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大新县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德天瀑布、明仕田园、龙宫仙境为代表的景区,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带动了我县相关产业的发展。俗话说得好“旅游是城市之窗,文化是旅游之魂”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秀美,风景宜人,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然而,我县旅游业起步迟、发展慢,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规模小、水平低,基本上没有一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旅游景区和一条完整成型的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业收入占全县 GDP 比重也比较低,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一、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1、交通路网建设还未完善。大新县城东新区多
2、数项目是大新县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群体,是大新县的形象代表,将成为大新县的商业旅游中心。然而,县城东区规划路改造的步伐稍为落后,尤其是城东新区展鹏国际大酒店周边市政规划建设的两条规划路“断头路”(第一条规划断头路:由福满地小区往公务员小区规划路延长线;第二条规划断头路:德天大道往桃城镇新振社区外屯规划路地段) 。因征地拆迁问题无法对东区规划路网进行彻底施工,无法完善东区雨污管网建设。2、缺乏科学规划。对文化旅游的形式、风格,景点和线路的设计、布局及开发等缺乏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布局显得散杂而无序,没有形成特色。3、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到位,缺乏资金投入。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未形成连点成线、连
3、线成面、形成规模的多日游、深度游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没有达到游客走进来、留下来、住下来的目的,各景区的旅游带动辐射作用也并未得到充分发挥。4、旅游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景点宣传收效甚微,游客知之甚少。5、缺乏专业人才。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导游短缺。二、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领导及相关部门组成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旅游工作联席机制,明确界定旅游部门的管理职能,统筹协调全县文化旅游及产业发展工作,可由管理部门转化为营销推广支持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从市场本身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从而变管理为引导,由企业的被动管理到主动沟通,方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旅游局
4、的作用。旅游管理体制的制定需要多方面的评估和调研,但是从综合层面来看,主要倾向于变管理体制为协作体制,以推动战略树立旅游管理部门的权威和领导力,进而才能有实际的执行力,真正实现政府的主导作用。2、加强路网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我县道路规划建设:1.建议将城东新区规划路 “断头路”建设纳入县城总体规划之中,规划路与环城路建设衔接贯通,尽量同步实施、同时贯通。2.建议将城东新区规划路 “断头路”建设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做到有人抓、有钱实施。对于资金需求量和拆迁难度大的项目,要制定计划,分步实施。3.对于打通的断头路,一定要注重道路质量、周边景观配套、绿化、下埋管线走向等等,一
5、次性规划建设到位,千万不能接好“断头路” ,再来“大剖肚” 。关于道路质量问题,既要严把施工监理关,也要进一步提高道路等级,用“交通的路基、市政的线性”来规划设计和建设,否则建再好的路也会被大型车辆碾压破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搞好规划布局,宣扬旅游文化。我县的安平河、乔苗平湖等等,都仅局限于小范围、小规模的观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水电通信、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不全,停车位、休息点、洗手间等配套设施不足。现可结合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用科学前瞻的规划引领、建设、管理我县旅游发展,制定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措施、步骤和重点,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层次有序、差异发展
6、的产业布局。4、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用于景区建设、产品挖掘和市场开发。二是制定产业扶持政策,从财税、信贷、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把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各项优惠政策用于支持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是提升融资水平。一个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关键一环是资金。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产业,相对其它行业,它的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因此除了加大县财政投入力度之外,拓宽旅游产业筹资渠道,提升融资水平,也将是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5、深度抓实宣传营销。旅游经济是 “眼球”经济、 “注意力”经济,要拓展旅游市场,宣传显得越发重要。强化旅游宣传促销,一方面可以为景点招揽客源,带来可观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吸引外
