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工艺标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77707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关柜工艺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关柜工艺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关柜工艺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开关柜工艺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开关柜工艺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开关柜工艺标准1 标记1.1 一般说明柜台箱中的标记系统犹如一城市中交通道路的指示牌。其指示语言的统一性将影响使用者对整个系统统一的理解,而指示标示本身的明显与否直接影响到操作和维修者对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时的方便性。对柜台箱内元件标签粘贴的原则是:能对柜内元件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以及被拆卸下后仍能做到标示作用,同时也不能使柜内的标签看起来非常烦琐。标签粘贴在元件和其附近的底板上,这样无论在运行状态,检修状态甚至元件被卸下时,都一样能够起到标示作用。1.2 线号管标记规则1.2.1 呼应法打印线号管线号规则:本端元件号+本端元件端子号/远端元件号远端元件端子号号管视读方向应符合制图标准,线性尺寸的

2、数字标注法,即从左到右、从下至上。同名法打印线号管线号规则:原理图上等电位所有的联线都为同一个线号,打印数字和原理图一致。 1.3 打印元件标签:1.3.1 元件标签规则:根据布置图、电子版材料表打印出元件编号、高层号、种类号。每一个元件标签用进口和国产的打印设备各打印一遍,进口标签贴在元件上,国产标签贴在安装底板上。1.3.2 柜内中文标签标准尺寸大小应合适并标准化。1.3.3 端子标签尺寸为标记端子标记窗口的大小。1.4 标牌应正确、清晰,易于识别,安装牢固。1.5 额定电压超过 500V 的配电板应设置警告标志。回路电压超过 400V 者,端子板应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1.6 盘、

3、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应标明元件编号、种类代号、高层代号,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不易褪色。1.7 在每个电器元件上和近旁,应有与原理线路图相一致的标签。1.8 柜内元件安装完毕后,应立即按照材料表和原理图进行正确的标签粘贴。1.9 标签在元件附近的底板和元件本体上粘贴。位置要明显易于发现,尽量不遮盖元件主要型号为准,且不靠近人员操作位置。1.10 对组合式元件要在其安装座和元件主体上都贴上标签,以使其在任何状态下都能起到标示作用。1.11 内如有 PLC-I/O 模块,则要在柜内贴上此 PLC 的地址表,以方便现场调试和维护人员查找地址。表中包括每一 I/O 的中文定义,所对应的元

4、件标号等。1.12 有机玻璃防护板均贴上防护标示。1.13 柜台箱名称的标记铭牌尺寸大小应与柜台箱体尺寸大小相协调。1.14 螺栓紧固标识a 生产中紧固的螺栓应标识兰色b 检测后的紧固的螺栓应标识红色2 元件安装工艺2.1 一般说明元件应按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工作位置进行布置,各元件之间的净距应满足安全,便于组装,接线和维护的要求。元件位置应整齐、美观、外部进、出电缆(或电线)方便。元件一般宜按功率流方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布置。 2.2 元器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2.2.1 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搞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

5、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2.2.2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2.2.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2.2.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2.3 元器件安装工艺2.3.1 必须按图安装2.3.2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2.3.3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2.3.4 在可动元件两端应用卡子固定2.3.5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2.3.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a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b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c 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

6、、爬电距离(mm)表: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的最小值/mmIe63A Ie63A额定绝缘电压 Ui(V)相-相 相-地 相-相 相-地 Ie63A Ie63AUi60 2 3 3 5 3 460Ui250 3 5 5 6 4 8250Ui380 4 6 6 8 6 10380Ui500 6 8 8 10 10 12500Ui660 6 8 8 10 12 14660Ui750(交流)660Ui800(直流) 10 14 10 14 14 20750Ui1140(交流)800Ui1500(直流) 14 20 14 20 20 28注明:1、柜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

7、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 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 20mm。2、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与污染等级有关,污染等级分四级,污染等级 1,2,3,4 依次为从好到差,污染等级越差则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就要求越大。 ,详见 GB 7251.1-20053、爬电距离还与绝缘材料组别有关,绝缘材料组别号越大则爬电距离就要求越大。4、最小电气间隙与是非均匀电场和还是均匀电场有关,当为非均匀电场时,则最小电气间隙就要求大。2.3.7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2.3.8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并注意相应的扭距。2.3.9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

8、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 2.3.10 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 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2.3.11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牢固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2.3.12 柜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零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 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件表面,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2.3.13 电缆与柜体金属有摩擦时,需加橡胶垫圈以保护电缆。电缆连接在面板和门板上时,需要加塑料管和安装线槽。2.3.14 柜体出线部分为防止锋利的边缘割伤绝缘层,必须

