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889919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中考议论文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议论文阅读一、整体感知与论点归纳阅读议论文,首先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找准文章论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能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能够根据需要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考点一:找准中心论点1. 找准中心论点的方法(1)从内容上看,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且一般是正面的、积极的。(2)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问句绝对不可能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一般有提示性的语言,如:开头有“我认为

2、”“我们要”“我们应该”“ 可见”“由此可见”等词句,结尾有“总之”“ 综上所述 ”等词句。(3)从位置上看,中心论点常出现在文章标题、开头、过渡句 (段) 、结尾等地方。 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型,即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中心论点;一类是论题型,即标题只表明论述的对象、范围或问题。研究开头。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A. 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B. 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中心论点。C. 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D. 根据自己的经历归纳出中心论点。研究过渡句( 段) 。过渡句 (段)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起概括作用,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是中心论点

3、。研究结尾。有的议论文的结尾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2. 中心论点与论题、分论点、论据的区别(1)论点是对论题的扩充。论题是作者在一篇议论文中要论述的问题,一般是短语或词语;而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是一个句子。(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支撑和证明,本身也可以是论据。(3)议论文中作者为了能更好地阐明道理,常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抓住文中论据用来证明的问题,尤其要抓住的是作者对论据所阐述的话,这些话往往能帮助你理解论点。考点二:分析议论文的思路结构1. 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结论结尾部分

4、,解决问题。2.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 何帆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泯然众人矣。电脑游戏 金庸群侠传的情节设计也非常有意思。游戏中的那个“小虾米”除了“野球拳”,什么武功都不会,但他经过长期历练,功力终于达到了最高的第十级,超过“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个小小的

5、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让我对这个小游戏一直念念不忘。在现实世界的学术圈中,我所看到的也都是这样,聪明者未必最后胜出,知道坚持的才是最后的赢家。聪2明人往往浅尝辄止,而且对聪明人来说,诱惑常常更多,他们在起跑的时候会把别人都甩在后面,但却经常是最早退出比赛的人。比学问更复杂的是人生和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最优法则是什么?我相信,这些法则仍然是那些最古老、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诚实、勤劳、宽恕、合作。我把电影阿甘正传看做是一则寓言。阿甘的智商只有 75,几乎属于傻子。他最喜欢说的话是“我妈妈说”阿甘的妈妈告诉他在最危险的时候要跑,跑得越快越好。阿甘就这样从越南战场上捡回了一条命,还成了英雄。阿甘的女朋友走的

6、是另外一条道路。她这一代人认为自己聪明到足以对抗社会、颠覆传统,她所做的一切都似乎是在寻找极端的边界:她被大学开除、上花花公子杂志、跳脱衣舞、流浪、吸毒、反战。但最后,她碰得头破血流,悄悄地回到阿甘身边,又悄悄地逝去。阿甘和女友的这两条路再次证明: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告诉年轻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和诚实,很多自以为聪明的年轻人会瞪着狐疑的大眼睛:如果成功的秘诀这样容易,那不是人人都能成功吗?因此,他们断定:成功的秘诀一定是一些更加诡秘的东西,比如厚黑学。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走这条路的人还非常非常之多,这就是为什么成功的人会非常非常的少。1. 作者笔下的“头脑简单的人”有何特点?请从原文中找出

7、相关的词语加以概括。2. 文章第 段从_的角度,通过对阿甘与他女朋友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及其结局的对比分析,论证了_的观点。【思路点拨】第 1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文,按照技法,先找出中心句,比如“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告诉年轻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和诚实”等,然后归纳提炼,挑选出重点词语即可。第 2 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与归纳。要把握论点,先要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关注“复习策略”中提到的论点出现的位置及特点,明确文章的论点就是文章的标题,然后再关注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明确第段论证论点的角度。【参考答案】1. “头脑简单的人”的特点:才智平平,但诚实、勤劳,懂得坚持。2

