发布其名称为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编号 DL502093,自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起实行原水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SD12384(试行)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水利电力出版

2、社出版发行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为本规程今后的修订提供依据并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一九九三年三月三十日1 总则1.0.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依据根据国家计委有关规定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较小条件简单的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可适当简化特别重要的大型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其工作内容和深度可根据需要由主管部门提出补充要求不同类型工程应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对本规程的条文内容有所取舍。1.0.3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根据江河流域(河段)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或水利水电专

3、业规划的要求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规程和规范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评价。1.0.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本工程建设任务和综合利用的主次顺序。(2)确定主要水文参数和成果。(3)查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4)选定工程建设场址坝(闸)址厂(站)址等。(5)基本选定工程规模。(6)选定基本坝型和主要建筑物的基本型式初选工程总体布置。(7)初选机组电气主接线及其他主要机电设备和布置。(8)初选金属结构设备型式和布置。

4、(9)初选水利工程管理方案。(10)基本选定对外交通方案初选施工导流方式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总布置提出控制性工期和分期实施意见。(11)基本确定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的范围查明主要淹没实物指标提出移民安置专项设施迁建的可行性规划和投资。(12)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3)提出主要工程量和建材需要量估算工程投资。(14)明确工程效益分析主要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15)提出综合评价和结论1.0.5 下列资料可根据需要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1)有关工程的重要文件(2)中间讨论或审查会议纪要(3)水文分析报告(4)工程地质报告(5)环境影响报告书(表)(6)移民

5、安置和淹没处理可行性规划(7)经济评价报告(8)重要试验和科研报告1.0.6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按本规程第 213 章进行编制将综合说明列为第一章,依次编排。2 综合说明2.0.1 简述工程地理位置和所在河流(河段)的规划成果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过程2.0.2 简述工程的自然条件水文主要成果区域地质水库地质工程地质的主要结论2.0.3 简述工程建设的任务和作用工程规模及综合利用效益水库淹没工程占地移民及处理环境影响评价2.0.4 简述工程场址坝(闸)址厂(站)址基本坝型和主要建筑物型式和工程布置施工导流对外交通工程控制进度主要工程量和材料劳动力投资估算等2.0.5 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

6、的结论2.0.6 今后工作的建议2.0.7 附图附表(1)工程位置图(2)工程总布置图(3)水库淹没范围及移民安置区示意图(4)水电站接入系统地理位置图(5)工程施工总进度表(6)工程投资总估算表(7)工程特性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特性表见附录 A3 水文3.1 流域情况3.1.1 说明工程所在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水利水土保持概况3.2 气象3.2.1 说明流域及邻近地区气象台站(探空站测风站)分布与观测情况3.2.2 概述流域和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特性3.3 水文基本资料3.3.1 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编说明流域内水文测站分布观测项目观测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和高程系统水位流速泥沙等的测验方

7、法和测验精度主要测站资料整编情况等3.3.2 水文资料复核说明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编存在的主要问题复核变动情况并对基本资料质量作出评价3.4 径流3.4.1 径流系列及其代表性论证进行年月径流的还原计算和插补延长说明径流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论证径流系列代表性3.4.2 径流计算(1)进行设计依据站和区间的径流计算提出工程场址年径流参数的计算成果和径流计算成果(2)说明径流调节代表段(年)的选择原则选择代表段(年)说明实测站枯水流量及持续时间历史枯水调查情况分析枯水径流特性3.5 洪水3.5.1 暴雨特性暴雨成因常见暴雨中心位置实测及调查大暴雨概况3.5.2 洪水特性洪水的时空分布特性洪水成因3.5.