9、加塑料护套 2.3.15 当需要外部接线时,其接线端子及元件接点距结构底部距离不得小于 200mm,且应为连接电缆提供必要的空间2.3.16 柜门走线必须加线槽2.3.17 导线经过隔板时要加护套。2.3.18 不同电压等级的端子要分开。 2.3.19 标牌采用铆接或粘帖的方式固定在面板上。2.3.20 用于外部接线端子的线槽应加大。2.3.21 线槽不要与主回路输出端太近。2.3.22 信号线最好只从一侧进入电柜,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双端接地。如果非必要,避免使用长电缆。控制电缆最好使用屏蔽电缆。模拟信号的传输线应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低压数字信号线最好使用双屏蔽的双绞线,也可以使用单屏蔽的双绞线

10、。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电缆应该分别屏蔽和走线。在屏蔽电缆进入电柜的位置,其外部屏蔽部分与电柜都要接到一个大的金属台面上。2.3.23 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2.3.24 把所有导线压进线槽2.3.25 导线中间不要有接头。2.3.26 电缆支架要合理。2.3.27 端子列两端必须用固定端子固定。2.3.28 考虑安装维护的安全2.3.29 零序互感器要用自身所带铜排联接。2.3.30 抽屉单元元件必须正装2.3.31 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屉单元元件必须正装2.3.32 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

11、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 ,或者破坏绝缘层。 3 一次线加工、装配工艺3.1 一次线的选择500V 铜芯绝缘导线空气中敷设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聚氯乙烯绝缘导线在线槽中,或导线成束状走行时,或防护等级较高时应适当考虑裕量)线芯结构 导线明敷设(A)30 35 40导线截面(mm2) 股数 单芯直径(mm)成品直径(mm) 橡皮 塑料 橡皮 塑料 橡皮 塑料1.0 1 1.13 4.4 19 18 18 16 16 151.5 1 1.37 4.6 25 22 23 21 21 192.5 1 1.75 5.0 33 30 30 27 27 254 1 2.24 5.5

12、42 39 39 36 35 336 1 2.73 6.2 54 51 50 47 46 4310 7 1.33 7.8 79 70 73 65 67 5916 7 1.68 8.8 103 98 95 91 87 8325 19 1.28 10.6 135 129 125 119 114 10935 19 1.51 11.8 168 159 156 147 142 13450 19 1.81 13.8 215 201 199 186 182 17070 49 1.33 17.3 266 248 246 229 225 20995 84 1.20 20.8 322 304 298 281 27

13、2 257120 133 1.08 21.7 374 350 346 324 316 296150 137 2.24 439 402 406 372 372 340185 505 458 467 424 426 387注明:1、导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2、橡皮绝缘导线型号包括:BXF、BX、BXR。3、塑料绝缘导线型号包括:BV、BVR、RVB、RVS、RFB、RFS。4、多根电线捆扎在一起时,其发热相互作用,对于动力回路,其实际载流量低于上表。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为 2-3 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 1.1,然后再按上表选取;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为 4-6 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 1

14、.2,然后再按上表选取;当捆扎在一起的电线根数超过 7 根时,可把实际载流量乘上1.3,然后再按上表选取。3.1.1 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3.1.2 一次回路线径,一般按主回路开关的额定电流参照附表环境温度 35-40时选取,变频传动柜按40选取;最小截面导线为 2.5 mm导线。3.1.3 一次回路导线颜色,A、B、C 三相用黄、绿、红三色来表示,2.5 mm、4 mm、6 mm线用黄、绿、红三色线,其它大于此截面的导线均为黑色线,用黄、绿、红三色护套标示,零线或中性线为淡蓝色。3.1.4 设备主电路的相序排列,以设备的正视方向为准,见下表:

15、相序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 相序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前后排列L1,A 相 上方 左方 远方 正极 上方 左方 远方L2,B 相 中间 中间 中间 负极 下方 右方 近方L3,C 相 下方 右方 近方 中性线(接地中性线) 最下方 最右方 最近方3.1.5 接地线按设计要求来做。3.1.6 用导线连接到成套设备的保护电通路上,导线截面见下表:额度工作电流(A) 相应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mm2)Ie20 S(相导线截面积)20Ie25 2.525Ie32 43.1.7 32Ie63 3.1.8 6Ie63 103.1.7 中性线(N)、PEN 及保护导体(PE) 截面积选择:相导线截面