8、. 人生与社会;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1.(考点一) 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考点一) 下面句子不属于分论点的是( )A. 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B. 聪明者未必最后胜出,知道坚持的才是最后的赢家。C. 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奋和诚实。D. 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3.(考点二) 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B./ C. / D./1. 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2.D 3.C考点精练1. 总分总。2. 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勇敢展示自己的风采。3. 每个人都是有才能的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才能第段是第段的前提和基础4. 这段文字应放在第段末尾。因为这段

9、文字论述了才高八斗的姜子牙,几乎用一生的时间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的才能,与第段倡导大家学习毛遂,做自己的伯乐形成对比,并且第段第一句话承接了第 段的内容。5. 第段引用罗宾的话,第段用贾平凹的话和事例,第 段用毛遂自荐的事例,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的观点。第段总结 段证明“要做自己的伯乐”的观点。伯乐就是你自己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功德无量。然而茫茫人海之中,这样的“伯乐”却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我却要说:“ 千里马,你要做自己的伯乐 !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安东尼 罗宾曾经在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中指出:“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

10、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为什么不去做自己的伯乐呢?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有一句名言:“人贵能自我发现。”也就是说,你要做自己的伯乐。他本人经过多年的左冲右突,发现了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寻求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才勇敢地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了众人,他就是自己的伯乐!3战国时赵国的毛遂地位卑微,却果敢得令人钦佩,在赵国被秦军围困的关键时刻,他不顾旁人的鄙夷和耻笑,挺身而出,鼎力自荐。楚国宫殿之上,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出兵,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留下了“小蔺相如 ”的美称。毛

11、遂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正是因为他敢于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敢于做自己的伯乐。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千万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当义无反顾地向毛遂学习,做自己的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然后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把自己“荐”出去,去一展自己的风采,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我们常常惊羡别人的成功,却往往忽视自己的努力;常常哀叹命运不公,却很少发掘自己的潜质。那么,从现在起做自己的伯乐吧,别让自己把自己埋没,努力地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发扬光大。把我们心中的巨人唤醒,让我们发现自己、赏识自己,看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走进自己心中的圣殿。 1.(考点二) 请说说本文的结构方

12、式。2.(考点一) 请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考点二) 第段主要论述了_ ;第 段主要论述了_。第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是:_。4.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哪一段中最合适?请具体阐明理由。万万学不得那个才高八斗、计谋超群的姜子牙,他用几乎一生的时间来等待伯乐发现自己,要不是在垂老之年偶遇周文王,他的才华险些就被自己的消极等待给埋没了。5. 简要分析- 段的论证过程。二、 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支撑论点的材料。论据的理解与运用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辨析论据类型并理解其作用;能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论据;分析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文章论点补写论据。考点一:论据的类

13、型及其作用(1)事实论据:充当事实论据的事例必须是典型、确凿的事实,也就是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事实论据的概括:首先,概括出来的论据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再者,注意概括的方法,注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最后,用语力求简洁;此外,有时按题目要求还须注意字数的限定。作用:增加论据的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道理论据:支撑论点的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但是有两点需要注意: 有些直接用作论点的道理,同时也可充当具有自证作用的论据。此时,这个论据同时又具有了论点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引言都是道理论据。虽然引用名

14、人名言能够构成道理论据,但是只有那些对论点具有理论支撑作用的引言才是道理论据。作用: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使道理更加有说服力。考点二:论据的补写(1)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2)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3)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瞎编乱造;(4)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豪气干云陈鲁民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做人贵有豪气。 有了豪气,襟

15、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

16、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4还复来”的潇洒与自信,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悲壮与不朽,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从容与决绝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

17、海才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研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思路点拨】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及其作用的辨析与概括能力。表格的左边提供了作为论据的事例,表格的右边是所列举事例的作用,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全文和表格提示的其他内容来完成,根据

18、提示,找到相关段落的语句,提炼概括即可。【参考答案】示例:(1)解释什么是豪气干云。(2)张孝祥上疏昭雪岳飞,不怕报复。(3) 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1.(考点一)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2.(考点二) 请在第 段中的结尾再补充一个论据,来论证该段论点。3.(考点一) 文章第 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1. 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钱钟书说到做到,即是豪气。2. 就有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与志向。 3. 不离题。第段论述有豪气应言行一致,深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姚文辉“最

