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788891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5.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河南农大赵全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2014.4.10,提 纲,一、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二、水稻生长发育规律及诊断二、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一、水稻高产的基本条件,1、具有较高增产潜力的水稻品种2、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3、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4、具有良好的灌排条件5、具有成熟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1、具有较高增产潜力的超级稻品种,2、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高产水稻一生需要有适宜的大气温度条件,尤其是抽穗前15天至抽穗后25天这40天中要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出现低于15 高于35 (粳稻)和38 (籼稻)的为害性温度。,品种生育进程与温光季节协调同步,2009年至今,信阳已连续5年发生干旱。,信阳市,高温热害,最高

2、温度35天数平均13天。,风灾倒伏,3、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条件,不同土壤上获得最佳产量所必需达到的基础产量,4、具有良好的灌排条件,高产栽培田不仅能保证及时灌水,更要保证能及时排水,特别是生育中后期为提高根系活力,采用湿润灌溉,必须有及时排除积水的条件。,二、水稻的基本生长生育规律及诊断,二、水稻的基本生长生育规律及诊断,N:17n: 5,以17张叶片5个伸长节间的品种为例,N-n=17-5=12N-n+3=17-5+3=15,不同类型品种主茎叶龄进程图,机插秧壮苗指标是: 秧龄1520天, 叶龄3.53.8叶, 苗高1217公分, 单株绿叶2.5叶, 白根数10条以上, 杂交稻每cm2成苗1

3、2株, 常规稻1.53株,均匀整齐。,1、分阶段的诊断指标,秧苗期,有效分蘖期 在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分蘖,在N-n叶龄期之初够苗,既奠定穗数,又为大穗形成奠定组织结构基础。本期群体叶色应显“黑”(顶4顶3),叶片含氮率3.5左右;到Nn叶龄期,叶色开始褪淡,顶4顶3,叶片含氮率降至2.7(粳)和2.5(籼)。,1、分阶段的诊断指标,无效分蘖期 要求在Nn+1叶龄期起,群体叶色“落黄”,顶4顶3叶,叶片含氮率降至2.5以下(2.2-2.4),无效分蘖的发生被控制;在拔节期(N-n+3叶龄期),最高苗数被控制在穗数的1.2-1.3倍,LAI在4左右。茎基部的叶片显著变短。,穗分化期 通过

4、穗分化始期(倒4叶出生)和倒2叶期两次施用穗肥,群体叶色逐步回升,至倒2叶期重又显“黑”(顶4顶3叶),叶片含氮率回升至2.7(粳稻)和2.5(籼稻)左右,直至抽穗期。,长穗期显“黑”,能保证有效分蘖发育完成穗数,并促进大穗形成和上部三片高效叶面积的生长,完成适宜LAI(7-8)和目标总颖花量(3000万以上)的指标。抽穗期群体生物量适当(800-900kg)。,抽穗成熟期 养根保叶,维持旺盛的群体光合功能。要求抽穗后1520天内,群体叶色保持“黑”(顶4顶3),叶片含氮率维持在2.7(粳稻)和2.5(籼稻)左右,基部叶片不衰黄。,此后,叶色逐步褪淡,至成熟期仍能保持2片以上绿叶。此期的群体光

5、合积累量要达到500-570公斤以上。,2、严格掌握封行的叶龄期 高产水稻籽粒产量的80-90%以上来源于抽穗后光合产物,比例越大,产量愈高。说明获得高产是靠建造抽穗至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其关键之一是把群体封行期控制在叶龄余数为0的孕穗期。,孕穗期群体不封行或封行过早,说明群体过小或过大,均不能高产。, 水稻抽穗期群体生物量与产量呈二次方程关系(Ya+bxcx2),3、产量的本质来源于抽穗以后的干物质生产, 抽穗成熟期的群体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密切正相关(Ya+bx,r0.95*)。,三、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三、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高产的基本途径:在保证获得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

6、结实率(85-90%以上)和粒重。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适宜基本苗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够苗,控制无效分蘖,把茎蘖成穗率提高到80-90%(粳稻)和70-80%(籼稻)。,(一)培育壮秧,大面积生产上秧苗素质普遍较差,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播量大,二是秧龄长,致使本田期不能充分发生有效分蘖,导致穗少、穗小。 不论是移栽稻、机插稻或塑盘穴播育苗,降低秧田播量、合理确定播种量都是培育壮秧的首要环节。 肥床旱育,群众已接受了加大播量,但没有重视苗床培肥,管理粗放,苗体瘦黄,也是普遍现象,应注意改进。,“秧好一半谷”,1、稻种的准备,1)种子的质量一定要达到国家标准。 2)准备足

