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当前的农村无论是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居住结构、金融产品需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有农村金融服务的方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型农村、农民、农业的需要,无法更好的服务、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如不及时转变,将失去广阔的农村市场。为此,农商银行应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抓住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诚信环境重塑的有利时机,转变思想,创新服务和产品,切实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以双基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村委作用,解决农村空心化带来的难题。农村空心化问题是当前农商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空心化的原因主要是青年外出打工、经商,东营地区人外出打工人员区别于中西部地区跨省长远距离打工的方式,大
2、部分在本市城区打工、经商、甚至就在本乡镇的企业打工。以司家村为例,外出人员共 215人,其中在东营区东西城区打工经商的 208 人,在就近企业上班的1 人,仅有 6 人出市。针对外出人员离土不离乡的特点,建议以双基合作为基础,充分发挥当地党委政府、村委会作用,以户籍为抓手,以微信等社交平台为依托,利用信 e 贷、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产品,解决空间横跨问题。开展双基合作。农村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和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开展充分合作。派驻挂职社区(管区、村庄)主任助理。与社区、管区、村委会合作,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熟悉村庄情况的工作人员,挂职社区(管区、村委)助理。充
3、分发挥党委政府和村委会作用,做好新形势下金融业务离不开村委的支持。建立联系网络,挂职人员要组建、加入本村微信群,采集获取所有外出人员信息,做到能够随时联系到所有外出人员,在群内随时推送农商银行金融产品和业务信息,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村里、外出人员面临的问题。以村委为依托,以户籍为抓手,解决业务办理的空间隔阂。以整村授信为依托,加大创新力度,解决零售业务拓展缓慢问题。拓展零售业务,必须采取”整体授信、批量获客“的模式,对整个村、整个企事业单位、整个学校、整个企业、整个专业市场批量营销、整体集中授信。一是严格落实网格化营销。以自然村、社区、街道、专业市场、企事业单位为基础建立营销网格,落实网格营销责
4、任人,确保每个村、社区、商铺、单位等都有对应的服务营销责任人。同时,积极对接政府网格管理部门,与政府合作,联合开展信息采集、营销服务等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共赢。二是开展整村授信。通过”批量营销、整村授信“模式,借助信 e 贷、福农卡等载体,充分发挥”一次授信、自助发放、随借随还、周转使用“的优势,实现家庭备用金等”家庭快贷“系列产品的全覆盖,对超出家庭备用金额度需求的,转化升级为配偶担保的家庭贷。逐步实现辖内所有信贷需求、符合授信条件的客户均得到适合的授信。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围绕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感设计产品。利用微信平台申贷、电话热线申贷,做到有需求就有申贷渠道。小额贷款,运用”互联网
5、大数据小额信贷“的模式,综合征信、社保、税务、法院等数据,实现金融服务线上自助审批;大额贷款,运用自动化、场景化做好资料收集,做到只让客户跑一趟。打造多层次营销服务体系,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弱的问题。根据农村市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等特点。一是打造支农联络员团队。以村委成员为主,其他农村致富带头人为辅,作为支农联络员(农金员) 。制定科学奖惩办法,充分利用其在地缘、血缘、亲缘、人缘上的优势,打造”支行行长、客户经理、农金员“三级联合的营销体系。二是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网络。在大力推进网络服务的同时,针对农村老年客户群体,以领取补贴、养老金业务为主的现状,在每个村至少布设一部转账电话,设立惠农服务点;每个社区(管区)至少设立一处普惠金融服务站或农金通,人口多、经济基础好的村庄也尽可能开通农金通。逐步实现”人工自助互联网金融“综合化服务,满足乡村居民对现金存取、转账汇款、领取补贴、生活缴费、交易结算等各项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让农民足不出村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村村通“金融服务。三是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改善金融服务习惯。根据农民的实际接受能力,选取一些基础金融知识、涉农信贷、预防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扎实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密切与农民的关系,增强农村客户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