8、3 历史洪水与重现期的确定说明历史洪水调查和复查情况历史洪水的洪峰和洪量估算方法及采用成果分析确定历史洪水及实测特大洪水的重现期3.5.4 设计洪水(1)说明洪峰洪量系列的统计原则进行还原插补延长和频率计算分析检查计算成果的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分析洪水过程线的特性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放大绘制(或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2)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洪水时说明设计暴雨及产汇流计算方法分析检查其合理性提出设计洪水成果3.5.5 入库洪水入库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和采用成果3.5.6 可能最大洪水推算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经综合分析提出所采用的成果3.5.7 分期设计洪水(1)说明施工洪水时段的划分洪峰和洪量

9、系列统计原则进行参数计算提出各时段洪峰洪量频率计算成果并分析论证合理性(2)为水库调度运用计算分期洪水需说明划分前汛潮后汛潮的根据3.5.8 洪水地区的组成和遭遇分析洪水地区组成规律和干支流洪水遭遇特性进行设计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和提出采用的成果3.5.9 涝区设计排水流量根据流量或暴雨资料推算涝区的设计排水流量3.6 地下水3.6.1 对灌溉及供水工程应说明本地区地下水的储量可开采量水质及分布3.7 泥沙3.7.1 说明泥沙来源进行资料的还原和插补延长对泥沙资料精度进行评价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及颗粒级配矿物成份等成果3.8 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8.1 说明工程场址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

10、曲线的绘制方法提出采用成果3.9 水文预报站网规划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3.9.1 初步规划施工期水(雨)情测报站网提出增设测报站的数量站址和报汛通信方式3.9.2 论证运行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必要性初选遥测站网提出报汛通信方式编制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规划报告3.10 冰情3.10.1 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开河形势分析工程河段发生冰坝冰塞等的可能性并估算对工程的影响3.11 潮汐3.11.1 说明工程所在地区的潮汐规律及特征水位潮汐与洪涝水遭遇特性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潮汐水位过程线等3.12 水面蒸发3.12.1 说明流域及邻近地区蒸发器皿类型安装方式观测情况不同蒸发器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分析确定年月水面

11、蒸发折算系数提出水面蒸发量特征值3.13 根据需要进行专门观测和分析计算的其他问题3.14 附图附表和专题报告3.14.1 附图(1)流域水系图(标明水文气象站和已建在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位置)(2)径流暴雨洪水暴雨量泥沙插补延长的主要相关关系图(3)年(汛期枯期)径流暴雨频率曲线图(4)洪峰洪量关系图(5)洪峰和各时段洪量(暴雨量)频率曲线图(6)典型洪水及设计洪水过程线图(7)主要水文站和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图(8)悬移质推移质颗粒级配曲线图(9)其他有关附图3.14.2 附表(1)年月径流(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2)洪峰洪量(暴雨量)系列表(设计依据站工程场址及区间

12、)(3)典型洪水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表(4)年月输沙量系列表(5)其他有关附表3.14.3 专题报告(1)基本资料复核报告(2)历史洪水调查复核报告(3)可能最大洪水估算报告(4)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规划报告4 工程地质4.1 概述4.1.1 概述勘察工作经过进行的勘察工作项目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4.2 区域地质4.2.1 概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震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可溶岩地区要着重说明喀斯特发育情况和规律4.2.2 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确定工程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分析产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对工程规模大和构造复杂断层活动性比较强烈的地区应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专门论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4.3 水

13、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3.1 概述水库区的地质条件论述产生水库渗漏浸没库岸失稳和固体径流来源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或严重程度并进行初步评价4.3.2 说明可能被淹没的矿产及其分布和受水库影响的程度4.4 坝(闸)厂(站)址及枢纽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4.4.1 概述各比较坝(闸)厂(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形地层岩性河床及两岸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岩体风化倩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4.4.2 论述各比较坝(闸)厂(站)址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说明坝(闸)基泄洪建筑物地基和边坡消能冲刷区岸坡的稳定条件渗透和渗沉稳定条件沉陷变形和液化条件地面厂房(泵站)地