7、够的种子: 杂交籼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1公斤左右; 常规粳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3公斤左右。,2、秧田的准备,育秧方式不同,秧苗移栽秧龄不同,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不同。 湿润育秧的秧田与大田比为1:8,即1亩秧苗,栽插8亩大田; 机插秧的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70-80。,2、秧田的准备,旱育秧: 小苗移栽的苗床大田比为14050; 中苗移栽的苗床大田比为12540; 大苗移栽的苗床大田比为11525。,2、秧田的准备,秧田的选择:选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质松软、通气透水性好、肥力较高、杂草少和无病源、水源足且排水方便的田地。 秧田宜先干耕干整,再开沟作畦。,2、秧田的准备,秧田要施足底肥,精细播种。

8、一般施用腐熟优质厩肥8001000公斤/亩,或施用硫酸铵或碳铵 15公斤/亩作基肥,结合耕地时施下;基肥还施用过磷酸钙 30公斤/亩,氯化钾 10公斤/亩,在整畦前施下。,2、秧田的准备,旱育秧秧田整地与施肥旱育秧因为生长在旱地环境,需要进行土壤调酸处理。,湿润育秧的秧田整地与施肥,3、播种前的准备,(1)播种期的确定 播种期的确定通常要考虑气候条件、品种生育期和前后茬关系等,做到适时播种。 在自然条件下,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作为籼稻的早播界限期;粳稻10。 再根据当年气象预报,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3、播种前的准备,(1)播种期的确定 机插秧:必须根据茬口安排,按照20天左右

9、的秧龄推算播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机插面积大的,要根据插秧机工作效率和机手技术熟练程度,安排好插秧进度,合理分批浸种,顺次播种,确保秧苗适龄移栽。 首期育秧秧龄掌握在20d左右,后期15d左右。随着气温升高,秧龄渐渐减短。,3、播种前的准备,1、晒种。晒种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时间晴天 l2天即可,要薄摊勤翻,防止谷壳破裂。 2、选种。选种可用风选、筛选或溶液选种。溶液一般用黄泥水、盐水,溶液比重为1.051.10。选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种子处理,3、浸种。浸种是使种谷较快地吸足达到正常发芽的含水量(40左右),促进发芽整齐。 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使种子养分外溢,且易缺氧窒息

10、,造成酒精发酵,反而减低发芽率和抗寒性。,3、播种前的准备,4、消毒。水稻多种病害均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常用抗菌剂或强氯精浸种消毒。消毒可与浸种结合进行,种子经过消毒,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种;吸水不足时,应换清水继续浸种。凡用药剂消毒的稻种,都要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催芽,以免影响发芽。,3、播种前的准备,5、催芽。催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高温破胸露白。指种谷开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阶段。种谷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温度偏低是主要矛盾。可先将种谷在5055温水中预热510分钟,再起水沥干,上堆密封保温,保持谷堆温度3538,1518小时后开始露白。,3、播种前的准备,5、催芽。催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11、(2)适温催根。种谷破胸露白后,呼吸作用大增,产生大量热能,使谷堆温度迅速上升,如超过42,持续时间34小时以上,就会出现“高温烧芽”。露白后要经常翻堆散热,并淋温水,保持谷堆温度3035,促进齐根。,3、播种前的准备,5、催芽。催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3)保湿促芽。齐根后要控根促芽,使根齐芽壮。根据“干长根、湿长芽”的原理,适当淋浇25左右温水,保持谷堆湿润,促进幼芽生长。同时仍要注意翻堆散热保持适温,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摊薄。,3、播种前的准备,5、催芽。催芽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4)摊凉锻炼。根芽长度达到预期要求,催芽即结束。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24小时左右,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