16、积(mm2) 相应保护导线的最小截面积(mm2)S16 S(相导线截面积)16S35 1635S400 S/2400S800 200S800 S/43.1.8 电线配制排列要求整齐美观,走向要短,应考虑电磁场对弱电线路的干扰。3.1.9 端子应能适用于连接随额定电流而定的最小至最大截面积的铜导线或电缆,每个端子上连接一根导线。3.1.10SITOP 或其它老式直流电源配线最小截面为:软线 1.5mm2,硬线 2.5mm3.2 铜排选择、排列及涂漆的颜色3.2.1 母线装置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在运输与保管中应采用防腐蚀性气体 侵蚀及机械损伤的包装。3.2.2 铜、铝母线、铝合金管母线当无出厂合格证

17、件或资料不全时,以及 对材质有怀疑时,应按下表要求进行检验。3.2.3 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3.2.4 螺栓固定的母线搭接面应平整,其镀银层不应有麻面、起皮及未覆盖部分。3.2.5 母线的支撑绝缘件应满足线路短路时的热稳定及间距:母线宽度 距离 母线宽度 距离 母线宽度 距离30 300 50 600 60 9003.2.6 各种金属构件的安装螺孔不应采用气焊割孔或电焊吹孔。3.2.7 若同相母线由多片矩形母线并联使用时,每片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每片母线的厚度。3.2.8 铜与铜:室外、高温且潮湿或对母线有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必须搪锡,在 干燥的室内可直接连

18、接。3.3 母线的相序排列,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3.3.1 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到下排列为 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 在上,负极在下。3.3.2 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向盘面排列为 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3.3.3 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 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左, 负极在右。3.3.4 母线涂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3.3.5 三相交流母线:A 相为黄色,B 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单相交流母线 与引出相的颜色相同。3.3.6 直流母线: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3.3.7 直流均衡汇流母线及交流中性汇流母线:不接地者为紫色,接地者

19、为紫色 带黑色条纹。3.4 铜母线的选择参考矩形截面母线载流量表:(最高允许温度 70)尺寸 母线与变压器选择对照 单片 TMY 铜母线(开启)载流量(A)中性线 变压器容量 交流 直流宽厚(毫米) 毫米 电流(A) 容量(kVA) 30 35 40 30 35 40153 198 185 171 198 185 171203 258 242 225 258 242 224253 320 300 277 320 299 277303(或 304) 203 152 100 303(或 304) 203 190 125 303(或 304) 203 243 160 304 253 304 200

20、447 420 387 447 418 387404 304 380 250 587 550 510 587 550 309405 304 480 315 658 620 571 662 620 575505 304 610 400 808 760 701 817 765 709506 897 845 778 902 845 782606 404 760 500 1016 996 917 1075 1010 933806 1390 1310 1207 1420 1330 12301006 1700 1602 1475 1760 1650 1528608 405 960 630 1240 116

21、8 1076 1265 1185 1096808 505 1220 800 1590 1496 1378 1650 1545 14301008 506 1520 1000 1955 1840 1695 2050 1920 17771208 2255 2124 1956 2440 2290 21196010 1386 1305 1202 1433 1342 12438010 1786 1680 1549 1870 1750 162210010 2170 2044 1883 2320 2175 201312010 608 1900 1250 2490 2345 2160 2770 2600 240

22、42(808) 608 1900 1250 2314 2120 2(8010) 2735 2550 2(1008) 2690 2490 2(10010) 6010 2432 1600 3185 2970 2(12010) 3620 3360 注明:1、导体扁平放置时,当导体铜排宽度在 60mm 及以下时,载流量应按表列数值乘以系数 0.95,当铜排宽度在 60mm 以上时,应乘以系数 0.92。2、1008 与 8010 的铜排比较,前者载流量更大,因此推荐选用宽度薄的铜排。3.4.1 生产车间应对母线系统的总电流及铜排的载流能力进行校核,当发现铜排的载流能力比系统的总电流大很多(如超过 1.

23、5 倍)时,在与相关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上,可考虑更换为截面积较小的铜排。3.4.2 母线直向连接,接头母线宽度的 1.02.0 倍,垂直连接不应小于被接母线的宽度。3.4.3 母线的排列(面对屏盘以柜的正视方向为准) 。A,B,C, (黄,绿,红)相的排列由上向下;由内向外;由左至右,零母线 N 排、地母线 PE 排在柜体的下方,地线在前,零线在后。3.4.4 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见 2.3.6c 表3.4.5 对于容量大并且用铜量大的母排应优先按经济方式选择,如某种异型排,以提高单位截面的载流量。3.5 硬母线加工工艺3.5.1 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3.5.2 矩形母线的搭接

