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822744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第15、16章测试题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生物第 15、16 章测试题(北师大版)一选择题1. 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应属于( )A.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C. 取食行为和社群行为 D. 学习行为【答案】B【解析】 “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属于防御行为,蜜蜂的防御行为需要彼此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因此还属于社群行为,所以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2. 在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 。A. 用摄影机拍摄猎豹,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B. 用望远镜观察大猩猩的活动C

2、. 大熊猫繁殖基地用闭路电视研究大熊猫的生产过程D. 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观察到海豚对声波反应敏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用声波干扰水中活动的海豚,属于实验法,实验变量是声波。其他三项都属于观察法。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 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A. 弹性小,硬度大,容易变形 B. 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C. 弹性大,硬度大,容易变形 D. 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答案

3、】B【解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所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 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4. 下列各项中,对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由上皮组织构成的膜B. 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膜C.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D. 骨膜内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丰富的神经

4、和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 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而骨髓位于骨髓腔内,不在骨膜中。 可见 A 错误。考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5. 动物通过各自特有的运动方式 ( )A. 主动出击获取食物 B. 完成求偶、交配,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C. 逃避敌害利于存活 D. 以上三项都能【答案】D【解析】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运动的意义:主动获取食物、逃避敌害、迁移栖息场所,有利于自身生存、繁衍后代,可见 D 正确。6. 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中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 肱二头肌和肱

5、三头肌都收缩 B.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答案】C【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7. 人体的一块骨或一块骨头肌都是( )A. 一个细胞 B. 一种组织 C. 一个器官 D. 一个系统【答案】C【解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块肌肉:外面的膜属于上皮组织,肌腹主要是肌

6、肉组织,内外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两端的肌腱和血管内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肌肉也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 C 正确。8.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 跳跃 B. 行走 C. 爬 行 D. 游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包括:奔跑、爬行、蠕动、游泳、跳跃、飞翔等解: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运动方式是游泳;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运动方式为跳跃、游泳或是爬行故选:B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

7、、游泳、爬行、行走、奔跑9. 下列不属于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 )A. 鱼 B. 虾 C. 草履虫 D. 马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马陆,又名千足虫,倍足纲节肢动物,陆生。身体有多节,头部有触角,生活在潮湿地方,大多以枯枝落叶为食。考点: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10. 下列各项中,对骨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B. 在一定条件下,黄骨髓可以转变为红骨髓C. 成年人的骨髓中只有黄骨髓D. 儿童及青少年真的骨松质主要含红骨髓【答案】C【解析】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

8、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A 正确;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B 正确;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C 正确;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D 错误。11. 对关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囊B. 关节腔内的滑液有利于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C. 关节头从关节窝内脱出成为脱臼D.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就是关节【答案】D【解析】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

9、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A 正确;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B 正确;运动时用力过猛,可能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脱臼,C 正确;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D 错误。12. 下列关于老年人骨质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骨髓减少 B. 骨密质减少 C. 骨的弹性减小 D. 有机物超过 13【答案】D【解析】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 1/3,无机物不到 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 1/3,无机物约为 2/3,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 1/3,无

10、机物超过 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关于老年人骨质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 D。13. 骨在运动中起( )作用。A. 杠杆 B. 支点 C. 动力 D. 支持【答案】A【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14. 骨质中的成分有 ( )A. 水分和无机盐 B. 水分和有机物C. 有机物和无机盐 D. 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上。考

11、点: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15. 颅骨的连接具有( )A. 无活动性 B. 有一定的活动性 C. 半活动性 D. 前面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骨连接有三种形式:不能活动的,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接;稍微能活动,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能活动的,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故选 A。考点:本题考查骨的连接方式。16. 人体的骨骼分为( )A. 中轴骨和椎骨 B. 中轴骨和胸骨 C. 附肢骨和股骨 D. 中轴骨和附肢骨【答案】D【解析】试题

12、分析:人体 n 骨骼分成中轴骨(如颅骨、椎骨、肋骨、胸骨)和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带骨(锁骨、髋骨)两大部分,椎骨组成成为躯干 n 中轴,相邻 n 椎骨之间有椎间盘,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去除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并允许脊柱作各个方向 n运动,可以减缓运动对脑 n 震荡。故选 D。考点:本题考查人体骨骼的组成。17. 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A. 骨自主运动的结果B. 关节可以自主地转动,转动时,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C.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骨骼肌收缩,使骨产生运动的结果D. 骨骼肌收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或舒张,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答案】D【解