12、适应性。遇低温寒潮不能播种时,可延长将芽谷摊薄时间,结合洒水,防止芽、根失水干枯,待天气转好时,抓住冷尾暖头,抢晴天播种。,3、播种前的准备,4、旱育秧技术要点,(1)播种 播种前秧床要灌透水,播种要均匀。播种后用平板轻压种子入土,盖一层0.51.0厘米的过筛干细土,以不露芽谷为度,盖土后喷水湿透。,4、旱育秧技术要点,(2)盖膜保温 春稻秧田播种后要盖膜保温,防止烂种烂秧。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若膜内温度超过35,及时通风降温,一般不浇水。若表土干燥发白,可补浇少量水。 播后57天内,若长期低温、阴雨,膜内空气污浊,需在中午打开膜的两头换气几分钟。,4、旱育秧技术要点,(2)盖膜保温

13、 出苗至1叶1心期,以调温控湿为主。促根下扎,膜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 1叶1心至2叶1心期,逐步通风炼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4、旱育秧技术要点,(3)水分管理 床土不缺水,不浇水。床土缺水的标准是,秧苗叶片早晚无水珠,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若床土缺水,可在早晨或傍晚浇适当的水,保持床土不干不湿。移栽前一天傍晚,淋透床土,防拔秧断根。若遇连续下雨,应注意排干沟水。,4、旱育秧技术要点,(4)施肥 栽插小苗的,2叶1心期追施断奶肥一次,若床土培肥工作搞得好,可不施断奶肥; 栽插中苗的,在2叶1心期和移栽前45天分别追施一次肥。施肥量为每次每平方米用尿素510克(硫酸铵1020克),对

14、水100倍均匀喷施,并喷清水洗苗。,4、旱育秧技术要点,(5)病虫害防治 旱育秧要注意防治立枯病。同时,要注意防治飞虱、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1)营养土的准备 取土。取土要求严格,选择经过筛的菜园土、耕作熟化旱土、或经秋耕冬翻的稻田土细土等,不能选用近期使用过含除草剂的田土。每亩大田须准备床土100公斤。 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公斤作盖籽土。 调制培肥。,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2)秧盘准备 每亩大田25-32张,常规稻32张,杂交稻2528张。 (3)确定播期 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仅为22.5厘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

15、长,因而秧龄弹性小,按照20天左右的秧龄推算播期,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4)播种 播种时按盘称种。一般常规粳稻每盘均匀播破胸露白芽谷120g150g,杂交稻播80100g。播种时要做到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手工播种。 机械播种。,种子千粒重为2730g杂交稻,每盘播量干种子80g左右,种子千粒重为2326g,每盘用种量可降为6070g。,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5)封膜保墒 芽谷播后需经过一定的高温高湿才能达到出苗整齐,一般要求温度在2835,湿度在90%以上。为此,播种覆土后,要封膜盖草,控温保湿促齐苗。(6)揭膜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

16、叶抽出时(播后35天)揭膜炼苗。,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7)科学管水 秧田前期以秧田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补水方法,秧田集中的可灌平沟水,小面积可早晚洒水。 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过湿影响起秧和机插。也不能过干,否则盘内秧块易开拆,难以育出毯状秧苗。,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8)适时追肥 用过壮秧剂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如果床土没有培肥或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叶色较淡,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亩秧田可施用尿素4公斤薄水匀施或兑水500公斤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 看苗施好送嫁肥:一般在移栽前3天的傍晚施肥1次断奶

17、肥,亩秧田用5公斤尿素兑水500公斤傍晚浇施。,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9)病虫防治 秧田期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绵腐病、纹枯病、苗瘟、黑矮病、稻蓟马、稻飞虱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及时对症用药防治。,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10)应急处理 主要预防措施:在秧田期遇低温寒流时,要盖严膜,加强保温覆盖。若持续湿冷天气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适应晴好天气。切切不能在天转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10)应急处理 机插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

18、较差,抗逆性弱,特别在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 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而造成秧苗失水而死,是急性生理性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开始萎蔫呈筒壮,然后整株死亡,死后叶色为暗绿色(青枯),但秧苗基部不易拉断,根似水烫状。,5、机插秧育秧技术要点,(10)应急处理 黄枯死苗既有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发生的死苗,为慢性生理性病害,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基,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死亡,基部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易拉断。 也有绵腐病发生造成的病原性病害。,(二)合理基本苗的确定 基本苗确定要符合恰于N-n叶龄期够苗,确

