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授课:廖容丽,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P课本65,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资源空间无限多,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Nnn,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考点: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对位训练,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资源、空间无限),Th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A.m.2T B.m.220 C.2T/20 D.m.23T,变式训练,例2请填写表中II和III空
2、白之处的内容。,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跟踪统计东方田鼠的数量,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探究: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有何区别?“S”型曲线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何应用?,考点2:种群的两种增长曲线,种群增长两种曲线比较,理想条件(表述?),有限的自然条件,不断增长,先快速增长,再慢增,最后稳定,无,有,K/2,保持不变,先增大后减小至0,增长曲线 “J”型曲线 “S”形曲线,对位训练表中N1=No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则30天后该种群的数量(N30)为:N30=_ _ 只。(用公式表示,不必计算具体结果),湖
3、洲地的资源充分、空间充足、气候适宜、缺乏天敌,N30=3000(10147)30,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J、S”曲线,时间,种群数量,1、 “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特性。,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的阻力;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量。,“J”型曲线指生物具有什么特性?,?,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例下图描述了一种鹿的种群生长速率的变化,在1930年大约有多少只鹿能够在此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而不会饥饿致死?A12000 B35000 C50000 D100000,变式
4、(2014浙江卷)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某种群的K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小结: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2014福建卷)3.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