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78905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京市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昌平区旅游局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一篇 发展基础与时代背景“十一五”期间,昌平区旅游业在国内外市场开发、产业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服务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旅游产业的各项功能持续释放,旅游发展基础良好。展望下一个五年,昌平区旅游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北京市旅游业发展格局中,昌平区将在产业投入、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公共服务、交通治理、信息化与科技发展、人才、资本市场、旅游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强发展。为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断努力,促进昌平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章 “十一

2、五”旅游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昌平区旅游业依托北京市城市发展,紧密结合“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建设,把握奥运契机,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冲击,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旅游民生内涵更加突出,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 2010 年底,昌平区共有旅游企事业单位 500 多家,是 1994 年产业形成阶段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的 8 倍多,其中 A 级景区 21 家,三星级以上饭店33 家,社会旅馆与培训中心 280 家,旅游商店 19 家,星级餐馆 15 家,市级民俗村 21 个,民俗户 3000 户

3、,新业态乡村酒店 120 家。2010 年,昌平区旅游总收入达 45.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8%,比“十五”期末上涨了 126.1%。2010年,全区共接待中外游客 2310.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8.3%,比“十五”期末上涨了 112.3%。“十一五”期间,全区共接待入境旅游者 8168 万人次,为“十五”时期的 1.3 倍;五年间年均增长 16.3%,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6.6 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 171.1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 2.8倍;五年间年均增长 17.6%,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 13.6 个百分点。二、产业地位稳步提升“十一五”期间,昌平区

4、的旅游业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新型业态,打造区域多元旅游品牌,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消费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地位也稳步提升。本区旅游业在应对各项挑战,如 2008 年“512”特大地震、2009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等对旅游业冲击较大的突发事件中,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本区旅游业已经连续 10 年旅游人次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收入在京郊排名第一,旅游产业已经成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昌平旅游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 17.06%,高于同期昌平第三产业和 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后二者分别是 13.95%和 15

5、.94%。旅游收入占GDP 的比重从 2006 年的 11.35%稳步上升为 11.84%,旅游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 2006 年的 21.10%稳步上升为 23.58%。(见图 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旅 游 收 入 占 GDP比 重 旅 游 收 入 占 第 三 产 业 比 重图 1 旅游收入占 GDP 比重和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 2006-2010)三、产业融合逐渐深化旅游资源是动态概念,整合、挖掘、创新旅游资源是一种趋势,资源的流动和交流也带来了产业间更为密切的结合。2

6、1 个民俗村的发展,很好地促进了农旅融合,推陈出新,吸引国际游客。以十三陵为文化名片的文旅融合,创建了昌平首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提升旅游品质。同时各种形式的商旅结合,形成了旅游人气和生机。四、民生作用持续显现“十一五”期间,昌平区以民生为取向发展旅游业,包括旅游休闲产品的开发、区内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旅游惠及民生释放就业功能等。2010 年,推出旅游“一卡通” ,加强旅游整体宣传推介,积极促进旅游消费。目前,昌平旅游已经形成网上服务一体化,昌平旅游网、昌平旅游信息网,微博平台“爱上昌平”等现代媒体在发挥信息服务的作用。第二章 “十二五”旅游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昌平区旅游业将进入深

7、化发展的新阶段,面临更多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积蓄力量突破现存发展格局,创新现有旅游发展方式。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4旅游消费继续升级,旅游产业继续融合,这些机遇都将促使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不会忽视旅游民生内涵,关注人类福祉。一、旅游发展格局突破昌平区是郊区县旅游发展的排头兵,但在全市旅游发展格局中处于第二梯队,与朝阳、东城、海淀、西城四个超百亿元的旅游强区有较大差距,需要突破发展和跨越发展,努力进入全市第一梯队。二、旅游消费需求升级“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将保持健康稳步发展趋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的出游需求和旅游服务需求随之提升,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市场都将获得更加

8、广阔的发展机遇。三、旅游产业融合深化构筑综合旅游发展体,会实现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的统一,“十二五”时期将涌现各具特色的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集聚区等,这些布局形态能够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的深化。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拉动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支撑“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发展,融合商务会展业、都市农业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休闲、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促进昌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旅游民生内涵突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 号)的颁布,促进了旅游业的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地位,也明确了旅游业服务民生的产