14、基和边坡的稳定条件地下厂房洞脸和围岩的稳定条件深埋地下厂房和构造活动强烈地段还应分析说明地应力情况说明可溶岩地区的喀斯特发育情况分析可能产生渗漏的地段提出坝(闸)厂(站)址选择意见和枢纽布置建筑物型式的初步意见4.4.3 评价选定坝(闸)厂(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坝基岩体质量分类或初步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初步建议值和基础处理的意见4.5 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4.5.1 概述各比较路线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岩体风化情况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岩土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等4.5.2 论述各比较线路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

15、程地质条件对明渠线路着重说明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渗透水及易崩解易溶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对稳定和渗漏的影响初步预测产生边坡失稳湿陷胀缩冻融管涌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等问题的可能性对隧洞线路着重说明进出口洞脸交叉段浅埋段和地质构造复杂地段的稳定条件对埋深大的洞线还要初步分析地应力场岩爆地温等情况对通过可溶岩地区的线路应说明喀斯特发育情况预测围岩稳定和发生涌水涌沙的可能性提出线路选择的意见4.5.3 评价选定线路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分段或初步围岩分类提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初步建议值和基础处理措施的意见4.6 堤防和河道整治工程地质条件4.6.1 概述堤防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古河道情

16、况分段阐述堤基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预测堤防挡水后地基和堤内相邻地段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其处理措施4.6.2 分段概述河道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含水层的分布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河道岸坡的稳定性4.7 灌(排)区水文地质条件4.7.1 概述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土壤的矿物组成和类型毛细管水饱和带的埋深含水层的分布和结构分区阐明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地下水化学类型矿化度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初步预测工程建设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和引起土壤次生渍化沼泽化的可能性及其防治措施4.8 天然建筑材料4.8.1 初查天然建筑材料说明各种天然建筑材料和人工骨料的产地位置数量质量和运输开采条件4.9 结

17、论4.9.1 扼要综述工程地质问题初步评价和结论以及对坝(闸)厂(站)址及堤输(排)水线路选择的意见提出对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工作的意见和建议4.10 附图附件4.10.1 附图(1)区域地质图(附地层柱状图)(2)水库区综合地质图(3)坝(闸)厂(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及剖面图(4)各比较坝(闸)厂(站)址及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剖面图(5)输(排)水线路工程地质图剖面图(6)堤防河道工程地质图剖面图(7)灌区水文地质图(8)灌区土壤分布图(9)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图(10)典型钻孔柱状图及坑槽井洞展示图4.10.2 附表附件(1)岩土水质试验报告及成果汇总表(2)地震烈度鉴定书或地震危险

18、性分析报告(3)矿产资源的鉴定意见(4)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报告(5)物探报告5 工程任务和规模5.1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5.1.1 概述工程所在河流的规划成果及审查主要结论5.1.2 概述与工程有关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远近期发展规划5.1.3 概述工程在所在江河流域(河段)区域综合规划或专业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兴建本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2 综合利用5.2.1 概述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和主次顺序协调各部门的要求并确定可能达到的目标5.2.2 基本选定工程规模5.2.3 基本选定工程的正常蓄水位和防洪高水位初选其他特征水位5.2.4 提出不同水平年水库和下游泥沙冲淤计算

19、和回水成果对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库应研究长期保持有效库容的措施和调水调沙运用方案5.2.5 初选水库的调度运用方案(包括与其他共同承担防洪发电等任务的联合运用方案)5.3 水力发电5.3.1 电站建设的必要性说明国民经济近期和远景计划要求及电力系统运行特性(水火电比重负荷特性及调峰要求等)结合地区(必要时包括相邻地区)的能源供应条件综合论证本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近期开发的必要性5.3.2 供电范围概述工程影响地区的经济情况及发展计划对能源资源及开发条件和开发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本工程的规模和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论证供电范围必要时需研究远期供电范围对远距离跨区域供电要论证输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5.3