13、析】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骨骼肌收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或舒张,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18. 老年人造血功能差的主要原因是( )A. 骨中造血组织减少 B. 骨松质中的红骨髓减少C. 骨膜中造血细胞减少 D. 骨髓腔中红骨髓减少【答案】D19. 脊椎骨之间的链接应属于 ( )A. 活动的连接 B. 不活动的连接C. 关节 D. 半活动的连接【答案】D【解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结,骨连结有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接,如脑颅骨各骨之

14、间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接;能活动的连接,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 ,脊椎骨之间的连结属于半活动的连结 。20. 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的骨骼共有 206 块 B. 人体的骨骼由 600 多块骨组成C. 人体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结而成 D. 人体的骨骼由许多骨与骨骼肌组成【答案】A【解析】人体的骨有很多块,骨之间以骨连接的形式构成骨骼,按头、躯干、四肢部位的不同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人体的骨骼由 206 块骨连结而成, C 正确。21. “飞蛾扑火”是一种( )A. 先天性行为 B.

15、 学习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社会行为【答案】A【解析】 “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是一种先天性行为。点睛: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22. 下列不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 乌贼喷墨 B. 萤火虫发光 C. 刺猬冬眠 D. 海豚转圈表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

16、,不会丧失,乌贼喷墨、萤火虫发光、刺猬冬眠是不学就会的,有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先天性行为,海豚转圈表演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学习行为。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23.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 两只雄性海豚为争夺一只雌性海豹而发生争斗B. 一只狗和一只猫为争夺一块骨头而相互追赶C. 一只老鹰追赶一只奔跑的野兔D. 龙虾举起蟹钳反击天敌的进攻【答案】A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24. 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A. 繁殖行为 B. 社群行为 C. 捕食行为 D. 先天性行为【答案】

17、B【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 ,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其它雄狒狒负责采集食物,保卫狒狒群体,因此属于社会行为。25. 黄鼠狼在遇到敌害攻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 ,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 。这行为属于( )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C. 后天性、防御行为 D. 后天性、攻击行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

18、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捕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黄鼬遇到敌害时释放臭气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保护自己的行为属于防御行为。考点: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26. 狗外出时走的再远也不忘记回家的路,但它走不多远就要撒尿,撒尿属于( )A. 领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 D. 节律行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域行为是动物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等而占领地域的行为,因此狗一边走一边撒尿是在用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领域行为,A 正确。考点

19、: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27.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取( )A. 观察法和文献法 B. 统计法和推理法C. 观察法和实验法 D. 所有方法综合利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按探究计划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统计处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推理分析实验现象,并不是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8. 冬天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 )A. 取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繁殖行为 D. 节律行为【答案】D【解析】节

20、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 ,冬天来临,燕子带着幼鸟飞向南方,这种行为是节律行为 。29. 下列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A. 蚂蚁 B. 蜜蜂 C. 狒狒 D. 蚊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蜜蜂、狒狒具有社会行为;蚊子群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属于社群行为。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30. 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鸡蛋全部移走,母鸡照样爬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

21、为属于( )A. 先天性行为 B. 后天性行为 C. 社群行为 D. 捕食行为【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二、连线题31. 【答案】e d b a c【解析】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黄鼠狼偷鸡属于觅食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两只雄狮在搏斗属于攻击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

22、、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动静属于防御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蚂蚁共同搬运食物属于社群行为。三、识图作答题32. 图示长骨结构模式图,据图答(1)标号 1 所示结构是 _(2)骨膜由标号_所示部分表示,它含有_,对骨的长粗和再生有重要作用。(3)标号 4 所示结构在婴儿期呈_色. 【答案】 (1). 骨松质 (2). 3 (3). 成骨细胞 (4). 红【解析】 (1)、(2)对于骨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功能我们可以借助以下知识结构图来分析:因此,骨质有两种:结构疏松、呈蜂窝状的 e 骨松质和

23、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质、鼓膜和骨髓三个部分,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 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因此,骨骺端软骨层细胞与骨的生长有关;(3)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另一种是黄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但当人体大量失血时,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的功能,在人的骨松质空隙中里有红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33. 据图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