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一座座建筑,你会陡然觉得这空间依然存在着先人们的灵魂和他们的鲜明个性。,建筑 ,是石刻的史书,是凝固的音乐,它无声地传达着各种思想。,北 京 胡 同 (h tn),小喇叭胡同,福顺胡同,新街口七条胡同,油漆作胡同,四合院香串胡同,四合院鸟瞰图,胡同鸟瞰图,老城区鸟瞰图,胡同的样态,四合院内景,北京“胡同游”作为一个旅游项目于1994年开展,时至今日,它已经与长城游、故宫游一起成为北京旅游业的拳头产品。“胡同游”尤其受老外的青睐。,北京胡同的历史渊源: 巷称胡同,始自公元720年前兴建的元大都制定的坊巷胡同制度。,“街巷”(广州) “里堂”、“弄堂”(上海),胡同的别名,文化 :人类在历史
2、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说:“文化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1)精神型: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化 (2)物质型:西装、中山装、和服 (3)心理型:饮食文化、茶文化,人 物事 心理,同学们,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如我们所熟知的天安门、颐和园、长城等,但有人想到的不是这些,比如汪曾祺,他想到的是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北京的胡同不但有独特的建筑特点,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我们就随着汪曾祺先生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北京的胡同,领略其文化内涵吧。,胡同文化 汪曾祺,汪曾祺
3、(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和大淖no记事等。,胡同,(tng),约鸡蛋,(yo),镊,(ni),噌,(cng),檩,(ln),庠,(xing),摞,(lu),虾蟆,(hm),生字注音,课堂思考,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请大家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来。,胡同的特点,方正(方位意识极强),取名来源(计数、
4、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宽窄(区分阶层),网络(方便、安静),和四合院是一个整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讨论: 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又形成怎样的胡同文化(即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封闭,安土重迁,渴望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易满足,物质要求不高,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忍(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胡同文化内涵,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八月骄阳-“易忍”、“易满足”,电梯事件 - 精义“忍”,作者赋予胡同文化哪些内涵?,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作者对此怀着
5、什么感情?,推崇:知足常乐 随遇而安 安分守己,反思:封闭文化 “闹学生” “过学生” 忍、逆来顺受,胡同(文化)的特点:,封闭(自私):各人自扫门前雪,封闭,独门独院 (盒子),安静,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冷漠(冷眼旁观),建筑,文化,方正,胡同与胡同文化的关系:,环境因素历史积淀,文章的题目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不把段删除,直接写胡同文化?,人们按照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建造居住环境,居住环境又反过来制约和支配人们的生活思想,二者密不可分。从文章来说,有了北京的“方方正正”和“胡同”这两部分,“胡同文化”这一部分才有了依托。,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课堂思考,北京胡同在
6、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将随着胡同消失而逐渐消失。,北京在前进,胡同在衰败,明确,胡同在没落,2000北京后太仓胡同盖起的冠英园,2000北京柳巷胡同盖起的盛华园,2000北京北大安胡同与市消防局,2000北京北官厅胡同已成为宿舍楼群,2000北京北草场胡同等待拆迁,课堂讨论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什么态度?面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败、没落,他怀着怎样一种情感?,胡同,胡同文化,方正、取名、宽窄、网络,封闭 易满足 不爱管闲事 忍安,毫无生气,衰败没落,大潮席卷,日趋消失,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喜爱、留恋,怀旧、伤感,理智上知道它必然走向终结(即:理性没落的必然)感情上难以接受(即:感性
7、依恋、无可奈何),课文结构与内容要点,胡同特点,四方四正 像一块大豆腐(这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强),取名源于生活 俗,胡同的宽窄大小、数量,胡同是贯穿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影响生活),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胡同文化与北京人性格,封闭,安土重迁,独门独院 过往不多,易于满足 要求不高,爱瞧热闹 不爱管闲事,忍 安分守已 逆来顺受,胡同之没落,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再见吧,胡同”,全文结构布局:,作者对正在没落的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13-15段),北京市民心态表现(5-12段),胡同的建筑及环境特点(1-4段),总 结,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通过对北京
8、胡同的介绍,以及它所蕴含着的独特的市民文化的揭示,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使人们对居住在北京的市民文化心态有了生动,深刻的理解。,再见吧,胡同,怀旧、伤感,没落的必然(理性),依恋、无可奈何(感性),封闭的文化正在被开放的文化所代替,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持什么态度?,“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本文写于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前十二个引号的是老北
9、京的常用口头语言, “随分子”一词故意拆开,说明“随分子”也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段末作者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来公开讽刺胡同里、四合院里的那些老北京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的。,品味语言(标点),把握情感,“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用了十三个“引号”。,“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品味语言(色彩),把握情感,“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等贬义词就可看出作者对下面描写的几件事的强烈不满、气愤和批评。再如在最后又用“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些反语来讽刺“安分守己”过分,达到“逆来顺受”丧
10、失正义感的令人气愤的现象。这里比前三段的调侃讽刺就更尖锐些了。,语言特点 本文语言平淡、朴实、口语化,很有味 儿, 富于表现力。 汪曾祺的“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 火,炉火纯青。这些文字不是大白话, 更不是白开水,而是雅俗杂糅,是陈年 佳酿。它是供读者看的,带有一些 淡淡的书卷气。(刘锡庆散文: 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例一:“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明确:非常富有表现力,既是对别人的无可奈何,又是自我安慰,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的佩服和调侃。不愠不火,雅俗杂糅,带有浓浓的北京方言味儿。,例二:“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明确:四个四字
11、短语一气呵出,带有浓浓的“书卷气”。不仅尽情渲染了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而且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前门情思大碗茶,学好考好 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