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名将谁人不识的“飞将军”李广李广出身行伍,以善骑射、有勇略、能力强而著名当世,数度与匈奴作战,被匈奴人畏惧地称为汉朝的“飞将军” ,闻其名则远而避之,不敢与其作战,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广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连关军民的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位“才气天下无敌”的将军。也许是因缘际会,李广前后数次与匈奴作战,都不是以主力部队迎战,而是以偏师的身份与匈奴作战,虽然鼎力杀敌,终究难以获得封侯,最终抑郁而亡,只留下了一段“李广难封”的牢骚,任我们品评。 【射箭天才】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将军李信,曾率军战败燕太子丹。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李广身材高大,臂力
2、如猿,有善射天赋,他的子孙和他人李广学射箭,但都不及李广。李广不善言辞,与人闭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少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爱兵如子,凡事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李广从不畏惧。曾经有这么个
3、传说。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射箭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最终李广带伤竟射死了这只虎。【有勇有谋抗匈奴】汉文帝十四年(前 166 年) ,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以良家子弟从军抗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众多敌人,升为郎中,以骑士侍卫皇帝。多次跟随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文帝曾慨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汉景帝即位后,李广为陇西都尉,不久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
4、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虽有功,但不知道李广当时脑子里怎么想的,竟然稀里糊涂地接受了梁王授给的将军印,这可是叛乱者的东西啊,跟收受赃物的性质应该一样的,因此回朝后,并没得到景帝的封赏。诸王叛乱平定后,李广任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被任为上尉太守。后李广又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做太守,以打硬仗而闻名。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鱼河堡) ,景帝派一个宠信宦官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骑士,与其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2 所
5、在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匈奴射雕手因无马而步行,几十里后被追上,李广命令骑兵张开左右两翼,自己亲自射杀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刚把俘虏缚上马往回走,匈奴数千骑兵赶来,见到李广的军队,以为是汉军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转头往回奔。李广说:“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二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李广又下令道:“皆下马解鞍!”他手下的骑兵说:“虏多
6、且近,即有急,奈何?”李广说:“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竖其意。”匈奴骑兵果真不敢冒攻。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十几个骑兵,射杀白马将,然后重回到他的队里,卸下了马鞍。他命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气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当然,正像司马迁所言“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身为主将冒然追击而不通知大军,李广此举是不可取的。但其中李广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是让人钦佩与折服的。【匈奴畏惧的“飞将军” 】公元前 140 年,汉武帝即位,众
7、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任未央宫的卫尉。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帅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方法。程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但如果匈奴进攻,大军没办法抵挡。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敲刁斗巡逻,军中事务繁锁,却不怕匈奴进犯。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对老战友李广委婉的批评。程不识景帝时因数次直谏而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为人清廉,谨于文法。汉武帝三年(前 133 年) ,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诱匈奴单于入塞。派大军埋
8、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单于发觉这种情况,引兵离去。四年后,李广率兵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匈奴骑兵便把当时受伤得病的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马,李广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这正是匈奴称其为“飞将军”的由来。【回归平民身份】公元前 121 年,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
9、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 ”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把3 弓拉满,不要发射,他手持强弩“大黄” 射杀匈奴裨(副)将多人,匈奴兵将大为惊恐,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更加致力于整饬军队。军中官兵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第
10、二天,他又和敌兵奋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攻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后用钱赎罪,成为平民。【令人钦佩的将军】李广作为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智能双全,带兵有道,常常为兵士做出表率。当李广带着百来骑兵追击射雕者的时候,凭着自己高超的射术,杀死两个,活捉一个。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这样的紧急关头,李广的百名骑兵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可李广却镇定自若,出奇谋退了敌兵,保全了部队。真可谓有勇有谋,紧急关头现大智,在士兵前出了表