19、保穗数,并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要求。基本苗的计算公式: Y当地品种适宜穗数;ES单株成穗数,决定于从移栽后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有几个有效分蘖叶龄数及其能产生的有效分蘖理论值。,按叶蘖同伸规则,有效分蘖叶龄数和其相应的有效分蘖理论值列入表1。如从移栽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有效分蘖叶龄数为5个,有效分蘖理论值为8个;如叶龄数为5.5个,有效分蘖理论值为(8+12)/210个。,(三)扩大行距,宽行窄株,大量实践证明,扩大行距,能改善水稻穗分化期至抽穗结实期群体中下部的受光条件,提高行间CO2浓度,降低株间湿度。这就为增大穗肥施用比例创造必要的条件,既促进分蘖成穗和大

20、穗形成,又抑制茎叶生长、减轻病害、增强抗倒能力,还有促进中后期根系生长,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抽穗结实期群体光合积累量、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综合作用。,各地的实践证明,高产田的行距以9寸(30cm)左右(不小于8寸)为宜,既改善群体受光条件,又保证能在孕穗抽穗期适时封行,达到充分利用光能的目的。,(四)提高移栽质量 浅插(入土2-3cm)是保证早发的又一决定性条件,即使是壮秧,栽深了同样不能按时分蘖。在人工栽插和机插稻上,深插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解决深栽的关键之一是表土“实”,待泥浆水淀清后栽插。,(五)科学施肥施肥要解决在获得一定稻谷产量条件下的氮、磷、钾肥料的适宜用量,分次施用的适宜

21、时间和适宜分配比例等三个主要问题。1)关于三要素适宜总量的确定首先明确三者合理配比。以往研究已经明确,高产水稻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一般为1:0.45:1-1.2,常作为施肥比例参数。但不同土壤氮、磷、钾有效供应量不同,实际施用比例应有不同。农业部推荐用测土配方试验(包括“3414”法)来确定当地的三要素施用的合理比例。三要素中,磷、钾施用量对产量影响,远不如氮素明显。因此可通过确定氮素的适宜用量后,再按三要素合理比例,确定磷钾的适宜用量。,2)关于氮肥施用的定量(1)适宜总量的确定 用斯坦福(standford)的差值法公式,氮肥的施用总量应为:,目标产量需氮量 用目标产量100公斤稻谷需氮量

22、/100表示。,百公斤稻谷需氮量与产量的关系,产量与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关系,江苏百公斤稻谷正常的需氮量,亩产500、600、700-800公斤的群体,普通粳稻分别为1.85(1.8-1.9),2.0(1.9-2.1)和2.1(2.0-2.2)公斤左右;杂交粳稻较常规粳稻省肥,700公斤以上高产田的稻谷需氮量为1.95公斤左右;籼稻的百公斤稻谷吸氮量比同级产量水平的粳稻低0.2公斤左右。 云贵高原亩产7001200公斤以上的籼型杂交稻高产田,百公斤稻谷的需氮量多数在1.75(1.71.8)kg左右。 湖南亩产600公斤的双季早稻和晚季稻的百公斤稻谷需氮量为1.8(1.71.9)公斤左右。,不同产

23、量水平粳稻百公斤产量需氮量,初步测定,在同级产量水平下,籼稻的100公斤稻谷需N量比粳稻低0.2公斤左右。,土壤供氮量 用不施氮空白区稻谷产量及其100kg稻谷的需氮量,测得的稻谷需氮量,反映了土壤的综合供氮量(包括灌溉水,降雨的氮及生物固氮的氮),便于在生产上直接应用。,空白区基础产量的每100 kg稻谷需氮量也随地力提高而增加,且受土壤特性的影响(左图)。相同基础产量的每100公斤稻谷需氮量粘土地比砂土地高。可用回归统计按土类,依基础产量求得土壤供氮量(kg/亩)。,基础产量与百公斤稻谷需氮量的关系,因此,应分地区、土类和地力分别测定,供当地应用。,不同地区、土壤、地力水平下的基础产量和土

24、壤供氮量*,不施氮空白区测得的土壤供氮量年度间的差异在5%左右,上年的测定数据,可用于下年计算,一般可应用年。,信阳光山空白试验Y两优2号,不同氮肥处理原阳郑稻18的产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 测定氮素当季利用率合理参数的前提是:必须以高产田(700kg/亩)的施肥实践为主要测定对象,采用的品种、基本苗、行穴距、N、P、K配合比例和其他栽培技术的配合,都符合高产栽培的要求。实践证明,求取获得高产优质群体的氮素当季利用率,要做好三方面的试验。,氮肥的当季利用率,12块亩产700 kg以上田块的氮素当季利用率为38.0%45.3%,平均为42.5%。其余34个产量低于700 kg的田块,氮素当季利用率

