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梁捷).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79464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梁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梁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梁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梁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肇庆市鼎湖区桂城中心小学 梁捷一、语文素养的内涵什么是语文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我认为语文素养的内涵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三个方面做了非常具体的说明;汉字音形义的知识(1-2 年级识字 1600-1800,写字 800-1000) 、

2、基本阅读(理解词语:低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积累,乐于与人交流;中段-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高段-积累词语,领悟表达方法,了解说明方法等)和写作方法(低段-有兴趣,写想象的事物,写自己的认识与感想,运用学到的词语;中段-乐于书面表达,写见闻、感受和想象,乐于分享,积累语言材料) ,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 、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总分总)等。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 3000 个左右常用字和 2500

3、 多个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 160 篇(首)古诗文(低-50,中-50,高-60) ,课外阅读量达到 150 万字以上(低-5 万,中-40 万,高-100 万) 。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能根据不同语言材料和不同交际场合适当地使用语言,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目标中专门有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例如:从低段开始,训练学生说话要完整,别人发言

4、要认真倾听;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等等。第四,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如,预习的习惯(明确预习的基本要求,每个老师的要求可能不一样,读书 3 遍,勾画生字新词,生字表里的生字组词 1-2 个,数自然段,简要回答课后的问题,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等等) ,勤查工具书的习惯,2专心读书的习惯(各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快速浏览、有感情朗读等等) ,读书批注的习惯,背诵摘录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思考提问的习惯,认真写作的习惯等。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语

5、文教学要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欣赏汉字的形象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与人交往态度要大方,谈吐要文雅,能根据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措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要耐心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文明地和他人沟通和交际。因此,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1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首先语文

6、课程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这里的知识包括现代汉语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章知识、文化常识和科普常识、社会常识等。其次,语文课程应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事件能力,这些能力均适合学生实际的需要 2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习惯,要注重语感、要用心感悟。新课程把“培养语感”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涵,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独特性。至于方法,新课程指出语文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真正会学、主动地学。语文学习方法比较多,如识写字的方法,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文题、句子、分段、概括段意、抓住主要内容、归

7、纳主旨中心的方法,鉴赏文章词语句子和写作特色的方法,评价思想情感价值观的方法,各种写作方法等。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首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其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关于正确的态度,新课标的总目标中包含: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最后,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具体的语

8、文教学过程来看,语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3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下面我以一般语文课堂的几个环节为例来谈谈怎样在课堂内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一、课前,注重搜集,整合信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因此,一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首先应该从课前入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及课文背景的资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激情,从而为准确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使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开课,创设情境,激趣生情。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

9、去学习。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开课时,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凭借情景,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因为这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三、行课,环环相扣加深理解。(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问题是学习的先导,语文课在开课的起始环节让学生看课题质疑,能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在读

10、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给予学生质疑的时间:“在诗歌的内容上,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解与疑惑,然后让学生思考,你能帮助他解开这些疑问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的目的性与指向性更明确,收到的效果也就会更好。(二)文本对话,读中悟情。语文教学是一首诗,一首激情澎湃的诗,语文课要体现“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 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语言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教学中,通过采用范读、学生自读

11、、默读、师生合作读、齐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不需要教师做过多地讲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涵,引领学生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读应该是有层次的,是循序渐进的:练读读通顺读懂有感情读,最后由读变成说,而且要用心说,让学生在与文本的每一次对话的时候都有所收获,使每一次阅读都能及时有效。在读的过程中,不要刻意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只是让学生在一步步自己潜心地朗读4课文后,由文章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这样才能与文本更为贴近,理解课文的中心,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潜移默化地进入与孩子的心间了。(三)想象入手,入文入

12、境。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象,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情感,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四、课后,拓展思路,学为所用。1.学为所用,读写结合。阅读是吸收和积累,作文是内化和运用,只有在阅读中“厚积” ,才能在作文中“薄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读写结合。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13、。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这样做就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语文素养是学习所有科学知识、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素养。光靠教材的几篇文章,学生要学会表达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但要带学生走进教材,还要带着学生走出教材,扩大他们阅读范围,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

14、3 至 5 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或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既是必要也有广阔的操作余地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总之,面对语文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均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我们全体教师要对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全新的理念,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继往开来,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潜心课程改革,改变“少、慢、差、费”这一长期困扰语文界的尴尬局面,真正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培育出适应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完成一个语文教师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