19、美司机”生命中最后 1 分 16 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2012 年以来 “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 。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 】 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 ”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吴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完

20、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表现得很勇敢,但吴斌的姐姐事后回忆说,她一直认为弟弟是个弱小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她这个姐姐来操办,她没想到关键时刻弟弟表现得像个“真正的男人”。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既懦弱又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 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吴斌从姐姐眼中“弱小的人”变成“真正的男人”,这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昊斌的故事中,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在危急时刻,吴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名司机,

21、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贪腐严重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以至于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在人性方面有所提升。殊不知人人都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大环境”总体为“负”,其中很可能也有你的一份 “功劳”。很多人也许会想,世道如此“险恶”,我的“正能量” 对改变社会、改变自身境遇能起多大作用? 事实证明,小人物“正能量 ”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点儿都不比“ 大人物 ”

22、小。 6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盲人车费,并表示“我并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这一幕被下一位乘客看见了,该乘客下5车时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并不伟大,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儿,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 ”的哥的“正能量”实现了无缝对接;浙江教师陈斌强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提倡“正能量”不能代替制度性反思人性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性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这就提醒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我们要通过褒扬道德模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但在制度构建上,永远要立足于防

23、范人性中的“负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好的制度所能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超过依靠个人道德自觉所激发的“正能量”。1. 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考点二) 请仿照第 段画线句给【A 】处补写一个事例。3. 第两段能否调换,为什么?4. 我们都是小人物,也在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请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做法。(一)1. 小人物身上也能传递“正能量”。2. 危急时刻单手托举女童 10 多分钟的广州“托举哥”周冲。3. 不能调换,因为文章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第段侧重从“道德激发”方面论述的,第段是从“制度构建”方面论述的,这样文章论述更全面、更周密、更严谨。4. 示例:给陌

24、生人让座;给同学讲解习题;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主动捡拾垃圾等。(二) 想的要比做的好 萨博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些学生,并把他们分成三组进行投篮技巧训练。他记录下第一组学生第一天的投篮成绩,然后在 20 天内让他们每天都练习投篮,再把最后一天的成绩记录下来。对于第二组学生也记录下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成绩,但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练习。他记录下第三组学生第一天的成绩,然后让他们每天花 20 分钟在想象中进行投篮;如果投篮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做出相应的纠正。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率增加了 24%;第三组进球率增加了 26%。由此,他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

25、,想清楚要做的每个细节,将思路梳理清楚,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在之后的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由此总结出了著名的 “布利斯定律 ”,即用较多的时间为一项工作进行事前计划,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来自古老东方的神秘箴言也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和西方现代行为科学的理论不谋而合,告诉了我们计划的重要性。事前的计划,可以帮我们对自己的设想进行科学的分析,预见一下我们的设想是否可以实现。同时,在做计划的过程中,也是在梳理自己实现设想的思路和方法,这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宝贵时间,同时减轻压力。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低效、混乱,失败

26、也是必然的。所以,只有事前拟定了行动的计划,梳理通畅了做事的步骤,执行起来才会应付自如。 乔吉拉德被称为美国的“销售之王 ”。但是在刚刚接触推销行业的时候,乔吉拉德发现自己几乎是一败涂地:他一个月打出了 2000 多个电话,平均每周至少 40 个。打电话的数量一多,工作就杂乱起来。他希望找到一个办法,使他的工作井然有序,但却一直没有成功。 后来他认识到,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花足够多的时间在事前做好计划。乔吉拉德把所打的电话记在卡片上,这样的话,每周有四五十张卡片。接下来,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次的话题、要写的信,再排出日程表,列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顺序,这其中包括每天要做的事。做计划是一项既琐碎

27、又枯燥的工作,往往要花去四五个小时。刚开始时,他总是做到一半就想放弃。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就尝到了甜头,因为做好计划之后,他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自此以后,乔吉拉德不再急着打电话,而是抽出一上午的时间做好工作计划,接下来就是精神饱满、激情飞扬、信心十足地会见客户。事实也证明了乔吉拉德的计划极为成功,现在的他,与当初那个手忙脚乱的推销员不可同日而语。他也再次6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制订计划。事实证明,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做计划,效果惊人。正如亨利杜哈蒂,那位著名的商界大亨所说过的那样: “我只做一件事,思考和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其余的完全可以雇人来做。”1.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