24、连接,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5.3 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 横平竖直,整齐美观。3.5.4 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3.5.5 母线弯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5.6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 0.25L,但不得小于 50mm。3.5.7 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 50mm。3.5.8 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及显著的折皱,母线的最小 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图的规定。3.5.9 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3.5.10 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矩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 50mm;上片

25、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3.5.11 母线扭转 90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 2.55 倍。3.5.12 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 1mm;钻孔应垂直、不歪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0.5mm。3.5.13 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 3%;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 5%。3.5.14 具有镀锌层的母线搭接面,不得任意锉磨。3.6 硬母线安装3.6.1 硬母线的连接应采用贯穿螺栓连接或夹板及夹持螺栓搭接;3.6.2 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 列要求:a 母线接

26、触面加工后必须保持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b 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 23 扣。c 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 3mm 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d 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e 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3.6.3 母线与螺杆形接线端子连接时,母线的孔径不应大于螺杆形接线端子直径 1mm。丝扣的氧化膜必须刷净,螺母接触面必须平整,螺母与母线间应加铜质搪锡平垫圈,并应有锁紧螺母,但不得加弹簧垫。3.6.4 母线

27、在支柱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b 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它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c 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 11.5mm 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 1.52mm 的间隙。d 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每一段应设置一个,并宜位于全长或两母线伸缩节中点。e 管形母线安装在滑动式支持器上时,支持器的轴座与管母线之间应有 1 2mm 的间隙。f 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棱角和毛刺。 3.6.5 多片矩形母线间,应保持不小于母线厚度的间隙;相邻的间隔垫边 缘间距离应大于 5m

28、m3.6.6 母线伸缩节不得有裂纹、断股和折皱现象;其总截面不应小于母线 截面的 1.2 倍。3.6.7 铜排冲孔应注意去毛刺,尤其是方孔时。3.6.8 大截面积铜排联接后要用塞尺复检,注意平垫的使用。控制回路(二次回路)配线4.1 按图施工、连线正确。4.2 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4.3 二次回路线径,电压回路用 1.5mm导线,电流回路用 2.5mm导线,操作台箱用 1.0 mm导线。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变频器控制线、PLC 前连接器接线)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略小于或等于 0.5 mm截面的绝缘导线4.4 二次回路

29、线的颜色,柜门过门接地线用镀锡编织线,台箱柜用双色接地线,PLC 柜前连接器线用黑线,开关上下端用有色线,其它用黑色。MCC 控制开关上端用有色线,其它用黑色。操作台箱正负线用有色线,其它用黑色。有色线用线颜色标准为:A、B、C、三相为黄、绿、红三色,零线或中性线为淡蓝色,正极线为棕色,负极线为蓝色,直流回路接地中线为淡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线。4.5 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4.6 对过门线用蛇形套管防护 4.7 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4.8 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

30、子,其线长不得超过 3 米4.9 二次线如元件需要焊接时,焊点要牢固,不得有虚焊。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4.10 柜台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4.11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 1 根,不得超过 2 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4.12 接线用工具的力度适中、过大会损坏元件或伤到自己、过小会产生松动或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4.13 当配电断路器上端采用导线链接连接时,其链接导线截面应满足相应断路器电流要

31、求,导线链接的断路器数量一般不宜超过 15 个。4.14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b 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c 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4.14 带电阻的 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一根电缆的连接) ,仅一根电缆连接时,则导线与第一个接口连接,推动开关置“ON”位置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4.15 带电阻的 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适用于二根电缆的连接)连接的两根导线是在插头之内的串联,推动开关置“OFF”位置,编织的屏蔽

32、带准确的放置,在金属导向装置上 4.16 不带电阻的 ProfibusBus 插头的连接a 编织的屏蔽带准确的平放在金属导向装置上。b 导向装置中的两根红绿线放置在刀口式端子上。绿导线:连接点 A红导线:连接点 B 吃的地方4.17 回拉式弹簧端子的联接a 导线的剥线长度: 10 mmb 导线插入端子口中,直到感觉到导线已插到底部。4.18 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 4.19 用热缩管固定导线连接的部分5 电气柜装配中常见的问题:5.1 铜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以防止产生尖端放电,及便于装配维护。5.2 电抗器没接地5.3 变压器没接地5.4 铜排加工工具中的与铜排的接触面应垫以铝板或硬木,以免碰伤母排。5.5 螺母应于维护侧,螺栓的长度应在螺母拧紧后高出螺母 25 扣5.6 标牌固定有误。5.7 带电元件裸露在维修操作面,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