7、来投资者,为开发旅游项目带来更多的商机。为进一步扩大城乡旅游品牌影响力,我县可大打“乡村文化牌” ,举办“乡村旅游节” 、 “边关旅游节” “花海风情节”等大型活动,古朴的文化风情、绚烂的花海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新闻媒体以及摄影爱好者前来参与。此外,我县还可以传统民俗节日为载体,举办“三月三”歌圩节、 “龙眼节”等,全面推介我县乡村旅游资源。6、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引进高素质旅游从业人才。旅游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是旅游吸引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业能否顺利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多数县级旅游行业整体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加之在发展中积累的
8、一些质量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旅游质量投诉居高不下,成了影响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要加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工作,使之形成法制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服务意识和文化观念,同时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竞争机制,引进和招聘高层次的人才,建立合理的用人激励机制,以好的制度和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旅行社导游、景区解说员上岗培训、专业培训、日常教育培训等,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7、客观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资源的整合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性整合,由于既有问题客观存在,当前县级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不能跳出狭隘的地方主义,乡情过于浓厚,评价不够客观。整合资源首先应
9、正确的认识资源和评价资源,这种评价是从客源市场,竞争市场和资源市场进行综合考量而得到的评价,而不应该单单根据旅游资源评价的分类标准进行的硬性调整,这有这样做,才能给后续工作提供客观的事实基础。其次,要突出重点,对重点的产品进行重点打造和管理,形成独特的地方品牌效益,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推动支持,以求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经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利用。关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4 月 24 日,景区管委会联合县旅游局、工商局对昭苏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接待能力明显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各乡镇共有住宿餐
10、饮点 96 个,农牧家乐29 个,旅游从业人员 1488。各乡镇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效果明显。夏特乡以夏特古道驿站旅游发展公司为平台,整合管理全乡所有农牧家乐,改变原有陈旧的接待方式,逐步实行规范化经营,规划建设旅游风情别墅区、民俗旅游商业餐饮步行街、民俗旅游文化广场;萨尔阔布乡尝试在苏乎托海片区打造集哈萨克传统餐饮,传统文化,特色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体验风情园;喀夏加尔镇欲打造哈萨克民俗文化馆、森木塔斯路旅游风情一条街、克乌克加尔村村史馆等景点;昭苏镇欲打造以灯塔知青馆为核心集周边采摘园、科技示范园、知青广场、草原风情牧家乐农家乐、湿地公园等集旅游、观光、体验、教育、餐饮为一体的
11、多功能红色旅游示范基地。2.乡村旅游项目渐具规模通过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我县打造了一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胡松图哈尔逊乡欲打造“绿湖徒步游、国防边境游、千年桦树摄影游”三条旅游线路;乌尊布拉克乡结合冰雪资源开发马拉爬犁、滑雪、雪上叼羊等旅游项目;洪纳海乡打造哈迪克马车观光、骑马观花海、体验民俗婚礼、观赏民俗歌舞表演等体验性娱乐活动;阿克达拉乡大面积集中种植油菜、油葵、甜菜等经济作物以吸引广大观光、摄影、绘画爱好者前来旅游、采风。3.乡村旅游商品开发已露端倪胡松图哈尔逊乡把特色奶制品、土特产推向市场,通过优化招商环境,多渠道引进公司企业共同开发,借力开发具有地缘优势的旅游资源,弥补乡财力难以承担的
12、开发资金短缺问题;洪纳海乡开发特色奶制品,灌装马奶子、骆驼奶、小包装蜂蜜;夏特乡加大“夏特四宝”尤其是优质牦牛肉、牦牛肉干的加工与包装,使夏特特产规范的走向市场。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乡村旅游发展思路不开阔,内容单调,品位较低我县乡村旅游主要以“农牧家乐”为主,但“农牧”和“乐”并不突出,有的乡镇乡村旅游虽然形成一定基础,但是起点不高,进步不明显,经营模式略为单一,以提供餐饮住宿为主要收入来源,除文艺表演外,参与性、体验性活动开展的少之又少。此外,我县各乡镇乡村旅游尚未通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融合发展来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2.乡村旅游经营、开发和管理比较混乱我县乡村产品核
13、心竞争力不强,同质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多,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离品牌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县乡村旅游项目清一色是“农家乐”项目,且以家庭为单位,缺乏统一管理、规划、营销,没有走上品牌经营的良性发展道路。3.乡村旅游的开发普遍缺乏规划目前,我县各乡镇乡村旅游均没有旅游规划做指导,没有提炼民族文化,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价值,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难以走上品牌化的良性发展道路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不知道如何延伸产业链、如何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来增加收入;二是由于经营和管理者本身