28、心论点。2.(考点一) 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开头列举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有什么作用。3.(考点一、二) 文中列举了一句“古老东方的神秘箴言”,来表明计划的重要性,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警句?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 本文有些句子语言生动,含义隽永,试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一个人,如果做事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必然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低效、混乱,失败也是必然的。(二)1. 有效的计划是提高行动效率的必要前提。2. 引出“有效的计划是提高行动效率的必要前提”的论点,并且这一实验本身就是事实论据,证明了论点;这一现象生动有趣,吸引读者,便于读者理解。3. 示例:“磨刀不误砍柴工”;运用这一俗语,证明“

29、有效的计划是提高行动效率的必要前提”的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4.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做事无计划的人比作无头苍蝇,形象生动地论证了做好计划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三、 论证方法与论证语言议论文主要有立论和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要用充足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所提出的论点。可以说,每一篇议论文都有立论。驳论是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和主张,发表、确立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通常的驳论有三种方式: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来驳倒对方的论点。(1)理解关键词句含义。关键词句

30、主要有: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句: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来理解。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句: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句: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2)品味议论文语言特点的方法: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逻辑性、生动性等特点。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7面着手: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品味。注意被选择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确保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从限制词语的使用上品味。答题模式是:这个词语表示意思,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性。从语言的逻辑上品味。答题模式是:这个句子有的逻辑关系,体现了论证思路的严密性。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答题模式是:这个句子用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论述了

31、 (强调了观点) 。注意:在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时,不能简单地用“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等来概括,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3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

33、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

34、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 10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

35、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1. 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请谈谈你对下面这个句子的理解。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思路点拨】第 1 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和把握能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第段举了鲁迅和哈佛大学的事例,所以说是举例论证;其作用,结合上面“复习策略”方格里对各种论证

36、方法作用的答题思路,找到其论证的观点,解答即可。第 2 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语言的理解与品析。解答此题时,我们根据上面“复习策略”,选择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然后按照答题模式解答即可。【参考答案】1. 举例论证。以鲁迅和哈佛大学为例,既论证了“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的观点,又引出并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82. 示例:这句话以酵母为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优秀的巨大作用,优秀的人才随时随地都会受到欢迎,同时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许多正能量。1.(考点一)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 第段与第 段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3.(考点二) 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37、: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1. 正反对比论证。将“真正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对环境的依赖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的观点。2. 不能。因为第 段是从主观方面论证优秀的人对优秀的追求,而第段是从客观方面来论述,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论证的,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增强议论文论证的逻辑性,互换后,就违背了论证的逻辑顺序,不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3. 巧妙化用诗人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再次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的论点,收束全文,升华主旨。枚速马

38、迟总相宜 陈鲁民人的反应有快慢之分,才智显示也有迟速之别。倘是文人骚客,则体现在写作速度上,有的日成万言,有的则下笔艰涩。一般来说,反应敏捷的肯定要占便宜,每每捷足先登,夸耀于人;反应迟钝的,当时或许会吃亏受窘,被人小觑,但从长远来看倒也未必落于下风。说到文思敏捷,人们就会很自然想到曹植的七步成诗,枚皋的出口成章,袁虎的倚马可待,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温庭筠的“ 八叉手而成八韵”,当然,最叫绝的还是王勃写滕王阁序的一气呵成,文不加点,且佳句迭出,字字珠玑,成为千古名篇。说到行笔迟缓,卢延让算是一个,他说自己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比他还慢,居然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幸亏他们不靠