11、率。李将军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将军。李广的俸禄为两千石,四十余年,家里却没有多余的钱财。每受赏赐,他总是和士兵们一起分享。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都甘愿在他麾下, “咸乐为之死” 。所以每次战斗,李广的部下总能拧成一股绳,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总之,非凡的勇敢、决断和应变能力、忠信正直的磊落襟怀,以及有别于传统的治军方法,使他成为受部下拥戴、敌军闻之丧胆的一代名将。【心胸狭窄的将军】李广在家闲居期间,常与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射猎,曾有
12、一次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 ”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韩安国的军队。于是皇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霸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皇帝回报说:“将军,是国家的爪牙。司马法讲: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出征时,要统率三军之心,协同战士之力,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千里惊惧
13、,威振则万物归顺,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貂,神威使邻国畏惧,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您若叩头请罪,这岂是我所指望的!”看来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李广,倒欣赏他的这种做法。但这件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同样是同时代的御史大夫韩安国,他坐牢的时候,狱吏田甲对韩安国经常进行谩骂凌辱。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 ”后韩安国更幽默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 ”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不仅放走了田甲,而且还善待了他。这就是韩安国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但李广却做不到。4【名将的陨落】 鉴于匈奴的多次入境骚扰,大将军卫青与骠骑
14、将军霍去病受命深入漠北打击匈奴。已经年过六十的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未被启用。直到元狩四年(前 119 年)才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后,卫青从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驻地,卫青决定自率精锐部队与刚失去了侯位的好友公孙敖一同袭击单于,他想甩开李广独得大功。便令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他自带中军去追单于。东路道迂回且远,水草极少,不利于行军。李广亲自请求为先锋,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臆,先死单于。”可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嘱咐,认为李广年老又命不好,不让他与单于正面对阵。李广赶快到所在部队去,照文书说的办。李
15、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部队因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落在将军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漠北之战,单于逃走,卫青只得徒劳而返,在回军的路上才与右翼部队会合。回师后,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顺便问起李广等迷路的情况。李广不予回答,卫青又派长史紧催李广的幕府人员前去听侯审问。李广说:“他们无罪,迷路的责任在我,我自己去受审。 ”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来人走后,李广望着那些多年共同生死的部将,慨然叹道:“我自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想不到现今却被大将军如此催逼,我已年过花甲,那能再受这样的屈辱!”说罢拨出配剑引颈自刎。李广部下军士大夫一
16、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论认识与不认识他的,无论老者青年,皆为之流泪。一代名将,就这样悲惨地陨落了。李广有子三人,长子李当户早死,有遗腹子李陵。次子李椒为代郡太守,他先于李广而死。幼子李敢常随军出征,李广死时,李敢正跟随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李广为郎中令。不久,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卫青却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武帝辩说:“鹿触杀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当年同他一起为郎中的堂弟
17、李蔡,人品才能不及中等,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却却连连得封,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后封为安乐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 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武帝时代,本是开疆拓土、重奖军功的年代,李广从弟李蔡文帝时同为中郎,景帝时一同抗击匈奴,被封乐安侯,官至丞相。二人同出身,同做官,同立战功,并且李蔡人品、才能
18、、名份跟着霍去病出征匈奴, “因夺左贤王旗,斩首多” ,赐爵关内侯。甚至李广的部属军吏也有不少以军功取侯。偏偏李广本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还自杀身亡,其原因何在?千百年来,人们提出种种看法。有人说是他命不好,王维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有人说他虽然作战勇敢,但不善用兵,缺乏政治头脑和治军才能。更有人说是汉武帝5 重用外戚,宠信卫青、霍去病,而并不真正器重李广,甚至故意排挤他,不给他立功的机会,但卫青七战七胜,霍去病六战六捷,又真的只是“天幸”?李广无功,只怨“数奇”?汉的战功评价制度也是沿袭秦制的。首级、城池、土地和人口是记功的依
19、据,阵亡(没提及残疾估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在战场上残了也就救不回来了)是记过的依据。匈奴没什么城池(龙城之类的估计算不上真正的城) ,匈奴多数的土地也是无法占领的,从游牧部落掠夺人口更是高难度的工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首级数与阵亡数之间的差额成了唯一的评价。李广虽多战,要么是没什么战果,要么是战败被俘,所以没有封侯!【后世文人的宠儿】 作为汉朝天空中一颗璀璨的巨星,李广就这样陨落了。后人对他的遭遇及结局无不扼腕叹息。尤其是深受后世文人的喜欢。他之后的很多文人都通过写诗作词的形式来缅怀这位了不起的“飞将军” ,或是通过对李广的遭遇来表达自己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的心境。下面编者摘取了一部分诗词歌句,以飨读者。 老将行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