14、的素质和生活习惯,清洁和环保意识不强,不仅农牧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没有得到有效解决。5.乡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从此次调研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道路建设、环境卫生、规范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等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还很不完善。道路建设方面:有一部分乡村旅游区(点)的可进入性不强;旅游环境方面: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虽然乡村旅游区(点)和农家乐经营业主已经注意周边环境卫生的改善,但一些没有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仍然维持原有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标识系统方面: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各乡村旅游区(点)和农家乐普遍缺乏规范的引导标示和指示牌。三、对策1.示范带动,积极推进各
15、乡镇应突出民族特色,确定几个农牧家乐或家访点示范点,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设,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充分调动各乡镇农牧民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统筹兼顾,规划引领为了促进我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克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低水平、同质化等问题,应按照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三结合”的原则,加强规划,科学发展,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最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各乡镇在开发设计旅游产品时应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尽量做到每户农牧家乐及民俗家访点开发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及体验性活动项目,以充分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把游客的消费从餐桌引向体验性活动中来,增
16、加乡村旅游的收益。3.加强乡村旅游点环境的净化、美化工程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重点治理乱堆柴草、乱倒垃圾、乱搭棚舍等现象,切实使乡村旅游景区沿线服务设施规范达标,为游客提供高效优质文明服务。4.加强培训,提高乡村从业人员素质一是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在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旅游安全、接待礼仪、餐饮和客房服务等方面的素质和服务技能,造就一批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二是加强乡镇旅游干部培训,提其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三是聘请自治区或泰州知名旅游专家为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授课,提高乡村旅游技术和智力支撑。5.大力开
17、发旅游商品扩大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规模,积极引导农牧家乐,挖掘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饮食文化,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如牦牛肉、牦牛肉干的加工与包装、刺绣、各类果酱、冷水鱼、蜂蜜、蜂胶、花粉、特色糕点、面点、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等。6.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开发一批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旅游活动项目(如民族传统工艺体验(哈萨克刺绣、手工刀等) 、民族菜肴烹制体验、农事劳作、农业观光、渔猎、禽畜饲养、湿地观鸟等旅游活动等)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达到丰富乡村旅游活动项目,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县政协于*年 11 月下旬,在* 副主席的率领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
18、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苍南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堂、燕窠硐、鲸头等多个县级风景区。金色沙滩、彩色岛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旅游景观。(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灵魂。苍南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金乡卫城和蒲壮所城的抗倭文化,五凤、腾垟的茶文化,矾山的矿石冶炼文化,玉苍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岭、凤阳、莒溪等地的畲乡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刘英等抗日名将活动遗址的红色文化,还有唐桥宋塔、矴步、牌坊、状元坟、生态染坊、文
19、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间民俗文化独特、农耕文明体验丰富多彩,如有太平龙、灵溪宫庙会、冥斋会、唱茶戏、拔五更、抬阁、马灯舞等民间民俗及捉小海鲜、踏水车、织布、做豆腐、捣年糕、采摘蔬果等农耕文明体验。(三)生态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已建成(或已通过生态镇现场核查)国家级生态乡镇 4 个,国家级生态村 2 个,省级生态乡镇 5 个,市级生态乡镇 1 个以及县级以上生态村 324 个。特色农业发展讯速,如灵溪观美桃湖的农业观光园、马站农业园区等农业基地和观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苍南翠龙茶等特色知名农产品声名远播;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乡等多张涉农”国字号“金名片。优美的环境和特色农业基地,为乡村休闲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