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8750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第一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五章第一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五章第一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五章第一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五章第一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复习:,1.真菌和细菌最大的区别?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2.细菌的形态可以分为哪几种? 球菌、杆菌、螺旋菌3.常见的真菌有那些? 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第五章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枯草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取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腐烂。,腐烂的梨,枯草杆菌,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枯草杆菌使梨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讨论:,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分解者的作用,它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如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又可以被植物利用,通

2、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又为动物所食用。 2、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属于异氧型生物。,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目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方法步骤1、三组同学各取同种树叶分成甲、乙两堆。2、第一组 取甲堆树叶放于无菌条件下,乙堆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直接暴露在空气中)。3、第二组 取甲堆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甲堆树叶放无菌条件下,乙堆树叶放在自然条件下。4、第三组 取甲、乙两堆树叶灭菌后(蒸30分钟),甲堆树叶放无菌条件下,乙堆树叶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可用手摸一下)。,思考:,1、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叶?2、为什么要使树叶保

3、持潮湿?3、逐一分析这三种方案,找出每个方案的实验组和对照组。4、哪个方案更能说明问题?为什么?,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电镜下的链球菌(颜色经人工处理),扁桃体炎,1、细菌引起人患病,猩红热,1、细菌引起人患病,丹毒,1、细菌引起人患病,2、真菌使人患病,足癣,臂癣,真菌以皮肤上的化合物为食物,稻瘟病,2、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麦叶锈病,2、真菌引起植物患病,玉米瘤黑粉病,2、真菌引起植物患病,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有些真菌和细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或人体吸收营养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寄生。,三、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

4、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地衣,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叶状地衣,荔枝干上的地衣,南极的地衣,豆科植物的根瘤,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根瘤,天麻,天麻 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可治头痛、眩晕、抽搐痉挛、小儿惊风等疾病。,白蚁与鞭毛虫,另外的例子是白蚁和鞭毛虫,后者可以分解纤维素,但它们只能生活在白蚁的体内,即鞭毛虫分解纤维素供白蚁消费,而白蚁不仅为鞭毛虫提供生存环境还为它提供生存所必须的养料,这些养料是白蚁对鞭毛虫对木材

5、初级加工后的深加工所获。,小结: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与动植物共生,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细菌中属于寄生生活的是( )A、生活在枯枝烂叶上的细菌B、生活在人体小肠内的细菌C、生活在馒头上的细菌D、生活在土壤中的细菌2、能够使梨和香蕉腐烂的细菌是( )A、链球菌 B、枯草杆菌 C、根瘤菌 D、真菌,B,B,3、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属异养生物,其原因是( )A、进行有氧呼吸 B、进行无氧呼吸C、不能直接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根瘤菌和植物根部 B、藻类与真菌C、藻类与细菌 D、原生动物与根,C,A,小猫把鱼内脏埋在土里,过一段日子,小猫再挖开泥土,内脏不见了,你能告诉小猫,着是怎么回事呢?这种现象对自然界有何意义? 在适宜的条件下,内脏被土壤中腐生细菌分解了。细菌把内脏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植物体所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又可被动物所利用。可见,这种现象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动动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