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89207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07 大小: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1 2010 年 考研 政治冲刺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讲: 陆象山 欢迎使用新东方在线电子教材 教材说明:本讲义包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的序列三和序列二两部分,序列二 部分 在序列三的 后面 从 22 页开始,请学员根据老师的讲解来找到对应的讲义,对于没有讲到的题目后面都附有参考答案,请同学们自行阅读 。本教材 严禁翻印、严禁在网上随意传播! 序列之三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内容总结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包括中国自 1840 年至 2007 年的历 史

2、时期。可分三大部分:上篇讲中国主要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 第一至第三章 ) ;中篇讲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四至第七章 ) 的历史;下篇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 ( 第八至第十章 ) 的历史。 本课程在考研政治课目中约占 1 4 分,预计其中选择题可能会占较大比例,极有可能会与概论课程,其中尤其是概括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相结合考分析题,因此,两者务需紧密地结合起来复习,真正做到史论结合,重点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与实践部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 1) 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 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基本特征: 资本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近 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在资本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2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4、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极端贫困及不自由的生活。 ( 3)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4) 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 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 原因有: ( 1)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根本原因。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

5、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 2) 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的纲领 ( 1)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它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 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但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

6、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 2) 资政新篇 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 1) 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 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 2)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阶级局

7、限性。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历史教训: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3洋务运动的宗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教训 ( 1) 宗旨 洋务运动的宗旨即 “中体西用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 2) 历史作用: 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

8、进作用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 3) 失败原因 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3 甲午战争 失败,标志着以 “自强 ”、 “求富 ”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它具有封建性。 它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 1) 意义: 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 2)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为: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

9、小。 维新派的局限性。 维新派害怕人民群众。 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 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 1)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 2) 清末 “新政 ”的破产。 ( 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内容: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

10、被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 民族革命,包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 “创立民国 ”,即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 “平均地权 ”。 评价: 它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但它不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3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1) 论战内容: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 2) 论战意义:通过这场论战,划 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11、,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经验教训 ( 1)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2) 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 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

12、许多弱点和错误。 ( 3) 经验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4 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 1) 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 2) 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 3) 五四运动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4)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

13、新时代。 五四运动具备了上述新的历史特点,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2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及特点 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个外部条件。 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 当时的中国具备了接受马列主义的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条件。 中国的先进分子是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 特点: 重视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及其革 命立场,明确而坚决地同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划清界限。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提出了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及其重大意义 ( 1) 历史

14、特点 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者、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 2)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是一个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原因、政治基础及作用 ( 1) 原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处于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的残酷统治之下,社会矛盾日

15、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 京汉铁路罢工遭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要胜利,必须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孙中山的转变。 ( 2) 政治基础: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 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3) 作用: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黄埔军校的创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工农运动的发展;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5大革命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 1)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 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

16、于幼年时期;共产国际的错误干预。 ( 2)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必须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 装斗争。 必须不断加强共产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建设。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1) 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 ( 2) 毛泽东在开辟中心革命新道路过程中的杰出贡献。 1928 年 10 月和 11 月,毛

17、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 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1930 年 5 月,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5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 3) 意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的 “左 ”倾错误、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 1)

18、 主要错误: 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在革命道路 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 “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的主张。 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的方针。 ( 2) 形成原因: 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 “左 ”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 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 全党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 3) 危害: 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

19、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作 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长征。 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 90, 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 1)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 2) 批判了 “左 ”倾关门主义错误。 ( 3) 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敌后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及意义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 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在战略防御

20、阶段,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2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及策略总方针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 2)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 、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策略总方针。 3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1) 马克思主义中

21、国化命题的提出 1938 年 9 月至 11 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这个命题。 ( 2)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和 40 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 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6 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22、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 3) 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 主 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

23、围确立了起来。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 1) 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 2) 胜利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

24、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3) 历史经验: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 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 1) 背景: 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统

25、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 2) 方针:中共提出 “和平、民主、团结 ”的口号。 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 ( 3)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及其作用。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赢得了准备自卫战争的时间。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 1) 内容:颁布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 2)

26、 意义: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 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 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7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 1) 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 2)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 3) 从

27、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 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 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 1) 胜利原因: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 2) 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 ( 3) 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本国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

28、束。 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条件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 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 1)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 2

29、)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 3)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4)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及其意义 ( 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只用了 7 年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由于进展急促,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尽管如此,从根本上说,我国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是符合客观需要的,完成这些改造是一件有 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 2)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 3)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

30、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论十大关系内容与意义 背景: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主要内容:毛泽东在 1956 年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概括提出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 会主义服务。 意义: 这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 ( 这是主要的 ) 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主要内容: 中共八大正

31、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陈云提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8 出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的思想。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在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意义: 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正确思想,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事实证明,中共八大所制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它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32、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主要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意义: 这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 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 长远的指导意义。 4 “文化大革命 ”的性质与教训 ( 1) 性质: “文化大革命 ”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2) 发生的原因。 由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处于起始阶段。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特点,习惯于沿用过去熟习的群众性斗争的旧

33、方法和旧经验,从而导致阶级斗争的严重扩大化。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 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了严重破 坏。 ( 3) 教训: 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全党的战斗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党的作用。 5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 1)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

34、重要的理论。 ( 2) 主要内容有: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目标和步骤。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 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 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方面。 ( 3) 意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对现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1) 背景: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虽然各项工作有所前进,但是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实现根本改变,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

35、的华国锋坚持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状态。 ( 2) 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五四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 “左 ”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 内容: 全会冲破长期 “左 ”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断然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全 会恢复了党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

36、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冲刺政治 9 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 2) 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3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1) 背景:全面拨乱反正,既是要拨林彪、 “四人帮 ”破坏之乱,也是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这势必涉及如何评价毛 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是当时全党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

37、题。 ( 2) 内容: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 3) 意义: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4邓小平南方谈话 ( 1) 主要内容: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提出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重要论断。 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 “三个有利于 ”标准。 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 2) 意义: 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

38、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 1) 巨大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2) 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

39、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 主要经验: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 合起来。 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6中共十七大对中国特色

40、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新东方在线 2010 考研政治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

41、 冲刺政治 10 补充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戌戊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 戌戊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

42、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 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戌戊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 ( 创立民国 ) 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 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43、A新文化运动 B “二十一条 ”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 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 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 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 1935 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