20、.3 负荷预测(1)说明供电区历史用电增长规律和电力供需平衡现状根据国家长远计划调查和分析主要用电户的用电需求及城乡公用事业生活用电的发展趋势对用电及负荷的逐年增长作出预测(2)对负荷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列表说明各设计水平年的负荷特性指标5.3.4 水库水位选择(1)说明规划阶段确定的梯级衔接水位结合本阶段调查的水库淹没数据和制约条件以及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基本选定水库正常蓄水位初选其它主要特征水位对分期开发的水电站应分别拟定初期及最终规模的正常蓄水位及其他主要特征水位(2)当利用已建水库作为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时应对该水库原有功能有否受影响进行分析必要时应计入工程改建的补偿费用5.3.5

21、装机规模及装机程序(1)概述电力系统发展预测的负荷及电量系统水火电比重电力开发计划以及已建在建和拟建水火电的特性通过电力电量平衡拟定本电站的工作容量及备用容量结合电站的调节性能及对下游已建在建的梯级水电站的效益增值经全网综合经济分析基本选定装机容量拟定装机程序和相应的必须容量及电量(2)在通航河流上要说明航运对装机选择的制约必要时提出解决措施(3)对 远 景 能 量 指 标 变 化 大 的 水 电 站 要 研 究 最 终 装 机 规 模 预 留 机 组 或 后 期 扩 建 的 可 能 性 与 合 理 性(4)对抽水蓄能电站尚应研究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平衡抽水电源的可靠性及上下库的水量平衡等问题并

22、应说明负荷特性不确定性对装机规模的影响5.3.6 径流调节及能量指标(1)概述径流系列计算时段的原则及成果(2)概述调节计算的原则及方法表列选定径流系列(或代表年)逐年逐时段的调节流量出力及水头等指标计算保证出力及多年平均发电量视需要分列保证电能及季节电能对具有调节库容的工程尚需计算梯级和跨流域补偿调节的能量效益(3)对抽水蓄能电站需明确调节周期说明年发电量及抽水耗电量计算的方法和成果必要时应单独列出利用天然径流的年发电量及其月分配(4)对调节程度高的水电站需编制水库初期蓄水发电计划并预测本电站及下游已建梯级电站能量指标调查初期蓄水及调峰时对航运和其他部门的影响并提出减缓措施(5)对分期开发的

23、工程要分别列出初期和远景的保证出力及年平均电量5.3.7 泥沙冲淤分析及防沙措施(1)概述泥沙特性泥沙计算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工程的综合利用任务水库调节性能水库形态水沙特性进行水库冲淤计算(2)泥沙问题严重的水库应研究长期保持调节库容的措施(3)引水式电站应研究闸和进水口的引水防沙运用方式(4)梯级电站应研究工程对上游梯级尾水的影响(5)水库运用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5.4 防洪5.4.1 概述流域的洪水特性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洪灾情况防洪现状和防洪要求5.4.2 论证防洪保护对象选定防洪标准确定防洪工程的总体方案5.4.3 水库(1)分析水库工程下游河道安全泄量拟定水库泄量的标准及运用方式(2)基本确定防洪库容及相应防洪高水位汛期限制水位初选设计校核洪水位及泄洪设施的规模5.4.4 河道与堤防(1)概述河道堤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安全泄量(2)论证选定新开河道堤防线路和堤距(3)基本选定行洪断面型式推算洪水水面线确定堤顶高程(4)对重点防护的河堤初选河道整治工程(5)初选跨河穿堤建筑物的位置和规模(6)研究河道滩地利用方式规划防护林带5.4.5 行蓄洪区(1)基本选定行蓄洪区范围行蓄洪标准和行蓄洪水位及相应容积(2)基本选定行蓄洪区工程总体布置(3)研究滞洪区内部排灌及生产方式(4)基本选定骨干工程的规模及主要参数(5)制定行蓄洪区的运用原则初步制定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5.5 灌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