39、稿费吃饭,否则早成饿殍了,这当然不无夸张之嫌。还有左思,其父左雍曾很失望地下过结论:“此子才思迟钝,与我幼年时相比差之远矣!”说他慢他还就慢给你看,用十年之功写出近一万字的三都赋,平均每年才写一千字,可是慢工出细活,人家这东西一问世就好评如潮,洛阳纸贵。杨修与曹操,是一对快慢有别的君臣。两人皆有文才,杨修是文章快手,曹操则下笔持重,从反应速度上来说,杨修也比曹操要快不少。一次,行军路过曹娥碑,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杨修当时就看明白了是“ 绝妙好辞” 之意,曹操则又行军 30 里才算想清楚。曹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不过,杨修虽比曹操敏捷,但最终进入诗文大家行列的还

40、是曹操,看来,“快”不见得就是硬道理。六世祖慧能与神秀,是两个急缓迥然的师兄弟。他们都是佛门精英,一个是顿悟,以快闻名,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一个是渐悟,以慢出彩,主张“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两人各行其是,成为南北二宗,后来都留下不凡业绩。这一快一慢基本上打成平手,慧能似略占上风,但他那种悟道的办法往往曲高和寡,反倒是神秀的笨法子更接地气。钱钟书与吴宓,则是一疾一钝的师生二人。钱钟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而舌灿莲花,下笔流畅快捷,吴宓则笨嘴拙舌,虽学贯中西,肚里东西不少,但由于口才欠佳,遇事迟钝,时常被人讥笑,尤其是钱钟书总结的“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流传一时,更使他成

41、为笑柄。当时,看似钱钟书出尽风头,但多年以后,钱终为自己当年的刻薄、逞强悔之莫及,而貌似愚钝的吴宓则愈益赢得后人尊重与景仰。人生苦短,转眼就是百年,因而,做事只争朝夕,为文迅捷高产,是每个作家文人追求的理想目标。但人有脑子快慢之分,笔下工夫有钝捷之别,速度快慢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文章的品质。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多首,比全唐诗还多,可谓一流快手,但却没有一首流传开来,因多是应酬应景之作,诗评家认为不入流,这样的快又有何意义?还有时下一些高产作家,日写一两万字,一年出几部长篇,速度确实惊人,可基本上都成了文字垃圾,少人问津,无声无臭,很快就进入造纸厂的纸浆池。当然,史上也有写得又快又好的,如王勃,但

42、那样的文学天才,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可遇而不可求。如果自忖不是那块料,那就宁可慢一点,把文章写扎实,提高含金量,才是务实可行之举。文无定法,各有其妙,为文快慢也非衡文标准,故而“枚速马迟”,皆有所长。还是扬雄说得好:“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1. 选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9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论述过程。3.(考点一) 第 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4.(考点二) 分析第 段加点词语“基本上”的表达效果。(一)1. 枚速马迟总相宜( 下笔快与下笔慢,皆有所长) 。2. 首先提出观点“枚速马迟总相宜”;然后举出

43、文思敏捷、行笔迟缓事例,证明观点;同时列举事实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枚速马迟,皆有所长”的结论。3. 举例论证,具体充分地论证了“笔下工夫有钝捷之别,速度快慢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文章的品质”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 “基本上”一词指“大部分”,既强调了下笔太快相应地垃圾作品之多,又表明还是有一些是好作品的,并非所有的都是废品。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 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

44、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

45、己的事情。“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 芥川奖” 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 普通人” ,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 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

46、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考点二) 选文第 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3.(考点二) 选文第 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4. 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1. 寂寞出学问(唯有寂寞出学问 ) 。2. 能耐得住寂寞。3. 运用反问修辞方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 了寂寞出学问的论点。4. 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四、 议论文阅读之个性表达考点:结合文章和自己实际谈启示、看法、感悟等。解答思路:1. 整体感知,把握观点。

47、反复揣摩文章的主旨,这是答题的基础。解答的时候,要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2. 围绕论点,大胆表述。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指向,紧扣文章论点。3. 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整理思路,形成观点,同时联系生活,把自己最有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到不仅有理,而且有据。并且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不可偏激,使内容准确、全面。4. 表达清晰,语言通顺。因为是开放题型,有的同学便信手涂鸦,草草了事。但终因层次不清,意思不明,语言10杂糅而功亏一篑。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

48、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 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 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资料库 > 生活指南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