25、在17%40%之间,其中产量最高的三块(673693 kg)的氮素当季利用率高于40%。可见,40%的氮素当季利用率,是夺取高产的临界值指标,而42.5%是氮素高效利用的指标值。,氮素当季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3)合理施N技术(1)基蘖肥的施用基蘖肥的比例基肥一般占基蘖肥总量70-80%,分蘖肥20-30%。机栽小苗移栽后吸肥能力低,基肥占基蘖肥总量的20-30%为宜,70-80%集中在新根发生后做分蘖肥用。施用时间基肥整地时施入土中,部分用做面肥。分蘖肥在秧苗长出新根后及早施用,一般移栽后1个叶龄施用,小苗机插在移栽后长出第2、第3叶龄时分1或2次集中施用。分蘖肥一般在前期施用1次,切忌在分蘖

26、中后期施肥,以免无效分蘖期旺长,群体不能正常落“黄”。如遇分蘖后期群体不足,宁可通过穗肥补救,也不能在分蘖后期补肥。,(2)穗肥精确施用与调节群体苗情正常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或N-n+1)够苗后叶色开始褪淡落黄,可按原设计的穗肥总量,分促花肥(倒4叶露尖)、保花肥(倒2叶露尖)两次施用。促花肥占穗肥总量的60-70%,保花肥占30-40%。施用穗肥,田间不宜保持水层,以湿润或浅水为好,施后第2天,肥料即被土壤吸收,再灌浅水层,有利提高肥效。群体不足,或叶色落黄较早5个伸长节间品种,应提早在倒5叶露尖施穗肥,倒4叶,倒2叶分三次施用,氮肥数量比原计划增加10%左右,三次比例为3:4:3。群

27、体过大,叶色过深如N-n叶龄期以后顶4叶顶3叶,穗肥一定要推迟到群体叶色落黄后才能施用,只要施一次,数量要减少。,此外,在单季稻地区大苗(8叶龄以上)移栽时,因秧苗本身有12公斤氮素带入大田,因此应在基蘖肥的施用量中减去这个数值。 再如,塑盘穴播带土苗移栽时,重施送嫁肥,可以显著节省分蘖肥的用量,南京农大研究,每秧盘施8克尿素,相当于大田分蘖肥4倍(32克)的肥效,可以根据每亩用秧盘数,计算出送嫁肥总量,再按4倍减去分蘖肥用量。,(六)精确灌溉技术1)活棵分蘖阶段(1)中大苗移栽,移入大田后需要水层护理。浅水勤灌。(2)小苗移栽的,移栽后水分管理以通氧促根为主。机插稻一般不宜建立水层,宜采用湿

28、润灌溉方式,待长出一个叶龄发根活棵后,断水露田,进一步促进发根,待长出第二片叶时,才采用浅水层结合断水露田的方式。,机插和人工栽插不同蘖位分蘖发生比较表,2)控制无效分蘖的搁田技术(1)精确确定搁田时间 控制无效分蘖发生,必须在其发生前2个叶龄提早搁田。例如欲控制N-n+1叶位发生,必须提前在N-n-1叶龄期当群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断水搁田。土壤产生水分亏缺的搁田效应在N-n叶龄期,对够苗无影响,被控制的是N-n+1叶位对水分最敏感的分蘖芽,便最受到抑制,在N-n+1叶龄时不能发生。搁田效应持续两个叶龄,同时也使N-n+2叶龄无效分蘖也被抑制。(2)搁田的标准 土壤的形态以板实、有

29、裂缝行走不陷脚为度;稻株形态以叶色落黄为主要指标,在基蘖肥用量合理时,往往搁田一、二次即可达到目的。 在多雨地区,搁田常需排水,但在少雨地区,可通过计划灌水来实施,灌一次水,待进入Nn1叶龄时,田间恰好断水。,3)长穗期浅湿交替的灌水技术浅湿交替灌溉方法:长穗期田间经常处于无水层状态,灌2-3水,待水落干后数日(3-5日),再灌2-3,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浅水层与湿润交替的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能使土壤板实而不软浮,有利于防止倒伏。4)结实期采用浅湿交替的灌溉方式,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和稻株的光合功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水稻高产精确灌溉模式图,机插秧水分管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