9、业定位。旅游业在很多层面上关系着人类福祉,如教育、健康、就业等内涵。“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发展会更关注以人为本和虑及人类福祉。五、旅游发展方式创新昌平区应积极发挥区位、交通与资源优势,以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精品项目为核心引擎;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实现突破发展、品质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在发展中注重文化遗产活化保护与开发,落实大遗址保护与地质文化发展,关注传统和现代因素的活化转换,注重城乡一体化、绿色低碳、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以“人文北京”内涵建设和维护为主要内涵的首都一流的旅游强区。第二篇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是昌平区建设国际旅游目

10、的地的关键五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释放旅游功能,整合集聚资源,突出业态特色,创新管理模式,塑造智慧服务等方面将取得明显成就。第三章 旅游业可持续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方向“十二五”期间,昌平区将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塑造并提升旅游城区形象,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成国际旅游目的地。一、指导思想认真把握北京市“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对昌平区“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的支撑与融合作用,持续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突破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调整优化旅

11、游产业结构,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创新生态涵养发展区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到 2015年,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形象突出、竞争力强劲、国际闻名的旅游目的地,传统与现代魅力兼具、自然与人文资源共荣、乡村与都市情怀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以旅游资源整合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体验经济,建立多元化、开放型的投资机制和市场规则。坚持国际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在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产品开发、服务提升、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上要瞄准国际水平;同时,必须突出首都特色

12、、昌平特点,增加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坚持素质提升与突破创新相结合原则。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加快旅游发展速度的同时,侧重于品质提升、效益提高,从根本上转变旅游发展方式,通过传统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精品开发,焕发新的发展活力;通过新业态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坚持学习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产、学、研体系,培育一流旅游人才队伍。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增加旅游科研投入,促进创新研发,以一流旅游人才和先进科技装备支撑首都一流旅游强区建设。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6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活化保护文化遗产,开发新兴新型旅游业态,使得一体化与多样性并存,要创造宜游宜憩的

13、城市环境,提高旅游满意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文化精神需求。三、发展主线本区旅游发展要以“突破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为发展主线,全面创新产业功能,提升产业地位,扩大产业规模,更好地支撑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突破发展。突破发展的关键是要战略定位转型。与新型工业化相协调,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相一致,与知识信息化相融合,与全球一体化相匹配,与基础设施现代化相适应,实现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支撑,共生共赢,实现旅游业的全新突破性发展。融合发展。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融合创新。在原有或新建产业空间中叠加旅游功能,实现“一中有二三”等一二三产业联动消费模式,由此扩大旅游规模

14、。集聚发展。集聚发展的关键是增加附加值。要实现旅游发展方式集约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化以及旅游生产、消费的低碳化,建设多种主题、多种类型的形成集观光、休闲、会展、美食、演艺、运动、购物于一体,规模大、功能全、品质高、环境优、服务好旅游综合体。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是科技为先,素质为要。旅游业发展要从依靠物质投入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也同时促进旅游功能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向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等综合转变。第四章 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宏伟蓝图北京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需要以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承载,基于资源整合和内核提升,缔造吸引国际及国内旅游者专程前来参加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会议展览等活

15、动的空间区域。一、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昌平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是:将昌平区基本建成传统与现代魅力兼具、自然与人文资源共荣、乡村与都市情怀融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形成旅游产业体系健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旅游企业充满活力的格局。二、产业定位“十二五”期间,昌平区旅游产业定位是:特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服务民生、造福人类福祉、人民满意的服务业。其内容是: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特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对于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绿色投资、扩大出口渠道等方面具有作用,旅游消费一般是最终消费,旅游消费是可持续的、综合性消费,必然可以有效拉动内需,是调整产业

16、结构的战略途径。服务民生、造福人类福祉、人民满意的服务业。昌平区旅游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旅游资源应该作为服务民生、造福人类福祉的产业资源,旅游发展本身就表征着以人为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发展精神需求的满足等。人民满意的旅游业应是提供就业,提升城市品质的主导性产业。三、具体指标到 2015 年,旅游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地位稳固、产业融合继续深化,旅游消费稳步增长,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具体包含:规模指标: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首都一流旅游强区,到 2015年,昌平区旅游总收入将突破 100 亿,年均增长 17.1%。旅游人数达到 2800 万人次,合理调控旅游人数,提高高端

17、旅游人群比例,达到 10%。功能指标:旅游收入占全区 GDP 的比重提高到 13%,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 28%。国内外游客人均停留天数超过 1.5 天、平均花费 1000 元;新增旅游综合体 2 个、新增星级饭店和精品酒店 10 家,新增 A 级景区 3 家,新增培训中心20 家等。社会效益指标:旅游就业 5.3 万人,城乡居民年均出游 3 次左右,旅游咨询点新增 10 个、旅游集散站新增 2 个,建设旅游热线,发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尽可能率先推出智慧旅游数据中心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大幅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表 1 北京市昌平

18、区“十二五”旅游发展目标序号 主要指标 数值1 旅游业总收入 100 亿2 旅游人数 2800 万人次3 国内游客人数 2000 万人次4 入境游客人数 800 万人次规模指标 5 高端旅游人群比例(%) 106 旅游收入占全区 GDP 的比重(%) 13%7 旅游增加值占全区 GDP 的比重(%) 7.5%8 旅游收入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28%9 旅游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 16%10 入境游客人均停留天数(天) 超过 2 天11 国内游客人均停留天数(天) 超过 2 天12 入境游客平均花费(美元) 300 美元13 国内游客平均花费(元) 800 元14 新增星级精品酒店

19、宾馆(家) 10 家左右功能指标15 新增 A 级景区(点) (个) 3 个16 旅游就业(万人) 5.3 万人17 城乡居民年均出游(次) 2 次左右18 新增旅游集散站(个) 2 个19 新增旅游咨询点(个) 10 个社会效益2 重点公共服务类项目 2 个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021 主要展馆面积6 万平方米以上22 旅游教育培训项目 3 个昌平区“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第三篇 总体布局与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昌平区旅游业的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旅游功能集聚,业态亮点塑造,凸显昌平旅游整体形象,并推动重点领域集聚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第五章 构筑人文旅游新空间一、构建“

20、一心”:昌平新城旅游中心昌平新城是北京西北方向上的重要新城,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产业的基础,同时它也是西北部旅游服务的核心。昌平新城包括昌平组团和沙河组团。其中昌平组团含昌平老城、东扩、埝头-马池口三个片区;沙河组团包括沙河北、沙河南和百善三个片区。要将昌平新城作为整个昌平区的旅游休闲中心,完善其作为郊区旅游城市的服务功能,建设完善的旅游引导、集散、服务设施。昌平新城要建设具有国际性的知名的旅游综合体,作为核心引擎,巩固旅游中心地位。结合昌平东部新区建设,加强新城旅游中心城区建设,提高集散服务水平,逐步改变原来“外强内弱”的产业空间格局。二、形成“两轴”:山区绿轴和滨水蓝轴所谓“两轴”是

21、指:西部、北部山区生态发展绿轴,十三陵水库东沙河温榆河滨水生态休闲蓝轴。西部、北部山区生态发展绿轴。统筹昌平区域发展,政策、资金向西部山区倾斜,加强西部山区发展,以流村、南口等为重点,加大西部山区发展,努力改变昌平区“东重西轻”的旅游空间格局。以“三园三带”为主要依托, “一花三果”为主体, “主题乡村酒店+沟域经济+旅游小镇”为主要形式,创新发展沟域旅游生态经济。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山区公路建设,重点推进桃下路沿线沟域、流村百里生态走廊建设,以自然公园、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生态酒店、度假农庄为主要发展方向。结合矿山关闭,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北京市关于生态涵养区发展意见,在北部山区优先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适度发展旅游地产、度假地产、分时度假公寓等新型旅游业态,鼓励发展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产业集聚区。十三陵水库东沙河温榆河滨水生态休闲蓝轴。新建十三陵旅游集散中心、游咨询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餐厅、 “大明盛世”旅游街、供水系统、供热系统、排水系统、厕所、污水处理厂、环保旅游交通设施、消防站等。建设十三陵明文化国家公园。同时形成十三陵水库东沙河温榆河滨水游憩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